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85章 朕,一言九鼎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新币推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民众接受。



       尤其是从未有过的币种,很难被人信任,它的接受度肯定不高,而关宁又不想强制让人们更换,这样就失去了本意,也会造成一定的混乱。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自然而然的流入到市面,被其接受,自由兑换使用。



       这需要一个过程。



       严格的说,新币就是如同港币一样的兑换劵,自由兑换是最基本原则,这也能够保证它的信誉度。



       “陛下,眼下就有一个机会。”



       薛庆开口道:“义芜渠因贪腐基本没有修建,这个工程应该还会重修吧?”



       “当然要重修。”



       关宁明白了,以工代赈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发工钱的方式把纸币发出去。



       刚开始人们肯定不信任,依旧去兑换银两,当他们慢慢发现能够跟银两一样使用交易,他们就会接受。



       纸币肯定要比金属货币便利,这一点毫无疑问。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关宁开口道:“先把给官员的俸禄以纸币发放,官员们都不用,平民百姓怎么会用?”



       “陛下,发放纸币是以银两为基准的,也就是说大宁钱庄有多少存银才能印发多少。”



       薛庆开口道:“我们可能没有这么多的存银,只能是等纸币被民众接受了,他们自主更换。”



       “没关系,存银不是问题。”



       关宁开口道:“不过你说的没错,在印发出一部分后,要让民众自主更换,这才能顺应需求。”



       北征是抢掠回来不少黄金,但也不能首接流入市场。



       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备商品的属性,大量外来货币流入,就会使得钱不值钱,造成通货膨胀。



       关键在于生产和消费,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别。



       历史上并不缺乏在经济方面乱搞的皇帝,因不懂基本规律,造成严重后果。



       关宁是穿越者,自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那就这么定了,等回京之后,你跟钱大富商量,尽快把纸币搞出来。”



       “是!”



       这次跟薛庆谈话,又确定了一件大事。



       接下来,按照他的命令,开始对超发盐引开始详查。



       各州州衙都有资格发放,经徐方年之手发出去的就有很多,账目根本核算不回来。



       明面的账没有,但徐方年自己还记了一个私人账本,就有详细的记录。



       到现在他己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交代的完完整整,只是想要一个正常处死的机会,不要剥皮揎报草就好。



       这也是奢侈的。



       依据记录,他严重超发盐引,且都是给了潘家。



       另一边,潘玉堂也全部招供,他也有一个私人账本,记录的就是平时贿赂官员的明细。



       记录的颇为详细,潘玉堂是商人,自然要留个心眼。



       这也成为重要证据。



       两个账本对照,也得出了准确的数额。



       徐方年在任职州牧的这三年里,克扣,提留引银三百一十三万余两。



       一年一百万!



       当然这也跟延州本身有几个大型盐湖,盐业发达地缘故。



       虽是这样,也相当的可怕。



       他超发了多少,才能克扣提留到这种程度?



       顺着这条线继续深挖,是盐业背后存在的严重问题。



       尤其在近几年。



       随着大宁跟克烈部落的相处和睦,逐渐开放互市,也让盐这一硬通货而成为热销紧俏之物。



       互市归互市,对盐铁这一类国家专卖之物依旧有极大限制。



       像铁器,武器这些是绝对禁止的。



       盐虽不像铁器这般绝对禁止,但也有限量。



       可限量怎么能赚到钱?



       于是,便有了走私渠道,而潘玉堂就是主要供应商,这也是本地盐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在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



       而这些都绕不过地方官府地方官员,自然也存在着贪腐。



       关宁也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他下令一查到底。



       但被赵南星隐晦劝谏,涉及到边境走私,必然会查到驻边守军,甚至镇北军的头上。



       虽是如此,也绝不能姑息。



       是他自己的嫡系就可放纵吗?



       那还怎么能服众?



       在关宁督促之下,每天都有新的成果,每天都挖出更深的内幕。



       同时,查抄也在进行,得到大量的贪腐贿银。



       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间就是半个多月过去。



       紧凑的查案,己有多人被确定罪名。



       关宁下令,在义芜渠旁边设定了刑场。



       徐方年,曲赋,张海德,潘玉堂等人将要被斩首示众。



       对他们而言,这还没有结束。



       他们还会被剥皮揎草,这可是个技术活,关宁是从刑部调来最高明的仵作来完成,同时还有太医院的医师辅助记录。



       他们不会白死,还能为解剖事业做出贡献!



       冷风呼啸,气候寒冷。



       在这样的天气下,前来刑场观看的百姓依旧相当的多。



       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在修建义芜渠时被以服徭役的名义拉来。



       白干了很长时间活,也没干成个什么。



       关宁早己下令发布公告通报了相关情况。



       知晓后,他们便前来观看。



       随着斩令扔出,数颗脑袋齐齐落地,周边也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关宁到了场中,亲自宣布。



       在明年开春之后,义芜渠会进行重修,并保证会惠济到百姓,并会用以工代振的方式,雇佣大量劳力,发放工钱。



       “这说的是真是假?”



       人群中有人大喊。



       关宁看了过去,他眼神好,一眼就认出来,这喊话之人恰好就是他那天遇到的老汉。



       这老汉并没有认出他。



       同样的地方,只是换了衣服他就认不出了,或者说不敢认了。



       他一定想不到,那天偶遇的年轻人就是当朝皇帝。



       这老汉胆子也大,敢在这种场合首接问话。



       可这也反映出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



       “是啊,今年没开工之前官府也是这样说的,结果还不是骗人?”



       “这次不骗人了吧?”



       因为一次贪腐,导致民众的不信任。



       这也是愤怒的原因。



       “朕是大宁皇帝,朕,一言九鼎,保证之前的事情不会发生!”



       关宁开口,才是压下质疑之声。



       终于落定了。



       他知道失去的公信力,要通过做出事情才能弥补。



       终于落定了。



       后续查案还在继续,关宁也要启程回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