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勋贵拜财神,山匪流寇须清理

作品:《 明朝大纨绔

       潮白河码头坊市上,最热闹的主街道鞭炮声“噼里啪啦~”的不断炸响。



       无数人循声望去,便有人好奇的道这是谁家店铺啊?!居然敢在坊市里放炮。



       而边上便有人嗤笑回他,你却不知道这乃是宫里与周张两大外戚一并开设的成衣铺子。



       所以这面子自然是够大的,若非如此谁敢在这潮白河坊市上放鞭炮啊?!



       还有那《帝国时报》上的广告,一般人也刊不起啊!



       最上首那一个小方块儿据说就得一千二百多两,还仅是三日而已。



       就这商贾们还趋之若鹜生怕自己登不上,现下据说排队都排到半年后去了。



       然而便是如此难排的位置,这仨铺子居然直接拿下头版一大块儿做了广告。



       想想去吧,这中间得多大的面子?砸了多少银子啊?!



       这话说的边上那人恍然,更有人凑趣上来哼哼道。



       别说人家周张两家外戚只是挣银子而已,人家这做了织造场子可是收纳了不少新军家眷。

m.quanzhifashi.com

       负责管理的是宫里的织造、绣造大匠,那手艺可想而知呐!



       听得此言边上的人不由得乍舌,这宫里出来的大匠恐怕衣裳不便宜吧?!



       有识货的这个时候就说了,也没呢!



       周张二家得了玉螭虎的信儿,又被收拾了一顿。



       这次做衣裳没敢只做贵重的,那仨铺子里的“便民坊”看着没?!



       那就是给咱老百姓的好处,因为造的量大所以便宜了不少。



       据说玉螭虎张小公爷亲自给他们定下规矩,一件衣裳纯利不得超过五文。



       要惠及咱们京师百姓呢!



       听得这话边上的一票京师百姓们心下感慨啊,还是这玉螭虎小公爷心仁又心善啊!



       之前给咱们抓了那些城狐社鼠收拾了一番,现在那票崽子们改邪归正的不少。



       即便是还在打混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人了。



       后来又往去迎接灾民,还跟鞑靼人做了一场真真是好汉子。



       还有那粮商,马勒隔壁的狗商贾们居然把粮价抬高到了十五两!



       若非是陛下、玉螭虎与这京师勋贵老爷们硬生生用存粮压价儿,又有那钱能钱公公从夷州运粮回来。



       我等京师百姓,还不得给那群狗畜生给饿死了啊?!



       玉螭虎小公爷必不会坑害我等,大家都去瞅瞅这店铺的衣裳咋样呗!



       有人这么呼喝了一声,果然大家不管是好奇还是真心想买都凑过去看了。



       这凑过去不要紧,一看完身上带着铜子儿、银两的二话不说掏钱就买。



       没带的赶紧出店往家里赶,得赶紧闹些银子来买啊!



       为啥?!这“便民坊”的标价比之其他成衣便宜了一大截不说,上手一摸脑子里就四个字儿:



       敦厚、扎实!



       那店伙计还笑眯眯的给自己说,今儿是新开张呢!



       英国公家小公爷玉螭虎说要惠及咱们京师的百姓,所以大家要买都按照标价往下降一成卖。



       要买的话可得趁着今日,明日就恢复原价了。



       卧槽!又便宜不占,那是混帐王八蛋啊!



       这本来价钱就比其他的成衣铺子那低了一大截,至少便宜了三十文以上。



       款式一瞅就是宫里大匠们的手笔,比其他成衣铺子的款式可好看多了。



       款式好看、用料敦厚扎实,价钱又便宜了一大截……



       而且今天买居然还能再便宜一成价钱,这特么不买才是傻子啊!



       一时间居然这铺子熙熙攘攘不断的有人涌来,好在伙计们早有准备。



       首先就是纸板,甲乙丙丁四种身形的折叠纸板一对就知道您穿啥号码。



       不至于买回去大了或者小了,然而人群实在太特么热情了。



       居然不过是三四个时辰竟是把这便民坊里的衣裳,尽数给买空了。



       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挂上“店内售罄,明日请早”的牌子,有些个没带够银钱的见此不由得捶胸顿足。



       便有那店里的伙计上前安慰,还拿着盖了铺子里印章的券给这些人。



       说以这张券您三日内来买,都能用便宜一成的价钱买两身衣裳。



       二十余号伙计来来回回的给派了上万张券,这才算是勉强的让人群散去。



       相较起便民坊的热闹另一头的“释褐肆”就好多了,虽然经历了几波扫荡可京师毕竟是京师啊!



       而且倒是的只是大部分的粮商、行会魁首、各会馆馆长啥的,那些还算是老实的并没有被清算。



       再加上这潮白河坊市如今那是日进斗金都不止,吃了股份的勋贵们挣的是满嘴飞油。



       计然一战粮商、各行会、会馆魁首们凄惨落幕,换来的是户部、勋贵们吃的近乎要撑死。



       不少都是数代人收刮下来的财富,如今尽数进了户部、勋贵们的腰包。



       在张小公爷的指点之下,勋贵们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手里的赐田留下部分给老亲兵们拾叨。



       先以比市价溢出一成的价格给陛下内库献银,其余土地则是捐给了户部。



       一时间这国朝上下无不对勋贵们交口称赞,这才是国朝梁柱嘛!



