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348
作品:《 极品小神棍》第三百四十三章 宾客如云
第三百四十三章 宾客如云
此时此刻,张远山的高干病房里人满为患,许多人把若大的一个病房挤得满满的。【..】
仔细看去,这些人正是白马山村的村民,有张家的亲戚,也有村里的邻居,何大牛,孙秋以及马贤青等人赫然在目。
当然,各种礼品和水果花篮,也摆满了整个房间。
张横还真没想到,村里的人会从乡下赶来,到省城中医院来看望父亲。
一时间,他心中还真是感动莫名。
“啊呀,阿横来了,阿横回来了!”
这个时候,众人也看到了门口的张横,顿时热情地叫了起来。
“马叔叔,大牛,小秋!”
张横一个个与他们打着招呼,忙得不亦乐乎。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张少,来迟了,来迟了!”
门口突然又响起了一个人的说话声:“不好意思,听说张老先生在这里住院,在下连忙赶了过来。但还是来迟了,真是不好意思啊!”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新时代公司的老总倪有水,在他的身后,还有两个年青人抬着一只大花篮,显然,他也是来探望张远山的。
“倪总客气了,谢谢倪总。”
张横连忙迎了上去,与倪有水握手。
一边的马贤青和何大牛等人,也上前与他寒喧。
现在的倪有水,与白马山村里的人也都很熟了。
自从朝家倒台,朝百万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被抓起来后。朝家在白马山村的那些苗圃,经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大部分属于强抢强卖所得。
因此,这些苗圃现在也都归还给了原先的主人。
何大牛和倪有水抓住这个机会,在村里组建了一个合作社,由他们新成立的公司提供花苗,苗木成长后,统一收购。与村民们签定了合作协议。
这顿时让整个白马山村的村民都无比的兴奋,对何大牛和倪有水也充满了感激。
貌似有了这个合作社,村民们以后的收入基本有了保障。这可是以前朝百万在时,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所以,这段时间来,村里那些原本外出打工的年青人,也都陆续回到了村里,开始做起了苗圃。
不仅如此,倪有水投资的一千万,现在也已划到了古越县的帐上,并组成了一个特别的筹建委员会,专门负责此事。
白马山村通往外面的路,已如火如荼地在建设中,这更是让所有村民看到了至富的希望。
如今的马贤青,腰杆也感觉挺了几分,白马山村以前没任何的收入。但是,自合作社建起来以后,光是每年要交给村里的费用,就是一笔巨款。
有钱自然是喉咙响,现在的马贤青,即使是在昌安镇里,也不象以前那样低三下四,也敢粗着嗓子与其他村的书记打招呼了,感觉很是扬眉吐气。
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张横带给他们的改变。
因此,如今的白马山村里,每一个人都对张家充满了感激。
“这里是不是张少父亲张远山同志的病房?”
正说着话,这个时候,门口又是一个人捧着花篮走了进来,望望满屋子的人,那人满脸的惊讶。
屋里的人也是一个个很是狐疑,因为大家还真不认识他。
“傅校长,您怎么来了?”
幸好,张横回头一看,立刻认了出来,正是当日替小黑妞去报名时,之江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校长傅志君。
“啊呀,张少,您好,您好。”
傅志君一看到张横,脸上顿时露出了馋媚的笑意,连忙上前握住了张横的手:“您父亲在我们这边住院,您咋不通知我一声,若不是平局跟我说,我还蒙在鼓里呢!”
傅志君有些责怪地说着,神情中却满是馋媚。
他现在对张横确实是充满了莫名的敬畏。
不仅是张横的背景,更是张横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当日得张横的指点,他自然不敢有丝毫的迟疑,马上就着手在校门口塑一座名人雕像。
最后,选定了孔子像做为学校的形象,矗立在了校操场上。
说来也是奇怪,自孔子像矗立起来以后,学校门口的交通事故竟然奇迹般地减少了,尤其是学校里的学生,自此之后,就没有再发生过一次车祸。
这让傅志君在感慨之余,心中也是对张横充满了尊敬。
看来,那位张少果然非同小可,他的一个主意,就解决了困扰学校这么多年的问题。
所以,这次听说张横的父亲在省中医院住院,他自然是望,以表示心意。
“哈哈,老傅,想不到你比我还快啊!”
