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003 后记

作品:《 首辅娇娘

       昭国,仁寿宫。



       庄太后这几日胃口不大好,秦公公总是让御膳房变着法儿地给她做吃的,她也吃不下几口。



       秦公公偷摸给碧水胡同递信,让庄太后拦住了。



       庄太后瞪了他一眼。



       秦公公叹气,也知她是不愿让几个小辈瞧见自己生病的样子,可他心疼啊。



       “太后,陛下来了。”寝殿外,宫女禀报。



       秦公公见庄太后病恹恹的,低声道:“要不奴才去回了陛下,说您歇下了?”



       庄太后望了望悬在夜空的弯月,压下眉间疲倦说道:“他这个时辰过来,必定是有正事。”



       “是。”



       秦公公去将陛下请了进来。



       皇帝迈进屋,看了眼端坐在官帽椅上的庄太后,担忧地问道:“母后身子可好些了?”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这个儿子蠢是蠢了点,对太后的关心不是假的。



       庄太后难得没翻小白眼,不咸不淡地说道:“哀家早没事了,是你们一天天的大惊小怪,说吧,这么晚了,找哀家何事?”



       皇帝在母后身边坐下,无奈地说道:“实不相瞒,儿子确有一事与母后相商。”



       “立储之事?”庄太后一针见血地问。



       太子已被废了两年,朝堂上关于立储的呼声渐高,再不立,恐要起党派夺嫡之争了。



       皇帝默认。



       庄太后看着他:“你心里是如何打算的?”



       皇帝道:“儿子认为,瑞王堪当大任。”言及此处,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小七近两年收敛了许多。”



       庄太后望向无边的夜色:“小七十八,快十九了,阿珩在他这个岁数已经考上状元了。”



       “是。”皇帝叹道,“儿子在瑞王与小七之间犹豫不决,想听听母后的意见。”



       庄太后淡道:“哀家没什么意见,你是皇帝,立谁都是你们秦家的江山。”



       “母后!”皇帝不喜欢她与自己分得如此清楚,弄得像她不是这个家里的人一样。



       庄太后哼了哼:“怎么?哀家为昭国皇室操劳了一辈子,临了了也不让人清净两天?”



       皇帝皱眉:“母后说的是什么话?您是要长命百岁的!”



       “行了行了,哀家听不惯那些。”庄太后摆了摆手,打开桌上的蜜饯罐子,里头装的是娇娇给她新做的蜜饯,一天三颗,她已经攒了五天了。



       她拿出一颗蜜饯,盯着它说道,“哀家只问你一句,若是瑞王继位,小七心里服不服?”



       “这……”皇帝迟疑。



       庄太后接着道:“若是他不服,造起反来,瑞王扛不扛得住?”



       皇帝的面上掠过一丝颓然之色:“必定是扛不住的。”



       瑞王背后有罗国公府不假,可秦楚煜的背后是整个宣平侯府,信阳公主与萧戟关系缓和了,也会帮着他。



       他还有拜把子兄弟轩辕羲、兵部尚书的小儿子许粥粥。



       萧珩的人脉皇帝还没算进去。



       另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小七是中宫嫡出。



       答案其实不言而喻了。



       这个位子,不是说不想争就不去争的,就算小七自己不贪恋皇位,萧皇后又焉能甘心?想要从龙之功的大臣又何肯善罢甘休?



       庄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做皇帝啊,不一定得是最聪明的那个,但一定是最合适的,最让江山稳固的。”



       只有让秦楚煜上位,其余的皇子才不敢打皇位的主意,毕竟谁也没有这个底气能在萧戟的手中造反成功。



       庄太后睨了他一眼,道:“何况小七没你想的那么差,你别低估了他。”



       和净空一起长大的熊孩子,没两把刷子早被玩坏了。



       皇帝略一沉吟:“儿子明白了。”



       皇帝离开后,庄太后终究是没舍得吃那颗蜜饯,又放回了罐子里。



       秦公公上前给她倒了一杯温水,见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由地问道:“立储一事也解决了,您心里是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哪知庄太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兀地说道:“你老了。”



       秦公公一怔,随即笑道:“老奴又不是妖怪,哪儿能不老?”



       庄太后抿了抿唇,想说自己也老了。



       她把这话咽下了,问道:“你和哀家是同一年入宫的吧?”



       秦公公笑道:“是,只不过,头几年老奴没福气伺候在您身边。”



       庄太后叹道:“你没收个干儿子什么的?哀家若是走了,你那一池子小王八又不能真给你养老送终。”



       秦公公忽然哽咽了一把:“您近日怎么总说这些胡话?”



