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章放肆

作品:《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儿子明白的。”



       赵彦晋接过酒盅,一饮而尽。



       “当年在北地,父皇骑在高马上,指挥着千军万马,扭头喊一声晋儿,那一刻,儿子愿意连命都豁出去,为父皇冲锋陷阵。”



       永和帝听了这话,神色颇为动容。



       他为什么独宠这个儿子?



       除了长得像以外,更重要一点,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在战场上搏命,连死都不怕。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我想替爹爹打胜仗。



       “好孩子!”



       皇帝看着这个最像他的儿子,不由发自肺腑地赞叹了一句。



       朝中的局势,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前几日,他把谢道之叫到跟前。

m.quanzhifashi.com

       “道之素来四平八稳,怎的近日行事,也激进了起来?”



       谢道之跪地道:“陛下,臣有私心。”



       “好一个臣有私心。”



       永和帝冷笑一声:“私心拿到朝堂上来分说,你头上的官帽还要它做什么?”



       谢道之伏地:“臣有罪,臣该死。”



       永和帝见他这般态度,也愿意做个和事佬,毕竟是自家儿子有错在先。



       “把奏章拿回去,在家好好反省三日,此事揭过不谈。”



       谢道之直起身,正色道:“陛下能让臣拿回奏章,却不能让所有人拿回奏章。臣为私,他们也为私吗?请陛下明鉴。”



       永和帝被问得哑口无言,心中狠狠一惊。



       弹劾汉王的奏章近几日如雪片般飞来,我谢道之是小人,朝中这么多文武百官,难不成都是小人?



       陛下啊,大家明知道您嫌弃太子,独宠汉王,却还一个个冒死上书,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因为身份。



       自古长幼小序,嫡庶有别,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



       规矩就是用来遵守的,一旦破了,后果是什么?



       他日史书工笔,如何写您呢?



       这一刻,皇帝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才有了今天父子二人的推心置腹。



       “晋儿来京中几个月了?”



       “回爹爹,整整五个月了。”



       永和帝点点头:“封地不可一日无主,喝了太孙的喜酒,我儿便回封地去吧,这次北征,不必跟去了。”



       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赵彦晋惊得眼睛都有些发直。



       “爹爹,这是为什么啊?您明明钦点了儿子陪您御驾亲征。”



       永和帝伸手拍拍儿子的肩。



       “这些年你替朕东征西战,留下一身的伤病,朕听说你的腰近日不大好。”



       “不过是阴天下雨会酸一阵,并无大碍。”



       赵彦晋一掀衣袍,跪地,真情意切道:



       “爹爹耳顺之年,出征北地,儿子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请爹爹成全儿子的孝心。”



       “爹爹知道你从来都有孝心,但是,晋儿啊……”



       太子虽不堪,但太孙深得我心,那孩子该狠时狠,该忍时忍,是个做皇帝的好苗子。



       反观你这一脉……



       无人能当此重任!



       为君者,走一步,看三步,赵家的江山要世世代代传下来,一定是要取舍一些东西的。



       比如你、我的父子亲情。



       永和帝垂目看他一眼,温声道:“孝心不光是替爹爹冲锋陷阵,打理好江南那一片,替爹爹分忧解难,也是孝心。”



       “古人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赵彦晋:“爹爹,求您让我去吧!”



       永和帝别过目光,沉声道:“此事不必再议,朕已决定了。”



       赵彦晋见自己的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帝还是没有任何心软的迹象,只觉心头一片冰凉。



       不能就此罢休,必须最后一搏。



       他偷偷吞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的问道:“爹爹,可是因为我是凶星的原因?”



       永和帝脸色忽的一变。



       此事他命钦天监不可对外声张,不想有人竟敢违他的令。



       “你是如何知道凶星一事的?”



       “外头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说我是凶星。”



       赵彦晋一脸的委屈,“爹爹,儿子跟着您南征北战,多少回枪林弹雨,都绝处逢了生,哪来凶星一说?”



       永和帝抿着唇,不说话。



       “儿子生在吉时吉日,从小到大福好运好,怎么可能是凶星?”



       话已开头,赵彦晋也不再遮着掩着,“爹爹可万万不要听那些宵小之人的谗言啊!”



       永和帝皱眉:“钦天监行事还是有分寸的……”



       “父亲!”



       赵彦晋出声打断:“您可知钦天监的朱大人,暗中投向了谁?”



       “谁?”



       “太子殿下!”



       永和帝面色一沉,“你在胡说什么?”



       赵彦晋:“儿子没有胡说,朱大人近日频频和谢道之的幺儿,裴寓的长子混在一道,而这两人正是太孙殿下的至交好友。”



       永和帝一挑眉:“噢?”



       “父亲明鉴,儿子绝无半分虚言。”



       赵彦晋眼眶含泪,“他们……他们是想离间我们父子二人啊!”



       离间二字,将事情一下子翻转过来。



       所谓凶星,不过是无中生有,是太子一党授意朱远墨这么做的。



       但赵彦晋并不知道,皇帝这回不让他出征,已经不单单是凶星这么简单了。



       这些日子,太子一党和汉王一党在朝堂上争锋相对,让皇帝彻底看清楚一件事——



       太子虽无用,胜在贤德。



       贤德之人有百官拥护,百姓爱戴,再加上他既为长子,又为嫡子,若强行将乾坤扭转……



       他自己的上位之路,已经被世人诟病;



       传位之路再出点差子……



       正如谢道之话里所暗示的那样,他日史书工笔,又该如何写他这位皇帝呢?



       永和帝望着他,沉默良久,道:“此事,朕料那朱远墨还没这个胆!”



       “爹爹料错了!”



       赵彦晋冷笑一声,“朱家人素来有这个胆。”



       朕料错?



       永和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快得让赵彦晋毫无察觉。



       “有桩事情父亲一定不知道,朱大人的父亲朱旋久死的当日,连炸了三口棺材。”



       赵彦晋:“短短几个月,朱府又接二连三的抬出去几口棺材,再加上前几日,朱大人一夜白头,百姓们对他们家的事情议论纷纷。”



       “议论什么?”



       “都说是朱家人缺德的事儿干多了,遭了报应。”



       报应二字,让永和帝胸闷到了极点,偏赵彦晋冷哼一声,不管不顾道: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缺德,儿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父亲,您可千万要防着啊,万一朱家人联手太子,来算计您……”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