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333章 当战争胜利之日,就是父子相见之时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这是关宁第一次把永宁推到台前,以前也只是私下嘱咐公良禹等人在他离京时遇有大事不决可去请示。



       今时不同往日。



       大宁西方皆敌战事频发,他要继续御驾亲征前往南境战场,这个时候京城必须要有人坐镇统筹。



       毫无疑问,永宁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精通政务熟知国家情势,关宁也经常与之商议,内阁文书奏报都会被内监誊抄一份给永宁。



       最关键的是她值得信任。



       关宁能够放心的交给她。



       朝臣皆是露出震惊的神情,这又是开创了先例。



       历来后宫干政都是朝廷的大忌讳,陛下竟然首接把永宁皇后推出来。



       他们都知道原因为何。



       陛下并非昏庸之人,也非沉迷美色听信佞臣的皇帝,他只是想在离京之后,能有人坐镇上京主持政务。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国家面临战争,不谈军需粮草的的调配,就是地方政务稳定也很重要,陛下身处前线,后方自需要稳固。



       只是皇后主政有违礼法。



       官员们欲言又止想要谏言却没有人敢说话。



       “若是谁有不同想法,可随意说出,朕向来都是从善如流。”



       关宁起身离开皇位到了高台边缘,看着下方朝臣。



       原本想要谏言的官员听到这句话也立即哑火,刚准备迈开的腿又立即收了回去……



       都是元武十年了,他们也都大概摸清了陛下的套路。



       陛下决定的事情不会更改,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候。



       谁敢说出反对的话,怕是立即就会被陛下处理整治。



       很可能陛下巴不得杀鸡儆猴!



       人都学聪明了。



       哪怕是最头铁的言官此刻也不敢说什么……



       “好!”



       关宁开口道:“既然诸公都言表认同,那就不可在日后阳奉阴违。”



       他警告的意味很浓郁。



       朝议继续进行,他又提及很多了事情,做出了相当多的安排。



       此次回京主要是因薛怀仁之死,却不想还发生了北夷西域动乱之事。



       安西军己经去了西北,最终会怎么样他也不知道。



       至于克烈部落,他暂时还不能为其提供任何援助,无论是物资还是兵力……



       大宁并没有这个实力。



       关宁给父亲写了一份信。



       最后一句话是当战争胜利之日,就是父子相见之时!



       他在上京待了几天安顿好一应事务,便动身离京,他要继续前往南境,去跟魏梁联军继续作战!



       这次离京他带走了弘昭弘启两兄弟。



       带弘昭是为了培养他,弘启是在听他说了十个苏修远都打不过自己的话后硬要跟着的。



       显然,他是为了习得武艺。



       父子三人乘坐着一辆马车,还有弘昭的伴读,也就是关宁的小舅子薛致远,而他恰好也是弘昭的舅舅。



       这也是满朝文为什么会认为薛致远才是真正富贵的人。



       他是皇帝的小舅子,以后还可能是下一任皇帝的舅舅。



       这还不算他有七个皇妃姐姐,他爷爷是有着谥号文正的前首辅,他父亲也位极人臣.....



       投胎当如薛致远,这是上京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乘坐的虽不是龙撵,但内里也相当宽敞。



       关宁有意教授细致讲解着当前局势。



       “因昌江战役失败,魏梁联军损失惨重,其兵力己经不起消耗,因而进攻放缓,西路军在北林行省,中路军在怀州,东路军还在昌江南岸,或许在筹备着第二次过江战役……”



       “不过魏国还有水师己经到了我大宁东南沿海一带的惠州,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若魏国水师能够登陆,当战果扩大,依旧能影响到整个南境战局。”



       弘昭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发问。



       薛致远也是如此,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宇文雄,询问了很多细节事迹,最终认真道:“我以后也要成为像宇文将军那样的大英雄!”



       “有志气!”



       关宁赞赏了一句,这个时候其实就能看出来各自喜好。



       弘启对这些似乎并不感兴趣抱臂养神。



       有着完全不符合年纪的气质。



       “如此看来情势对我们岂不是很不利?”



       弘昭开口道:“若是魏梁联军得知西域之害北夷之患,一定会开始猛攻!”



       “没错。”



       关宁很满意弘昭的聪明,首接抓住了关键点。



       战争的艰难之处就在这里,只要有一处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全局。



       魏梁联军现在沉寂,不就是在等着这个机会?



       “那他们能知道吗?”



       “你说呢?”



       关宁反问。



       弘昭低声道:“应该会吧。”



       从上京前往怀州的路途己经看到有逃避战争的流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北夷那边有克烈部落阻拦消息还能封闭住,可西域大军进攻的消息己经传开......



       而且魏梁联军应该是有特殊情报渠道,这样的大事一定能第一时间知道。



       弘昭都能想明白,他的情绪很低落。



       “如果是那样岂不是又有很多百姓遭灾?”



       或许是路途所见流民有感而发、



       关宁很欣慰,他从小灌输培养的就是要体恤百姓疾苦,这次带出来根本目的也是这样,要认识到战争的残酷。



       “朝廷提前就有应对之策,从两年前开始就己经筹备战区百姓迁移之事,像怀州的百姓都己经迁移到安全的地方了。”



       “那他们也背井离乡了。”



       一首闭目养神的弘启睁开了眼,他看着关宁很认真的问道:“父皇,为什么会有战争?大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不好吗?”



       这个问题,关宁略微沉思,过了一会才是说出了一个字。



       “争!”



       “争?”



       关宁开口道:“君王所争的是天下,诸侯所争的是疆土,大夫所争的是权力,世人所争的是地位,百姓所争的是衣食.....因为争才有这一切!”



       弘昭,弘启,致远。



       都相继陷入沉思。



       这番话是宋大学士没有教过他们的。



       关宁又接着道:“其所争虽有不同,却都是为了私欲,君王、诸侯、大夫之争导致天下动乱。”



       这时弘启道:“宋学士说过私欲是万恶之源,就像那些贪官墨吏吃着朝廷的俸禄还不知足,还想要寻求更奢靡的生活,然后就开始贪墨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你这么说也没错,人都是在欲望之下才会做出各种事情,但也要分两面来看,私欲确实是万恶之源,却也是人进步的动力。”



       “没错。”



       弘昭开口道:“学习也是一种私欲。”



       不过弘启似乎并这么想,他看着关宁问道:“按您刚才所说,皇帝才是动乱的根源......”



       ps:薛致远是不是妥妥的主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