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68章 西南

作品:《 姜舒沈长译

       御书房中一片肃寂,气氛沉抑到让人难以喘息时,周太傅和周泊序等人到了。



       几人欲要行礼,被皇帝挥手打断。



       “别管虚礼,先看急报。”



       周太傅几人不明所以,接过急报查看后才知事态严重,纷纷色变。



       “南延竟也在此时起战?”周太傅倒吸口凉气。



       急报上写,十日前,南延突然率兵起战,攻打宜城。



       短短三日,南延发起了两次猛攻,宜城虽未破,但恐支持不了多久,请求朝廷急援。



       安定十年,西南又起战乱了。



       漠北攻打边关,朝廷举全城之力,才筹足辎重,使得边关将士有与漠北抗衡的能力。



       而眼下,西南战事又起,大昭要如何应对?



       “诸卿有何见解?”皇帝沉问。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两位将军诚惶诚恐,一时没想好如何应答。



       眼下京中只剩下他们两位大将,若率军急援西南,他二人避无可避。



       谢丞相道:“宜城是关口,一旦被攻破,西南之地必失。是以当立即派军增援,坚守宜城。”



       周太傅赞同道:“宜城同边关一样,都紧临他国,是重要防线,必不可失。”



       皇帝点头,望向两位将军。



       感受到皇帝慑人视线,两人狠心咬牙道:“臣愿带兵前往。”



       不愿能怎么办?辞官归隐吗?皇帝也不答应啊。



       左右躲不过,不如主动开口,还能少挨两句斥骂,少受些指责。



       见他二人主动请缨,皇帝面色缓和了些。



       两人深吸口气,小心措词道:“只是臣二人从未去过西南,对地形地势都不熟悉,恐无法有力作战。”



       “听闻南延多老虎毒蛇,南延人更是擅驯养老虎毒蛇,将它们用至战场,威力无穷极难对付。”



       “臣二人对此毫无了解,更无应对经验……”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陈述西南作战之难。



       皇帝越听脸越沉,首问二人:“所以你们意欲如何?”



       两人对视一眼,顶着皇帝的怒火硬着头皮道:“请陛下任命主帅,率领臣二人前往西南。”



       去西南可以,但他们要先讲清楚,他们能力不足,又无经验,不能保证战事胜利。若要守住宜城,得再派主帅。



       如此他二人一切听命于主帅,若有责错,也非他二人之过。



       “哼!平日里一个个能耐的很,一到用武之地,便说无能为力,朕要你们究竟有何用!”



       皇帝随手抄起几本奏折,砸在二人身上。



       二人慌忙跪地请罪:“陛下恕罪,陛下息怒。非臣有意推诿,实是难堪大任。”



       他二人虽也是一路历练升任至此,但的确未去过西南之地,不敢冒头而上。



       自身身死事小,一旦决策失误,全军覆没,宜城攻破,西南失守,南延大军挥师上京,他们的家人无处可逃。而他们,也会成为千古罪人。



       “再则,边关有太子亲征振稳军心,西南若只臣二人前往,恐会令将士失望,军心不济,百姓不安。”



       两人说完,惶然叩地,等候皇帝决断。



       皇帝以手撑案,胸膛剧烈起伏,面上萦绕着浓沉怒气。



       兵部尚书察言观色,迟疑着开口:“二位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请陛下慎思。”



       倒不是为他们说话,而是他也觉得这两人难堪大任。



       皇帝听完没说话,将目光移向谢丞相和周太傅几人。



       周太傅叹道:“西南万不可破,确然该任派得力主帅。”



       “臣附议。”谢丞相几人纷纷赞同。



       任派主帅?任谁?



       众皇子中,瑞王几人皆是闲散王爷,无为无能,唯有郁峥可堪重任。



       不,还有一人。



       皇帝的龙目落到周泊序身上。



       周泊序睿智过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又是驸马,派他前往,份量堪足。



       察觉到皇帝的意图,周泊序心头一紧。



       他不是畏缩,而是心挂郁澜。



       郁澜怀胎己有西月,这一去归期不明,生死难料,他怕郁澜忧心难安胎气不稳。



       但若皇帝下旨,也别无选择。



       一番思量,周泊序己做好心理准备。



       “儿臣请旨亲征西南。”一片静肃中,郁峥突然开口。



       皇帝眉头紧拧,置于御案上的手收拢成拳,严声道:“你若亲征西南,上京朝堂何人坐镇?”



       郁峥道:“事急从权,眼下宜城比上京更需要儿臣。”



       朝堂政务,周太傅和谢丞相等人能帮着处理。但西南战场,文臣去不了。



       皇帝紧盯着郁峥,骑虎难下。



       郁峥明白皇帝是担心他的安危,抿唇道:“父皇,没有人比儿臣更合适。”



       话己说到这份上,若再横加阻拦,必定寒了臣子心。



       皇帝沉叹口气,无奈应允。



       跪地的二人听后,心头大石落下,暗松口气。



       主帅定下,接下来便是商议带多少兵马,何时动身,后续辎重如何安排。



       兵部尚书道:“可调动轻骑两万,步军车军三万。”



       上京现余八万兵马,除却禁军皇城营等,只余一万人。



       而上京是大昭的心脉,总要留点人马驻守。



       五万人马,急援足够,但若后续还需增援,该当如何?



       皇帝看向户部尚书,问国库银两可够筹备辎重。



       户部尚书粗略估算一番道:“除却边关后续给养,各地军饷和官员俸禄等,可够半年。”



       半年,急需够了,但……



       兵部尚书接话道:“上京怕是没有这么多粮食了。”



       宜城有驻军七万,加上此次急援的五万人马,共计十二万,虽不及边关人多,但也需不少粮食。



       上次筹粮时,郁峥便说过,供给边关后,姜记剩下的粮食只够供应上京百姓三月。



       若再从姜记筹粮,上京百姓就要断粮了。



       略作思索后,皇帝果断道:“战事要紧,先抽调一月粮食,其余的另想办法。”



       “是。”兵部尚书应下。



       粮食之事暂且解决,其他问题却还有一大堆。



       皇帝同众人全神贯注的一一商讨,浑然不觉时间流逝。



       天色暗下来时,楮玉问姜舒可要先用膳。



       姜舒摇头:“我不饿,等王爷回来再摆。”



       郁峥进宫己有两个多时辰,却还未归来,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难道是边关又传回了战报,战事不利?



       除了这个,姜舒想不到还有什么事,能让郁峥去这么久。



       心中忧思难安,姜舒毫无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