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6.20二更)

作品:《 长嫂为妻

       顾楚生从卫韫手里接过写着日期地点的纸页,  仔细看着上面的时间,没有多说。



       卫韫出狱后成功接手卫家之前一切储备力量,  能摸到皇帝的行程,  顾楚生一点都不意外。他之所以如今还要依靠着卫韫,  也是因着这些世家大族里所有的力量,  是他有不起的。



       当年皇帝与秦王的恩怨可谓不死不休,  顾楚生的父亲撞在皇帝的剑上,  皇帝不会给顾家留下任何东西。如果不是顾楚生当年咬牙进宫主动将顾家一切暗中势力上缴,  家产尽捐,并交出了秦王的遗腹子,  怕是连他都活不下来。



       所有人都以为他父亲是因为给秦王谏言触怒帝王,  却不知顾家真正触怒帝王的,  是他父亲藏了那个秦王的孩子。



       如今顾楚生虽然活了下来,却与一个普通子弟入仕没有任何区别,不攀附着世家大族,他根本没有任何往上走的机会。



       卫韫等着顾楚生审视着时间。



       顾楚生去告御状,  时间极其关键。



       皇帝如今还保着姚勇,  谁也不知道皇帝对姚勇的容忍度到底有多高,若是皇帝认为不顾百姓弃城这件事不算大事,那么顾楚生去告御状,  就是白白送了自己性命。



       这御状要告,得告得有技巧,  得告得天下皆知,  才能保住顾楚生的命。



       顾楚生看了一会儿,  终于道:“元月初一这天吧。”



       元月初一,皇帝会上祭坛祭祀,这一天围观者众,顾楚生定这一天,倒的确是最热闹的时候。

m.quanzhifashi.com

       卫韫点了点头,心里却始终有些放心不下,顾楚生看着卫韫的神色,明白他的意思:“你可是觉得,如此逼迫陛下,怕会让陛下心生不喜?”



       卫韫抬眼看他:“我们已经逼过陛下一次。”



       为了让他出狱,楚瑜已经跪在宫门前,半逼半求过皇帝一次。如果顾楚生再去当众告御状,卫家就绝不能再出面。



       顾楚生沉默着不说话,卫韫起身道:“先暂定这个时间,我再想想。”



       顾楚生应了声,又道:“我对京中事情不大清楚,还请侯爷留给人予我,细细说明诸事。”



       卫韫“嗯”了一声,抬头看了卫夏:“你留下。”



       说完,卫韫便独自走出去,思索着该做什么。



       皇帝多年盛宠姚勇,除却姚勇是对付世家的一把刀之外,还有就是皇帝一直以为姚勇极有能力。因姚勇擅长经营,又热衷于揽功夺权,不在前线根本不清楚前线的事情,皇帝只能看到战报结果,哪怕知道中间必有猫腻,却也很难做出完全正确的估量。



       姚勇十分的功劳,皇帝心中大概有七分,却不知实际上,此人连三分都未必有。



       如今



       先让皇帝怀疑姚勇无能撒谎,接着他再让宋世澜配合战场导致姚勇节节败退,让宋世澜一口将责任推在姚勇身上,这是皇帝内心必然会有疑虑,他安插在姚勇身边的人多做挑拨,君臣之间必有间隙。



       等到天守关时,让楚临阳宋世澜联手设计姚勇,天守关一丢,皇帝在本就觉得姚勇无能的情况下,对姚勇必然多加叱责,他再让线人透露出皇帝有杀姚勇换卫韫出山之意,届时姚勇必反。



       天守关破,姚勇再反,宋世澜楚临阳避祸不出,手中能用的将领,也就只有卫韫了。



       到时候要粮扩兵制,将卫家在前线假装逃跑的士兵重新洗白成为正规军,皇帝哪怕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



       这一切后面的都已经部署好,顾楚生这一步就变得极为关键,如果不能在皇帝心里埋下这颗种子,那后面的一切可能就成了无用功。



       他大可以让顾楚生去告御状,归根到底,他并不指望用这个案子去扳倒姚勇,这只是一根引线,只需要埋在皇帝心里,让皇帝对姚勇行骗之行为有一个认识。那么顾楚生是生是死,也就没了什么关系。



       可是他做不到。



       他还不是那些老谋深算的冷血政客,顾楚生如今是一个救下白城百姓的良臣,哪怕他居心不良,可他没做错事,卫韫就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他去送死。



       而且顾楚生刻意揭发这个案子,皇帝若是偏心到家,换个思路想,说不定还要觉得是其他人设下的圈套,刻意陷害姚勇。毕竟姚勇这些年为皇帝冲锋陷阵,得罪了不少世家。



       所以这件事,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不该是他们主动告诉皇帝,应该是皇帝被动知晓。



       那如何让皇帝知晓?