傅志君正与张横寒喧着,这个时候,门口响起了一个爽朗的笑声:“哈哈,我这可是迟到了。”
“平局!”
张横的眉毛微微一挑。
“哈哈,张少,不好意思,今天才知道你父亲在这里住院,所以来迟了。”
平振南大笑着与张横握手,一脸的愧疚。
“平局客气,那敢劳你来看望啊!”
张横客套着。
“张少,你还跟我客气!”
平振南满脸的感怀:“如果没有你,那有我平振南的今天!以后张少有什么事,我平振南就是过刀山,趟火海,都是在所不辞!”
现在的平振南,对张横确实是充满了感激。
自从西城区公安分局门口建起了花坛,消除了那个路冲的冲煞,他平振南的侍途,还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近,听上面的风声,好象市局领导有意要提拔他,前几天,组织部的人员,已私下里找他谈过了话。
这也就是说,他可能要从分局提拔到市局去了,这可是大大地进了一步。
以他现在只有四十多岁的年纪,一旦进入市局的班子,那么,他今后能走得更远。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位张少的功劳。
不说他给分局布置的风水,就以张少所拥有的人脉,只要上面有人帮他说一句话,他今后就是前途无量啊!
因此,平振南这次一听说张横父亲在这里住院,这才会迫不急待地赶过来。
这可是与张横关系紧蜜的一种表现,他那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张横与平振南说着话,而四周白马山村来的村民,望向张横的眼神又不同了。
傅志君已悄悄地向众人透露了平振南的身份,这让大家心中很是震动。
本以为张横也就只是在古越县有些人脉,那知,来到省城,他竟然也是如此的牛皮,连钱塘市公安分局的局长,也要对他如此的恭敬,他父亲生病,都得亲自过来探望。
这样的事实,如何不让大家心中震惊?
然而,让所有人更加震惊的却还在后头。
第三百四十四章 聚散离合
第三百四十四章 聚散离合
来探望张远山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就在平振南到来不久,汪经伦和五洲大酒店的总经理吴行舟也连袂而来。【..】
不仅如此,不一会儿,杜明以及丁浩庆等一众金泰国际的高层,也出现在了病房里。
一时间,整个病房热闹非凡,这些人送来的花篮病房里根本摆不下,只好摆到了外面的走廊上。
一众人上前对张远山嘘寒问暖,表示出了无比的热情。
临走的时候,又送出了一个个大红包,以示慰问。
按照丁浩庆和杜明的说法,原本,听说张横的父亲在这里住院,杨文竹也想亲自过来探望。
只是,她接到的消息迟了,前天刚回到台岛,因此,已不方便再回来。
所以,这次特意委托杜明代表她,向张远山问好,并送来了礼金。
望着床头上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包,看看四周一个个气度不凡的人,张远山,李凤仙的心情难以莫名。
这些住在省城的大人物,不是富商就是官员,现在却都来探望自己这个乡下的农民。
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张横有了出息,自己那里能得到如此的礼遇?
一时间,张远山和李凤仙感慨莫名。
至于四周的村民,包括何大牛以及孙秋和马贤青在内,现在望向张横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敬慕。
大家热热闹闹地聊了一会,众人也不敢打扰张远山休息,纷纷告辞。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又涌进来一大伙人。
这回,却是中医院的一众领导带头,院长孔为民笑脸可掬地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正是高建华和韩冰蕾。
省厅韩厅的大秘和千金亲自到来,自然是引起了中医院一众高层的重视,大家陪同着一起过来看望。
只是,众人也是没有想到,现在张远山的病房里人满为患,而且,随便瞄一下,还大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傅志君和倪有水就不说了,平振南,杜明,丁浩庆以及汪经伦和吴行舟,那一个不是在省城鼎鼎大名?
