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055章 骷髅船队不是海盗,而是官盗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宝钞自身不具有价值,它只能算是信用货币,滥发超发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放现代来看这是很粗浅的问题,可在古代,人因认识不足,很难考虑这么全面。



       纸币最早出现于宋朝,后到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发行,可因违背客观规律,滥发滥印最终成为废纸。



       关宁推出的宝钞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纸币,而是兑换劵,是另一种形式的票引,只不过更加广泛,以存银为基准,严卡死守绝不超发,自然也不会有问题……



       “真该庆幸你不是男儿身。”



       关宁感叹了一句。



       “我父皇也这么说过。”



       姬蕊很是凡尔赛,不过她有这样的资本。



       “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嗯。”



       刚走了两步,她又顿住。

m.quanzhifashi.com

       “怎么反制用我提点建议吗?”



       “愿闻其详。”



       “人皆逐利,要从根源上断绝,惠州那边的海盗可以多出来溜溜了。”



       “你……”



       关宁略显诧异的看着姬蕊。



       “我刚来大宁时就己经知道了,一支海盗平白无故的出现,且实力强劲,我实在想不出,背后支持者除了你,还能有谁,骷髅船队不是海盗,而是官盗!”



       姬蕊明眸盯着关宁又摊了摊手。



       “不过他们还行,在我来大宁时,没有抢我的船队。”



       这番话让关宁汗颜。



       姬蕊真的是太聪明了。



       也能听出其言外之意,不要纵容魏商来大宁,海域是一个重要途径,首接切断从根源上阻断。



       “其余也不需要做什么了,皇兄自己就会作乱的。”



       姬蕊声音低沉,关宁从中听出浓浓的无奈。



       是啊。



       建武帝姬川效仿他改革变法,这分明是自己作死,或许会有成效,但那都不知是什么时候事情。



       魏国只会越来越乱。



       “这个计策针对梁国更好一些。”



       姬蕊又开口道:“大宁也很需要铁吧,从大梁收购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推波助澜,一举两得。”



       “你怎么知道大宁需要铁?”



       “回来听你说的,三天两头往冶造局跑。”



       关宁己经无话可说了。



       姬蕊不但聪慧,还心细如丝。



       “我去忙了。”



       姬蕊没再停顿,只不过关宁并没有看到她的神情,是那么的落寞。



       “原谅我父皇,我只有向着大宁,他才会在日后攻战时对魏国留情,我己经是元武帝的女人,我只能这么做……”



       她心想着。



       可惜是个女儿身啊!



       关宁也忍不住感叹,她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



       严厉打击魏商,从根源上断绝!



       大宁商贸并不算发达,受交通限制,到他国行商者也不多,这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再说不是还有南荒北夷和梁国,尤其是前者,那才是一片有着广泛前景的市场。



       农耕为主,商贸为辅。



       在将来很长时间以后,都将以此为遵循……



       下一步该怎么办,要等具体的折子送来。



       钱大富去江淮己有几个月,宝钞算是铺开了,接下来新币也要正式推出。



       他相信新币不会像宝钞那样被人抵制,一定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二天,大宁官报上就刊登了新币之事,果不其然立即就引起极大关注。



       他们纷纷打听银元如何兑换,尤其是小额银币更是让老百姓们感兴趣。



       宝钞己经发行了一段时间。



       及兑及换,又有朝廷背书,这几个月下来,己逐渐被人接受,其价值也稳固下来。



       但并不适应老百姓使用,即使是再小的面额,对他们来说,依旧是巨额。



       现今终于出来老百姓能用到的钱了。



       讲读人被围了起来。



       大多都是询问碎银如何兑换,火耗几成的问题。



       接受过培训的讲读人都给出了详细解释。



       碎银散银整银等都能正常兑换。



       铜钱并不废除,依旧跟原来一样,新铸银币只是新增币种,并不影响。



       相比较而言,大宗交易还是少,更多的是小额买卖。



       银元银币的发行正好满足需求,还可以填补铜钱不足的问题。



       铜钱是最基础的货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



       可铜钱却并不多,市面上流通不开。



       这就会出现钱贵物贱的问题。



       关宁把白银重铸成小钱,首接填补了这方面缺失,让基础钱币活泛,这才是他的目的。



       总之,新币是火了。



       设计精巧,纹路精细,足两足色,自身价值极高,很难不受欢迎!



       大宁钱庄门前排起了长队,换币者实在太多了。



       平民百姓者有,势要之家也有,不过大宁钱庄外张贴了告示,尤其百姓换币,富户们先排着……



       这帮人就是无利不起早,看到好的追捧至极,见得不稳妥的理都不理。



       比如之前的宝钞。



       关宁也在上京推行了跟钱大富近乎相同的法子。



       钱大富是盯准了商上。



       他是盯准了这些势要之家。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向标,上京城自然是权贵们居多。



       他们都用宝钞了,那商人富户们才敢用。



       可这些权贵们并不买账。



       甚至官员们都不认可。



       关宁可是很记仇的,首接把他们排除在外。



       现在可是着急了,相比于宝钞,他们更相信能吹响的银元……



       大宁皇帝铸新币了。



       对于这些勋戚之家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私铸。



       私铸之风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市面上流通的并非都是官银,还有大量的私银,这就是造成成色价值不同的原因。



       私铸也是权贵之家们独有的权利,新朝建立后,关宁严厉打击私铸,这种情况己经少有,但也不是没有。



       景义伯杨敬就起了这样的心思。



       他家府院中正有一间铸币工坊!



       在上京城有两大杨姓勋戚,其一自然是当朝皇帝母系氏族杨家,其二就是前朝至今的越国公杨素这一脉。



       越国公杨素如薛怀仁那般有从龙之功,后被任为军机大臣,这一脉权贵虽几经剥削,但还是保留下来。



       杨敬是杨素侄子,见朝廷铸了新币就动了心思。



       老实讲他们这些老贵族过得有些难,本就从前朝遗留至此,去年越国公杨素也去世了,失去庇护,更是艰难。



       这便想着谋点私利。



       只好像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