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有价无市

作品:《 明朝败家子

       来此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



       以至于王金元都惊动了。



       毕竟起初调查的时候,王金元认定了这陈庄的宅邸并不好卖,因而,现在虽徐徐的推出一些宅邸来,却不敢推出太多,不过先拿数百套来试试水。



       可哪里想到……竟是火爆如斯。



       这些大户进了来,却是发现,这些宅邸居然‘廉价’。



       当然,毕竟是上了楼。折算起来,占地并不大,因而……更是豪气。



       王金元匆匆的赶来,外头还有乌压压的人,可这数百套,却早已卖了个精光。



       “大掌柜,您看现在怎么办?”



       王金元眯着眼,脸抽了抽。



       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少爷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着这乌压压的人群,他甚至有些费解,这陈庄的宅邸定价其实不算低了,一套二十丈的宅邸,可那也需几百两的银子。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自起了楼,这京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买那等带宅院的宅邸,绝大多数的百姓,能在几层的小楼里有个栖息之地便算是幸运。因而,这等楼房,大家都用丈来计量!



       譬如新城的楼房,往往是一丈二十一两银子,如此一来,寻常一个二十丈三口之家勉强能住下的楼房,却也需四百两银子上下。



       当然,老城的价格要低廉得多,不过八九两银子一丈而已。



       现在银价在大明贬值,且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价格在老城倒是不吃力,不过新城……却足以让寻常人望而却步了。



       西山新城所售的价格,现如今和老城差不多,二十丈,也不过两百两银子不到,当然,看似是便宜,可实际上……却是价值不菲,需知一亩地,便可建数十套这样的宅子,何况新城的楼,明显要高不少,这样算下来,甚至可达上百套。



       “怎么办?”王金元背着手,他在少爷面前,固然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可除了少爷,他在京里是横着走的人,自是气度非凡,连说话都是慢条斯理:“还能怎么办,再拿出几百套来,先卖一部分,到了明日……挂牌涨价,每一丈加二两银子。”



       有人来抢,这还有什么说的,当然是极力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于是乎,西山新城楼还未建完,居然火热起来。



       这些疯了似的人,三五十套,甚至上百套的买,放出一批,便立即售罄。



       这些年来,奥斯曼在京里,凭借着当初那些出关的儒生为纽带,早已笼络了许多人,何况奥斯曼的金银,已开始悄无声息的流入,李政每日都会将所有购置的宅邸数目和金流进行汇总。



       他不懂精密的计算,却大致心里是有数的。



       每日数百套的抢购,以至于西山新城的宅邸价格,不断的攀升。



       而每日买入所费的银子,往往超过了十数万之数。



       这个数目,是极惊人的。



       毕竟每日花销如此巨大,若是坚持一月下来,便是数百上千万两纹银。且还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所需的资金,却是越来越大,越到后来,便越是吃力。



       当然……李政对此,一丁点都不担心。



       因为绝大多数抢购,用的都是自西山钱庄借贷的资金,自付三百万两便可撬动上千万两的金流。



       他在国使馆中,犹如运筹帷幄的将军,每日指挥着下头的商行,以及商队不断的买入。



       可与此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察觉出不对劲了。



       西山新城每日攀升,短短一月功夫不到,价格竟从每丈八两银子,升至十五两。



       这即是说,一个月前,倘若买了一套宅邸,自己的身价,便可翻上一倍。



       人总是盲从的。



       起初没有人看好西山新城,都认为过于偏僻,有这闲钱,在老城和新城买,难道不好吗?



       可一旦西山新城暴涨起来,许多人便动心了。



       这等于是在地上捡银子啊。



       据闻现在在西山新城,到处都是打探消息和挥舞着宝钞去买宅邸的人。



       更听说,需清晨去排起长龙,方才有机会将宅邸买下来,若是迟一些,便只能明日请早了。



       于是乎……许多人开始行动起来。



       那西山新城,竟是转瞬之间热闹了不少。



       乌压压的每日都是人。



       人们兴奋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新城购置房产的岁月。



       以至于寻常的百姓,也拿出了积攒了数年的积蓄,东拼西凑,妄图去分一杯羹。



       理智的声音,很快被贪婪的声音所淹没。



       “李侍郎,又涨了,清早时,我们的人便继续抢购,可谁料到,居然……居然……今日卯时过去,已是排起了长龙,只有刘东家派去的人,买下了百来套……其余人,只能望洋兴叹。”



       此时,书吏们都很兴奋,看李政时,眼光就全然不同了



       李政却是一副举重若轻的样子,只颔首点头,而后继续发号司令:“明日让他们赶早,现在流动的资金,还够不够,若是不够……还需抽调……”



       “是,是。”



       “现如今,手里的房产有多少?”



