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特别增刊

作品:《 超维科技纪元

       不知不觉之间,窗外已夕阳西下。



       鲍威尔沉迷于黄明哲的三篇论文,直到助理提醒他下班时间到了,鲍威尔从惊醒过来。



       “哦买噶,我竟然差点忘记了劳拉今天生日。”鲍威尔拍了拍额头,连忙将三篇论文发给三个评审,便匆匆忙忙拿着车钥匙离开。



       ……



       数学家的生活,有时候真的让外人觉得无比枯燥,特别是那些高处不胜寒的顶级数学家,他们的人生只能用单调来形容。



       一丝不苟的吃了晚餐之后,爱德华•威滕看着普林斯顿大学宛如世外桃源的夜色。



       作为横跨数学物理的大佬,爱德华•威滕的实力毋庸置疑,特别是那严肃的方脸,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突然他房门被敲响。



       谁?爱德华•威滕稳健的走过去,打开门:“皮埃尔?”



       来者略显单薄一些,顶着大佬发型——地中海,他就是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方面的大佬。



       “爱德华,你有没有收到鲍威尔的稿件?”皮埃尔•德利涅急匆匆的问道。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稿件?”



       “看来你没有收到。”



       “什么稿件?”



       “黄明哲的新拓扑论文。”皮埃尔•德利涅言简意赅的回道。



       “哦?那年轻人又发论文了?”爱德华•威滕眉头一张。



       “是的,而且是三篇。”



       爱德华•威滕连忙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果然在电子邮箱上,发现了三份新邮件,分别是“拓扑的连续性与不确定性—混沌公式”、“庞加莱—黎曼-洛赫-格罗腾迪克高维转变—拓扑集合群”、“分析—代数—拓扑的超维空间模型”。



       他打开解压之后,聚精会神的看起来,这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他沉默不语的思考着其中的情况。



       “爱德华,你怎么看?”皮埃尔•德利涅问道。



       爱德华•威滕拿下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然后严肃的说道:“我粗略看了一遍,问题不大。”



       “这么说,你已经认同黄的理论了?”



       “不。”爱德华•威滕摇了摇头:“我需要进一步仔细的查看,毕竟这件事马虎不得。”



       皮埃尔•德利涅同样也点了点头,黄明哲的10篇论文超过七百页,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庞大而罗辑严密的拓扑理论,将拓扑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是只有其中一个公式一个推导出现错误,就极有可能导致这座大厦轰然倒塌。



       而作为审稿人,爱德华•威滕和皮埃尔•德利涅都非常谨慎。



       俩人约定每天进行一次交流,便各自分开。



       爱德华•威滕将黄明哲之前的七篇论文也一起打印出来,然后一部分一部分重新推导,顶级数学期刊的审稿人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由于数学领域之中的分支非常多,几乎没有人可以精通每一个分支,哪怕同样是分析拓扑领域的大拿,都可能出现互相看不懂对方论文的可能性。



       如果是望月新一那种外星人论文,就算是爱德华•威滕也要麻瓜,毕竟这位大佬最喜欢创造新名词,而且是独自创造一个新体系。



       问题是这个体系除了望月新一自己,别人没有几年是摸不着头脑的,而且望月新一发论文是不解释这些新名词的,估计除了他自己,这个世界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读懂,大有孤芳自赏的节奏。



       幸好黄明哲的拓扑学理论,却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新发展。是通过现有的公式和知识,重新整理推导了拓扑学,并将拓扑学改造得更加条理清晰。



       更加让爱德华•威滕感到精妙的是,黄明哲发展出来的新拓扑学,非常容易被验证,其中的很多公式,可以让庞加莱猜想等等拓扑学支流变得更加简单易懂起来,因为拓扑学已经被统一。



       这大大降低了审稿人的审稿难度。



       尽管已经非常容易理解,但是新拓扑学的依旧是非常复杂,单单是新推导出来的公式,就有十八条之多。



       爱德华•威滕和皮埃尔•德利涅俩人花费了半个月左右,才完整的将这座新拓扑学大厦推导一遍。



       俩人再一次坐在宿舍里,爱德华•威滕比起半个月之前,更加的憔悴了一些,不过那双眼睛却更加有神。



       给皮埃尔•德利涅倒了一杯红茶。



       “非常难以想象,这份成果竟然是一个人完成的。”爱德华•威滕感慨着摇了摇头,仿佛在哀叹岁月不饶人。



       “这个世界终究需要年轻人来继承发展,我们应该庆幸有陶哲轩、黄明哲、彼得•舒尔茨这些新生代。”皮埃尔•德利涅微笑着说道。



       “论文没有问题,我在想黄明哲肯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爱德华•威滕开玩笑道。



       “哦?为什么?”



       “论文连一点点错误都没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哈哈,他的完美至少省了我们几个月时间。”皮埃尔•德利涅开怀大笑起来。



       爱德华•威滕当然知道其中原由,如果遇到望月新一那种论文,那才是所有审稿人最不喜欢的论文。



       自己看不明白,又不能随便下定论,导致论文审稿都要一年半载,谁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在上面。



       俩人作了最后的定论,一致通过了“拓扑的连续性与不确定性—混沌公式”、“庞加莱—黎曼-洛赫-格罗腾迪克高维转变—拓扑集合群”、“分析—代数—拓扑的超维空间模型”三篇论文。



       爱德华•威滕和皮埃尔•德利涅俩人通过了三篇论文,而另外一个审稿人就是丘成桐,显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



       尽管三位大佬都一致通过了论文审核,但是数学年刊编辑部,却为难了起来,如果明年三月份发刊,之前已经入选的论文又要重新调整。



       但是不发,又对不起这一份精妙绝伦的数学杰作。



       “主编,不如发一个增刊吧!”一个编辑提议道。



       “增刊?可是三篇论文,不够篇幅呀,难道找一些其他论文来凑?”另一个编辑说出了问题。



       鲍威尔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不,不需要找其他论文,我们每次发行都分两卷,不如直接将黄明哲之前发布的那七篇预印本,和这三篇一起合起来,编成一卷发行。”



       其他编辑一听,讨论了一下之后,便同意了鲍威尔的想法。



       随即鲍威尔再一次联系黄明哲,黄明哲倒是没有想到,数学年刊魄力如此大,专门为他的新拓扑学增刊,这种好事他自然没有意见。



       数学年刊获得了黄明哲同意,又将那七份论文发给爱德华•威滕、丘成桐他们,走形式的审核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