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少华山

作品:《 群史争霸

       时光荏苒,半年时间过去。



       王进母亲在半年里调养好了许多。



       史太公的药方对王进母亲确实有奇效。



       王进见史进的武功日益娴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也起了离开的心思。



       这一日,王进对母亲提及要走的想法。



       王母却是有些不舍,在庄上半年倒是过得舒适,但旋即王母又想到自己母子二人得罪了高俅,若是有朝一日身份泄露那岂不是连累了这心善的庄上人。



       “也好,那就明日启程吧,老太公待我们很好,你教那学生武艺时可不能藏私。”王母对王进认真说道。



       王母点点头,她其实也不懂武功,但她却懂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道理,他担心王进教别人时会有藏私。



       “自是没有藏私,史进天赋确实很好,我一身武艺也基本都交予他,剩下的只差水磨工夫每日勤练即可。”王进对母亲说道。



       “太公,家母身体已经养得差不多了,进准备带家母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



       史太公尽管万分不舍,但他也是一个知情理的人。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王教头愿意在庄上教导史进半年已经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了,他也不敢要求太多。



       “这是一些干粮,王教头就带上吧,都是刘大娘做的,我看教头你平日喜欢吃刘大娘做的饼子。”史太公拿出一份包裹递给王进。



       王进接过包裹,感激的向史太公道谢。



       “师傅,你就在我们庄上留下来吧,让我赡养你们天年多好!”史进对王进说道。



       王进摇头:“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们。不当稳便,以此两难。我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那里正是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



       史进见劝说不过,只好叹了口气,然后亲送十里之程这才洒泪分别。



       王进领着母亲离开,到了饭点打开包裹,这才发现里面除了干粮之外还有几块金锭与数十两白银。



       ......



       除了史进这边,方牧在周侗手底下每日习武也是大有长进。【13岁半】



       来到周侗手下已有一年半有余。



       石宝也已随着方牧一同在周侗手下练武。



       自从见了王进的本事后,石宝对小郎君的话却是信了几分,这天下高手倒是不少。



       偶然一次与周侗切磋,石宝全程被周侗压制,不过三十回合就彻底落败。



       石宝也是心服口服,虚心在周侗手下学习。



       周侗虽未收石宝为徒,但爱才之心升起的他偶尔也指点几番。



       方牧的武器也从木枪换成了铁枪。



       他正是长身体时,每日打熬力气精练内功,服用珍贵的药膳与药浴,内力和气力都增长极快。



       他能查看他人属性,却是无法查看自己属性。



       但也无妨,方牧可以通过与他人切磋来明悟自己大致水平。



       目前约莫等同于王家府上四十五点左右的家丁水平。



       能增长这么快除了遗传自方家天赋以外,还与名师的教导和价格昂贵的药浴有关。



       除了自己的药浴以外方牧还特意向家里又多要了一份分量的药浴给岳飞使用。



       对寻常家庭来说这药浴价格昂贵。



       但对财大气粗的方家来说也就是多拔几根腿毛而已。



       方牧对岳飞的看重已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除了通过梦中的历史知道岳飞未来的他以外,能坚信岳飞未来会有成就的或许也就只有他的母亲了,而这一份坚信还更多的含于一名母亲伟大的爱。



       说到底岳飞现在也只是一个刚十三岁的小孩而已。



       而且岳飞也不是什么权贵之家,也不是寒门子弟,更不是什么大家族子弟,五代以内的祖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官将军。



       他的出身只是一个破落了的小富户子弟——当然,也没有贫民那么夸张,否则岳飞也不至于十二岁就长得比同龄人更壮实力气更大了。



       至少吃饭穿衣还是不缺的,毕竟武将最重要的就是一副好的身体素质。



       不图财不图色不图权,能图的也就只有岳飞这一个人了。



       岳飞也清楚这一点,毕竟大家都不傻。



       但岳飞也没有那么抗拒方牧的友谊。



       这都得益于方牧是真心结交且待人真诚,没有部分官宦子弟那惹人生厌的骄纵毛病,平日里除了日常的学习以外方牧有事没事就往岳飞家逛。



       和已经武功大成的王进不同,岳飞现在的基础武力值也就43点......这还是在结交期间提升起来的。



       如果方牧能看见好感度的话,就能发现岳飞对他的好感度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数值。



       ......