孔为民的脸色变得很是古怪,他也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省城商界的名人来看望这位张少的父亲。
不仅是他,在队伍的最后,金汉卿的神情一阵青一阵白的变幻着,羞愧的几乎不敢抬头。
做为中医院的行政科主任,本以为自己也是年青有为,一向很是倨傲。
但是,今天看到人家的人脉,他才知道自己才是一只井底之蛙。
想到当日他竟然敢与张横别瞄头,金汉卿的心就是一阵后怕。
以这位张少的背景,要对付他一个小小的中医院科主任,也许就真的只要上下两片嘴皮子吧嗒一下,就能把他碾得粉身碎骨。
一念及此,金汉卿望向张横那边的眼神中,已是充满了敬畏和忌惮。
原本心中的那丝怨气,现在就算是给他一个豹子胆,也不敢再有丝毫冒头的想法了。
高建华和韩冰蕾的到来,也是让张横非常的意外。
当张远山和李凤仙知道,眼前的这个年青女孩,竟然是省公安厅厅长的千金时,两人也完全被震惊了。
他们也是做梦都想不到,象韩冰蕾这样身份的女孩子,会亲自过来看望他们。
不仅是他们,旁边的马萍儿以及陆晓萱两女,知道了韩冰蕾的身份,不禁俏脸都是一阵异样。
一个上午,从藤雅娟那边回来后,张横几乎就是在接待各方来看望父亲的客人,让他忙的不亦乐乎。
终于,韩冰蕾和高建华在慰问了张远山后,一起离去。
张横把两人送到了门口。
“张横,我和父亲要回上京了。”
韩冰蕾目光望向了张横,神情变得有些难以喻意:“父亲那边的调任已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离开。”
&n
bsp; “哦!”
张横的眉毛微微一挑:“那得恭喜韩伯伯了。”
张横自然知道,韩家在上京也是名门世家,韩老爷子是当年的开国元勋,韩秦阳这次进京,是又要高升了。
只是,望着韩冰蕾,张横的心中突然也有了一种莫名的怅然。
与韩冰蕾的两次意外邂逅,让自己认识了这位名门千金,并与她似乎有了些扯不清理还乱的情绪。
只可惜,她现在却要回上京,这一走,也许从此再也没有了相见的机会。
“张横!”
韩冰蕾轻轻地唤了一声,望向张横的眼神中满是莫名,她似乎想说什么,但终于只是深深地望了张横一眼:“如果你有机会来上京,一定要记得来找我。”
“好的,小蕾。”
张横用力地点了点头,强自忍住了心中的那种别离的愁怅。
“张兄弟,我过几天也要下去了。”
见气氛有些压抑,高建华连忙扯开了话题:“古越县公安局的局长李军同志,已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这次提前退下来,我就顶了他的职。”
“那恭喜高大哥了。”
张横由衷地祝贺道。
他现在算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上次韩秦阳会让高建华与自己一起下乡。
看来,韩秦阳显然已是知道了要回京的消息,这才开始着手为他的秘书安排前程。
而且,他也清楚了为什么平振南会要上调到市局的原因。
从当日韩冰蕾一个电话,就把平振南叫过来的情形看,平振南也应该是韩系的人员。
韩秦阳这次去上京上任,他自然也不会放弃自己工作多年的江南省。
因此,他在离开前,已是开始布局了,不仅安置了自己的秘书,自己这一系的人员,都应该有了安排。这才会有平振南的上调。
“张兄弟,过几天有空,我们一起聚聚,以后你如果还在省城,见面的机会可就不多了。”
高建华拍拍张横的肩,向他发出了邀请:“到时,我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大家也好有个照顾。”
“嗯,那多谢高大哥。”
张横点头,心中也很是感激。
高建华这是在为自己拓展人脉,他确实也算是自己的一位铁哥们了。
望着高建华和韩冰蕾两人离开,张横的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感叹。
昨天刚与夏清莲离别,今天,又要与韩冰蕾以及高建华他们分开了。
人生无常,聚散离合,也不知自己以后是否还有与他们再相见的机会。
正心中感慨,这个时候,手机响了起来。
一看来电显示,却是个陌生号码。
张横沉吟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是张少吗?”
