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搭台子唱大戏

作品:《 清穿的日子

       老九被他五哥逼得没有办法,只能把那个嬷嬷的事情说出来。



       老五当即就瞪了眼,“什么嬷嬷,哪儿来的嬷嬷,当时给她摁住了没,你个傻子,一看就知道那个嬷嬷没有抓住吧,你就没想过,万一那个嬷嬷就是老八安排好的?要不然怎么会没抓住。”



       老九立马傻了眼,“不能吧,老八那么小呢,才几岁的孩子,就能想到那么多了?”



       老五叹了口气,好声好气的说道,“你呀,一直跟着额娘,半点委屈都没受,哪里能知道他一个寄人篱下的人,心里能长多少心眼。难不成老八不是从小就被人说好话啊,小时候心眼子就那么多,你能指望他有多好心。”



       老九突然就难过起来。



       不是因为老八来骗了他的银子。



       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小时候可能就被老八骗过。



       而是因为老五说的寄人篱下几个字。



       说老八养在惠妃宫里是寄人篱下,那么老五养在太后宫里又何尝不是呢。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老五也是有些感同身受的。



       都是寄人篱下,若是没点心眼,哪里又能过得好。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这么想着,老九便有些想要心疼他哥。



       他低着头,小声说到,“哥,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老五到底是把银票留了下来。



       照他的说法,老九总是花钱大手大脚的,自己又没什么花银子的地方,当哥哥的给了,就收下嘛。



       老九把老五送回家,才转头回府。



       这些兄弟们都收着胤禛的请帖的。



       为的就是收银子,倒也没有找个文雅的地方,只叫了个戏班子进府热闹一天罢了。



       这已经凑好了银子的,自然不担心,那年纪小的也没事,毕竟还没开府出宫,也就没跟户部借银子去。



       大的,像是直郡王跟太子,俩人虽然借了银子,可是这么些年煊煊赫赫的,俩人手里边的存货绝对少不了。



       三爷那边,胤禛不知道怎么说,毕竟他这借的银子大都用来修书了,修书这事,那事皇上交代的,自己也不能要的狠了,得给他点空间,叫他好好周转一下。



       老五是个老实人,说是老实,其实只是一种保护色。老五那心眼子绝对比老九要多,这么多年了,也不能半点体己存不下。



       老七,别看是腿脚不好,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皇上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儿子。



       毕竟一个腿脚不好的皇子,对皇上的皇位是最没有威胁的,皇上愿意多心疼几分,那也情有可原。



       所以就算他这些年没怎么办差,可是也不能说差钱,更何况他也没借多少。



       老八就不说他了。



       老九老十十三十四的银子已经有了。



       就是十二,胤禛有些看不明白。



       说他老实吧,这人这些年确实没什么动作。



       可是哪怕是老七那样腿脚不好的,这些年也都还有些存在感。



       但是十二不同,只要你不主动想起他来,他是真没存在感,你几乎就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实在是奇怪。



       后面的几个弟弟,都还太小,不做考虑。



       胤禛在心里边把这些兄弟们都拉出来溜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这才点点头。



       嗯,看来都能拿出银子来。



       别闹出什么没现银,需要典当东西就成。



       真要闹成这样,那就太难看了。



       就在京城,因为胤禛收银子之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



       康熙老爷子领着太子跟直郡王,还有几个小的,又往塞外去了。



       静娴有些疑惑,“爷,这天都这么冷了,眼看着都要下雪了,皇上怎么又往北边去了。”



       北边那可是现代的东北地区啊,现在搞不好已经下了雪了,冬天温度搞不好得有零下四十多度,这时候康熙老爷子往那边去了,说不得能冻出个好歹来。



       老爷子为啥这么想不开啊。



       胤禛笑了笑,没说别的只说了一句,“前段时间,很多老臣都天天结伴去南书房堵着皇上呢。”



       静娴秒懂,皇上这是多躲出去了啊,真鸡贼。



       这也就是胤禛看上去不怎么好说话,不然自家肯定也早就被堵了。



       毕竟皇子府邸怎么也比皇宫内院好进。



       到了胤禛请戏这天。



       几个皇子阿哥都被请去了花园子里的一个暖亭里。



       暖亭周围用玻璃围了起来,在里面点上炉子,半点凉气儿都进不来。



       亭子对面搭了一个戏台子,戏台子上已经有人咿咿呀呀的唱着。



       坐在亭子里半点都挡不住视线。



       老五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嗯,这茶真香。”



       胤禛也不跟他们绕圈子,上来就说,“咱们兄弟们,我也就不说瞎话了,你们也是知道的,户部确实是没银子了。



       皇上现在也是很为难的,咱们作为儿子,不就是要为皇上分忧吗,不然要是连咱们都不主动,皇上还能指望着谁。



       皇上都表明心思,端正态度了,咱们要是带头抗旨,老爷子到时候要是骂人那还好说,要万一老爷子生了大气,给咱们关进去,时候不用多,就算只是个三两天的,咱们兄弟们也是丢不起那人。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现在可不是犯浑的时候,咱们先给老爷子分忧了,老爷子才能记咱们的好。”



       老八心里边哼哼了两声,什么老爷子记咱们的好。



       老爷子恐怕也就只能记老四的好,只能记老四办事妥帖。



       咱们这些出了银子的人,哪个老爷子也不会看进眼里去的。



       再怎么胡思乱想老八也不会把这话拿出来说。



       再者,他这些兄弟们真有穷的揭不开锅的吗?



       没有,那不可能。



       他们府里的开销都是走的内务府,自己哪里用花银子。



       每年光是冰敬碳敬就不老少,更不用说每年来京城拜庙门的人那么多。



       哪个不得给他们上孝敬啊。



       而且又有老九十三几个给老四助力。



       今天这场戏,老四绝对是开的很成功了。



       果不其然,胤禛刚说完,老九就站了起来,“弟弟我也不说别的了,四哥也都跟大家说的明明白白,这银子我先来,怎么也得给老爷子留下个好印象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