       我只是个卑贱的阉人,不值当您记在心上。



       庄太后她一贯不是悲春伤秋的性子,她很平静:“小顺去幽州多久了?该回京了吧?”



       秦公公抹了泪,说道:“算算日子,该回了。”



       庄太后还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



       顾小顺是在年前前往幽州的,他三年前成了亲,妻子是姑婆为他挑选的书香门第的千金,家住京城,祖籍在幽州,此去一是陪妻子回乡祭祖,二也是受工部委托,前往幽州协同建造一座皇家园林。



       他带妻子去了一趟清泉村。



       他早与顾家断绝关系,自然不是去探望他们的,而是给三叔、三婶上坟的。



       哪知他刚进村,便碰到了自己的亲娘刘氏。



       刘氏在村口打水,她苍老了许多,四十多岁的年纪已有了不少白发,她边上蹲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娃。



       小女娃在地上胡乱捡了什么往嘴里送,她发现后立马打了小女娃的手:“啥都往嘴里送!吃不死你!”



       小女娃不知是疼的还是吓的,哇哇哇的哭了起来!



       “除了吃就是哭!你还能干啥!”刘氏骂骂咧咧了几句,小女娃哭得越发凶了,刘氏气得打了她好几下。



       顾小顺不由记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在刘氏的打骂下度过的。



       且因为他调皮又嘴犟,刘氏下手尤为重。



       孩子不听话了打几下,他不会因为这个记恨刘氏。



       他对刘氏心寒,是因为刘氏心里从来就没有他这个儿子。



       刘氏只器重比他聪明会讨好人的顾二顺。



       “相公,怎么了?”妻子陈芸问。



       “没什么,我们走。”顾小顺扶着妻子下了马车。



       刘氏一眼看见了他。



       “呀!是小顺吗?”刚端着一盆衣裳走过来的赵婶儿看见并认出了他,赵婶儿很惊讶,“哎哟我的天!我险些没认出来!”



       顾小顺的变化太大了。



       离开村子时他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混混,连走路都没个正行,而今他一身锦衣长袍,眉清目秀,俊逸倜傥,一看便是世家公子的模样。



       他身边戴着面纱的女子华贵素雅、仪态端庄,看着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千金。



       乡亲们围观了过来。



       刘氏愣愣地看着顾小顺,手中的桶子吧嗒一声掉进了井里。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这个比县令公子还贵气的男人真是她的草包儿子?



       “咳咳咳!”随行的侍卫是知府大人执意派来的,恐顾大师在路上遭遇不测,务必谨慎保护夫妇二人的安全。



       他清了清嗓子,对乡亲们客气地说道:“大家别挤,顾大师是回来给家人上坟的,还请乡亲们行个方便,让个道。”



       “你叫他啥?”刘氏走过来问。



       侍卫不认识她,只当她是普通的乡亲,耐心地解释道:“顾大师啊!顾大师可是朝廷的红人!这回是奉旨来幽州修建府邸的!”



       朝廷……奉旨……



       刘氏险些晕厥过去。



       早知顾小顺如此出息,她当初就不该二十两卖了他!



       该卖二百两……不对,二千两!



       不对,她卖啥卖?



       他当了官儿,她就是官老爷的娘!



       没错,她是官老爷的娘了……



       她扬眉吐气了……



       “臭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去了京城就对我和你爹不管不问的!你良心被狗吃了!”



       她说着便朝顾小顺扑过去。



       可顾小顺已经不是当初对她逆来顺受的幺儿子了,是她亲手断绝了他们的母子关系!



       顾小顺往后一退。



       她扑了个空。



       侍卫不知刘氏所言是真是假,可顾大师的态度他是瞧得真真切切,他立马拦在了刘氏的面前。



       不多时,顾长陆也闻讯赶来了。



       他看见了如今的顾小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顾家最瞧不起的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大红人。



       他试图与顾小顺说上话,同样被随行的侍卫拦住了。



       “儿媳!儿媳!我是你公爹!”他见顾小顺不肯认他这个爹,忙向一旁的陈芸求助。



       女人都是心软的,只要她开口替自己求情,小顺一定会听的!



