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64章 大康粮庄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整个太和殿噤若寒蝉,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在这般冷厉问询之下,众臣皆是身心颤抖,尤其是最后一句……



       “臣惶恐。”



       “臣等绝无此意。”



       一众人又是跪伏下来。



       王承恩吓得再不敢多说一句,头都不敢抬。



       不能说了,也不敢说了。



       他现在才明白,陛下先是清查富商巨贾,知晓朝臣们有反对之意,而恰好他们撞到了刀口。



       以敲打他们的方式,把悠悠众口堵住。



       还让他们还无话可说。



       因为陛下站在了制高点,他下旨永不加赋,乃是仁义之举,谁也说不出毛病。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同理,清查奸商也是为民。



       谁敢说不是,就要被扣上一个官商勾结的帽子,而这个帽子可能都扣不偏。



       在这种情势下,谁还敢说话?



       这样陛下就能推行新政,达成目的……



       “王大人所言虽是激进,但皆是实情,在京的大粮商皆被清查,其余小贩根本无法满足供应,粮价依旧是天价,这该如何解决?”



       就在这时,薛怀仁站了出来。



       他言语间竟然还为王承恩说和,并且缓和局面。



       聪明。



       听到此言。



       关宁忍不住赞叹。



       这个时候得有个人出来引一下,他才能推出自己的改革想法。



       薛怀仁正起到了这个作用。



       关宁开口道:“粮价乃万价之基,不应由市场自主,朝廷也应参与调节,甚至必要时全面调节,因而朕决定成立朝廷自己的粮庄!”



       朝廷自己的粮庄?



       众人为之一怔,这很容易理解。



       朝廷开设粮庄,自主售卖粮食,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调节价格。



       不过有人却开口问道:“陛下莫非是要建立皇庄?”



       此人同出自都察院,名为周进,任右佥都御史一职。



       他这一问,使得不少人都面色生疑,欲说什么又不敢说。



       皇庄之害,人尽皆知。



       实际上就是皇家的敛财机构。



       若是皇帝一心为民,他们自然不会说什么,若清查了奸商巨贾,没有充盈了国库,却进了皇帝内帑,他们自然不愿意了……



       这般问询,关宁并没有生气,反而还开口道:“这个问题问的好,朕要说明一下,朝廷的粮庄而非皇庄!”



       “这粮庄以国号为名,名为大康粮庄,隶属于户部之下,受户部管理,同受都察院监管,主营粮食贩售,也就是说,它也属朝廷司衙,但又不属行政……”



       这般解释众人才是听明白了。



       而关宁接着道:“因朝廷不首接参与从事商业行为,使得朝廷颇为被动,此次天价粮事件爆发,朕命户部第一时间投放二十万石粮食。”



       “户部当然不能首接分发,也要托粮铺以低价售卖,这其中回扣短缺的问题是一方面,更容易被这些粮铺吃掉,粮价没有下跌,反而喂饱了这些巨贾……”



       朝臣们下意识的点头。



       因为这说的都是实情,而这种问题也确实存在。



       “如果朝廷成立自己的粮庄首接售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关宁开口道:“当然这并不是说朝廷的粮庄首接取代商贩,而是在特殊时期,起到平抑粮价,供应需求的作用……”



       在这般详细说明之下,众人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严格的来讲,并非皇商,而是国商,本质为民。



       关宁开口道:“更重要的是,因其本是商业行为,既是商业,自然有赚有赔,像此次事件,朝廷平抑粮价,自然是赔,可也有赚的时候,而这收益,便能算作国家收益,填补国库。”



       “这个不错。”



       “确实不错。”



       说到这里,不少朝臣们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



       国家参与管控调节,这样能够减少很多麻烦。



       毕竟国家的力量比之个人的力量要大的多。



       “如此看来,这大康粮庄利国利民,陛下英明。”



       公良禹站了出来。



       “此次清查奸商,收缴不少粮食,正好可作为这大康粮庄的储备粮,朝廷也可方便首接平抑粮价。”



       “善。”



       关宁只说了一字。



       这时众人才反应过来,原来陛下是在这等着,而今朝廷无粮,粮价难以平抑,清缴了这些巨贾,大康粮庄就有了建立的资本。



       不对,连钱都有了。



       据说这些巨贾的账目都被查封,财富皆扣,依叛国罪论处,查没全部财产!



       好一个偷梁换柱。



       说的虽然不好听,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首接把个人财富转为国有。



       这一手实在厉害。



       众人内心无不赞叹,这位陛下手段确实高明。



       不止是这样!



       此刻伏跪在地上的王承恩内心却在想着。



       陛下的目的,远不是成立一个大康粮庄,如果是这样,根本没必要下诏永不加赋。



       羊毛出在羊身上。



       瘦羊出不了,只能从肥羊出……



       也在此时,关宁接着道:“大康粮庄乃是国家经营粮庄,其收益自然应为国有,充盈国库,可又该如何算这笔帐?以何种方式入国库?”



       “为了更加具体化,因而朕准备对大康粮庄征收商税!”



       来了!



       这才是陛下的真正目的!



       先从朝廷新建大康粮庄征收商税,进而一步步发展,逐渐建全税法,对全国商人商家收税,陛下的主要目标是南方商帮。



       毕竟,南方才是商业繁荣之地。



       王承恩什么都清楚,可什么都做不了。



       这个时候再像以前那般,根本行不通。



       一来是陛下威势太重,朝中大臣乃至地方官员集团都无法跟朝廷作对,二来陛下连朝廷自己的税都收,别人又能说什么?



       这手段太高明了。



       一步步算计,既避免了大规模的阻力,又达成了目的。



       我是什么都做不了了,你们自求多福吧……



       王承恩头伏的更低了。



       他是心服口服。



       不止是王承恩,其他不少人都明白了关宁的目的,同样也无法说什么……



       关宁接着道:“户部会尽快制定相关税制税法,并在大康粮庄成立后立即执行,这粮庄不是皇庄,朕也绝不会效仿僖宗那般,透支国家财力而为自己敛财!”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也是关宁的实话。



       自己挖自己的墙角,还挖的不亦乐乎,那不是傻逼行为吗?



       说到这里,己经相当明确,众人再无异议。



       这时有一朝臣问道:“不知陛下欲任何人为这大康粮庄的首任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