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炒饭

作品:《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别院的厨房不大,但厨娘打理的干干净净。



       李不言拉开厨柜,看了看里面的东西,扭头道:“今儿不吃面,给你做个蛋炒饭如何?”



       赵亦时站在门口,“好。”



       李不言:“别站着不动,进来生火。”



       跟过来的汪印一听这话,头皮整个都麻了,心说我知道李姑娘你胆儿大,可你知道你使唤的人是谁吗?



       未来的皇帝啊!



       你让皇帝钻进灶堂生火?



       “小的来,小的来……”



       “退下!”



       汪印扑通跪倒在地,哭丧着脸道:“殿下,万万使不得啊,您可是千金之身……”



       “沈冲。”

m.quanzhifashi.com

       沈冲上前,伸手拽住汪印的后领就往外拖。



       厨房外,汤圆和兰川一左一右的站着。



       汤圆的两条腿不断地打着颤。



       那贵人进门,她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且不说长相,只说他周身的气派,根本不像是一般高门里能养出的人。



       谁曾想,他竟然是……



       兰川眨巴眨巴眼睛,一脸天真的问:“汤圆姐姐,殿下是什么人?”



       汤圆吓得赶紧冲过去捂住她的嘴,压着声道:“是皇太孙。”



       皇!太!孙!



       兰川吓得心里“阿弥陀佛”一声,赶紧跪下,朝着厨房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



       磕完,兰川站起来,身子紧紧挨着汤圆,两条腿也开始打颤。



       ……



       厨房里,赵亦时看着灶堂,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



       “让开吧。”



       李不言轻轻把他往边上拨了一下,坐进灶堂,用火折子点火。



       火很快点着,李不言往灶堂里塞了几根柴火,抬头问:“看会了没有?”



       火光映着她的脸红扑扑的,眼里细碎的光透出来。



       “没学会。”他看着她说。



       李不言翻他一个白眼,又往灶堂里添了几根柴火,站起来冲他伸出大拇指,往下竖竖。



       “笨噢!”



       赵亦时轻轻笑了。



       李不言走到灶前,赵亦时跟过去。



       “别过来,一会油会溅到你。”



       赵亦时往后退了几步,看着灶堂里红腾腾的火,索性掀了衣裳坐下去。



       这一坐,竟有意外的发现。



       灶堂间虽然小,却暖得不行,整个身体被火烤得热热的,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就想这么懒洋洋地坐着。



       “兹啦”一声。



       猪油下了锅。



       “火再大点。”



       赵亦时探出半个头:“要怎么做?”



       李不言挥着锅铲,“往里塞柴火。”



       “噢。”



       赵亦时手忙脚乱的往里塞了一根,见不够大,又塞一根。



       李不言走到灶堂旁,突然蹲下,微仰起一点下巴,“殿下,别一根一根塞,塞一把。”



       赵亦时拿过一把柴火,塞进去,扭头看着李不言:“够吗?”



       李不言蹲起一点,拿过他手里的火钳,把灶堂最下面的一层灰扒了扒。



       火焰顿时燃起来。



       她伸手弹了一下赵亦时的脑门,低声说:“这才够。”



       “李不言。”



       赵亦时一把扣住她的手腕,嗓音仿佛沾了一点灶间的暖意。



       “这些日子你弄清楚了吗?是不是喜欢我?



       “赵亦时。”



       她看着他眼里的两簇火光,连名带姓的叫回去,“你喜欢我吗?”



       说完,手轻轻一挣,人走到锅前,把鸡蛋打进锅里。



       烟雾一下子升腾起来,弥漫到整个屋子。



       薄薄的一层雾气中,赵亦时探出身子,看着白雾中的少女。



       少女的身上没有任何熏香,干干净净的,腕上的皮肤也不是很细腻,好像沾了一点风霜。



       偏偏这一点风霜勾着赵亦时的心。



       “李不言,何为喜欢?”



       李不言拿碗的手一顿,想到了陆时和唐之未,“哪怕她是个叫花子,你也愿意疼她怜她,这便是喜欢。”



       赵亦时沉默。



       陛下不是这样说的,他说人心里一旦有了喜欢,就有了软肋,帝王的心要硬,谁都不要怜。



       他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妻者,门当户对也。



       他还说……



       “殿下。”



       沈冲的声音突然在外间响起。



       “三爷回来了,请殿下去书房。”



       赵亦时蹭的站起来,来不及的就往外走。



       走到门槛前,他脚步一顿,转过身,脸上带着几分歉意,“我先和承宇说几句话,一会就来,你帮我在炉子上热着。”



       “殿下?”



       李不言手里端着碗,碗有些烫手,她只能慢慢放下。



       等放下,再抬头时,那道修长的人影已经不见。



       她看着托盘里的两只碗,半晌,喃喃自语,“殿下,蛋炒饭要趁热吃,冷了就变味了。”



       ……



       书房里。



       谢知非一口气灌下去三盅热茶,喉咙里才不那么冒火。



       “玉笙楼彻底完蛋了,弄不好还要牵扯到老王爷。我们五城司只负责封楼,人都被锦衣卫带走了,应该是要连夜审问。”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赵亦时一眼。



       “汉王进宫只比武安侯慢了一盏茶,我是第一时间封玉笙楼的,除了赫昀,没放走一个人,五城我不敢打包票,但锦衣卫是一定有他的人。”



       赵亦时对上谢知非的视线,“我已经料到了。”



       “既然料到,为何不让太子也进宫?”谢知非很是不解。



       他让朱青给端木宫递讯儿,就是想让赵怀仁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和太子商量一下由谁进宫比较好。



       结果倒好,太子没有进宫,怀仁莫名其妙地跑到别院来,这不应该啊!



       “太子在给他的良娣过寿。”



       “什么?”这话小裴爷没听太明白。



       谢知非却一下子反应过来,“所以,你连太子的面都没见着。”



       赵亦时点点头。



       谢知非只觉得心口冰凉。



       太子从前也不过是软弱一点,行事慢了一点,怎么如今大位还没登上,倒做起昏君来了。



       “知道我为什么不进宫吗?”



       赵亦时言语中有一点自嘲。



       “四九城出现细作是家国大事,陛下见我来,而太子则无动于衷,对他的厌恶又添一层。”



       谢知非和裴笑面面相觑,两人眼里都是无奈。



       怀仁这个皇太孙,这些年夹在陛下和太子之间,太难了。



       “怀仁。”



       谢知非安抚道:“这会正是初冬,北地比四九城更冷,这仗再快,也得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事情还没急到那个份上。。”



       “五十说的对。”



       裴笑:“就算汉王这会占了先机,也算不得什么,朝廷又不只有他一个武将,能打仗的多了去。”



       “说到这个,怀仁。”



       谢知非轻轻一拍小几,“我事后想了想,步六在玉笙楼闹的这一出,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