       陈芸却根本没有回头。



       顾家这些年过得不好,顾老爷子去世了,留下一个烂摊子,长房、二房分了家。



       顾大顺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当萧六郎高中状元的消息传回村子,他的心态就崩了,之后一次比一次考得差,家里为供他科考欠下一大笔外债。



       后面虽说找了个米商的女儿为妻,可岳父家见他总考不上,也不愿供他了。



       他不得已在镇上做了个蒙学的教习先生,他心高气傲,对学生没耐心,被辞退几次后也没什么私塾请他了。



       二房当年做过让顾二顺科考的美梦,把卖顾小顺换来的二十两全砸在了顾二顺的身上,结果全打了水漂。



       “小顺呐!我们是你亲爹亲娘啊!你不能这么对我们!还有没有天理啦!”



       “你不怕我们告到衙门去!一个不孝的罪名……我看你还能不能做官了!”



       “你们有没有王法了?他是我儿子!我亲儿子!”



       顾小顺只当没听见。



       乡亲们是知根知底的,二房把小顺卖掉的事,十里八乡谁不清楚?试问哪儿有被卖出去的孩子,又回来给自己养老送终的?



       真是好生不要脸!



       顾小顺没在村里多待,带着妻子给三叔三婶扫了坟、上了香,又替顾娇与萧珩、净空磕了头。



       其实顾娇的屋里一直供着顾家三房的牌位,每年忌日、清明、年节都会祭拜,她若是出征了不在,萧珩也会买来香烛纸钱祭拜。



       ……



       顾小顺是四月份回京的。



       临近京城时,陈芸突然晕倒,顾小顺连忙让人去京里递了消息。



       顾长卿恰巧在碧水胡同:“我送你过去。”



       顾娇:“好。”



       二人一道去了京城南门外的驿站,顾娇给陈芸把了脉,随后她笑了笑,对顾小顺道:“小芸是有喜了,马车里太闷中了暑,休息一会儿便无碍了。”



       顾小顺瞠目结舌:“我、我、我……我要做爹了?”



       成亲三年,这是他们的第一胎。



       他心中的欢喜难以言喻。



       陈芸醒来后得知自己终于有身孕了,激动得险些哭出来。



       大婚三年没孩子,她自己不知多绝望,虽然家里没有一个人催她,可她心里总是希望能为夫君生个孩子的。



       一行人坐上马车。



       顾长卿独自打马走在马车身侧,默默守护着马车里的妹妹,以及自己和妹妹的家人。



       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就连暮春的天气也是一如既往的千篇一律。



       注定了这将是平淡无奇的一天。



       然而突然,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了。



       顾长卿扭头看向掀了帘子的妹妹,问道:“有事吗?”



       顾娇在阳光下看着他,莞尔一笑:“哥哥。”



       顾长卿被直击心口,午后的那一束阳光,直直照进了他的心底。



       ……



       另一边,今年的恩科也考完了。



       庄玉恒当初一同被流放时其实是剥夺了功名的,但皇帝没说不允许他重新下场科考,只是他从未出现在考场上。



       正是如此,庄太后才明白他是自己不愿回到京城来。



       可就在今年,他来到了京城的贡院,并于三月殿试一举夺下魁首。



       他成了昭国史上第一个两次走过皇宫正门、打马游街的三鼎甲。



       他去了仁寿宫,跪在地上,给庄太后重重地磕了个头,垂着眸子,声泪俱下:“姑婆……”



       庄太后看着已过而立之年、形销骨立的庄玉恒,招手让他上前来。



       庄玉恒忍住哽咽膝行而上。



       庄太后捏着帕子,一拳头捶在了他的肩上。



       她捶了一下又一下,眼眶发红,喉头胀痛:“你才回来……你才回来……”



       ……



       五月,萧珩经手了一桩性质恶劣的行贿案件,牵扯了大半个翰林院。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凡事得有个度,翰林院过半的官员牵涉其中,就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了。



       当一切的调查结果出来时,萧珩万万没料到幕后主使会是现任翰林院学士。



       牢房中。



       翰林院学士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他收受贿赂,操控庶吉士的考试,将低分的进士录入翰林,并为其造假资质政绩,以便跻身六部。



       审讯室里,一袭紫色官袍的萧珩坐在椅子上,神色复杂地看着对面的翰林院学士:“为什么?”



