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233、疏于管教

作品:《 第一姝

       听说周大人要来,他没有歇息,和袁树又赶了牛车去河边迎接他们。



       这次秦家的事多亏周大人从中周旋,才能这样轻松的过去,于情于理都该好生感谢。



       路过北边土坡那里,正看到牛二蹦牵着牛放牛回来。



       牛二蹦这些日子在家也不好过,他的哥哥弟弟们至今还没有回来,他胳膊还没长好。



       劳役那边已经通知去干活了,不去干活的话就得叫银子。



       他娘抓不到另外三个儿子,天天在家骂他。



       看到他傻呆呆的样子,袁弘德直叹气。



       想着回头让周大人给看看,他们村是不是风水有问题,一家这样两家还这样。



       “二蹦,送牛的时候让你袁曾祖母给你把膏药换一下。”



       牛二蹦咧着嘴回了一个呵呵傻笑,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他若是好好的,袁家也不会招揽他的事,现在人这副模样,他们家有也不说给花钱看看胳膊,饥一顿饱一顿家里也不管。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袁家忠厚传家,忍不下心见死不救。



       就给他安排了个放牛的活。



       这活不用出力气,把牛牵出去找个有干草的地方就行。



       每天给他一顿包饭,撑不着饿不死。



       牛二蹦牵着牛拍响袁家的门,秦三花打开门,让他把牛牵进去。



       陶氏正在灶间忙着,看得是牛二蹦回来了,腾不出手,对秦三花说:“三花,堂屋里有你袁曾祖新拿回来的膏药,你给二蹦换一下。”



       对袁明珠说:“你去看着点。”



       袁明珠应着,只是往灶间的门口挪了挪。



       那两个人做戏呢,哪里用得着她去看?



       也就曾祖母善良,曾祖父不拘小节,没有发现这其中的异常。



       不一会,袁弘德就领了一群人回来了。



       饭菜还没做得,周大人先领着来人参观村子。



       陶氏使了袁明珠:“去问问你曾祖父,饭摆在哪里?”



       袁明珠去问了以后回陶氏:“曾祖父说摆前院堂屋就行。”



       拉了八仙桌,摆好等着,先把凉盘上桌。



       村子就这么巴掌大,没什么可看的,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看到有人来,牛二蹦换好了膏药没敢等饭吃,跑回自己家去了。



       他们家有刚好做好饭准备吃饭,他娘看他回来斜着眼看了他好几眼,“天天给人家干活,回自己家吃饭,就只有你这样的憨熊。”



       家里没做他的饭,他就只得了一碗清汤寡水的粥哄了哄肚子。



       这边袁弘德招呼客人上座。



       热菜也陆续端上桌。



       今日来的人周大人的下属还好,知道他们大人跟袁家是以朋友相交,他们就是来蹭吃来了。



       有不知道的,看到袁家的农家茅舍,就把他们当成巴结上来的人甚至是下人。



       言行之间多有轻慢。



       周玉典一看闹误会了,忙郑重的做了介绍,“这次兵屯二次选址,多仰赖袁先生出手相助,我敬先生一杯,聊表谢意。”



       众人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周大人言谈间多有推崇的那位袁先生。



       纷纷举杯敬酒。



       这些人带来的随从,被安排在西厢房里由周旺作陪。



       袁珍珠跟着杜氏端着一大海碗炖菜给他们上菜。



       杜氏:“招呼不周,请慢用。”



       周旺:“大少奶奶客气了。”



       把菜接过去放到桌上。



       刚放好就觉察气氛一滞,顺着大家的目光就看到一人正直勾勾的盯着袁家大女瞧。



       杜氏也察觉了,挡着他的视线,把女儿支走:“去帮你曾祖母烧火。”



       把周旺气得,请你们吃饭你们居然这么无理。



       咳了一声,以示提醒。



       这人回神,才发现大家都在看他。



       这种事不好张扬,杜氏虽然恼火,也不好说什么。



       待杜氏一走,这人就往周旺跟前凑了凑:“他们家闺女长得可真俊,鸡窝里飞出个金凤凰。”



       周旺恨不得把他按住暴打一顿,把眼珠子给他抠出来当泡踩。



       哪里来的这样不自重的人?



       骂道:“我劝你少给你家主子招祸,你就知道人家是鸡窝不是凤凰窝?就算是鸡窝也跟你个黑老鸹没有关系,



       我们家大人都得敬着袁先生三分,你他娘的算什么阿物儿在这胡吣。”



       那人被他骂得灰头土脸。



       周旺知道这人,他家主子姓齐是本地人,跟南山刘家是姻亲,新近在州衙里谋了个文书的差事。



       心里骂着:马勒戈壁,一个小文书家的奴才也这么嘚瑟,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行。



       这人被周旺说得灰头土脸的。



       知道踢到铁板了,碍于周大人的权势,不敢反驳,缩起来当起了鹌鹑。



       有其他看齐三说话也想跟着调笑几句的,看到周旺把他喷得大气不敢出,也都不敢说话了。



       一时间西厢房里没有人声只有碗著声。



       袁明珠看到她娘和大姐送了一趟菜,回来就面色不对。



       陶氏也发觉了,问:“伯驹娘,怎么了?”



       杜氏只能强颜欢笑:“没什么事祖母。”



       她自己都不知道她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见她不愿意说,陶氏也就没追着问。



       再上菜就喊了秦三花去送。



       交代三花:“送过去就过来,别在那边多待。”



       虽然三花年纪还小长相也一般,也得防着就有那变态荤素不忌。



       等看到再送菜的就换成那个面生的丫头了,周旺松口气的同时恨死了让他们丢脸的齐文书。



       他们这边不能喝酒,一会就吃饱了。



       就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话。



       周旺到了灶间这边,跟陶氏赔礼:“那人言语无状冒犯了你家少奶奶,我回头一定秉明他家主子,给少奶奶出这口气。”



       陶氏大约也能猜到事情原委:“麻烦你了。”



       袁明珠盛了碗鸡蛋汤给他,问:“周大叔,这人主子是哪家的?下头人这么疏于管教?”



       周旺到了灶间这边,跟陶氏赔礼:“那人言语无状冒犯了你家少奶奶,我回头一定秉明他家主子,给少奶奶出这口气。”



       陶氏大约也能猜到事情原委:“麻烦你了。”



       袁明珠盛了碗鸡蛋汤给他,问:“周大叔,这人主子是哪家的?下头人这么疏于管教?”



       周旺到了灶间这边,跟陶氏赔礼:“那人言语无状冒犯了你家少奶奶,我回头一定秉明他家主子,给少奶奶出这口气。”



       陶氏大约也能猜到事情原委:“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