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055、两枚枣核钉

作品:《 第一姝

       杜氏毕竟是普通妇人,没有太多恶毒心思。



       就是以前跟婆婆有诸多矛盾,如今钱氏落到这副境地,人也变得顺从多了,再多恨意也渐渐放下了。



       看到钱氏摔倒了怕她摔个好歹,把端着的药碗放下,把钱氏扶起来放回炕上。



       “娘,你摔到哪里了吗?是想去茅房吗?想去茅房你就摇铃喊俺,可不能自己下炕,你的腿还没养好呢,得注意。”



       钱氏瞎比划一通,杜氏也没猜出来她想说的是什么,看到她也没摔着,也没有想去茅房的意思,只能给她喂了汤药以后端着碗出去了。



       钱氏为自己的急中生智洋洋得意,自己实在太机智了,杜氏那个贱人都被她骗过去了。



       杜氏晚上睡觉之前还不忘提醒丈夫:“今天咱娘掉炕下去了,俺也看不出来摔没摔坏,问她她也说不清楚,你明天带她去针灸的时候别忘了让大夫给看看。”



       袁树应着:“嗯,俺记着。”



       次日一早,袁树套了牛车送钱氏去针灸。



       牛车路过磨坊院门前的大槐树下的时候,有人要搭车。



       都是乡里乡亲的,搭车不收钱,不说搭车,就是借车也是寻常事,钱氏发病那次袁树就是借了孙二年家驴车去请的大夫。

m.quanzhifashi.com

       袁树把他娘往车前头挪了,给其他人挪出空余的地方。



       这些人有去五渡屯干活的,有去赶集的,也有去潜下镇找机会的。



       “大娘好点了吧?”



       ……



       都对钱氏的病情表示关心。



       袁树回答众人:“好些了。”



       钱氏躺在一侧耷拉着眼皮假寐。



       心里得意:你们这些愚蠢的人,我是不会告诉你们我已经能下地走路了。



       她都想好了,在没除掉袁明珠之前她不能暴露自己腿已经能走路了,这样大家才不会防备她。



       她要等到合适的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袁明珠给干掉。



       出了事也没有人会怀疑她,外人眼里她可是还不能下炕呢,一个卧床不起的人肯定最没有嫌疑。



       至于怎么弄死那个妖孽,她也有些打算。



       那妖孽现在不是她家的子孙了,已经过继给袁弘德家,所以下手得隐蔽些,不能让人看出端倪。



       直接捂死那样粗糙的手段就不能用了,得干得精细一些。



       她过去听人说过往耳朵里扎钉子,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一个人,死者体表看不出伤痕,别人发现不了异常。



       就是流点血也不多,擦干净谁也发现不了。



       就是钉子她现在这样子不容易弄到手。



       所以她还有备用手段,去了医馆试试能不能偷到点毒药。



       上次黄先生给她换药方的时候,新药方里有一味药叫马钱子。



       当时大夫特别交代小徒弟马钱子有毒,抓药的时候要注意别抓错量,能毒死人。



       她准备想办法搞到点马钱子或是铁钉,实在不行弄点竹签子也行。



       不过不管怎么下手都得尽快了,袁弘德那两个老东西马上就要搬去前院了,她估摸着农忙过后就会搬走。



       搬走了她就更不容易找到下手的机会了。



       下手的最佳时机就是农忙时节,那时候全家都忙得脚不沾地,肯定会有疏忽的时候,比较容易下手。



       牛车晃晃悠悠前行,车上的人说着家长里短。



       乡里人家朴实,跟人有仇最多暗地里诅咒对方一番,没有人能想到钱氏正谋算着杀人毒计。



       说着说着话题转到坐在钱氏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身上,他是去五渡屯郑家的工地上做活去的。



       小伙子叫喜孩,人机灵又勤快,被朝廷派来的工匠看中了,选去做了助手。



       “喜孩运气好,被阮师傅选去帮忙去了,好好干说不定师傅一高兴露给你一两手,以后就有一门傍身的手艺了。”



       大家羡慕之余也真心替他高兴。



       大家的想法淳朴,不会恨人有笑人无。



       同村的人有钱了,说不定自家吃紧当忙的时候能帮自家一把,总比一个村的人都穷得当裤子,真有个急难借钱都借不到强。



       外来的工匠不是本地的师傅,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干活的时候并不避着人。



       有些工匠为了省力气,还会指点一二让人帮着干活。



       喜孩听到大家的教导,认真的点头道:“俺知道,一定好好干,阮师傅的木匠活做得漂亮,俺要是能学会他一成都行。”



       其他人看到晚辈受教,更高兴了,大家谈论得更加热烈。



       只有钱氏听到木匠二字的时候闭着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不过她低着头,没有人发现她的不对劲。



       这个时代的木匠主要用榫卯技艺做活,很少用钉子,但即便如此,钉子也不可能完全不用。



       钱氏看了眼喜孩放在自己手边上的工具箱子,打算碰碰运气。



       黄土高原的道路上坡下坎颠簸不平,木轱辘的牛车又没有减震功能。



       在一个小土坡上牛车颠簸了一下,钱氏趁机勾了喜孩的工具箱的绊带一下,工具箱倾倒下来,里头的零碎撒了出来。



       众人看到工具箱翻了吩咐惊呼,周围的人帮着整理。



       赶车的袁树听到动静,回头看到工具箱翻了,忙把牛车停下方便大家收拾。



       东西都散落在车上,也不会遗失,大家三两下就给收拾好了,牛车接着赶路。



       钱氏的手袖在袖筒里紧紧攥着,手心里抓着两枚枣核钉①。



       成功到手两枚枣核钉,钱氏兴奋得手心都是汗,两枚钉子被她攥得湿漉漉的。



       她觉得成功在望了。



       工具箱翻了只是一个小插曲,并没有耽误多大事。



       木匠的钉子不会用几个还计数,这么小的东西丢了谁都没有在意。



       袁树的牛车只到龙尾沟就不往前走了,大家下车跟他道谢,接着往前赶路。



       袁树带着钱氏到了黄先生的医馆。



       袁树还记得杜氏的嘱咐,问黄先生:“大夫,俺娘昨日从炕上摔了下来,您给看看没摔坏吧?”



       黄先生跟袁家因为医患关系这些日子交往颇多,知道钱氏是个不好伺候的主,倒是没有训斥袁树怎么这么不精心,让病人又摔了。



       仔细的帮着诊治了一番,说:“骨头恢复的还行,没摔坏。”



       注①枣核钉:这里所说的枣核钉是木匠用的一种两头尖的钉子,用来把两块木板拼合成一块。不是金大侠笔下裘千尺的那种独门暗器,不过钱氏这老太婆比裘老太婆的歹毒也不分仲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