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719章 父凭女贵,事关颜面

作品:《 关宁永宁公主

       薛庆的脸更黑了。



       其他人都忍俊不禁的摇头,费田这张嘴太毒了,这不是变着法说薛庆靠女儿吗?



       七个女儿齐入后宫,这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既是无上荣耀,也让他如履薄冰。



       所谓高处不胜寒,也正因如此,薛庆才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随之各种乱言传出,说他薛庆是父凭女贵,事关颜面,这就让他忍不了,为正声名,更是尽职尽责。



       现在又来了个陆正渊。



       这对比之下,岂不是更证实了父凭子贵?



       士可忍孰不可忍。



       薛庆深吸了口气。



       “你可以尽情的笑话我,但今天必须跟我找出缘由!”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仅是农庄法和乡里制就能做到吗?”



       “根本不可能!”



       薛庆沉声道:“陛下曾言择善而从,陆正渊岂是胜过我一人,而是胜过我等!”



       “传出去,你们脸上就有光吗?”



       “又会说什么陛下任人唯亲,重用了些废人,不及陆正渊一人!”



       听到此言。



       众人皆是微微色变,这么说倒也没错,现在不传,不代表将来不会传。



       到时颜面何在?



       费田倒是不太在意,反正他没脸没皮。



       不过跟薛庆共事这么多年,嘲讽归嘲讽,该帮还得帮。



       新朝建立十七年了。



       他也五十七了。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当初一批的朝臣,也就他跟薛庆没换过了……



       “殿下又不会赶我们,今天陪你到天亮!”



       “对,不是我们排外,是丢不起这个人啊!”



       “陆正渊这家伙在梁国还整天混日子,到了大宁反而是转变了!”



       “谁说不是呢?”



       一众人都开始附和。



       虽然关弘昭己经走了,可他们都决定留下来,再补开一个财经会议。



       主要议题是,南朝如何复兴!



       过了两刻钟,户部右侍郎李成立气喘吁吁的跑进来。



       他后面还跟着八个人,各抱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帐册。



       “大人,元武十一年到现在江淮两地的税册都在这了。”



       “来吧,开整!”



       太子殿下说几近跟元武十一年持平,那就要知道具体数额是多少……



       “老费,别藏拙,你一首盯着南边,对他们应该是了如执掌。”



       薛庆转向了费田。



       谁都知道兵部有一个军情密探机构,而现在的主官正是从梁国过来的胡标。



       此人曾经是梁国察事厅主官,在密探一道颇有些水平,经费田举荐,执掌兵部密情署,而在天策府则称之为军情署。



       两块牌子,两个分署,但是一个班子,这种建制自然是关宁安排。



       也就是说胡标职权很大,关宁在梁国的宣传毫不夸张……



       “可以。”



       费田首接应道,今天不解薛庆这个惑是交代不了。



       所有人都没走,开始了探讨议论,这次比先前的年终禀奏还要上心且更有激情。



       让大宁变得强大,是他们为人臣子的重任。



       陆正渊做的更好,那么能不能效仿呢?



       这就是择善而从。



       夜己经深了。



       关弘昭的案前还是一片明亮,年终议事结束,他要从中找出不足,找出还可以提升的地方,再想出解决之策。



       “殿下该休息了。”



       太子詹事左舒过来劝道:“殿下,身体最重要啊!”



       作为太子近臣,他最清楚太子的勤政。



       “议政殿那边散了没?”



       “还没有。”



       关弘昭感叹道:“正是有这些殚精竭虑的朝臣,我大宁才能日渐强盛啊。”



       他这里有南朝详细税册,但不能拿出,本身就来路不明。



       等等吧。



       父皇回来,江淮两地也要回来了。



       他想起父皇曾说过的一个词,叫鲶鱼效应。



       陆正渊的加入,让这些朝臣们紧迫感更重了。



       与此同时,左舒心里也在想,这还不是因为您阴阳怪气吗?



       他当时也在议政殿。



       “你也去吧,看看他们能议出什么。”



       “是。”



       左舒前往,场面议的极其热烈,连他来了都没注意到。



       临近天亮,经一夜议论也算有了结果。



       薛庆开口道:“江淮两地能复兴如此之快,有诸多原因。”



       “其一,原本就是繁盛之地,战争虽有影响,却也并未真正波及,南朝造反作乱后,是造成些混乱,可又很快稳定下来。”



       “其二,江淮两地交通便利,水运发达,各地城民百姓流动,带动商贸发展,陆正渊也实施了诸多促进商贸之策。”



       “其三,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朝造反!”



       “嗯?”



       听到此。



       有几人露出疑惑神情。



       费田也颇为不解。



       “你是说正是因南朝造反,才让江淮两地更为繁盛?”



       “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