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815章 分钱!

作品:《 重生之胆大包天

       第一笔承包费用九千万对于南糯山的山民实在是太巨大的一笔数字,但是于李均而言,真是微不足道,这十万亩茶树,特别是那些古茶园产生的效益是惊人的,至少每年有十几亿的产值,越到后世越爆发的厉害……



       在华夏逐渐富裕起来后,中产阶级达到两亿人规模,好茶是供不应求的,送礼送好茶,做老板的都是喝好茶,以至于古树茶下一年的叶子还没长出来,就卖出去了。



       茶叶生意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只要品牌做得好,那就不愁卖不出高价,特别是加着噱头的茶,那都是躺着挣钱的。



       李均以后也不用琢磨其他噱头,直接一个古树茶,直接让客户可以追索到古茶园那一棵树上。



       所有的古树茶都不愁卖。



       这年代银联银行卡还没有普及,家里也只是有存折和现金,大企业还有什么支票什么的,但是企业发员工工资还得发现金,承包费用自然也要发现金发给村民。



       哈尼乡政府决定统一发放,场面要搞大一点,让十里八乡都知道哈尼乡富裕了,都争着将女儿嫁到哈尼乡来,增加哈尼乡的人丁。



       让哈尼族人扬眉吐气,哈尼族穷得太久了。



       何止是哈尼乡穷太久了,整个华夏都穷得太久了。



       这就是后世华夏为什么经常会看到现金发钱什么的。



       钱是什么,特别是一个穷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国家,那是巨大催化剂,刺激剂,如今这个国家被压制了许多年的发财欲望一下子被激发。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李均愿意成为先锋者。



       长期以来华夏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发财人人都想,但是华夏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阶级利益,在道德观念上,在伦理观念上给华夏人一直下套。



       比如十商九奸!



       比如商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啊!



       比如君子重义轻财!



       比如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下等的……



       特别是夷族统治中原上千年里,从观念到政策上都是极度的重政抑商,但实际上,除了犹太人意外,大概就是华夏人是发财欲望最强烈的国家。



       只要有机会就想赚钱,这种强烈的欲望,在改革开放后,在华夏各项政策释放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强烈的发财欲望这是让华夏经济飞速发展驱动的巨大心理动力之一。



       十亿华夏人都想发财的时候,就是华夏最有希望的时候,大家想着发财,必然要去淘汰旧的产业,去创新去建设新的房子,新的发明,新的技术……



       未来华夏每年的“首富”们最初的梦想基本也都是想要赚钱,要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恶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些人成功了,这些成功的人,一部分人也并没有满足仅仅只是刚开始时候的发财致富,而是选择推动和实现社会进步。



       当然那是后话了。



       现在这个年代所有的下海的欲望,都只有一个,发财。



       无论是下海的马云,还是下海的刘永好,还是教师俞敏洪……



       哈尼乡人要发财了,户户都要成为万元户了。



       现金运送来哈尼乡,这是一个很受乡领导重视的事情,九千万现金,那是多少钱,估计百元大钞那也得有一吨多了。



       乡领导向县里申请一排武警战士进行跟班,保护这些钱,这钱数目太大了。



       哈尼乡政府各寨和各户代表数千人聚集在哈尼乡中学里。



       今天是周末,学生们没有上课,也就借用了学校操场,不然这里也站不下几千人。



       各个寨头人让寨子的人排列好队。



       队伍里有人拿着蛇尼袋,有人拿着黑皮毛,有人拿着孙子的书包,有人拿着布袋……



       他们今天都是拿钱的。



       大茶商运了整整一车钱来。



       从此,哈尼族人人都奔小康了。



       每家每户都是万元户了。



       “那里是钱吗?”



       操场上的众人看着高台上那被盖着布的东西问道。



       “应该是吧!”



       “那那么多武警拿着枪在看护。”



       “会有那么多钱吗?”



       整个学校操场的气氛极其火热。



       此时,李均远望这哈尼乡的云雾高山。



       这钱发下去,从此这南糯山二十年的茶园都归自己了。



       钱取之与民,用之于民,李均很喜欢这种欢腾的气氛。



       他亲自走在盖着布的人民币,揭开盖在上面的布。



       “刷!”



       盖布被掀开。



       那钞票堆积成了小山,一大摞一大摞的,给人极其震撼的感觉。



       盖布被掀开之后,满场陷入了一瞬间的安静,几秒钟后,则是爆发出震耳的声音。



       “是钱,是钱,全部是钱!”



       那一摞一摞感觉数不清楚的感觉。



       那么多钱,村民们没有谁见过那么多的钱,整个操作都沸腾欢呼起来了。



       哈尼乡长,各个寨主此时一个个也都是激动,前不久他们还在为村民们谋碗饭吃而头疼,甚至准备推行退茶还田政策,那些古茶树面临着砍伐,哈尼乡长和各寨主都是很痛惜的,那些古茶树可都是祖先们一代一代栽培留存下来,千百年,哈尼族靠着那些茶树子子孙孙延绵不息,他们是不愿意做那种退茶还田的事情来的,但是茶叶不能挣钱,那就不能买来粮食,不能买来粮食,他们自己就要生产粮食,将茶树园开垦成梯田。



       ……



       从领钱最少的寨子开始!



       领完钱的人就要离开!



       领完钱的寨子要离开!



       ……



       “李老板可以开始了。”



       “各寨按照各户茶园情况再进行核算核算,先从多依寨开始发钱。”



       多依寨古树茶园是较少的寨子,但是也拿到相当一笔不错的承包费,每户分到了至少两万三千元以上。



       多依寨的人拿到承包费用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接着是拔玛老寨,拔玛老寨每户分到了两万五千元以上。



       一个一个寨子发钱。



       有的寨子有的人家已经发到了四万多元。



       ……



       最后是半坡老寨,那是古树茶最多的寨子,也是其他茶树最多的寨子,已经开始发了。



       有的发了五万,有的人家发了五万二,甚至有发到六万的。



       ……



       很多人一被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留下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