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积暗涌向澎湃,猎网微张待君来(六)

作品:《 明朝大纨绔

       白莲溯源,可以追溯至东晋释慧远。



       但真正的兴起则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慈照立教门、创宗派。



       庐山东林寺,淀山湖白莲堂。



       此谓之白莲两大源流核心,近乎一切外发教门皆源于此。



       是以,真正白莲的核心并不在于北方或李福达这边。



       而是在于遥远的吴郡,那些看似平和的江南地区。



       对于他们掺和到这些事情中去,张小公爷一点儿也不意外。



       或者说,在他看来是情理之中。



       粤北这么大动作,江南那边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才是真见鬼了。



       尤其是对粤北那几家人的清洗,那票人满腚肮脏难道他们就干净了么?!



       其实更脏!

m.quanzhifashi.com

       所以,在看到了粤北诸家的下场之后他们能坐得住才怪了。



       当然,直接起兵他们肯定是不敢的。



       粤北诸家现在可都还在整饬河道、筑路开山呢,他们不想这么找死。



       但这不妨碍他们想办法拖延这个时间,同时做出新的举动和规划。



       要用什么方式使得国朝,暂时不会对江南地区实施粤北模式呢?!



       答案是:造反。



       他们不造反,但可以找专业人士造反嘛!



       他们不起兵,但可以躲在幕后让其他人士起兵嘛!



       造反和叩关屡屡发生的话,为了不激起金陵、江南地区的民变国朝自然会不会推行粤北模式。



       从火筛那边得到的情况来看,他们最初只是通过白莲的人中转过去。



       毕竟隔了一层之后,他们暴露的风险就大大的降低了。



       然而现在白莲暴露出来,也就意味着他们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现在最着急的大约是他们,白莲暴露就意味着他们暴露的风险增加了一层。



       或者说,他们不知道厂卫调整成调查局之后产生的力量有多大。



       宪宗朝过去了近二十年,他们已经下意识的忘了曾经西厂有多么的恐怖……



       成化十八年废止了西厂,迄今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



       “查,但不抓!”



       张小公爷望着老戴义,轻声道:“水师船队、人员还需加强,避免其外逃成害。”



       老戴义眼神有些复杂,望着张小公爷缓声道。



       “此番科举,江南地区士子甚多。不少与他们都有所牵涉……”



       说到这里,老戴义顿了顿:“且,江南文风极盛。”



       意思就很明白了,国朝对此是难以处置的。



       这实际上是终大明一朝都在处理的问题,大明对文人宠坏了。



       而江南借由自己文风鼎盛,甚至聚众谋杀皇帝税监的事儿都干的出来。



       皇帝怎么处置的?!被文臣们逼迫的吃不下饭,到底没有下手处置。



       后来的大清完完全全的看透了这点,二话不说该砍头砍头、该剥除功名就剥除功名。



       一万余江南士子直接被剥除了功名,数千人流放、斩首。



       然后这些敢于在大明朝殴杀税监的读书人们,瞬间全老实了。



       背地里怎么骂不知道,反正明面上比大明时候还重的税负他们居然也缴纳的踏踏实实。



       甚至还把康乾盛世给缴纳出来了,了解这段历史的张小公爷很清楚。



       那票人说到底就是一溜的贱骨头,记打不记吃。



       老戴的意思,则是说这票人还没有放弃呢!



       江南士族集团为何能够在中后期的大明,近乎呼风唤雨?!



       原因就在于他们占据了朝堂上大部分的位置,尽管他们互相之间也斗。



       但在对外上是一致的,甚至发展到明末他们已经是一家独大的态势了。



       逼得其他各布政使司出身的官员,不得不和宦官联合起来才能稍稍抗衡。



       “东山公力主欲立‘廉政肃贪院’,小子倒是觉着可以考虑提上日程了……”



       这话一说,顿时老戴义瞪大了眼珠子心里一顿卧槽!



       张小公爷这一手狠啊!



       刘大夏是什么人啊?!你可以说他迂腐、说他顽固,但他绝对眼里揉不得沙子。



       而且现在老家伙琢磨要出政绩,好杀奔内阁、荣登元老院啊!



       这尼玛才蹦达着,要从自己这都察院跳出去。



       要爬上内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大变动时期。



       不拿出些许政绩来,如何能攀爬上内阁之位耶?!



       政绩怎么来?!必须要人头啊!



       若是真给大佬刘把这“廉政肃贪院”搞起来了,估计不知道多少人的脑袋得被他借去一用了。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对着老戴义轻声道:“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只要皇家国防军在陛下手里,他们能蹦达上天么?!”



       老戴义点了点头,心下不由得感慨!



       张小公爷的这个“军部”可谓是立下大功了,有了这军部陛下才能放手做事!



       再想到朝堂上六部、六科中原本很多的肘制力量,如今全一扫而空。



       这也是小公爷打下的底子啊!



       顿时,在老戴义眼中张小公爷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了。



       “此番军部、内阁计定,除了之前咱家与您相商的些许之外还有补充……”



       老戴义犹豫了一下,终究是一咬牙把自己知晓的计划给张小公爷说了一遍。



       军部和内阁的意思是,按照流程把各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都调到京师来。



       尽量的减少这些卫所将校们的反弹,同时国防军派出接手防务。



       而火筛趁势表示不满发难,将一支商队驱逐回来。



       引发双方的剑拔弩张,给李福达一个借口和机会跟火筛去接触。



       同时泄露给李福达的消息,还有弘治皇帝会出京亲抵经筵辩场主持经筵。



       “这……是狠招啊!”



       张小公爷感慨的看着老戴义,轻声道:“即便是陛下同意,内阁能同意么?!”



       “这是陛下坚持的……”



       老戴义苦笑着道:“经筵辩场,陛下确实也需亲至主持。”



       “这倒并非是虚言……”



       弘治皇帝如果在京师内,想要做些什么那几乎跟找死没有区别。



       但如果他离开了京师,穿过十多里地儿到经筵辩场呢?!



       他便是带着护卫,又能有多少人?!



       李福达如果从各地抽调人手,逐渐的渗透到京师又能聚集多少人?!



       他……会不会铤而走险,按照内阁、军部给他划下的路子走?!



       张小公爷呼出一口气,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