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医治

作品:《 明朝败家子

       朱厚照和方继藩二人到了宫中。



       此时,弘治皇帝并不在奉天殿,而是在乾宁宫。



       乾宁宫里,张皇后只得回避。



       因为在此刻,兴王朱祐杬,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各部尚书王鳌、马文升、张升人等,以及内宫十二监掌印太监,翰林院大学士沈文,以及英国公张懋,还有定国公人等。



       众人忧心忡忡,皱起眉来。



       陛下坐在榻上,眼里竟是乳白,看着甚是吓人。



       御医院医正刘芳战战兢兢的取了药上前:“陛下,该进药了。”



       弘治皇帝被人搀扶着坐起,叹口气:“卿一直说清肝明目,就可药到病除,可朕的病情,却是愈发严重,而今,非但没有缓解,反而……”



       刘芳不知该咋说才好。



       医书上确实是这么说的。



       弘治皇帝觉得悲哀。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作为天子,眼睛瞎了,那么,这和废人有什么关系。



       这半个多月以来,他几乎已经无法观看奏疏,在这黑暗的世界,给了他一种恐怖的感觉。



       仿佛……世界与他隔绝了。



       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政,现在突然再也处置不了国家大事,这使他极焦虑起来。



       由一个小宦官端上了刘芳进献的药。



       这药远远的便可闻到一股清凉之气,有金银花,有薄荷。



       弘治皇帝接过了药碗,正待要喝下。



       此时,萧敬匆匆进来:“陛下,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来了。”



       弘治皇帝一愣,放下了药碗,他耳朵侧起来,倾听。



       便听到了匆匆的脚步声。



       “儿臣见过父皇。”



       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弘治皇帝心里一暖。



       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女婿啊。



       他张着眼,眼里露出可怕的乳白,却是露出了微笑:“啊,你们可算是来了,朕等候你们多时啦……”



       朱厚照看着父皇,心里有点小小的难受,便膝行上前:“父皇的病,竟严重到了这等地步吗?”



       弘治皇帝伸出手,朱厚照主动将手伸过去,父子二人牵住了手,弘治皇帝才道:“这几日,你们二人,都在治眼疾,是吗?”



       “是的,父皇。”朱厚照道:“儿臣……”



       弘治皇帝却是感慨:“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朕的儿子,是有孝心的人,厚照啊,朕平时,皇天在上,列祖列宗也在上,当初,朕克继大统,承祖宗基业,这二十多年来,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愧对列祖列宗,对不住天下的臣民百姓。而如今,朕的眼疾,日益沉重,你是朕的儿子,是朕的血脉,父子连心,这国家大事,朕是处置不了了,现在……这大任,也该到你的肩头了,朕对你……”



       朱厚照忙道:“父皇,儿臣只恐处置不来。”



       弘治皇帝苦笑:“平时,不都是自以为是的吗?怎么今日,却是胆怯了。这世上,没有什么难事,只需勤勉就是了,在这里的,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今日召他们来,是希望他们能像辅佐朕一样,尽心的辅佐你。”



       刘健等人,悲从心起,虽非是生离死别,可想到陛下如此,纷纷眼圈红了,拜倒:“陛下……”



       弘治皇帝摆摆手,阻止他们说下去:“旨意,拟好了吧?”



       另一边,翰林院大学士沈文还在挥毫泼墨,沈文道:“陛下,请稍等老臣片刻。”



       朱厚照咳嗽一声,这一次倒是不必偷偷摸摸的回头去看方继藩了,而是大张旗鼓的给方继藩使了个眼色。



       方继藩便道:“陛下圣明哪。”



       朱厚照心里怒了,本宫让你干点正经事,你又来喊圣明了。



       指望不上方继藩,朱厚照便笑道:“父皇,其实儿臣此次入宫,是在医学院……”



       “是那什么金针刺眼术是吗?”弘治皇帝微笑,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他,弘治皇帝道:“朕老了,可经不起折腾……何况,御医院说朕是肝火太盛的缘故……”



       肝火太盛,弘治皇帝对于这个诊断,可谓是深信不疑,不为别的,他相信这个。



       朱厚照道:“儿臣所带来的,就是这清肝明目的药,这是西山医学院研发的,特来献给父皇。”



       说着,他朝萧敬使了个眼色。



       萧敬取出太子让他随身拎着的食盒,打开,果然,一股药香传来。



       弘治皇帝听罢,也是一愣。



       对呀,西山医学院,想不到也对清肝明目有心得。



       这太子,果真是有孝心。



       他笑吟吟的道:“倒是难为了你。”



       朱厚照道:“儿臣先喝一口,试试药,若是没有问题,父皇赶紧吃药,这药的药效,保管比太医院的要好。”



