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280、凭照

作品:《 第一姝

       袁明珠踮脚看了,纸上四周画着云纹,写着字,留白处画着一匹奔马。



       抬头写的凭照。



       跟他们从晋地来的时候所发的凭照有些相似,不过他们那时候的凭照上还有龙纹,留白处画的是耕牛,所写的字也不同。



       袁弘德拿着那些纸张,“多谢任驿丞准备周祥。”



       把纸张放到桌上敲了一下。



       给袁明珠使了个眼色。



       袁明珠会意,这些凭照有猫腻。



       马上对侯在屋内和屋外等吩咐的樊嬷嬷和秦三花说:“把这些东西送我大嫂屋里去,帮着大嫂看看有能用的挑出来。”



       把装在一只考篮里的物品递给樊嬷嬷。



       樊嬷嬷领着秦三花去了西厢房。



       把人支开,袁弘德问道:“这些不会对任大人有妨碍吧?”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来人:“袁先生尽管放心,这些绝对不会出问题。”



       府试就在本州参加,后头八月的院试也是学政大人巡查到本州主持,这两场都用不上这些凭照。



       送这些凭照就是图个好意头,预祝两场都顺利取中,就能用上了。



       袁弘德是真心为任大人着想才问的这些话,担心任大人为帮他们省银子担风险。



       既然来人肯定了不会有事,袁弘德就放心了,把凭照收了起来。



       真正的驿符袁弘德也是见过的,俱是黄底黑字画带浅金色龙纹和浅蓝色云纹。



       上头不管是字画还是花纹,都不是画上去或绣上去的,都是直接用织锦织就。



       任家送的这种纸质的凭照,应该是各地应酬那些够不上使用驿站马匹级别,又有实权的官吏和眷属所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应该就是折中的对策。



       杜氏收拾了一些回礼,叫袁明珠去帮她写礼单。



       袁明珠研了墨,“礼单是咱们家的脸面,我写的字太无力的,还是让哥哥们来写吧!”



       杜氏:“你就别挑毛病了,你哥哥要读书,别打扰他们。”



       袁明珠:“读书是靠平时的积累,靠临阵磨枪哪成?”



       跑了去把袁叔驹给拉了来。



       看着她三哥刷刷几笔把礼单写好,袁明珠心说:她还是觉得任家姐姐心悦的是她三哥,不知道怎么阴差阳错任家提的是她四哥。



       趁着两家还未下定,还来及纠正。



       不然嫁给喜欢的人的弟弟这种人间悲剧就该上演了。



       他们家该家宅不宁了,再来个丑闻什么的就更糟糕了。



       袁明珠拿细沙撒在礼单上,把墨迹蘸干。



       “哎呀,还是三哥的字好,可以做咱们家的门面,送去驿丞府也不丢面子。”



       说着话偷瞟她三哥。



       袁叔驹垂下眼睑,表情好似一瞬间就暗淡了。



       看来对任家姐姐也不是全然无情。



       “我回去看书了。”袁叔驹说了一句就回他们房间了。



       任家越过他像袁季驹提亲,还是有些打击到他。



       只是他为人内敛,全然不像他的字那样锋芒毕露,表现的不明显罢了。



       袁明珠只得为他操碎一颗老妈子一般的心。



       打算着这次要是还不行,只能等去任家读女学,再找机会试探任家姐姐。



       她是对读女学一点兴趣也没有,古往今来的女学,都是致力于扭曲女性的天性而存在。



       杜氏把收好的回礼装好,让袁树提到前院去。



       正好前院也说完了话,袁弘德吩咐袁树替他送客。



       樊嬷嬷被支去了西厢房,来人出门没看到她,往西厢房看了一眼,装作若无其事的被袁树送着出门。



       袁明珠也看了一眼西厢房,扬声喊道:“樊嬷嬷,拉帮着客人把东西送车上去。”



       袁家给的回礼,装在一个精致的柳条篮子里的两只烧鸡,两条鲜鲤鱼,两条咸鱼,一只卤兔子。



       另有一包花草茶怕窜味,被单独提在手上。



       樊嬷嬷听到喊她,从西厢房里出来,把来旺手里的篮子和茶包接过去。



       来旺看到樊嬷嬷出来,心里一阵狂喜,还以为没有机会单独接触樊嬷嬷了呢,结果惊喜就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来旺回头强势又客气的推拒了袁树送他出门:“袁爷留步,小人自己走就行了。”



       来旺出了柳树湾村,从那条往东的路上拐上往北的官道,蒲牢河上的石桥就隐隐在望了。



       上了官道路况就好了,车厢外车夫甩了一下马鞭,把马车赶得更快些。



       来旺倚着车壁,想起樊嬷嬷说的话,“袁家的西隔壁,姓严的那个女人,不止一次打听少主什么时候去学里……。”



       这是个重要的信号。



       马上对车夫说:“停车。”



       马车停下,来旺吩咐车夫:“车我自己赶回去,你马上拦一辆车,搭车去城里找姜大人,就说侯府的人这几天多次跟樊嬷嬷打听少主什么时候去学里。”



       车夫:“就说这一句?”



       “嗯,就这一句。”



       这条路是铁矿进城的必经之路,很快车夫就拦了一辆车走了,来旺也赶上车继续赶路。



       他心情极好,轻轻的甩动鞭子,哼着本地的小调《老来难》:老来难,老来难,又咳嗽来又吐痰,……



       生生把个悲苦的小调唱出了欢喜的滋味。



       这次得到的消息太重要了,也及时,他的功劳肯定不会少。



       多亏了袁家二小姐把樊嬷嬷叫出来。



       这个袁二小姐也是有意思,人不大,主子的款倒是端得很足,就这么点东西还喊人提。



       他跟袁大爷客气说不用送,袁二小姐还拦着她爹。



       真是有意思。



       不过,袁家送的烧鸡可真香啊!



       他这一趟功劳不小,老爷肯定会赏他一只烧鸡尝尝。



       配二两小酒,来旺越想越美。



       “老来难,老来难,又驼背来又花眼……,”



       晃着的马鞭举着怎么也放不下了,他心里咯噔一下,想起袁弘德给袁明珠示意让她把樊嬷嬷和那个丫鬟支开的情形。



       袁家曾祖母也在场,却让她把人支开。



       这样的一个小姑娘,会是那种端主子款的人吗?



       来旺觉得后背汗津津的,仔细回想他进了袁家后的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预备老爷问起来好回答。



       《老来难》也终于不再荒腔走板,能听出些悲苦的滋味了。



       拉车的马脚步轻快,就是嘛,唱小调就好好唱,之前唱的都是神马乱七八糟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