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93章 金陵很忙

作品:《 觉醒至尊领主招大将

       近几日,金陵城的人大抵都较忙碌。



       准确来说,应当是大乾的人都忙了起来。



       腊月二十三要祭灶,在金陵的风俗中,那得备上“糖瓜”。



       这糖瓜甜且粘,有它供奉给灶王爷,便粘上了灶王爷的嘴。



       若灶王爷是个倔主儿,上了天仍要开口,那说出来的话也是甜话,好话。



       因此,这灶王龛上贴的联便是“天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横批自不用多说,必是那“一家之主”。



       可即便如此,忙完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家之主仍旧不得闲,得带着一家老小在腊月二十四掸尘扫屋舍。



       “尘”与“陈”谐音,因而这掸尘便也应和上这除陈布新的涵义了。



       除何陈?自是那“穷运”与“晦气”了。



       而这新字,是破旧立新,也是辞旧迎新,人们希冀着辟邪除灾,寄托着迎祥纳福的愿望。

m.quanzhifashi.com

       但这还不算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要贴新剪好的窗花,换上桃符,过了二十五,那就要杀猪割年肉。



       便是再穷困的人家,也得攥紧裤腰带,备上点年肉,饱一饱口福。



       而从这一天开始,便是孩子们最欢喜的时候了。



       无论是二十六这天的杀猪宰羊,还是二十七这天的赶集置办年货,以及二十八这天的蒸面食。



       这些大多与好吃的有关,哪家的孩子在这几天不馋呢?



       便是家里养的狗儿们,那尾巴也跟着摇得欢了起来。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家置酒宴上,狗儿们在桌子底下来回蹿。



       胆子大些的狗儿,甚至敢吃完本家的饭还要去左邻右舍逛一逛,看能不能捡到几块骨头嚼一嚼。



       而一直到三十这天的晚上,这喜庆的日子也终于到了顶峰。



       也就是今夜。



       家家户户皆以换上新对联,红纸黑字上撰写着各种福语,



       阔绰的人家已经在门口挂上了大红灯笼,这璀璨的红光中,处处皆携带着欢庆,欣喜。



       靠近金陵城北门的一户人家中。



       约莫七八岁的一扎鞭小儿正蹲在灶门下,往里塞着柴火。



       这是在烧团圆饭,锅里烧着肉,虽然上了盖,但这浓郁的肉香却怎么也掩盖不住,它直往这脸蛋红扑扑的小人儿鼻中钻。



       他仰起头,舔了舔嘴角,看着正在切菜的老妪道:



       “大母,这肉熟了吧?我都烧好久了。”



       老妪头也没回,只笑着说:“还早。”



       “这是老猪肉,肉硬,得炖得烂烂的,怎么?你馋了?”



       “没有,我就问问。”



       说归说,他却总是站起身来,甚至跃跃欲试,想揭开锅盖看看。



       老妪知道这孩子心急,因而笑着说:“别着急,再等等。”



       “对了,我考考你,你可知道何为‘过年’。”



       “哎呀,大母,你当我笨呢,这还要考吗?这一年过完了,不就是说过年了嘛。”



       老妪摇摇头,放下手中的菜,扭过脸看着他笑道:



       “你这孩子,把口水收一收,我来和你说说。”



       说着,她拿过一张木凳,挨着孙儿坐下,开始讲起了故事:



       “以前呐,有一种从海里出来的凶兽,叫“年”,这年可不得了,头上长着两个角,嘴里满是尖牙利齿,一口下去,能吞一个人!”



       “它还特别爱吃小孩,特别是调皮不听话的,一口吃一个。”



       老妪甚至还童趣的扮了个鬼脸,看着她凶恶的面容,小孩心中一紧,急忙蹲了下来。



       老妪继续说:“这年呢,每到除夕这一天,就从海里面爬出来伤人害命,平日里它倒是不出来,因此那时候的人呐,一到除夕这天,就得携家带口往山里跑。”



       “这要是不跑的话,被年给抓住,那可就.......”她拖长了声音。



       小孩跟着开口,声音却有些发颤:“那指定要被吃了。”



       老妪摸了摸他的脑袋,“嗯,是了。”



       “但后来有天,说是某个村子外面来了个乞食的老人,他看见大家都在往外跑,要去山里,他就问:‘你们为什么要跑啊?’”



