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黄河清,圣人出

作品:《 明朝败家子

       王佐说话之时,含笑自若。



       可在别人听来,却是另一番滋味。



       齐国公为何没来?



       这是问李朝文的。



       齐国公为啥就要来?



       言外之意是,你李朝文不过是齐国公的傀儡,傀儡来了,正主儿却不见踪影吗?



       倘若李朝文矢口否认和撇清自己与齐国公的关系,那便是欲盖弥彰。



       可若是承认,便是承认李朝文乃是受了方继藩的指使。如此一来,李朝文受方继藩的授意,欺君罔上,妖言惑众的罪名,便算是坐实了。



       王佐乃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一身的傲骨,凛然的看着李朝文,内心深处,却仿佛有火焰要喷出来。



       他最看不得妖道误国,像李朝文这样的人,在他眼里根本是容不下的。



       此刻听得王佐问李朝文,方继藩在哪里,大家都屏住呼吸,想听这李朝文的解释。

m.quanzhifashi.com

       李朝文却只微笑,朝王佐颔首点头,而后道:“师叔日理万机,无暇来此。”



       他……居然直接承认了自己和方继藩的关系。



       一下子,堂中竟是哗然。



       王佐冷冷的睇凝着李朝文,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意,下一刻他便开口道:“那么,请问,尔等之所言,都是齐国公教授的吧。”



       这种事情若是承认了,那大家都跟着完蛋了呀。



       李朝文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他整个人很淡然平静,摇着头,一字一字的从嘴角里并出话来:“不是。”



       王佐却是不信,冷哼一声,便咄咄逼人起来。



       “还说不是,你与方继藩的关系,人尽皆知,齐国公日理万机,这没有错,他也算是为大明做过一些好事,有一些功劳,可是……勾结你这等方外之人,胡言乱语,这……是君子所为吗?”



       李朝文整个人依旧很镇定,朝着王佐郑重的道:“这是天意!”



       “呵……”王佐冷笑,咬了咬牙,便恶狠狠的反驳李朝文。



       “好一个天意,成化年间,多少似你这样的道人,口口声声说着天意,蒙蔽天子,秽乱宫中,误国误民!”



       王佐气势如虹。



       同来的不少人,都同仇敌忾起来。



       这翰林院中的翰林,有的支持王佐,自是横眉冷对。却也有不少新学之人,显得不太自信。



       “这就是天意,圣人要出了,圣人便是天子。”面对气势滔滔的王佐,李朝文面上的神色,并没一丝变化,而是很心平气和的道:“贫道岂会虚言,更不敢欺君罔上。”



       “哈……”王佐轻蔑一笑,双眉扬了起来,厉声说道:“好一个天命,那么,老夫斗胆要问,如何来证明你的天意。”



       “前几日,天上帝星……”



       王佐厉声打断李朝文:“少来这些虚无之言,老夫只问你,除此,还有什么可以证明吗?”



       口气里充满了不屑和鄙视。



       “圣人出,黄河清。”



       天上帝星闪耀,直冲文曲,这是李朝文所观察来的天象。



       而至于所谓圣人出,黄河清,这就更加玄乎了。



       “哈哈……”王佐又笑:“那么,黄河水清了嘛?”



       李朝文沉默了片刻,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多少的底气,不过到了现在这个份上,他却不得不道:“不知。”



       “黄河水浊!”王佐厉声大喝:“而你这圣人出,黄河清之言,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朝文沉默。



       事实上,他根本无力反驳。



       和一个清流官比口才,不是他所擅长的。



       堂中的诸人,又开始哗然,人们彼此交头接耳,甚至有人发出了讥笑。



       “你方外之人,理应在道观之中,安心修道,不成想,居然利益熏心至此!”



       “你这种人只会胡说八道,祸害人……”



       “……”



       “尔难道不知王法嘛?何为天命,你一区区道人,也敢自称天命?”



       “……”



       人群之中,一人悄悄的记录着每一句话,此刻,他的冷汗已是淋漓而下。



       这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面对一身正气的王佐,李朝文,根本没有一丁点的招架还手之力。



       虽然李朝文还是很淡定,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已是没有了自信,此刻的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王佐等人了。



       见李朝文无力反驳。



       接下来,四周便只剩下王佐的咆哮了。



       ………………



       弘治皇帝背着手。



       他脸上十分阴沉。



       萧敬小心翼翼的看着陛下,萧敬的手里,还捏着一份刚刚给陛下过目的奏报,奏报是从翰林院送来的,记录了王佐和李朝文辩论的经过。



       而对此。



       弘治皇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丢人哪。



       这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他的心此刻也是沉到了谷底。



       哎……



       本来还以为,这个李朝文能有什么高论。



       好嘛,就算是你李朝文没有高论,可方继藩是你师叔对吧,这是你师叔的主意,有他在背后,难道就不教你一点什么。



       结果呢。



       这是一面倒啊。



       几乎是李朝文没有任何反诘的机会,却被王佐按在地上猛锤。



       辩论……何止是输,压根就成了笑话。



       简直令人不能直视了。



       “当时翰林院中如何?”弘治皇帝不禁看向萧敬,追问道。



       萧敬小心翼翼道:“陛下,听人说,满堂哄笑。”



       弘治皇帝内心有无数头马飞过,他看着萧敬一眼,嘴角动了动,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



       这一刻,弘治皇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仿佛看到的是,这翰林院上下,笑得不是李朝文,这……笑得是朕哪。



       朕数十年的脸,算是彻底的给这李朝文丢尽了。



       弘治皇帝焦虑不安,便继续追问萧敬。



       “还有呢,还有呢?”



       “没……没有了。”萧敬道:“李朝文身体有所不适,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说是要告辞,王佐不肯,让他再辩。李朝文急于脱身,答应了三日之后继续辩论,这才肯放他出来,出来时,这李真人十分狼狈……”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都无所适从了。



       都这样了,三日之后,还来……



       还嫌不够丢人吗?



       不过想想,其实也有道理,王佐怎么会轻易放过李朝文,这是趁他病,要他命。倘若李朝文不肯答应,是肯定不会放他走的。



       “事情竟到了这个地步。”弘治皇帝不禁想哭,可却是欲哭无泪呀,虽然他很想躲避这场风波,可是自己找的麻烦,含泪也要解决。



       他认真思虑一番,便追问萧敬:“方继藩在何处,他再哪里?”



       萧敬道:“不知。”



       “这……”弘治皇帝想要说点什么,随即,却又叹了口气。



       自己能说什么呢……



       怪只怪自己啊。



       弘治皇帝落座,故意显得镇定的样子:”黄河清,圣人出,这是谁说的鬼话!”



       ……………………



       孟津县。



       此处本是关中的津要之地,可随着关中的没落,也已渐渐的衰落下来。



       前几年,突然,一群商贾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借助着黄河的渡口,将无数的稀奇的货物运送于此,而后往关中集散,因而,孟津开始渐渐的繁华起来。



       这是最普通的一日。



       早起的人们,纷纷到了码头,预备着一日的劳作。



       可突然之间,一个古怪的声音发出来:“呀……”



       这一声之后,孟津县黄河渡口的军民们,沸腾了。



       那本是浑浊的黄河水,在这一刻,居然……清澈起来。



       清澈的河水滚滚而下,依旧发出了怒吼。



       .....



       这两天太忙了,感觉昏了头,没码字,整个人急的不得了,知道很多人在等,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