电话里传出了一个很有亲和力的男子声音。
“您好,胡总。”
张横的记忆力非常的不错,一听那声音,立刻就听了出来,正是当日在莫干山药材市场偶然相遇,最后买走了自己一枚黄精珠的胡庆堂老板胡博渊。
只是,张横心中很是疑惑。
自己与胡博渊自那天分开后,彼此间从来没有联系过。
那么,他这次打电话给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第三百四十五章 紫云贵格
第三百四十五章 紫云贵格
胡庆堂就在钱塘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武林路上,是一家百年老店。【全文字阅读..】据说几年前热映的红顶商人,就是以胡庆堂第一代创始人为原形,改编拍摄的电视剧。
胡庆堂在钱塘医药行业中,口碑甚好,这里出售的药材,品质和效用都可以有保证,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张横来到胡庆堂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多钟,胡博渊和另一位年纪在五十岁上下的男子,已等候在了门口。
刚才接到胡博渊的电话,说是有位朋友想认识一下张横,所以想请他过去见见。
张横微一沉吟,便已明白了胡博渊的意思,想必是有人听说了自己在龙翔酒业的事,这是有可能想让自己去看风水。
他当下便答应了下来,与胡博渊约定了时间,这才来到了胡庆堂。
“哈哈,张少,给你介绍一下。”
看到张横,胡博渊爽朗地大笑:“这位就是我的朋友,刘高磊刘总。”
“刘总好!”
张横伸出手来,与刘高磊握了握,心中却已是恍然。
刘高磊张横自然是听说过,钱塘的房产大亨,资产据说已有数百亿,钱塘市许多高档的房产都是他名下的精磊集团开发的。
不仅如此,听说这位房产大亨还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是个农民工,十八岁出道,却在短短十数年内崛起,不可谓是房产界的一个奇迹。
现在,他更是与许多国外的大集团有合作,在建筑行业内,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大佬级人物。
此刻,看到这位刘总,张横心中确实是暗暗点头。
刘高磊中等身材,但整个人却有一种俨然的气度,尤其是他的面相,唇厚鼻挺眼有神,一对耳廓更是向外张开,确实是一副贵相。
细细看去,可以看到,他眉心一道紫气蒸腾,与头顶的三花聚顶中本命气运相呼应,这正是紫云贵格。
相道有言:东来紫气汇天庭,大富大贵莫言明。一朝若得风云势,富甲天下自扬名。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相道中有紫气贯顶,那就是富可敌国的大富大贵之相。
这里的天庭就是指人的前额眉心部位。
眼前的刘高磊就是有这紫气贯顶的贵格。
“张少,久闻大名。”
刘高磊微微一笑,神情中却是现出了诧异之色。
显然,看到张横这么年青,还是让他感觉有些意外。
几人寒暄了几句,胡博渊哈哈一笑:“张少,里面请,好久不见,这回要与张少好好聊聊。”
说着,带头向胡庆堂走去。
不过,走到门口,他却是转过了头来:“张少,今天机会难得,老朽倒是想让张少指点一下,我们胡庆堂的布局如何?”
“哈哈,胡总客气。”
张横微微一蹙眉:“在下那敢指点。”
胡博渊提出让张横看看胡庆堂的布局,张横心中自然明白,这是胡博渊有意考教自己。
想来,刘高磊这次邀请自己,必然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不过,人家可能对自己还不怎么信任,所以这才由胡博渊借胡庆堂来看看自己的水平。
心中想着,张横也不点破,目光望向了四周。
胡庆堂经过好几次的改建,如今的店面是一幢五层楼的建筑。
只是,这幢五层楼的建筑很奇特,前面做为店堂的只有三层,上面是个平顶。后面比前面整整高出了两层,却盖着琉璃瓦。
整幢楼房看起来,就象是平放在地上的一把巨大椅子。
“好一个四平八稳太师局!”