       兜里有了银子,又有这日进斗金的潮白河坊市。



       甚至看着那将来也要日进斗金的潮白河坊市至京师直道,一点点的修建起来。



       勋贵们顿时觉着未来可期啊,那点儿土地上的产出他们都瞧不上了!



       只要死死的抱住大财神张小公爷玉螭虎的大腿,哪儿还怕没银子挣啊?!



       那简直遍地都是银子啊,随便弯个腰都能啃上肥肉啊!



       手里有银子了花钱自然大方了,比如现在勋贵们家的狗崽子们窜进“释褐肆”顿时两眼放光!



       卧槽!这是上好的妆花锦罢?!



       上手一触,这些个勋贵子们便知道:这恐怕接近贡品了,丝滑如油!



       在抖抖看那波纹光泽,近乎带着荧光的。



       再以瞅上面的富贵吉祥金线绣团图,一瞅那手笔就知道这肯定是大匠所作。



       这点他们倒是没有看错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张小公爷新开发的绣法。



       没吃过猪肉张小公爷总见过猪跑路嘛,绣花他是的确不懂的。



       但不妨碍他见过十字绣啊,当时还好奇的看了看十字绣的卡纸。



       所以在召集了宫内绣工的时候,他就提出能不能用印刷好的构图放在上面刺绣?!



       这顿时引发了绣工们的兴趣,他们先是琢磨了一番然后让拿出几个图案请张小公爷试试。



       找雕工这简单了,直接雕花后印出来一百余张。



       再由这些绣工们描色、填色,放在绸缎上发现似乎真可以用得上。



       只需规划好位置,然后一个先绣上几针固定好图案。



       以张小公爷提出的法子,每人制一道工序。



       一号绣边圈、二号填内圈色,三号四号又分别负责各自的工序……



       大匠们很快愕然的发现,自己需要耗费一个月工序做下来的绣工居然只需三五日便可成。



       随着这些绣工越来越熟练这个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而同时从事一道工序的人也在增加。



       这些,勋贵子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他们只看出这做工绝对是好手,顿时一挥手:买了!



       一瞅边上,卧槽!居然还有展示的配饰。



       凑过去看了几眼,顿时这些个勋贵子们的眼珠子就挪不开了。



       精雕双透镂空花开富贵镶金和田佩、松鹤延年福寿书卷青玉佩、兰花如意五福全揽蓝田暖玉佩……



       这些个玉佩下的根底,还有雕匠小小的刻字留名。



       “盛亦凡制”、“铭易制”、“剑锋翁制”……等等,不一而足。



       万历年宋长庚著《天工开物》曾提及“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而当时技压苏州群工者,当首推于陆子冈。



       《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



       徐渭作《咏水仙簪》亦言:“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这陆子冈就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字“陆子冈制”、“子冈制”等,时至张小公爷那会儿还有不少作品传世。



       陆子冈其人在匠人地位及其低下的大明朝,却得到极大的推崇。



       仕林、勋贵,皇家外戚皆喜其作品。



       据说其多次被神宗等召入宫中,命其雕玉。



       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流传甚广的一种是说这哥们飘了。



       一次皇帝让他雕玉龙,他不知道咋脑子一抽就往龙头上落款。



       这直接就要了亲命了,别说一介工匠便是当朝重臣这么干也得死逑啊!



       于是……这哥们没传下手艺和他传说中的那把“昆吾刀”,就跟世界撒有那拉了。



       张小公爷自然是知道品牌效应的,所以这些个大匠们的作品都让他们落款。



       果然,这一落款以后身价倍增啊!



       这些个勋贵子们顿时趋之若鹜,玉佩是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



       都拿下来一算,卧槽尼玛!这差不多小一千两就给出去了……



       “痴虎儿啊,都知道两宫与你干系不小。但诸位叔伯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不是?!”



       张家庄子里,被勋贵们推举来的保国公朱晖笑吟吟的看着张小公爷道。



       “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得一碗水端平!”



       没人嫌银子多的,勋贵们看着周张俩外戚的成衣店销售的那叫一个火爆。



       这心里没点儿想法才怪,都说会哭的孩子才能混着吃。



       所以勋贵们听说张小公爷又有想法了,赶紧把保国公给推举过来跟财神爷叨咕叨咕。



       现在这票的勋贵们,恨不得给张小公爷立个长生牌位日夜进香点烛,顶礼膜拜。



       张大财神爷啊!您可要带某发财啊!



       “今日请您来,自然是要商讨咱们如何发发财的……”



       却见张小公爷笑吟吟的道:“您亦知道,侄儿这便是要替国朝往滇南平乱了……”



       保国公有些莫名其妙,他也是军部的副总长这件事情自然是知晓的。



       那天他也是在场的呢,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但小侄要的是粤北、滇南的督抚之权,此权么……”



       玉螭虎望着保国公,那双丹凤桃花笑眼眯起:“自然是为了咱们勋贵,好发财啊!”



       “计将安出?!”



       其实保国公也很好奇,到底这痴虎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说实话,他可没看出来这打仗怎么挣钱。



       “三大车行在京师、金陵两地几近饱和,可粤北、滇南却迄今未立站点。”



       望着保国公,张小公爷笑眯眯的道:“粤北至京师稍远,可粤北有码头啊!”



       “若是于粤北造上一潮白河坊市一般的码头坊市……”



       卧槽尼玛!那挣大发了啊!



       现在傻子都知道,潮白河坊市上的铺子几乎都是寸土寸金啊!



       “粤北据说山高林密、盗匪流寇甚多,国朝……也该清理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