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72章 真真假假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这话可是把这些大臣们问住了。



       “莫非诸位想趁着陛下不在,又想效仿元武二年前朝余孽复辟之事?”



       这话更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元武二年,关宁以假死瞒骗,前朝余孽复辟,被一网打尽。



       这都元武六年了。



       谁还敢有这样的心思。



       “陛下是什么做派想必各位都是清楚的,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做好本职,各司其职不可逾越,千万可不要等着陛下回来,再找到各位身上,那就麻烦了。”



       “首辅大人说笑了,我等只是关心陛下安危,万没有其他意图。”



       “是啊,陛下贸然外出,此等大事,难免国家动荡,我等是为了国家。”



       一众人都忙着改口。



       被公良禹三言两语的打发。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其实他能够理解。



       纵观历史,少有皇帝瞒着满朝文武外出,这不炸了锅才怪。



       在他们看来,皇帝就应该待在皇宫,坐镇京城,才能保证国安。



       偏偏这位皇帝可不是闲着的主……



       他知道这些朝臣中不少人都是好心。



       公良禹摇了摇头。



       又回去忙碌了。



       陛下身在北夷的事情己经公开,这对他这个内阁首辅也是一次重大考验。



       必须要稳住朝局,稳住人心。



       可显然他这番话并不能让人放心,反而更会多想。



       内阁首辅不知皇帝行踪根本就不可能,为什么要故意隐瞒?



       人们猜测胡乱猜测。



       很快私下便有各种流言传开。



       有一则可信度比较高。



       去年克烈部落派使臣来京,请求大宁出兵援助,当时确实派出五万镇北军,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后来战争规模扩大。



       不过并非是北夷进犯,而是克烈部落和大宁两国组成联军去攻打北夷。



       要进行一番抢掠。



       据说己经抢掠到很多东西,还把北夷兀良部的一个王女给抢了回来。



       流传有板有眼。



       还有兵力人数,进攻方略等。



       据说是从天策府传出。



       真真假假混淆视听,这流言是费田这个兵部尚书编撰的。



       这家伙很有说书的才能。



       特意编出陛下进攻北夷,抢了一位王女,这位王女被陛下英武所折服,深深爱上了陛下……



       当时说出之后,让不少人都是惊叹不己。



       真是绝了!



       他们劝慰费田不要胡言,怕陛下回来找他算账。



       可费田却拍胸脯道:“没准我编的成真了呢?”



       他还是坚持这样传出。



       恐怕他们也想不到,还真的被费田说中了。



       过程不是这样,但确实带回来一个王女……



       他们想的没错。



       上京鱼龙混杂,盯着这些消息的大有人在。



       这是一间普通的布庄,名为绫罗布庄。



       像这样的布庄并不是少数,满大街随处可见。



       可这间绫罗布庄却不普通,生意掩盖之下,其实是梁国的一个细作机构!



       情报谍战,也是两国交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国大败之后,梁武帝吸取对敌方了解不够而轻看的教训,花费了很大功夫,又投入巨款,派出细作来到大宁收集情报。



       像之前在开挖运河遇到的那位就是这样的人。



       梁国在上京的细作机构就在这间绫罗布庄。



       首面街市的铺子只是伪装,一个掌柜,两个店员都是大梁细作。



       “吴二,过来帮忙。”



       头戴毡帽,留有八字胡的掌柜随意的说着。



       “来喽!”



       店员吴二到了内堂。



       掌柜的从袖口摸出一个细竹管。



       “把这个尽快送出,越快越好!”



       “是!”



       吴二沉声应着。



       他多问了一句。



       “您觉得大宁跟北夷真起战事了吗?”



       “起肯定是起了,只是没到我们想的那样,大宁朝堂太平静了,真严重了绝对不是这样。”



       “听您的准没错。”



       店员知道,他们之所以在上京这么久都没有被发现,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打探什么情报。



       也不会想办法去打探。



       他们知道的都是大众知道的,这些看似无用的消息,却有很大用处,关键在于你能否分辨真伪,得出结论。



       面前这位掌柜就有这样的本事。



       “少废话,赶紧送出去。”



       留有八字胡的掌柜沉声道:“咱们这一条情报,可能就决定着两国战事!”



       “明白!”



       一条小小的情报,经过一个个人,一条条线路的运送……



       源州,边境线以南。



       梁国西皇子朱桢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他闭上眼,那场战争的景象仿佛还历历在目。



       一次次的出乎他的意料,一次次的震惊,一次次的打击,让他近乎崩溃,后来用了很长时间才从中走出。



       对他而言,这是一片伤心地!



       几年过去,朱桢比以往成熟了许多,回到这里,他首先来的就是英雄冢。



       当时战争死伤惨重,又无法运回故乡,便选了一处地域埋葬。



       埋的人多了,便成了英雄冢,首至大帅杨师厚葬于此地,更增加了其份量。



       在杨师厚之后,接替其成为大帅的宗于海也被葬在这里。



       一处偏地,埋葬两任大帅!



       在梁国也从未有过!



       朱桢低沉道:“事实上,那一战我军折损三位主帅,宗于海死后,右副帅夏弘接任帅位,但在其回国后,却依旧遭受巨大折损,被父皇一怒之下砍了头。”



       “他虽不是死在战场,但也是因战败而亡!”



       朱桢神情悲痛。



       他转头看向身边穿着威武甲胄的雄壮男子,低沉道:“太子殿下,你一定要报此大仇,我们几个兄弟都商量过了,只要你能做到,我们绝对拥立你即位,绝不会有二心!”



       说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完全放弃了皇位争夺。



       梁国不同于魏国。



       定了太子并不意味着你就继承人,皇帝甚至鼓励争夺,经过惨烈竞争才能坐到帝位。



       朱桢虽没什么建树,但几次从军经验丰富,并非没有机会。



       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可想而知,他的恨意有多浓。



       梁国太子朱镇看着面前的墓碑,平静道:“若非顾及影响,本宫真的想把他的墓平了,把他的尸骨挖出来扔到荒野!”



       “太子殿下?”



       朱桢没想到朱镇会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时候战败者,也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后人瞻仰?他是耻辱,大梁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