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44章:投产(2)

作品:《 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数年后,凌志在一次代表着一帆科技的发言上讲到:



       “在当年,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科技公司,别人都是几个亿,几十个亿地融资,我们却反其道而行,没有接受任何外部的投次,第一批产品,几乎都是张一帆张总砸锅卖铁给凑的.....”



       “因为当时我们公司小,对外界不够信任,不管是融资或者别的什么事,多少总带有点被害妄想症,不过,当从那最艰难的关头熬过来了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信心,同时也已经不需要外界资本了.....”



       ——————,



       李强换上了工作服,进入了这个所谓的低尘车间时,与和他同行的同学们一样,心里充满了好奇与兴奋;



       所有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稀奇的;



       车间里的地板是胶质的一块块像地砖一样的防静电地板,所有的工作台,设备都连接到地线上去;



       而每个工位上面的作业员,手里都会连着防静电手带,接到带着报警器的插位上去,谁的手带没有带上或者接触不好,报警器就会响起;



       由王老师大概从每个工序走了一遍之后,李强便被张老师分到了测试段,负责投影部分的测试;



       这对李强来说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因为每个操作员都是坐在临时隔出来的暗室里进行测试,这也就意味着他如果不钻进去,根本就看不到里面操作的过程;



       而这样的测试暗室有好几个,也就是说李强根本没办法像别的同学一样,即时监控到所有的工位;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李强想了个办法,在那些工位里面买些摄相头来安接,再把监视器放到产线外,这样就可以实时盯着这些测试的过程;



       这样做确实有点粗暴,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要不然,就连里面的人测没测都不知道;



       不过这个建议一向张一帆提出,就直接被拒绝了,张一帆的说法很简单,过几天就上马自动测试,连员工都不用了,这几天先克服克服;



       克服克服的意思,并不是不让监控,而是用现有的东西....



       水蛇机器人生产线上最不缺的是什么?监视器!



       这东西还用去外面买?



       每个工位里面挂上一条水蛇二代,把摄相头对准测试屏幕就行了....



       然后,张一帆立即现场上演了一下火速编程,不到十分钟,线外的一台联网电脑上已经出现在几条水蛇拍下来的画面。



       这一下李强直接就被折服了,这简直就是现场解决问题,拿来就用的典范;



       张一帆再不是他眼中只会玩烧烤的老师,而是一个懂生产,懂制程,会设计,现场应用,编程等领域都超强的高人....比学院里的教授要高得多....



       李强工作起来很认真,因为他是这群学生中最临近毕业的,同时他觉得这样的工作也很有趣;



       很新奇,而且能了解和学习到不少东西;



       最令他惊奇的是,那个张一帆张老师,他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一般游走在产线上,遇到什么问题,他立码就给出方案解决了;



       甚至有几个不良品是由生产员工不小心做出来的,他也没有去找那些领班或者主管,要求他们纠正或者说责骂员工;



       而是直接去到出了问题的工位旁边,仔细地观察了一番,最后给出一个结论:



       他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员工故意造成的,而是作业指导书上写得不清楚,而且也不合理,同时制程上也没有做到足够防呆;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要供应商按他的要求做出防呆措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每个器件涨了六分钱的成本....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让李强对张老师更是敬佩了许多,毕竟以前从未见过这个张老师讲课;



       尊称一声老师,只不过因为校领导是这样要求的,心里还真不怎么样;



       而这一次,李强算是被张一帆好好地上了一课,一节关于社会与工厂实际问题解决的课程;



       李强很是认真的考虑着,如果是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想法;



       首先肯定是想着,那个操作员做错了,他没有按照要求来执行,必需要处罚,然后,就是培训员工,甚至调换一下岗位,让能做好这个事情的人来做。



       也正因此,他对张一帆的这种做法有着极高的敬意,哪怕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大规模的专业生产线;



       他也觉得,张一帆是一个能够正视问题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出于一线员工的身份去考虑问题的人;



       这种本质,这种精神,虽然很简单,却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是基于一种把对方平等看待的态度;



       李强根本没想到的是,张一帆其实并不是什么圣人,更没什么鬼平等的态度;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之前面对的员工,可是比这个信诚科技的差得实在太多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信诚科技的员工再差,至少也是守纪律的,听从安排的,还要受领班和厂纪约束的;



       而家里那群组装验瓜器的那些人,全都是什么三大姑六大姨的,而且还包括张一帆完全没把握说服的父母.....



       在自己家里做事时,她们那是想聊天就聊天,自己还不能打扰,一个个都是长辈;



       出了问题,那总之怎么都不会是她们的错,理由一大堆,连父母都不帮自己.....



       再恶劣点的,想干就干,不想干的明天就不来了....这还不能拿她们怎么样。



       说出来的都是泪!



       但是即便是这么恶劣的环境,张一帆还是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后,他已经习惯了不去找作业员的麻烦,反正都找不过,何况自寻烦恼?



       张一帆并不知道,他这样的习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反正,增加的成本也不多,产品还是有不少的盈利空间.....



       但是,他的这种风格,却真正的给这些连社会都没出过的大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制造业,当然,这是后话。



       李强口中开始念叨起防呆这个新名词,然后考虑着自己负责的区域是否有什么可以改善的空间;



       刚步入社会或者说没受到过一些漏习沾染的学生,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李强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他们努力地去学习,去适应,然后,也努力地想表现一下自己;



       也许看到的东西很片面,也许提出的建议很幼稚,但是确实是用心了....



       监控着几个人在测试,其实李强真做不了什么,特别是这个时候张一帆在他心中已经有点被神化了;



       这个神化的人,已经承诺要把这些测试站在几天内改成自动测试站,那么也就没有可进步的余地了,至少他看来是这样的;



       于是李强尽力想抽点空看看别的位置能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可能就是因为张一帆的行为,导致它变成了一种执念;



       他总想着要表现出自己有用,比起同龄人来讲,他这种想法还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那就是他不只是想找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而是真切地想着去针对问题找解决的方法,正如管着那几个独立的暗室测试站一般,他是真的努力去想了解决方法,只不过方法没那么理想;



       李强也不知道自己较的哪股劲,反正就是想表现一下自己,哪怕得到一句称赞也好;



       于是,在生产另一型号,不需要投影测试的时候,李强在征得张一帆的同意后走到了产线上,仔细地看着。



       其实这种看,更有点挑剌的味道,但是在李强眼里,出发点就是想完善这条产线,没别的想法。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位置,老是堆着机子,下面的人追着上面的人快点下,而上面的却做不过来....



       李强觉得那里肯定有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他也看不懂,所以只能跑过去,在旁边呆呆地看着.....



       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个带着眼镜,瘦不拉圾的小伙子会成为将来的一帆帝国的工业之帝。



       因为这个时候,他还只是呆在产线上,死死的盯着员工们手里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