       卫韫左思右想,他猛地想起一个人来。



       那只是一个大概模糊的念头,他便匆匆忙忙来到楚瑜房间,楚瑜正在写字,看见卫韫急急忙忙走进来,不由得有些担忧道:“怎么了?”



       “嫂嫂,”卫韫认真道:“你与长公主的关系如何?”



       听到这话,楚瑜的心放下大半来,她目光回到自己的纸上,从容道:“你且说是什么事儿吧?”



       卫韫将自己的念头粗略同楚瑜说了一遍,楚瑜心里斟酌了一下,点头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长公主府。”



       “你与长公主……”



       “算不上熟识,”楚瑜诚实道:“但是,若是要让太子不喜的事儿,她大概做得很欢畅。”



       上辈子长公主是一直把太子的头按到底的,如今才救了一次卫韫,长公主估计还没尽兴。



       卫韫也大致知道他在狱中时发生的事,有些不敢相信道:“不过是些风月之事,长公主何至于此?”



       听见这话,楚瑜目光悠悠瞟向卫韫,卫韫顿时心里一紧,下意识就道:“不过太子做这事儿的确不地道!长公主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卫韫及时补救,让



       楚瑜满意了些。她看着卫韫那张虽然还带着稚气、却已不掩俊美的脸,想了想,还是嘱咐道:“小七,所以你以后,千万别随便辜负一个女人。不是为了对方,是为了你自己。”



       卫韫微微一愣,楚瑜语重心长:“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情爱已是一生,你想一个人一辈子被毁掉的时候,她能做出多大的报复?”



       “那你呢?”卫韫下意识出口,脑海中却是莫名其妙浮现出顾楚生的脸来。楚瑜轻轻一笑:“我要是能像长公主一样把和对方斗当乐子,我当然愿意按着对方的脸在地上滚。但若是毁掉那个人要付出太大的代价,”楚瑜眼里带了些鄙夷:“他值得吗?”



       这话出来,卫韫莫名其妙放下心来。他舒了口气,看着楚瑜,认真道:“嫂嫂放心,我喜欢一个人,一定会对她特别特别好,只对她一个人好,绝对不辜负她。”



       看着卫韫那认真的模样,楚瑜微微一愣,竟是蓦然对卫韫未来那位妻子,生出几分羡慕来。



       上辈子卫韫娶的是谁来着?



       楚瑜思索着,慢慢想出一个名字来——清平郡主。



       这位清平郡主是德王的嫡长女,生得极为美貌,据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善医理,是一位才女兼美女。不仅美貌有才有权势,且德行甚佳,上辈子卫韫东征西讨时,她广开善堂,亲自坐诊,颇有盛名。



       想到这样一个人遇到卫韫,楚瑜心里颇为放心,却又有那么几分舍不得,思来想去,约是一种老父亲嫁女儿的心态。



       等到卫韫娶妻,那他也算她看大了,卫家骤然要换一个大夫人,的确是有几分失落。



       然而楚瑜却也理解,毕竟早晚有这么一天,于是她调整了心情,笑了笑道:“等以后小七找到了喜欢的人,我一定把这话转告她。”



       卫韫听着楚瑜说话,首先是愣了愣,随后就有些茫然起来。



       他喜欢的人?



       这几个词凑在一起,他一瞬之间,居然觉得遥远又酸楚。



       他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情绪,只能是顺着惯性反应点头,喃喃道:“好啊。”



       楚瑜也没纠结这个话题,两人大概商量了一下去长公主府的说辞后,楚瑜便换了衣服,吩咐人准备拜帖,往长公主府过去。



       临出门前,卫韫追上来,焦急同她道:“忘了同嫂嫂说,与长公主相交,一定要小心些。”



       楚瑜有些疑惑,卫韫认真道:“她若设酒宴,你便不要留了,还是早些回来为好。”



       楚瑜有些茫然点头,想了想又道:“可我此去求人,若她设宴我不留,怕是不妥吧?”



       卫韫愣了愣,随后咬了咬牙道:“那行吧,仅此一次,你去吧。”



       楚瑜没说话,她坐在马车上,思索着卫韫的话,总觉得怪怪的。



       不过去趟长公主府,怎的像是入龙潭虎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