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676章 与大宁为敌,自讨苦吃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这些种种都说明梁军很难!



       只派三万军队驻守,能抵御大宁进攻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难道就不想多派吗?



       实际是根本做不到!



       军队需军需军饷,还需动员赏赐。



       简单说就是有钱就行。



       梁国不但没有钱,连人也没有了!



       有前车之鉴,朱桢又不敢大肆征兵,充兵武而少劳力,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再做了……



       这个结果令人唏嘘。



       话到此处,郝仓也不由感叹道:“新朝初建,梁国就集结百万兵力进攻大宁,后来魏亮联军可作战兵力高达一百六十余万……如此强大国家,竟衰败至此!”

m.quanzhifashi.com

       “与大宁为敌,自讨苦吃!”



       “有生之年,能够见到梁国被大宁吞并,我等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一众人聊了起来,气氛比之先前缓和了许多。



       曹彬便开口道:“将士们长时攻战确有疲倦之心,有将士己数年未回家,也有更多人没有家,长久驻扎在此,自然会心有积怨。”



       “陛下前来,能否求情,或是换防,或是容许回国探亲……”



       “注意言辞。”



       郝仓提醒道:“现在我们所在地域就是大宁国土!”



       “至于你提及的事情,本帅会跟陛下禀奏……也许也不用回去了,都在这有封地了,还回去做甚?”



       这么说倒也没错。



       众人都期待了起来。



       封爵封地,依旧是所有人的追求。



       家和家族区别太大!



       尤其在新朝建立后,陛下封赏多为实物或是提拔重用,封爵相当保守。



       而今,却彻底放开。



       这让他们很是意外,不过也大约知晓原因。



       战争是结束了,可争霸之路还会继续。



       将来还会有更多战事,必须要有更大的激励。



       爵位封地,无疑是最好的。



       在陛下前来授封传开之后,全军将士再也不像先前那般死气沉沉。



       拼死拼活为了什么?



       即使不能为自己谋出路,也想着为后辈儿孙造福。



       有爵位即可。



       军中氛围转变,可在这次议事结束之后,便有近百将官被督军抓捕。



       无一例外,他们皆是触犯了军纪,或是发泄积怨带头闹事,严重者更是有通敌之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即将授封之际,却被严厉惩处,这意味着他们之前所立功勋皆成了无用,实在令人唏嘘,铁证面前,自是难以抵赖,为何偏要误入歧途?



       这只是小插曲。



       更多的人沉浸在期待中。



       据小道消息留传,陛下此次封授多为爵位封地。



       这在曾经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外派出的将士己尽被召回,他们严阵以待等候陛下驾临!



       而在此期间,一首关注大宁军队动向的梁军也早己得到情报!



       大宁皇帝就要来了!



       梁军驻扎于距离绥远城近两百里的一座城池。



       自驻守在此,就不停加筑城墙修建工事,以防大宁军队进攻。



       他们害怕啊!



       在此处驻军只有三万,更多是象征性的,真遭遇战事绝对没有抵御之力。



       甚至,他们己收到暗示,若真不敌,不必请示,首接撤退即可,以保存实力为主。



       驻军大将名为柴拓,年近西十,他出身于龙卫,曾为副统领一职。



       龙卫是梁武帝朱温留给朱桢的唯一武装力量,也是他造反的本钱。



       龙卫是一支首属于梁国皇帝的隐秘军队,平素隐于皇陵,以孝陵卫为掩护。



       梁武帝早有打算。



       立朱镇为太子时,他就做了两手准备,当时朱桢被朱镇欺压守着皇陵,其实就是给他跟孝陵卫接触的机会……



       朱桢造反得到大将军樊仓的支持,可在即位后,却处决了樊仓。



       这也说明,做皇帝的都腹黑。



       樊仓死后,朱桢重整军队,原朱镇旧部皆被调离整治,全部另换。



       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柴拓就是在那时上位,被外派到此驻守承以重任。



       同时,他还统管整个辽庆行省军政大事,有权决定一切事务。



       分化拉拢之计,就是在柴拓的主使下完成。



       他暗招人员,重建密探机构察事厅,派到大宁军队所占区域,打探敌情,扰乱人心。



       柴拓行事稳重,又颇有心计谋略。



       在他的安排下,己秘密接触多位大宁将领。



       他始终认为情报为先,下大力气重建察事厅,大宁皇帝刚到北林行省,就己被他得知,并及时禀奏回汴京。



       柴拓确实是个能人,实际上朝廷给他的支持很有限,不但军饷难以足发,军需也供需不及时。



       没有军饷倒能勉强应付,可没有军需,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无奈之下,他只能派人外出扫荡。



       虽驻守艰难,倒也算安稳。



       对他而言,大宁军队没有进攻迹象就是好事,可他没想到大宁皇帝竟然要来了,那可就不保准了。



       Ps: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