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38章 一堆空头支票

作品:《 从容年月

       清晨,方年迎着微风晨跑。



       申城虽未真正意义上入秋,不过气温也偶尔会下降。



       比如今天高温也只有29℃。



       比起盛夏时分的酷热要舒服得多。



       第三圈跑到一半时,方年看到前面有两个熟悉的身影,快跑两步先跟刘惜打了声招呼;



       接着乜向温叶,一副正经关心的口吻:“哦豁~温秘也起得这么早?”



       “咱前沿九点才上班,该多睡会的。”



       温叶拳头握紧些许,佯装欣喜道:“谢谢方总关心,老话说得好,早睡早起身体好。”



       “是吧,那你黑眼圈怎么那么重?”方年一脸关切道,“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温叶轻轻咬了下牙,气喘吁吁道:“劳方总关心,昨晚不小心睡晚了点。”



       “您放心,不会影响今天工作的。”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闻言,方年连忙松了口气,气息平稳:“那就好那就好,好好干。”



       温叶:“……”



       她一肚子批话想说,不过方年没给她机会,很快跑远了。



       一旁的刘惜见状,清弱小意道:“要,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用!”温叶咬牙道。



       “温姐,你脸色好像不是很好看!”



       “我没有!”



       “其,其实我搞不懂你为什么有时候要故意说些……不太好听的话。”



       “调戏老板的乐趣你都不懂吗?”



       “那你现在……”



       “我,哼……”



       这时,忽然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这波啊,这波叫活该。”



       一听到这个声音,温叶魂都要吓掉了:“方……方总,对不起!”



       “我真不是故意的。”



       方年微微颔首:“我知道,你是有意的,早晚有一天我把你脑袋拧下来!”



       “我……”



       “别哔哔了,请你们吃早餐。”



       “哦。”



       这才是方年从另一头又回来的原因。



       他也不知道是没化妆还是别的,温叶脸色看起来十分憔悴。



       虽然这跟昨天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情有关,但方年显然不能真当周扒皮。



       即便这些事情早就安排了下去。



       但很显然工作量远超负荷,后备行政秘书团的建设也还在磨合中,偶尔加个夜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关秋荷说是钱限制了方年上天,陆薇语说是时间限制了方年上天。



       其实这都不对。



       真正限制方年上天的因素是人。



       更具体一点说,是人才。



       而且人的成长有时候不需要时间,也不需要钱。



       只不过现在才开始建设样本库,暂时没有人才冒出来……



       丰富的营养早餐过后,温叶脸色看起来才好一点。



       方年忍不住打探:“你这是熬到几点?”



       “三点。”温叶老实道。



       方年想了想,咂吧嘴道:“看来前沿总部必须得换新的环境了。”



       见温叶刘惜都面露不解。



       方年解释道:“新办公室必须得有健身娱乐空间,工作健身娱乐都不耽误;



       再得有十来张办公桌,有会议室,有大面积下午茶空间;



       温秘,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最好是能直接买下来的,空间尽量往大里算。”



       温叶想了想,问道:“不单独准备办公室?”



       方年满不在乎道:“就这么几个人搞什么单独办公室。”



       接着强调道:“不过别忘了在健身区设计简单淋浴空间,往后白天工作时段锻炼时间别低于半小时,不然尽是看到你们这恹恹的样子!”



       “哦哦。”温叶连连应下,再不敢说话。



       包括刘惜。



       她也算是恹恹的一员,本来身体素质就不咋太好。



       换办公室,完全没在计划内。



       是方年突然的想法。



       但这还真是势在必得。



       办公室综合病征的比例越来越大,前沿虽然缺钱,但不至于这点成本都扣扣搜搜。



       另一方面,精力充沛,办事效率也高。



       末了方年又补充道:“另外,等忙完这一堆事情后,系统制定员工健康管理方案,会联合当康一起,你先记下。”



       从长远来说,这其实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重点。



       …………



       稍晚些时候。



       方年走进了复旦,开始新一周的学习。



       也再一次同杨余良校长确定了面谈时间。



       至于网络空间针对当康游戏愈发汹涌的舆论,方年并不关心。



       即便直到目前为止,当康游戏依旧未恢复成在线状态。



       即便当康游戏被网友戏称承受了这个体量不该有的压力。



       即便各大网络服务厂商纷纷隔空喊话,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当康游戏恢复正常秩序……