       说着,萧敬已盛了一碗药,朱厚照抢过去要喝。



       弘治皇帝却是板着脸:“既是太子的药,朕有什么可疑心的,取来吧,不必试了。”



       朱厚照道:“就算儿臣不试着喝,也该用银针来试试看。”



       萧敬已将一碗药送到弘治皇帝手里,弘治皇帝微笑道:“大可不必。”



       近来,他喝药已有心得,直接取了药,快速的一饮而尽,忍不住的,口里咂巴咂巴一下,这味道,和御医院的完全不同,好似没有金银花和薄荷味,可这味道,竟有几分熟悉,像是什么时候吃过,什么时候呢?



       朱厚照眼巴巴的看着弘治皇帝喝了药。



       方继藩已经窜起来:“陛下刚吃了药,需小憩片刻,请大家先回避。”



       弘治皇帝愣愣的还没反应过来。



       刘健等人面面相觑。



       朱厚照道:“方继藩说的对,正好,我有一些话,想和父皇说。”



       众臣听罢,心知往后,本就是太子做主了,只得乖乖行礼,退避出去。



       萧敬和御医刘芳留下。



       两个人还懵逼呢。



       朱厚照则搀扶着弘治皇帝平躺,弘治皇帝则努力的回忆着什么,突然,觉得浑身懒洋洋的,一股强烈的睡意袭来,弘治皇帝觉得自己的舌头也开始大了,他猛地想起什么:“这……这不是臭麻子汤吗?”



       当初割阑尾的时候,弘治皇帝就试过了。



       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朱厚照嘿嘿笑:“哈哈,这是加强版臭麻子汤,药效比之从前,要强十倍,喝下这一碗,莫说是人,便是一头牛,说让他倒就让他倒。”



       “你……你……”弘治皇帝想要骂什么,可他越激动,越觉得身子昏沉沉的厉害。



       萧敬和刘芳吓着了,两个人噗通跪下:“陛下……殿下……”



       方继藩已干脆利索起来,正色道:“好啊,你个该死的萧敬,明明太子殿下给陛下进的是清肝明目之药,这药到了你手里,怎么就掉包,成了麻药了,殿下,我建议将萧敬阉了,不,再阉一遍!”



       萧敬吓尿了,哭哭啼啼的道:“齐国公,不能这样冤枉人哪。”



       方继藩声色俱厉道:“就是冤枉你如何,现在太子殿下做主,我想捏扁你就捏扁你,想把你搓圆,就搓圆,怎么,你还不服气?”



       萧敬:“……”



       朱厚照却已从袖里丢出了一份旨意,拍在萧敬头上:“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立即出去,念诵陛下的旨意,老方,准备好,将人移去西山医学院,年纪一大把,还讳疾忌医,哼,不是看在你是我父皇……”



       方继藩捂住朱厚照的嘴:“快别说了,干正经事。”



       …………



       萧敬走出了寝殿。



       寝殿之外,诸臣焦灼的等候着,每一个人都是长吁短叹。



       萧敬扯着嗓子:“陛下有旨意。”



       沈文一愣,自己的旨意还没有拟定啊,而且……



       萧敬心里更痛苦,无论陛下如何,太子殿下肯定是要克继大统的,这旨意,他念也得念,不念也得念。



       众臣听到圣旨二字,纷纷拜倒。



       萧敬打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之天子克继大统、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只此一子,嫡子朱厚照,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文武无双……”



       萧敬继续念下去,足足夸了太子数百字,听得刘健等人目瞪口呆。



       萧敬方才道:“朕今染眼疾,已致失明,闻太子与齐国公方继藩医术无双,乃今之扁鹊也,今付托重任,令其治疾,若果能治愈,自是大功于朝,若有疏失,则生死勿论,朕绝无加怪之心……钦哉。”



       治……治……病。



       怎么好端端的,就治病了呢?



       刘健觉得有蹊跷,开口道:“萧公公,何以陛下转念之间,就改了主意。”



       另一边,英国公张懋皱眉:“可否请将圣旨赐下,老夫看看。”



       可在此时,却已有车马呼啸而来,想来是早就预备好了的。



       这边,朱厚照和方继藩,会同几个宦官,不知从哪里寻来的担架,抬了弘治皇帝便走。



       将弘治皇帝架上了车,朱厚照亲自赶车,驾的一声,马车绝尘而去。



       只留下刘健等人,还是一脸发懵。



       到底……是什么情况?



       萧敬手里还捏着圣旨,双手颤颤,牙关咬的咯咯作响。



       “不会又是要动刀子吧。”似乎有人醒悟过来,一跺脚:“这旨意,到底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