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又要发大财了

作品:《 明朝败家子

       佛朗机人进退有据,毫不犹豫的开始选择后退。



       他们犹如潮水一般,留下了无数的尸首,以及断壁残垣,迅速的脱离战场。



       而此刻,新津只剩下了一片狼藉。



       明军舰队显然对于佛朗机舰队有所忌惮。



       这支舰队,比之明军所见的任何佛朗机舰队还要强大。



       大船靠岸。



       首先登陆的乃是徐经。



       虽然这岸上,是否还有残留的佛朗机的残军。



       可是徐经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自己恩师的爹,就在岸上啊。



       浩浩荡荡的明军水军开始登岸。

m.quanzhifashi.com

       在这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人们疯了似得搜查生还者。



       “大使。”



       有人匆匆而来。



       徐经抬头。



       雨水已将徐经打湿了,他湿漉漉的,失魂落魄。



       “寻到了。”说话的人,脸色沉重。



       徐经道:“在哪里?”



       那人领着徐经跨过了满是弹孔的夯土墙,在一处沟堑里,寻到了一个匍在地上的健壮身影。



       徐经几乎是扑了上去,这个人……浑身的刀伤有数十处,若非是穿着铠甲,只怕任何一刀,都足以让他毙命。



       他几乎是泡在了雨水和血污里,面上苍白,显然是失血过多。



       徐经看到了熟悉的脸,眼里,已噙出泪来。



       是鲁国公。



       他忙是伸手,伸出手的时候,徐经的手在微微的颤抖,指尖轻轻的放在了鲁国公方景隆的鼻尖之下,气息微弱,还活着……



       只是……



       几个医学生,已是背着药箱匆匆而来。



       他们已经急疯了,太多人需要救治。



       第一批的医学生,抵达了新大陆,他们在这里,开设了医学院,开始不断的培训着医学生,可即便如此,到了现在,人手还是远远的不够用。



       一个医学生皱眉,蹲下,检查了鲁国公方景隆的伤口以及脉搏,在雨中,他默默的抬头:“鲁国公……他…………他现在还能活着,已是……已是奇迹,只是……他浑身受创三十一处,有一处伤口,几乎扎入了心脏,依学生所见,只怕……”



       徐经斩钉截铁的道:“想尽一切的办法,救活他。没了鲁国公,黄金洲就完蛋了!”



       医学生沉默。



       数十万的军户来此,他们遍布于各地,之所以,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各处放权的军镇还能被约束,只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鲁国公的威望在此,各地镇守的武官,绝不敢有异心。另一个原因,便是有大量的儒生,遍布于大陆的各处角落,这些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儒生们认同的,乃是大一统,是大明正朔。



       一旦……鲁国公出了意外,或许,暂时局面可以稳住,未来呢?



       “是,学生尽力而为,只是……”这医学生为难的看向徐经……



       徐经已站起来,他脸色铁青:“当然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立即派出快船,传信!向西岸发出信鸽吧,让他们,从西岸顺洋流送出消息。”



       “传令各处,佛朗机人,开始大举报复,各处都要有所准备,新津,要重建起来,永不陷落!”



       医学生们已经在无数人的帮助之下,搭起了临时的医院。



       无数的士兵,将幸存的人抬了来。



       舰船上的药品,统统卸下。



       而此时,方景隆已经进入了临时搭建的蚕室里,他的衣物已经剥下,浑身上下,千疮百孔,几乎寻不到一处,完好的皮肤。



       在用消毒水清洗了身子之后,医学生开始取出他身上的断刃。



       紧接着,开始包扎。



       而至始至终,方景隆都是昏厥的。



       医学生已经开始对他进行输血。



       在这些都做完之后,他能不能醒来,能不能活下去,伤口是否会感染,并发症是否会夺去他的性命,只有天知道了。



       “刘大夫,又送来了一个人,是个儒生,您赶紧去看看。”



       主治的大夫已经摘下了口罩,他吐出一口气,深深的凝望了手术台上的方景隆一眼,匆匆走出了蚕室。



       蚕室之外,几个武官,焦灼的在等待。



       “怎么样了?”