       因为接下来的安排,早在昨天晚上方年就跟关秋荷商量妥当。



       剩下的就看关秋荷具体怎么玩了。



       而从昨天下午两点左右开始的针对当康游戏的DDOS攻击,一直在持续。



       峰值攻击流量一度接近300G bps。



       据报道,是今年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次DDOS攻击。



       报道也解答了许多吃瓜网民的疑惑。



       但凡是对外提供访问服务的网站,都无法完全抵挡DDOS攻击。



       解决办法就一个:硬碰硬。



       显然,当康游戏能够付出的代价不够支撑它抵挡这种程度的DDOS攻击。



       报道的解释,让众多网友开始对幕后攻击者好奇。



       也开始对相关部门的能力表示担忧。



       因为当康游戏的公开消息里表明当康游戏已经报警处理。



       方年其实还挺好奇的,是什么样的决心促使这样的攻击能持续十几个小时到现在都不停下来。



       方年甚至怀疑任羽新可能早就没法完全掌控局面了。



       因为在他看来,当康游戏主动离线,就已经达成了许多人的利益诉求。



       接下来编造各种各样的舆论很简单,完全不必如此不死不休……



       …………



       …………



       午后,夹着书包的方年走进综合楼。



       一路被校长办公室的女工作人员引领到了校长室。



       女工作人员面带笑容,礼貌道:“方年同学请稍等,杨校长马上就来。”



       “普洱、碧螺春、毛尖、龙井、铁观音,方年同学喝哪种?”



       方年微笑道:“龙井吧。”



       女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杨余良为什么要叮嘱她对一个本校本科生如此礼遇客气,但她知道自己得照做。



       她也就是看出来方年面色从容,并不拘谨,多的没有了。



       刚好奉上热茶,杨余良就走进了办公室。



       “方年同学,不好意思,耽误了几分钟。”



       方年连忙起身:“校长客气,学生也是刚到。”



       “下午还有课?”杨余良在会客沙发坐下,笑着问。



       方年回答道:“上完课没回家。”



       “哦。”杨余良面色和蔼,“听说你周六才去了庐州的中科大,刚初步落实合作备忘就赶回来上课了?”



       “学生惭愧,不咋太擅长具体工作。”方年笑着回答。



       杨余良打趣道:“难不成真那么喜欢学习?”



       方年笑了:“学习多轻松,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接着半开玩笑半认真道:“赶明儿要是能有老板收我当研究生,校长给我开个可以一直赖着不毕业的博士生后门吧?”



       “像你这样学习好的,应该不缺教授收。”杨余良莞尔。



       “……”



       闲聊片刻,方年主动提起正事:“校长,前沿这边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十分期待能与复旦科技园达成合作。”



       杨余良并不意外:“好,具体事务你安排前沿的人去对接,复旦科技园那边我会打招呼。”



       方年眨了眨眼睛:“好。”



       似乎知道方年的疑虑,杨余良微笑着解释。



       “这种合作谈不上要公平竞争,实际上是复旦科技园在到处跑资源,希望有资本愿意合作。



       你能应承下来,也是节约他们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跟本校学生创办的企业合作,比去从国外引入资本要来得好。”



       “……”



       方年还真是有些许疑惑。



       这种共同合作,杨余良一句话就让他的前沿插队,似乎有点走后门的意思。



       虽然中午的时候温叶特地来了趟复旦,汇报了资料整理。



       方年也清楚的了解到,复旦科技园希望跟资本共建的这支私募基金,在市场上并不讨喜。



       至少国内资本市场毫无反应。



       以至于复旦科技园方面辗转联系上了国外的资本机构。



       基本确认的是东瀛一家资本企业,叫SBI,原身是软银资产管理。



       但意向谈判并不顺利。



       因为市场上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投资不太看好,虽然回报率可观,但风险实在太高,失败率太大太大。