张横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暗赞了一声:“怪不得胡庆堂能历经百年风云,稳坐医药行业头把交椅,原来它有这四平八稳太师局坐镇气运。”
不错,胡庆堂的这个建筑,确实是别具一格,因为,它正是风水局中非常强大的一个布局:四平八稳太师局。
天巫传承有言:福地洞天有三千,处处瑶池不慕仙。若得太师椅一把,何愁福延千百年。
意思是说,这天下的风水福地有无数,但是,真正能福延子孙的,却是太师格,只要能拥有这一贵格,必然可以延续百年气运。
这里的太师格,其实指的是古时的太师椅。
眼前的胡庆堂,它的形状就象是一把平放的太师椅。它前面的三层,就是这把太师椅的坐位,而后面高出的两层,正好形成了太师椅的椅背。
胡庆堂门前有一片小广场,它的地势比较高,从外面进去,门口有九级台阶。
正大门上,挂着一块黑底描金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金漆大字:胡庆堂。
门的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镌刻在两块红漆木匾上。
上联:但愿人间无疾病。
下联:何妨在下不开门。
“好联,好气魄!”
望着面前的对联,张横不由扶掌大笑:“果然是百年老字号,气魄确实不一样,怪不得能稳坐太师椅啊!”
胡庆堂的这副对联,意思是非常浅白的,如果真能人间没有疾病,就没有需病吃药的病人。那么,就算他们胡庆堂关门,没有任何生意,这也何妨呢?
这是做为一个医者最朴实的愿望,足见当年胡家先人的胸怀。
只不过,这也就仅仅只是一种理想而以,这天下绝不可能没有疾病,这人间也不会没有人生病。尤其是现代社会,污染严重,各种西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
胡庆堂就算是不想赚钱都不行啊!
“哈哈,张少果然高人。”
胡博渊的神情一震,他已从张横的话里,听出张横隐隐所指他们胡庆堂震气运的太师格了。
这让他不由对张横高看了一眼。
要知道,胡庆堂的这个太师格,其实是非常高明的。以本身房屋做为整个风水局的布置,很少有风水师能一眼就看出来。
但是,眼前的张横就一语道破,这只能说明,张横确实是精于此道。
说话间,三人已踏上了门前的九级台阶。
不过,脚踏上台阶,张横的眉毛又是微微一凝,心中暗道:“好个胡庆堂,看来还真是处处玄机,这台阶竟然也是个风水局。”
不错,张横已看出了这九级台阶的端倪。
台阶都是用整块的青石砌成,每一阶台阶上,都描刻着云纹图案。
虽然经过了岁月的磨蚀,许多台阶的表面显得有些斑驳。但是,却是更让这里充满了一种古朴的气息。
而这九级青石台阶,正是暗中布置了一个平步青云风水局。
“怪不得胡庆堂能长盛不衰。”
张横的心中很是感慨:“平步青云,稳坐太师椅,真是一步一喻意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养生局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养生局
进入胡庆堂,迎面就是一个室内的喷水池。【..】
整个水池呈莲花状,池水清澈,里面养的也是荷花,一些红尾鲫鱼在池中悠闲地游来游去,一片宁和的景象。
仔细看去,在这个喷水池的中央,那些荷花的枝叶丛中,竟然蹲着一只蛤蟆,正昂首吐着水泡泡,一粒晶莹的珠子,就在它嘴里吞吐。
不过,这只蛤蟆并不是真的,而是一只青铜的制品。
然
而,望着池中的那只蛤蟆,张横的神情却是变得古怪起来:“养生局,这个荷花池竟然是个养生局。而且,这只蛤蟆嘴里含的那枚珠子,就是自己当日卖给胡博渊的那粒黄精珠。”
“当真是大手笔!”