       宁致远苦涩地笑了笑:“六郎,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在云端,我这种寒门蝼蚁,不知要费多大的苦心才能一步步爬上去。我不怕吃苦,可有时候,吃苦并没有用。我知道,你想说你也是凭自己走到今天的。这点我承认,不论世人如何误会你,我始终坚信你靠的是自己才能。但是六郎啊,我没有你这样的才能。”



       “我生了与才能不匹配的野心。”



       “我……没守住自己的本心。”



       萧珩淡淡走出刑部大牢。



       多年前,翰林院的某间值房中,宁致远拍着他的肩膀,满怀抱负地说:“你别看我出身微寒,没背景、没人脉,但我偶尔也会做做梦,就想着万一哪天我也爬上去了……不用爬太高,五品翰林学士就是我这辈子的梦想了!”



       他捏紧了拳头,似要把一路走来受到的轻视都从骨子里逼出来:“我在想,等我有那么一天,等我掌管了翰林院,我绝不任人唯钱,绝不任人唯亲,绝不任人唯圈,绝不任人唯顺,绝不任人唯闹!”



       一道惊雷闪过,天际似被拉开了一道口子,大雨滂沱而下。



       他定定地望着无边的大雨,眼底掠过一丝迷茫。



       半晌后,他的眼神再度恢复坚定。



       他撑开伞,步伐坚毅地走入了雨中。



       ……



       庄太后今年的身子一直反反复复的,时好时坏。



       顾娇与老祭酒亲手给她做的蜜饯与小奶枣她也吃不下了。



       一下子积攒了好多颗。



       轩辕羲坐在她床头,轻声说:“姑婆,您吃蜜饯吧,随便吃,我不会告诉娇娇的。”



       庄太后笑了笑:“我小孙媳妇儿呢?”



       轩辕羲的耳朵微微一红。



       庄太后撇嘴儿一哼:“和你姐夫一个德行!你可别学他!成亲那么多年才吃到嘴里!”



       轩辕羲心道,我才不会。



       ……



       八月,顾娇把薛凝香与狗娃从乡下接了过来。



       狗娃比净空小一岁半,今年十四了,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了。



       庄太后躺在柔软的凤床上,望着光影中朝自己走来的身影,虚弱地问道:“是香香吗?”



       薛凝香扑通跪在了地上,握住姑婆的手,哽咽道:“是我,姑婆,是我……”



       “狗娃呢?”庄太后问。



       狗娃就站在薛凝香的身边,可她的眼神已经不好使了。



       薛凝香心如刀绞,她拉过一旁的儿子:“狗娃!快给太后磕头!”



       狗娃跪下,重重地给庄太后磕了三个响头。



       “老磕头做什么?磕坏孩子了。”庄太后从枕头下摸出一块自己私藏的麻糖,递给他,“狗娃,吃。”



       狗娃小时候最爱吃麻糖。



       薛凝香捂住嘴,哭得不能自已。



       ……



       顾娇带着三小只住进了仁寿宫。



       “你们不吵。”庄太后偶尔会对三小只说,“你们净空舅舅,小时候真是吵死人了。”



       三小只不是不吵,只是在她面前很安静。



       就连萧嫣这个小喇叭精都懂事地压制了自己本性与洪荒之力。



       萧珩、轩辕羲与顾小顺、顾琰、顾小宝,也每日入宫探望她,顾长卿与顾承风也时常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顾长卿与袁宝琳得了个闺女,但顾长卿至今仍认为自己是在履行协议。



       袁宝琳告诉他:“女人总得有个儿子傍身才能安稳度过下半生的。”



       一根筋的顾长卿于是又开始履行给袁宝琳一个儿子的协议。



       顾娇得知此事后着实大吃一惊,她万没料到顾长卿一根筋到了如此地步。



       她问袁宝琳:“要是有儿子了呢?你还怎么把他哄上床?”



       袁宝琳扬起下巴道:“那我就告诉他,一个儿子太孤单了,日后出了什么事也没个兄弟撑腰,你看你们兄弟都有五个!”



       顾娇默默竖起大拇指。



       庄太后被一屋子人嘘寒问暖,哼哼唧唧道:“成天来来来的,不用做正事吗?”



       老祭酒也来的。



       只不过,他总是静静地待在那里,不吭声,庄太后的眼睛看不见了,自然不知他来过。



       腊月,庄太后的记忆退化了,时常叫错人。



       会对着小萧煊喊净空,对着顾小宝喊顾琰,还问顾娇,小顺去了哪里,六郎是不是又去府城考试?