       刘大夫沉默了片刻,他想了想:“最好,还是预备好后事。”



       他神情疲倦,却还是道:“学生也极想将公爷救活,可是伤的实在太重太重了,学生不敢抱有任何期望,所以,请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拨开了人群,冲向另一边的床位。



       …………



       数只信鸽,早已火速的离开了新津,朝着阴霾的天穹展翅而飞。



       徐经背着手,眼泪模糊,看着那信鸽振翅飞起,脑海里,却想到了恩师得知噩耗之后的画面。



       自己……对不住恩师啊。



       他不禁捶胸跌足。



       …………



       方继藩气冲冲的到了女医学堂,然后将赤着上身,伸出胳膊,向女生们展示自己肱二头肌的朱厚照给扯了出来。



       朱厚照气咻咻的道:“老方,你做什么,本宫……本宫……”



       方继藩鄙视的看着他,丢了一件外衫给朱厚照穿上:“殿下,你要一点脸吧,书院是正经的地方,不是你胡作非为的场所。”



       朱厚照乐呵呵的穿上了外衫,笑嘻嘻的道:“她们不晓得什么是肱二头肌嘛,我给她们瞧瞧,老方,你瞧我这身肌肉,还不错吧,我都听女学生尖叫了。”



       方继藩汗颜,抚摸着自己的额头:“殿下,以后别来女学堂了。”



       朱厚照瞪着眼:“为啥,凭什么不来了?我是她们的祖师爷,没有我,她们学什么医?”



       朱厚照开始唧唧哼哼,抱怨方继藩对他有所防范。



       方继藩却道:“近来不知怎的,觉得眼皮子跳的厉害,左眼跳财还是跳灾来着?”



       朱厚照想了想:“可能是跳财吧。”



       方继藩顿时松了口气:“看来又要发财了,说起来,我这里恰好有一个项目,来……”



       为了转移朱厚照的注意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啊。



       方继藩兴冲冲的将朱厚照引到了镇国府,取出一个图纸。



       “这……这是什么?”



       “游乐场。”方继藩道:“你瞧,这叫旋转木马,这叫过山车,这……还有这……”



       朱厚照目瞪口呆:“这……是做什么的?”



       “规划一千亩地,打算建在五环之外,也就是你的地上,到时只要建起来,带来了人流,附近的土地,价码就不同了。”



       朱厚照摸摸脑袋:“这样啊,要投入多少银子?”



       方继藩道:“银子是小事,现在最紧要的是蒸汽研究所,什么时候才将蒸汽船给下海,不然这样拖延下去,这银子如流水一般,吃不消啊。”



       “快了,快了。”朱厚照道:“再改进一二,也就成了,老方,你放心……”



       方继藩一丁点都不放心。



       …………



       足足过了一月,终于……蒸汽研究所来了消息。



       蒸汽海船,即将下水。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方继藩乐坏了。



       数百万两纹银,数之不尽的人力,终于……要有结果了。



       方继藩立即上奏,这一次,朝廷对于蒸汽机,显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此前的蒸汽火车,已经让整个朝廷叹为观止,而这一次……蒸汽船又会如何呢?



       满怀着期待的弘治皇帝,立即召见方继藩与朱厚照。



       刘健也在此,他面带笑容,因为……方继藩昨日,又给他送去了一封来自于黄金洲的书信。



       看过了书信,刘健方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新津教书,其实……到了此刻,刘健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儿子,是否有出息了,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见字如面,一篇书信,足以让刘健高兴小半年。



       方继藩和朱厚照入奉天殿,行了礼。



       弘治皇帝戴着眼镜,气质有所不同,他低头看了一眼方继藩的奏疏:“朕听方卿家上奏,说是蒸汽船已是研制完毕,这好的很哪,这蒸汽船,到底是何物。”



       方继藩其实,也不知朱厚照到底鼓捣出了个啥,不禁侧目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想了想:“还未试水,儿臣也说不好。”



       弘治皇帝吹胡子瞪眼。



       大张旗鼓的宣扬了一通,结果你告诉朕说不好?



       刘健微笑道:“陛下,新鲜的东西,确实需尝试之后,方才知道好坏。”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花费了近千万两纹银,可万万别出什么差错才好。”



       刘健等人,本是面带笑容。



       可是一听到近千万两纹银的时候。



       这殿中的群臣,一个个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他们平日扣扣索索,一年国库的支出,纹银也不过是数百万两啊,就这么一条船,你花近千万?



       刘健和谢迁对视一眼。



       谢迁又不禁去看李东阳。



       李东阳的心,疼的不得了。



       至于其他人,就更别提了,尤其是那今日来此奏对的吏部左侍郎梁储,更是冷哼一声。



       他对方继藩意见很大,自从自己的女儿去了西山书院,自己就没一日睡好过,想到自己女儿的名声,想到她的将来。



       还有自己的夫人,为了这事,成日哭哭啼啼,这一大家子人,真的没好日过了。



       现在横竖看方继藩不顺眼,自然不会给方继藩好脸色看。



       …………



       第二章,求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