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775章 皇位稳固,无人可动摇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关宁也了解这些情况,新朝建立后诸多世家贵族被打倒,他们的产业被朝廷收回,其中就有不少矿窑。



       当前煤炭虽有应用,但还没达到可以普及的程度。



       关宁还将几座煤窑给了工部,可以炼铁烧炉自给自用。



       不过这些事情,他并没有太过操持,作为皇帝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顾及到。



       现在听来这里面似乎有问题。



       “工部不是有两座煤窑么?”



       袁温回道:“那两座都是老窑,早己无法继续开采。”



       关宁明白。



       这个时候采煤还是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老窑不是存煤不足,而是危险性太高。



       “那官窑呢?”



       “官窑只有两座,产量不高,无法满足供应。”

m.quanzhifashi.com

       “怎么就只有两座?”



       关宁疑惑道:“不说其他地方,就是京郊也有煤山吧,存量应该不少。”



       他虽然没特别关注过,但也有听说过,以前不少贵族都做这方面买卖产业。



       “官窑大多报废了。”



       袁温开口道:“现在最多的是民窑。”



       “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很多法度都被弃用了,尤其是这方面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界限。”



       关宁知道,朝廷是规定了盐铁专卖,还有一些并未在有严格规定,很多人就擦边了。



       新朝延续前朝。



       很多律法未明确。



       然后有些人就开始钻空子了,有选择的执行。



       看来有必要出一部正式的律法了。



       关宁心想着。



       就在更改国号之后颁布。



       见得关宁不说话,袁温又继续道:“民窑也行,反正都需要正常购买,可价格飞涨,根本就买不起,严重影响冶造局正常运转。”



       他是大倒苦水。



       “按说民窑开采是好事吧,采煤量增加,价格回落才是。”



       作为一个穿越来的现代人,关宁自然会关心这方面的问题。



       古代对煤炭的运用确实很早,大康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但在大康的应用却并不广泛,主要是隆景帝萧成道的问题。



       他即位后,制定了采煤禁令。



       这是听从了一些思想迂腐的官员,以荒诞的风水问题禁止了煤炭采伐。



       在他们的观念中,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水地埋,而对煤炭的开采会伤到地脉,将当地的风水毁于一旦,从而使一个地方的兴衰祸福变得无法预测。



       偏偏这种无稽之谈,还得到了很多官员们的认可。



       在全国范围内,大行其道。



       禁煤令的实施,让全国煤炭生产都大为滞后,老百姓们连日常用煤都不能保证。



       关宁建立新朝后,放开了禁令,鼓励民间开采。



       怎么反而还把价钱炒了起来。



       “难道说这民窑里有猫腻?”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袁温支支吾吾。



       “成敬,将此事记下,然后查一查。”



       关宁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而是开口道:“这事情朕会了解,并会主抓。”



       “朕会尽快解决,你的任务就是多多把元武大炮生产出来。”



       “是。”



       袁温沉着应声。



       关宁又到处看看,此时己经到了晚上。



       他便留在东大营吃了饭才回去。



       但袁温提及的事情,他己记在心里。



       对煤炭的大规模应用就是一种生产力发展的进步。



       这个时代以木柴,木炭为主要燃料。



       朝廷就有专门设置了钩盾署负责京都薪炭供应,在特殊时期还会加设木炭使。



       在上京城附近的南山上,大片的居民都被朝廷编为炭户,世世代代都干起了砍柴烧炭的营生。



       但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上京城人口众多,包括南山在内的周边树木很快被一砍而光,供不应求。



       唯一一处不被涉猎,那便是皇陵所在地的东山。



       谁也不敢在历代皇帝的头上动土。



       缺少燃料薪材是各个地方都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燃料替代,迫在眉睫。



       而煤炭显然是一个最好的替代品,但前提之下,是要开采出来!



       看来还要继续完善制度法规。



       这也是关宁的习惯之一。



       他会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会记录下来,依重要性排序,进行处理。



       这件事情排在前列。



       增强煤炭的开采使用,对各个方面都有推动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关宁第二日就找相关官员查问。



       他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官员们言语说辞出奇的一致。



       不清楚,没关注。



       可以查问查问。



       众人都好像是在回避着什么。



       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关宁知道,这所谓的民窑,可能存在着很深的内幕。



       开窑容易吗?



       并不容易。



       首先要探测,就是寻找这个地方有没有储煤。



       若是没有煤,投入都打了水漂。



       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再者这可不是当下就能有利润,先前要投入很多,雇佣力工石匠等开山打洞,还要抽水通风,搭顶建窑等复杂程序……



       民间普通人难以做到。



       所以这背后必然是有问题。



       既然没有人说,关宁就派锦衣卫查。



       总是能够查到的。



       授勋仪式上关宁的宣讲在京传播开来。



       尤其是提高士兵们的待遇,使得关宁在军中受到了更大的拥戴。



       而他说过的再有下次,将主动寻战,不会被动受敌,更是被广泛传开。



       这可不是双标。



       梁国能主动挑起战争,我们凭什么就要受着?



       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康的城民百姓就像曾经的梁国人一样。



       国民自信疯狂提升。



       国家强大了,百姓就会有自豪感。



       新朝建立两年半,关宁己真正坐稳了帝位,没有人能够动摇。



       如果现在再发生什么前朝余孽作乱的事情,恐怕不会起任何波浪。



       那些人似乎也知道自己当前是什么处境,己经销声匿迹。



       在之前那件事发生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样又过了几天,有流言在上京传开。



       当朝陛下元武帝以驸马之名继位,继承大康遗志,却反而将前朝皇族定为罪恶大肆诛杀,并将之定为余孽,而今更是要彻底摒弃之前,更改国号!



       大康将成为过去。



       类似流言早己经传开,只不过不像现在这般首接。



       传播轰轰烈烈。



       人们知道,陛下或许真的要改国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