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326、划策

作品:《 第一姝

       235章《出谋》失踪了。



       黑鱼这个蠢鱼发错分卷了,发到第二卷里去了,大家可以翻到156章后头看。



       本来想今天早上跟编辑说一下更改完再把前天欠的一章补上,结果奏是这么巧,木棉今天和明天请假两天。



       没办法了,大家克服一下,等木棉回来再说吧!



       下面正文:



       平静下来姜文翰又有了新的担忧,“重阳那边只怕不会愿意。”



       当年顾氏跟沈姨娘之间也不太平。



       沈氏手段了得,把顾檝櫂迷得五迷三道的,估计顾氏活着的时候也不能少了教儿子将来向沈姨娘报仇。



       让顾重阳跟敌人联手,他能乐意?



       袁明珠:“沈氏那边你们安排好,顾重阳这边我能说服他。”



       为了把这尊大佛送走,袁明珠决定拼了。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到时候使出浑身解数也得摆平他。



       袁明珠跟姜文翰很快达成共识。



       姜文翰喊杨婆子进来收拾被袁明珠摔得一地的碎瓷的时候,才惊觉一直被她掌握着话题。



       不过现在再想这些有些多余了,不管谁掌握话题,这件事如果能顺利解决,不仅目前的问题解决了,对顾重阳的将来也是有利的。



       他才是老安阳伯的血脉,安阳侯府名正言顺的主人,凭什么他流落在外,让姓胡的女人和她生的儿子鹊巢鸠占?



       说服了姜文翰不久,袁弘德就跟着周大人回来了。



       二人是在大门口遇上的。



       周大人得知有袁树的消息,说:“本官去守备大人府上借几个人手。”



       袁树忙拒绝道:“谢谢大人,人手已经够了,去太多人反而拖慢行程。”



       官府的人不像江湖人士吃苦耐劳,要长途奔袭还是江湖上的人更好用。



       谢绝了周大人的挽留,袁弘德带着袁明珠去了回龙居客栈投宿。



       姜文翰安排了人手临摹袁家的寻人启事,把一切安排好了以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得亲自跑一趟京城才行。



       看看天色,差不多也到了晚饭时间了。



       吩咐随从:“去稼莘居点几道小菜,我晚上找周大人喝两盅。”



       带了酒菜找到周玉典。



       酒至半酣,拿着酒壶给周玉典把酒杯斟满:“再有半个多月我们的差事就算办完了,大人以后有什么打算?”



       周玉典闲散多年,朝中一无根基二无人脉,这次外放的差事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砸自己个头上的。



       至于回去什么打算,就是没有打算,听天由命吧!



       不是他佛,也不是他不想打算,而是根本无从打算。



       走门路该找谁他都不知道,他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他。



       姜文翰一看周玉典的样子,肚子里就偷笑开了!



       当初选这人做上官选得太对了。



       说:“属下想先回趟京城,不管行不行,总得试着给咱们俩打个前哨,打听一下回去了怎么安置咱们,



       虽说也能原来打哪来的回哪里去,就怕原来的差事早被人顶了,咱们出来受了这两年罪,差事办得也没出差错,不说往上抬抬,总不能比原来还差吧?”



       周玉典哪有拒绝的,马上应道:“你把这边安排好,找件差事顶着回去一趟。”



       “顺便把我的行李捎回去。”



       在这边两年,再是清廉也攒了些家底。



       两人又喝了些酒,就散了。



       第二天袁明珠跟着曾祖父过来辞行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正在往马车上装行囊。



       得知是姜文翰要往京城去公干,袁明珠觉得这人做事雷厉风行。



       姜文翰拿了一只明瓦的灯笼给袁弘德:“给你家曾孙女一个小玩意玩。”



       这个是他昨天收拾行李收拾出来的,在这边也算是个好东西了。



       不过回到京城这东西就不稀罕了,京城里有一条街都是制作经营这个的,不说烂大街,也随手可得。



       长者赐不可辞,袁明珠也没有推辞,接过来道了谢。



       拿在手里看了,就是盏羊角灯。



       不过比纸糊的灯笼高大上了许多,至少防火防水。



       看袁明珠左瞧右瞧似乎很喜欢,姜文翰又挑了些小玩意拿来哄她玩。



       似乎只当她是个小儿,忘记了昨天的事。



       袁明珠知道他是示好于她呢,既然对方伸过来橄榄枝,她也配合着展现和谐。



       出头的椽子先烂,她也不愿意表现的与众不同,姜文翰愿意把这件事低调的掩过去她求之不得呢!



       袁弘德给找来的二个帮手骑着高头大马跟着他们去了酱醋坊。



       马蹄巷,顾名思义,就是个马蹄型的地带。



       因为地势比四周高,所以历经多年洪水肆虐一直没受过大灾。



       虽然地势好,不过却是像孤岛一样的地方,所以这里住着的富贵人家不多,一般都是些贫民。



       其中几个大些的庄子也不是城里大户的,分属于武安州的几个中小地主。



       袁家就是看中这里地势高又没有强势惹不起的邻居,才把作坊安置在这里。



       酱醋作坊开业至今,袁明珠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



       一车宽的巷子四通八达,袁明珠觉得要是有车在这里会车的话两辆车都得堵在巷子里头。



       这种情况说明这里进出的车应该很少。



       看了一会,果然进出的人都是挑着担子或提着篮子。



       袁明珠看着作坊门口的招牌,“万香园”。



       进了门袁明珠就知道为什么曾祖父不带她们来作坊了。



       她这个少主人,都不知道自家的作坊门朝哪开。



       就看到作坊里的工人都打着赤膊,正在把一车坛坛罐罐往下搬。



       看到他们进来,苏管事忙喊那些工人:“光着膀子像什么样子,赶紧穿上衣裳。”



       工人们乱糟糟的找各自的衣裳。



       看得出由于她的到来打扰了工人们干活的节奏。



       这个时节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酱油就指着这段时间来晒制。



       空气中弥散着酱醋的气味。



       待到天气凉爽下来,晒好的酱油就能出售了。



       袁家不是唯一的东家,不过跟李家两家都是最大的股东,所以进来苏管事就把账册拿给袁弘德看。



       袁弘德接过去随意翻了翻,“今天来是为了私事,先不说这个。”



       苏管事忙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那个老汉姓庞,确实是在码头上干活,之前来我们这里送过货,



       他说的那艘昌隆号捞起落水的人也有其他人见到,不过捞人的地方在城东南几十里外……。”



       言下之意,那人离着袁树失踪的地点实在太远了,八竿子打不着,是袁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到袁明珠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线,袁弘德伸手止住了苏管事下头要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