       不过既然都走到了这一步,杨余良似乎没必要横插一脚。



       听杨余良解释,方年还是能理解的。



       一方面是国外资本,另一方面不确定性也高。



       跟其它资本机构不同,方年本就需要探索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更好的转化为应用。



       算是瞌睡枕头。



       “谢谢校长照顾学生。”方年诚恳道谢。



       杨余良摆摆手:“客气了,是我应该感谢你才对,这件事情其实拖了有几个月,我也是考虑到你特别成立了项目基金,应该有这个意向。”



       “是的。”方年也没瞒着,“前沿投资了不少学术研究项目,需要把成果转化为应用,需要这方面的经验;



       虽然跟复旦科技园共建的这支私募基金将只针对复旦成果转化,但不影响积累经验。”



       杨余良微微一笑:“那就好。”



       接着好奇问道:“好像你对基础学科方面的关注度非常高,同中科大的合作有划定学科;



       看起来是以基础学科的数学物理为核心,建设基于信息产业领域的交叉研究中心?”



       方年点点头:“是的。”



       “前沿的规划比较大,目前还在基础技术积累阶段,前沿社团和前沿院都是为了技术储备做准备。”



       “学术研究项目也是在积累技术。”



       听方年说完,杨余良眉头一挑,很好奇地问道:“前沿的规划到底是什么?”



       接着赶紧补充道:“如果不方便的话,不用回答。”



       虽然一家公司的业务发展不会是太大的秘密。



       因为最终还是要形成产品对外销售,最好人尽皆知的。



       但杨余良依旧觉得自己是在打探某种秘密。



       方年轻笑道:“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前沿现在有一款不足够优秀的‘女娲’系统,规划就是围绕着系统生态发展。”



       “只不过真正介入以后,才发现,哪怕只是服务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其复杂度远比想象中要更大。”



       杨余良和气一笑:“这不难理解,想想微软。”



       “虽然只是服务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如果真能发展起来,你或许将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闻言,方年微笑道:“学生从未想过成为谁。”



       “……”



       “哈哈哈,好!”杨余良赞许道。



       接着话锋一转:“上次听你说起过,有想要在申城建设一所联合前沿院,还没做好打算吗?”



       听杨余良主动提起,方年眨了眨眼睛:“这也是学生想请校长帮忙的第二件事。”



       “联合前沿院的建设在前沿的综合构思中,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最终内部讨论了个折中方案,以一家高校为主,邀请覆盖范围内的其它高校相关领域优秀教授入驻……



       校长觉得可行吗?”



       方年的话语落下后,杨余良沉吟片刻。



       最后冷静道:“别的不好说,申城范围内应该可行。”



       一听这话,方年飞快道:“谢谢校长!”



       见状,杨余良忍不住伸手虚点两下。



       “你啊你,我可没答应你,替前沿出面!”



       方年笑着道:“校长,别的我不敢说,但前沿院的建设,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促成申城高校基础学科内部交流,加强人才吸附能力。”



       “这我信。”杨余良认同道,“你先说说看,在申城你想要建设的是哪些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



       方年早有准备,边从书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杨余良,边说。



       “哲学、凝聚态物理、生物工程、心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以及大力发展或新建计算机视觉、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自然语言、机器学习等学科。”



       杨余良翻完方年递过去的资料,沉吟着点头:“计划很不错。”



       “前沿想要在哪里建设?投资多少钱?”



       方年飞快回答:“张江,5亿起步,分批投入。”



       “如果能在院名上突出复旦,我可以帮你。”杨余良平静道。



       方年就笑:“这当然没问题,我是复旦学生。”



       “……”



       最终,杨余良硬是当场确定了院名:



       前沿?申城·复旦联合技术研究院



       下署其它高校标识。



       杨余良甚至主动揽下了说服其它院校同意这个署名方案的活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过并未直接进入筹建工作,杨余良给了个保守时间,十一国庆假期后。



       方年没意见。



       杨余良不会无的放矢,既然答应下来,事情就妥了。



       之后的事务,想必陆总会很熟练。



       约莫在校长室待了一小时,方年才告辞离去,可以说是许下一堆空头支票,满载而归。



       ======



       三节求订阅和月票。



       今天一定会有第二更,谁能想到除了中秋国庆居然还有第三个节日……十分感谢建国同志,希望人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