       这一日,习练过的方牧收到一封来自史家庄的书信。



       书信是史进寄来的,信中讲到他家父突染病症数日不起,请县城大夫观看,药理调制无用,于写信前日病逝。



       询问送信人路程时间,史太公病逝已有两日了。



       方牧随即向史家庄赶去。



       当方牧到达的时候史太公已被盛殓,史家庄内挂满白布,来往庄客尽皆肩缠白布。



       史进眼框红肿。



       “史兄弟节哀。”石宝说道。



       方牧与史进双手合握。



       史进【武:78】【天赋①九纹龙:每战斗不小于10回合后可以更换武器,每更换一次武器武力值+2,最多叠加2次。】



       九纹龙这天赋是更换一次武器就提升武力值......是和王进教导了他十八般武器有关吗,可为何当师傅的王进本身却没有这个天赋。



       思来想去,方牧也只能将其归咎于天赋了。



       天赋这东西就是有的人就有,有的人就没有。



       七十八点武力值不算低了,府里成名多年的杜微也才七十六点,史进现在正值青壮,不出意外武力值应该还会有一个快速的提升期,升到八十几点肯定没问题。



       史进请了道士,又请了僧人。



       又是超度,又是坐坛,弄得很是隆重。



       就在史家庄服丧之时,距离史家庄二十几里外少华山。



       自当年新宋降临铲除天下众门派后,天底下的门派就少了许多,仅存的几个大教不是成为了国教就是躲入海外或者隐入深山。



       随着近些年天灾人祸,加之朝廷税负加重,乡间民怨滋生,有不少平民百姓活不下去干脆就落草为寇。



       这其中有些是真的贼寇,也有一些背后有门派的影子。



       少华山上近几月新添了一伙强人。



       有喽啰千余人,百十匹好马,还有三个头领。



       大首领神机军师朱武。



       面白细髯,脸红眼俊,擅使双刀,精通阵法广有谋略。



       二首领跳涧虎陈达。



       力健声雄,面容魁伟,枪长丈二。



       三首领白花蛇杨春。



       腰长臂瘦,脸消如锥,手使杆刀。



       这几月少华山寨里三人劫掠四方商客,击败不少好手,闯出了不少名气。



       就近的华阴县更是发出了悬赏悬赏少华山寨里几人的头颅。



       有了通缉令,吸引了不少自负本事的人去少华山想要拿首领人头揭榜,华阴县县令可是给出步兵都头的位置,若是能拿下人头就能一步登天,权职动人心。



       “哼,就这点本事也敢来我少华山?”少华山寨前,一雄伟壮硕的汉子甩干手中长枪上的血冷笑道。



       “那华阴县县令真是不知好歹,竟敢出榜通缉我等,惹得每日都有一群喽啰来烦人。”陈达烦躁的说道。



       “哥哥我们干脆就直接杀入那华阴县,取了那县令老儿的脑袋,看他还敢乱贴榜否?”陈达对朱武说道。



       朱武招来喽啰将地上尸体处理干净,摇头拒绝,“不可鲁莽,你们可曾听说过有哪地的县令是被山贼强人给杀了的?现在通缉我们的只是华阴县,若是真杀了华阴县县令,到时候来讨伐我们的就不是这些喽啰了,而是朝廷的正规军。”



       “那怕了那正规军,我们占据地理优势,有上千弟兄,还有哥哥和你我在,就算是一万人也休想攻上来。”陈达自信说道。



       “那若是两万人呢。”朱武说道,“如真杀了县令,到时来的就不止两万人。”



       朱武看得很明白。



       各地的县令本身也不是什么高手,县令属于文职,而且县令随身的护卫也不多,要杀一个县令其实不是什么难事。



       但杀县令就是挑衅朝廷的威严。



       县令是朝廷命官!



       有吏部亲发的官印。



       他们现在在地方劫掠反而不算什么大事。



       因为像他们这种山贼水贼太多了。



       杀了一批还有一批。



       只要不成气候,不杀朝廷命官,不攻占县城,朝廷的主要精力就不会放到他们身上。



       “不过虽然不能杀县令,却也可以让县令撤销对我们的通缉。”朱武说道。



       陈达觉得朱武有些太怂,不爽的坐在一旁,闭嘴不言。



       “哥哥说该怎么做?”杨春问道。



       “以借粮的名义杀入县城,只取粮,不杀人,相信那县令是聪明人就会明白我们与他井水不犯河水。”朱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