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79章 改良马具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这都是段大人智计无双才能想出如此方式,在下佩服。”



       童贯又拍了个马屁。



       虽然知道,但段盎还是觉得很受用。



       “少说这些没用的,你可不要给我丢丑。”



       童贯也有世家背景,因而段盎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至于左侍郎费田,考中进士入翰林院,是正统文官出身,跟他不熟悉。



       不过这个人是朝中出了名的老好人,整天笑眯眯,对他的安排都很服从。



       比如他把新军成立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了童贯,费田竟也没什么意见……



       搭配的还算不错,他也很满意。



       “兵部还有不少官员空缺,职方,武库两司主官郎中还未定下,费田你有什么人选可以推荐。”



       段盎很明显的暗示。



       把这两司主官的任免权利,交给了费田,毕竟是二把手。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这个还是您来定吧,我这边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费田略微躬身,谦卑而又自然。



       “你可以提交……”



       段盎正准备说什么,门外有敲门声响起。



       “进来。”



       门被推开,有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高飞,有什么事情吗?”



       此人是武选清吏司郎中,并且还是为数不多未被邓丘牵连的官员。



       “冒昧打扰,实在是有要事禀报。”



       高飞开口道:“刚得到消息,关宁去了工部,他提出改良马具,改良骑兵所用攻杀武器。”



       “还有这种事?”



       童贯疑声道:“这关世子也太能折腾了吧,改良马具?他也做的出来?”



       马具,即骑兵所用马鞍,马蹬等器具。



       “自不量力,真以为他什么都能做成?”



       段盎摇了摇头,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让他去折腾吧,到时候丢丑的是他自己。”



       童贯很是不屑,完全没有在意。



       让他制定新军成立方案,他却跑去了工部。



       这不是胡闹?



       这是兵部的事情,跟工部有什么关系?



       “不必过问了,让他折腾上几天,到时自有分晓。”



       段盎随意道。



       “是。”



       他也觉得很可笑,军武出身的他,对于马具并不陌生,沿用这么多年,各国都没有太大的偏差,是你说改良就能改良的?



       天方夜谭!



       关宁要改良马具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主要是他的关注度太高,有点动向就有人关注。



       不过他也没有遮掩,本来他就要改良马具。



       马具是人驾驭马的时候,为了更方便地控制马匹,所使用的辅助器物,包括马鞍,笼头,衔铁,马衣,低头革和缰绳等。



       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其实相当重要。



       若没有鞍蹬,人们需要骑跨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



       因此这样的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



       大康是中原国家,骑兵本就缺乏,因而也造成配套马具得不到重视。



       关宁在查阅中发现,这个时候的马具,有很大缺陷。



       如马蹬,制作相当原始,是用皮革,麻纤维,或者纯粹木质,没有金属外皮,这种都极易损坏腐朽,可能真正要用的时候,却不行了。



       还有一个主要缺陷是,他们用的马蹬,都是单蹬,只是用来上马的。



       实际战争中,只有双蹬才最有用。



       脚踩上去可以借力,可以保证身体自由发挥,提高战力。



       若没有马蹬,则需要相当高明的马术。



       可这本来就是中原国家所缺乏的,无论你怎么训练,也无法跟天生的马术高手……蛮族相比。



       另外马鞍,甚至马蹄铁都有问题。



       而这些都是制约骑兵战力的主要因素。



       关宁来到工部,见他的是工部右侍郎王都诚。



       他年近六旬,身材偏瘦,但看起来很精神。



       工部官员多为工匠出身,并且都很务实。



       之所以能让右侍郎来见,还是因为关宁放出的话太硬。



       “关世子,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咱们共同探讨。”



       王都城打了个哈欠,但明显兴趣缺失的样子。



       谁不知道你关世子是什么人?



       你会作诗,会写小说,还会做生意,还会查账……所会挺多。



       但改良马具,这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专业的事情应由专业的人做。



       “耽误您点时间。”



       关宁觉得能有一位右侍郎见他,就挺够意思了。



       他态度也挺好。



       “这是我画出的图纸,还有说明,王大人可以先看一下。”



       没有准备他是不会来的。



       “图纸?”



       王都城诧异的看了关宁一眼,然后接了过来。



       第一张图,是一个马蹬。



       他当然认识,但又有些陌生,因为这跟传统马蹬不太一样。



       图画的很好,很清晰的看出。



       马镫的镫枘较长,镫体呈扁圆形,蹬脚处略向内凹,而冯素弗墓中的镫,镫柄校短,镫体呈圆角的三角形,蹬脚处较平首。



       以他的眼光来看,完美的契合了人脚。



       并且这不是单马蹬,而是双马蹬!



       王都诚狐疑的看了关宁一眼,又看了下一张,这是一个马鞍。



       同样跟传统马鞍不同。



       有说明为,这是高桥马鞍。



       王都诚一眼就看出这种马鞍能够给予骑手纵向的稳定作用,比现今投入使用的不知好多少倍。



       并且马鞍跟马蹬是成套的。



       也就是说可以整体固定在马背上!



       好!



       太好了!



       王都诚是工部右侍郎,自然有眼光,此刻收回轻视之心,再不敢怠慢。



       往后翻看,皆为图纸。



       有马蹄铁,甚至马头笼,疆绳也有。



       确实是做了改良。



       改动的更好!



       关宁面无表情,并不意外。



       前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



       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王都诚看的很细致,过了一会,才是抬起头。



       “关世子,这……真是你做出来的?”



       他满脸的惊疑。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