       “村子里的人就告诉他,除夕这天,年就要来伤人害命了,可不得赶紧走。”



       “这老人却只是笑,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他有办法赶走年。”



       “大家哪里敢信,这老人却拍着胸脯保证,说有他在,这年肯定生不了事。”



       看着老妪老神在在的模样,小孩被故事吸引,急忙追问道:



       “大母,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老妪笑了笑,接着说:



       “后来啊,这老人就在村子里住下了,但村里人不相信他能赶走年,劝老人走,他却不听,没办法,村人只能逃进了山里。”



       “但等到除夕一过,初一这天回村,这才发现那老人早已经等在村口了,他竟然平安无事。”



       听到这,小孩脸色一喜,跟着就说:



       “哦!原来是下凡的仙人!”



       “他肯定是仙人!使了什么法术,赶走了年!”



       “大母,他用的什么法术啊?”



       老妪摸了摸他的头,慈爱的目光看着孙儿红扑扑的脸,笑着说:



       “他是不是仙人,没人知道。”



       “不过呢,他用的方法倒是传下来了。”



       小孩好奇心涌了上来,他急不可耐的问了起来:“什么法术?”



       老妪手指着门口,已是满面笑容:



       “这便是法术了。”



       “对联,爆竹,这就是那乞讨老人驱赶年所用的方法。”



       小孩一愣,而老妪接着说:



       “原来这年啊,最怕火光,红色,和那炸响声。”



       “它身子大,外表凶恶,张牙舞爪的吓人的很,可谁又能想到,它竟怕这些呢,呵呵呵。”



       笑声中,老妪站起身揭开锅盖,一股白气混杂着肉香扑面而来。



       “好了,肉熟了,该准备吃团圆饭了。”



       “去,把你爹妈喊上,准备吃饭。”



       一听这话,小孩满脸笑容,忙不迭的跑出灶房,嘴中也跟着叫了起来:



       “爹!娘!可忙完咧!”



       “要吃饭咯!”



       灶房外是卧房,并无人应答。



       小孩不见人,又往正门口跑去,口中还在跟着喊:“人呢人呢?”



       刚出门口,他便见到爹娘怔怔的站在门外。



       他一脚踏出,除了见到爹娘之外,还见到对门一户人家也靠在门口往外看。



       他扭过脸,喜庆的街道上,一行骑兵正狂奔在街道上。



       他们与这喜庆的街道是那般格格不入。



       为首者须发凌乱,满面血污,虽着甲胄,但浑身上下脏兮兮,面容也是凶恶无比,看着吓人的很。



       这帮凶神恶煞的人出现在此,可把这孩子吓了一跳。



       而他的爹娘一看见儿子窜了出来,急忙一把将他拉进家门,三人屏气凝神,惶恐的看着这队骑兵狂奔而过。



       良久,小孩才颤声开口:



       “爹,这是.....”



       中年男人摇摇头,沉声说:



       “这是....那位镇国将军,这不是个好人!”



       “看来,他是打了败仗,这个方向,他们是往皇城而去,不过那里现如今已经是.......”



       他略微沉吟,继而道:



       “他们这般狼狈,看来是有人在追他们。”



       “来了啊。”



       听到这话,小孩仰起头,看着父亲道:



       “谁啊?”



       中年男子还未开口,门外传来的动静已经给了小孩答案。



       又是一支骑兵,在疾驰而过。



       骑兵们中间,一杆大纛随风呼呼作响,赤红的旗帜是如此鲜明。



       旗帜上的赤焰图腾,像是一团烈火。



       如今,它已燃烧在这除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