       她听着窗外的雪,说道:“天冷了,六郎带够衣裳了没?幽州的考棚冷,不比京城。”



       “带够了。”顾娇说,“姑婆放心吧。小顺去书院上课了。”



       姑婆拽了拽手中的银票,摸到顾娇的手:“你替我给他,他与顾家闹翻去书院住了,他那个肚子,轻易吃不饱。”



       顾娇收下银票:“好,我等下去镇上拿给他。您想吃蜜饯吗?今天吃多少颗都可以……”



       庄太后闭上眼睡着了。



       顾娇静静在她身边躺下,拉开她的手臂,轻轻将头埋进了她怀中。



       ……



       除夕这日,轩辕羲迎来了自己十六岁的生辰,萧珩也迎来了他的而立之年。



       庄太后精神不错,起床便一口气干掉了六颗蜜饯,可把秦公公乐坏了。



       原本生辰宴是要摆在仁寿宫的,可庄太后想打叶子牌,于是一家人又回到了碧水胡同。



       庄太后、刘婶儿、周阿婆与陆婶儿凑了一桌。



       自打姑婆视力退化后,顾娇把叶子牌做成了麻将,用手能摸出来。



       老祭酒站在姑婆身后,老老实实伺候茶水,外加上缴私房钱。



       庄太后挑眉哼道:“今天心情好,让你们少输一点!”



       街坊们其实有心给她放点水来着,结果发现完全用不着,老太太就算成了如今这样,也依旧吊打整个碧水胡同。



       街坊们输得实惨。



       姚氏在灶屋做点心,信阳公主去和她学手艺。



       顾小宝与萧依两个大孩子,领着几个小家伙在胡同里放爆竹。



       轩辕羲没去凑热闹,他搬了把椅子坐在庄太后身后,精致的下巴轻轻搁在她肩膀上。



       庄太后一脸嫌弃地道:“干嘛?黏黏糊糊的?”



       “就是,黏黏糊糊的,小孩子边儿去。”顾琰过来将轩辕羲挤开,自己趴在了姑婆肩头。



       庄太后炸毛:“你二十七了!像什么话!媳妇儿不找一个!小顺的儿子都能打酱油了!”



       还在肚子里的小顺宝:“……???”



       顾琰粘着她道:“那您和我娘说说,让我娶玉芽儿。”



       庄太后翻了个小白眼,心道你就胡扯吧。



       这种事得靠缘分,哪儿能个个都如意?当初只求他活下来,他做到了,她没什么不满足的。



       她一把推了面前的牌:“自摸!胡!”



       ……



       下午,庄太后在自己的小屋睡了会儿。



       轩辕羲也躺了上来陪姑婆:“我小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想和我睡?你总是把我抓去你屋。”



       庄太后冷声道:“那是因为我想要小重孙孙!”



       轩辕羲道:“我不管,你就是喜欢我。”



       庄太后:……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萧戟,还哀家那个害羞的小和尚!



       轩辕羲本是想逗逗姑婆,哪知自己也当真睡着了,他醒来天已黑,他叫了叫一旁的姑婆。



       姑婆没反应,他吓得脸色大变:“姑婆!”



       庄太后淡淡开口:“吵什么?以为哀家去了吗?”



       轩辕羲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庄太后懒懒地说道:“放心,今天是除夕,哀家不会在除夕走的。”



       不会把你和阿珩的生日,变成哀家的忌日,那样你们该有多难过?



       正月初一,碧水胡同一大家子入宫给她拜年。



       她拉着顾娇的手,让顾娇照顾好秦公公。



       ……



       庄太后是在正月初三走的。



       她这几日精神都很好,记忆也不混乱了,大家以为她是好转了,谁也没料到她睡了一觉,便再也没有醒来。



       她是在睡梦中离世的,走得很安详。



       她没留下任何遗言,只是听秦公公说,她前一晚曾拿出出阁前的诗集看了看。



       庄太后权倾朝野数十载,世人只记得她凌厉霸道的手段,却忘了她也曾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温婉千金。



       她将一生献给了昭国,她有无数的机会彻底离开皇室,去外头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可她没这么做。



       是为了江山社稷,也是为了几个孩子不因她蒙羞。



       皇宫是座牢笼,囚禁了她一辈子。



       太后薨逝,按祖制是要葬入皇陵,与先帝同柩。



       萧珩上书,请求为庄太后修建单独的陵墓。



       不是以庄太后之名,是以庄锦瑟之名。



       活着被囚禁,死后总得还她自由。



       陵墓建成的那天,顾娇、萧珩、净空、顾琰、顾小顺、顾小宝、顾长卿、庄玉恒前来为姑婆扶灵。



       姑婆没在世上留下子嗣。



       但他们都是姑婆的孩子。



       ……



       若有来世,愿你不再入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