       “已抢购了四万套了。”



       这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不过……李政依旧摇头,叹道:“还是不够,还差得远。”



       “只是大家手中的现银,已经枯竭了。”一个书吏为难的道。



       “带来的那些黄金,统统兑换了宝钞没有?”



       “已是兑换了。”书吏道:“为了掩人耳目,故意用的乃是商队的名义。”



       “还是要小心一些。”李政淡淡道:“除此之外,让大家伙儿想尽办法筹措金银,手中的宅邸越多,这西山新城的涨跌,便操持于我们的手里了。”



       “是。”书吏乐呵呵的道。



       …………



       王金元能帮方继藩打理这么多的产业,自是有能耐的,他早已看出了有些不寻常,这突如其来的金流,犹如水漫金山一般,迅速的冲击着西山新城。



       原本这是西山新城的大利好,人们习惯于买涨杀跌,卖得好,自然而然,更多人愿意去买。



       可王金元却还是察觉出了什么,他令西山钱庄,开始查看这些金流的源头。



       另一方面,一面加大供应宅邸,一面气喘吁吁的寻到了方继藩。



       “少爷……少爷……”他手里抱着一沓账目,送至方继藩的面前:“少爷,小人觉得这有些不同寻常,您看……这西山新城,火的过了头,起初小人还以为,大家伙儿相信少爷的本事……不不不,现在小人也认为,少爷手眼通天……”



       方继藩扬手便给他一个耳光:“手什么眼,通什么天,狗东西,外头已有人喊本少爷是立皇帝啦,你还想手眼通天?”



       方继藩瞪着王金元。



       王金元忙捂着腮帮子,哭了:“小人不是那个意思。小人的意思是……”



       方继藩随即,倒是心平气和了。



       年纪越长,他越晓得不可动怒的道理,平复了情绪,他拿起了账目,只粗略的一看,便抬头:“你的意思是,背后有大量的金流,拼命的流入西山新城?”



       “正是。”王金元对此显出了担忧,道:“这太不寻常了,原本这西山新城,按着原有的计划,是徐徐放出的,可每日都是人潮汹涌,不得不加大供应,少爷……您说……”



       事有反常必为妖啊!



       方继藩却是微微笑道;“人家要买,当然没有不卖的道理,地……是本少爷的,无论什么金流,终究还是落入了本少爷的囊中,这很合理。”



       “可是……小人就怕……掌控不住啊……”王金元忧心忡忡,他还是极有风险意识的:“要不,西山钱庄那边收紧一下……”



       这是他想到的规避风险的办法。



       方继藩显得很是泰然,摇头道:“既然打开门做买卖,就没有不卖的道理,你放心便是,这不过是些许的小事,若真有人添乱,也不必担心,我踩死他。”



       看着自信满满的方继藩,王金元心里松了口气,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少爷英明。”



       他对他家少爷就是这么信服!



       方继藩随即道:“这时候,我倒是想起了我的爱徒刘文善了,却不知他现今如何,这已过去了两三年,也不曾有他的消息,按理来说,这船队理应到了北方省吧,这个时候也该有消息来了。”



       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还是很在乎他的每一个徒弟的。



       说到此处,外头却有人莽撞的冲了进来,慌张道:“不得了,不得了……公爷,不得了了。西山新城那儿闹起来啦,许多人清晨排起长龙,谁晓得,只半个时辰便售罄,那些买不着的不肯散去,然后闹得厉害。”



       方继藩:“……”



       王金元皱着眉头忙道:“少爷,小的去处置,小的这就去处置。”



       方继藩颔首点头:“滚吧。”



       等这王金元一走,方继藩收起了心神,却是坐回了案牍。



       只见在这案牍上,是数不清的设计图纸,都是常威送来的。



       方继藩提笔,在上头不断的删删改改,显得极认真。



       现在框架已经建的差不多,再接下来……便该拿出点真东西了。



       ………………



       感谢新盟主江西老琚同学,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