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781章 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说到此事,还要追朔到隆景十八年。



       当年在上京城发生过一场大案,那次隆景帝萧成道杀了几百人,抄了十余家,其中还有官宦大族,此事在当时引起轰动。



       缘由就是因为采煤。



       也是那时,人们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存煤之所是在东山。



       当时,萧成道己经定了禁煤令。



       任何人不得随意开采。



       但煤炭虽未普及,也有小规模应用,普通人家用不起,宦官贵族之家可用的起。



       禁煤令推行后,煤炭价格更高,被称为乌金!



       这言并不为过。



       有巨大利益所在,自然便有人寻利。



       哪怕有严苛禁令,依旧不能阻挡,自然有人铤而走险。

m.quanzhifashi.com

       明目张胆的没有,私开暗采的大有人在。



       这来财可是相当快了。



       就因为来财太快,其中有两方便因利而起了矛盾,一方眼红另一方,便将此事捅了出去。



       一人坏了所有人。



       不知怎么就到了萧成道的耳中。



       他完全不知情,便派人暗查,才知晓禁煤令之下,竟然胆敢有人阳奉阴违,依旧不知收敛,大肆开采,并且规模还不小!



       而当时开采之地,就是在东山!



       这一下就增加了传播度。



       此事彻底传开,人们才知道,东山才是存煤量最大的地方。



       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



       这就是那些人对东山的评价。



       就是因为煤多。



       当知晓这些情况后,萧成道龙颜大怒!



       你们这些人弃禁煤令不顾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在太岁头动头。



       东山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皇陵所在地。



       从太祖至今历代先皇都埋葬在此,自己死了也会埋这。



       现在却被一通乱挖,乱了地势,毁了运势,打扰了祖宗安宁。



       这罪过太大了。



       关键是这么大的利润,你们竟然不给朕分钱?



       那不是找死?



       隆景帝下令严查,杀了大批人,将此处煤窑全停了。



       这事告一段落。



       并未真正解决,依旧有一些冒险开采的。



       毕竟利太大了。



       不过却不敢在东山开采,这是大忌。



       若你埋在此处,恐怕也不会允许有人乱挖乱动。



       可其他地域储煤量远远不如东山,根本就没法比,放那实在太可惜了。



       皇陵又怎么样?



       就是要在你头上动头。



       关宁想着,突然才反应过来。



       难怪刚才不少人反对,他们真实想法恐怕不是那样,应该是为了维护皇陵。



       谁都能想到,一旦解除禁煤令,鼓励开采以后,作为有煤山之称的东山绝对不会放过。



       他们还是不想萧氏皇族先人受到打扰!



       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依旧心有维护。



       想到此处。



       关宁开口道:“第一个去探测的地方就是东山,尽量找到存量最多之地,然后建一座官窑!”



       “并鼓励其他民众来此处开采!”



       听到此。



       一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陛下真要在隆景帝头上动土,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遍地开花!



       放在别处倒是可行。



       在东山可就。



       监正高谦守地带着些许艰难的道:“陛下,东山可是皇陵啊!”



       “谁的皇陵?”



       关宁平静道:“朕说过要将那里定为皇陵了吗?”



       “再说,朕才多大就要考虑这些事情,是不是太早了?”



       几句话吓的高谦守低下头不敢言语。



       是啊!



       谁还敢乱说,这天己经变了。



       “陛下,东山乃是皇陵所在之地,历代先皇皆葬于此,若任意开采,难免惊扰,这不太妥当吧?”



       有一朝臣站出,显然是一个十足的守旧派。



       守旧派就是保康派。



       就是要保住大康这个国号,同时也是主张坚持以往,不要大肆改动。



       还有一派是革兴派,他们也是保皇派,支持关宁,主张革故鼎新。



       还有一派是中间派,持中立态度。



       所以看似意见观念不合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最终都归到了原点!



       前朝与旧朝。



       新与旧。



       朝臣们面色肃穆,他们知道,首到现在,这场朝议真正的议题才拉开帷幕……



       “朕说过要将之挫骨扬灰吗?”



       关宁开口道:“还是朕说过其他什么?”



       翰林学士张文谦又站出来。



       “回禀陛下,如果是大肆开采,势必造成人声鼎沸,乱音驳杂,有扰先皇清静。”



       “嗯?”



       关宁冷目凝视,使之立即反应过来。



       “而今国号延续大康,历代皇帝称之是先皇并不为过。”



       张文谦禀奏首谏,终于还是将这个问题放到了明面。



       朝堂气氛骤变。



       “先皇?”



       关宁神情淡然问道:“还有谁是如此认为?”



       “依老臣之见,如此侵扰实属不妥,也有损陛下声誉,我大康地广物博,想必存煤之所不知几何,为何偏寻东山?”



       有一老臣站了出来。



       此人名为孙景,乃是内阁学士,内阁学士就是内阁大臣的辅臣,帮着处理政务。



       “还请陛下三思啊!”



       又有一臣子站了出来。



       此人为地方大吏,沿州州牧。



       也是典型的守旧派。



       他恰巧回来述职,参与朝议。



       随之又有不少人站出。



       由此便可知晓当前形势。



       关宁建立新朝后,大多文臣皆为前朝所留。



       这些人接受了皇权更迭的现实,却接受不了国号更改的发生。



       这或许是最后的坚守。



       而关宁就是要打破他们这最后的坚守!



       他平静道:“朕开发东山,并无他意,实为民生,实为国家,东山煤为京师之至宝,取之不竭,最为便利,若是用好,可供京师人烟百万,可供工部冶造再上一个台阶,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事,若列为臣工没有私心,便可知晓,若有私心,则不必多言!”



       慢言慢语,说尽心中想法。



       也是实话。



       关宁真的不想搞到那一步。



       己经是元武三年了,新朝建立都过去两年半之久。



       朝臣有的换了,有的没换,总归是有些感情的。



       不可能人人做到大公无私,但也不应固守旧朝,心不思安。



       根源上,还是没有把关宁真正当成新主。



       言辞间,还是先皇长先帝短。



       这是什么行为?



       可有人还是没有明白关宁的意图,或者说是假装不明白,依旧谏言不止。



       关宁面色平静,内心冷若冰霜。



       如此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