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穷家孩子早当家

作品:《 全职农夫

       跟罗书记他们分开后,张凡趁没有人看见,将那盆兰花放到净瓶空间去,给其浇上一些灵水,能不能活,就看它自己造化了。



       目前,净瓶空间的那些药材等植物正茁壮成长,生长速度惊人,张凡估计,应该是外面正常生长速度的一二十倍,甚至更高。



       回去的途中,张凡遇到徒步行走的两姐弟,犹豫了一下,停下来。



       那两姐弟,姐姐大约十五岁,弟弟可能不到十岁。两人还背着东西,顶着太阳在马路上走。



       杨玉清望着停在身边的摩托车,有点奇怪,把自己的弟弟稍微拉到身边。



       今天,她跟弟弟将家里的两只鸡拿到镇上卖,实在是家里没有钱花。家里穷,爸爸死得早,妈妈改嫁,就只剩下他们姐弟妹三个,以及眼瞎的奶奶。



       作为姐姐,也是家里唯一能干活的“大人”,要承担常人无法理解的责任。



       她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辍学在家,尽量养一些鸡鸭,多种粮食,希望能赚够钱让弟弟妹妹继续读书。



       可无论她如何努力,钱总是入不敷出,弟弟妹妹学费是一个负担。另外,还有奶奶经常会犯老毛病。



       昨天,弟弟妹妹回家告诉她,学校要收资料费。



       没办法,只好把养得还不够肥的鸡捉两只到镇上卖,顺便给弟弟妹妹买一双鞋子。她在家干活的不要紧,弟弟妹妹去学校读书,总是穿那两双破鞋也不是滋味。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今天运气不错,刚到镇里,鸡就被人买走了。



       张凡观察了两眼,这两姐弟的衣着,是穷家孩子。只是,今天不上课吗?



       “那个村子的?”



       听见这问话,男孩子诺诺地不敢说话,有点内向,还把自己有点破的衣服扯了一下。



       姐姐杨玉清则是以为张凡是拉客的摩托车佬,连忙摆手:“我们不坐车,谢谢!”



       这两姐弟的心理反应,张凡能理解,恐怕就是想省点钱。以前他读初中的时候,也是走路上学,十多公里呀!



       “我张家寨的,你们那里的?顺不顺路?我载你们一程。”张凡跟她说道。



       杨玉清见弟弟脸上流露出欢喜,还有他因为穿拖鞋走路,脚磨出血来,一时间也不忍心弟弟遭这个罪。



       刚刚这家伙还想把拖鞋脱了走,生怕彻底把鞋子穿烂。



       “腾云村的。”



       腾云村?



       张凡挪了挪自己的屁股,拍了拍车后座:“上来吧?反正我空车,不收你们钱。”



       杨玉清两姐弟大喜,急忙道谢:“大哥,谢谢你!”



       张凡注意到,女孩手掌的茧很厚,皮肤比他一个男的还要差许多,一身衣服洗得发白,不由有点心疼他们。



       “你们姐弟今天不上课?”



       ……



       张凡一边开车,一边搭讪,逐渐从两姐弟口中了解到他们的家境,唏嘘不已,穷家孩子早当家呀!



       身后的女孩,不由让他高看几眼,真的很坚强。



       十六岁就撑起一个家,又要养老,又要教育弟妹,比他家要困难得多。



       今天,他们村小学失火,被烧了一个教室,所以全校放假。



       “你家那样的情况,村里、镇里没有救济金吗?”张凡又问道。



       按道理说,应该是有的呀!



       黄石镇虽然落后贫穷,可对特困户的扶助,一直都没有停的。他们张家寨以前就有两家特困户,每年镇里都会有钱、粮、油等支持。



       尽管不多,但起码也是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呀!



       另外,像杨玉清家的情况,他姐弟读书似乎也是免学杂费吧?老人家看病,也会有一定优惠、报销等等。



       “有,但一年几百块太少了。”杨玉清跟张凡说实话。



       几百块,就是在农村,也不禁花呀!况且还是好几口人,除了杨玉清自己,其他人都是要花钱的。



       张凡闻言,轻轻点头,又询问那丫头,家里种些什么、养了多少鸡鸭之类。



       腾云村同样是张家寨附近的村子,总体要比以前张家寨好,村子也比较开阔,土地相对而言平坦,也比较多。



       放在以前,女孩子宁愿嫁到腾云村,都不愿意嫁给张家寨的。



       张凡直接将这两姐弟送到腾云村,进村后,遇到一些村民,他们都心里奇怪:杨家姐弟舍得坐摩托车?



       “大哥,放我们在这里下车就好了。”杨玉清很感激地说道。



       就算是自己村的,遇到也未必免费搭你回来。人家这个大哥并不算很顺路,也还是送到村子,是个好心人。



       “没事,欢迎我去你们家坐一坐吗?”张凡笑问道。



       杨玉清两姐弟迟疑了一下,最后出于礼貌还是点头:“欢迎,就是我的屋子有点破烂……”



       张凡摇头道:“不碍事,我们黄石镇泥砖屋多得是,我村里也有很多。”



       杨玉清见张凡真的不介意,才露出笑容。刚才,就是考虑到自己家很破旧,不好意思邀请人家上门。



       下车后,男孩一股劲冲回家,一边跑一边大喊,全世界宣布自己回来了一样。手里提着两双鞋,其中一双是要给妹妹的。



       到了杨玉清家,张凡才深刻体会到这家人的不容易。



       一个七岁大的小丫头,放下准备喂鸡的米糠,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正在试穿她的新鞋,真是容易满足的孩子。



       屋里,还坐着一个老阿婆,眼睛看不见,摸着身边的墙站起来,脸上满是和蔼的笑容。她虽然看不见,可听到孙子、孙女的笑声,她就开心。



       “张哥,你到里面坐,我给你倒水。”杨玉清跟张凡说道。



       张凡扫了两眼里面,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不夸张。屋子旁边,围起来是一个鸡舍,里面养着十多只鸡鸭。



       门口的两边还晒着些东西,应该是金银花吧?



       他冒昧上门,就是想看看能否帮点小忙,这个家庭不容易。



       “金银花吧?”



       “是呀!我阿婆最近嗓子不好,别人说金银花好,我就摘回来晒。”



       杨玉清见张凡停在门口,望着那些金银花,不由解释道。



       说完,又往屋里开口:“阿婆,他是张家寨的杨大哥,今天送我跟阿弟回来,都不收钱。小妹,叫人,礼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