张横不禁感慨起来。
养生局具有聚气纳元的作用,胡庆堂在入门之处布置这样一个养生局,自然是为了聚财。
要知道,荷花这种植物与紫竹一样,也是风水局中常用的植被。
荷花的根茎也是中空,下面的藕根更是有节。最易吸纳气运,储藏灵气。
有这养生局在此,胡庆堂里的药材,得到这里的灵气滋养,一则不容易坏,二则能保质更长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这个养生局最亮眼的地方却是池中的那只铜蛤蟆。
别看一只小小的铜蛤蟆,这里却是大有名堂,谓之蛤蟆吞天。
俗话中有烂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说法,有贪婪的意味在。
所以,蛤蟆吞天的风水局,本来是个很霸道的布置。
但是,妙就妙在这只铜蛤蟆嘴里含的那枚黄精珠。
要知道,蛤蟆吞天,吞的并不是真正的天,而是四周天地间的元气。
然而,这里是药店,来这里的人,自然免不了有病人,再加上店堂中还有坐堂的中医大夫,来这里的病人更多。
所以,店堂内也就难免积聚一些病气怨气以及煞气。
但是,这些病气怨气和煞气,却都会被蛤蟆吞天这风水局,一骨脑儿全部吞噬。
如果长期下去,这荷花池的养生局,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有可能不是吸纳灵气,而是吸纳煞气,成为一处聚煞之地。
可是,因为蛤蟆嘴里含了一粒黄精珠,却把吞入它嘴中的那些怨气病气以及煞气,全部给净化了。
这不,当日张横卖给胡博渊的那粒黄精珠,仅仅只是这么段时间,就已是几乎只剩下了一半。
所以,张横刚才才会说胡博渊大手笔。竟然用黄精珠这样珍贵的天地灵药,来化解这里的业障。
当然,张横却也不得不佩服设计这个风水局的大师,这不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
“哈哈,胡总,当真是画龙点睛之笔啊!”
张横自然也不会客气,把这养生局和蛤蟆格指了出来,还毫不吝啬地夸奖了一翻。
胡博渊和刘高磊互望一眼,望向张横的眼神更加的尊重起来。
张横能指出这店堂中荷花池里隐藏的风水局,足见他的高明之处。
走过这个喷水池,已是来到了胡庆堂的店面。
店面一共有九间,却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三间形成一个分区。
左边是专营中草药的柜台,中间是买卖中成药的地方。右边却是划出了一片空间,有一位年纪在六十多岁的老中医,正在那里坐堂,为前来问诊的病人搭脉看病。
这三个区域,井然有序,用柜台相互隔开,看起来就象是三个‘口’并排呈列在店常中。
望望四周,这回张横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眼前的这三个口的布局,张横已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气息,显然也应该是个风水局。
但是,他一时却看不出端倪,竟然无法辩出这是个什么布置。
“哈哈,张少,我们上楼看看。”
胡博渊却是毫不在意,向张横做出了个请的手势。
一楼的最左右两边,有两部上下的自动扶梯,胡博渊领先一步,带着两人走上了左边的上楼扶梯。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了二楼。
这里是专营滋补品的地方,人参鹿茸以及羚羊角等,只要是能叫得出名的珍贵滋补药品,这里一应俱全。
这里的格局也与一楼一样,除了没有那个喷水池外,整个店面也划分为三个区域,用柜台格成了三个并排的口。
张横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走到这里,那股浓厚的气息更加的强烈,甚至脚底下都能隐隐感受到一股气脉在上冲。
这也就是说,这三个并排的口字形格局,绝对隐藏着玄机,是一个强大的风水局。
但是,张横仍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无法判断它到底是什么玄妙的布置。
胡博渊仍是一脸淡然的模样,带着张横和刘高磊在二楼走了一圈,便向三楼上而去。
到了三楼,再看四周,当看到仍然与二楼一模一样的格局时,张横的神情陡地变得怪异起来。
三楼上经营的是胡庆堂自己熬制的各种中成药剂,百多年的积累,胡庆堂本身制造的中药膏汤也不计其数,所以,特别在三楼上开辟了一处专营点。
而且,生意看来非常好,许多顾客就在这里排着队购买。
然而,望着四周的格局,张横的心里却是再次叫了一声好:“好一个巧妙的布置,竟然是个立体的九宫格,看来,当年为胡庆堂布置风水局的那位大师,绝对是真正的高人。”
不错,到了三楼,窥探到了全貌,张横终于明白了布置在胡庆堂一楼到三楼的风水局是什么,那就是一个立体的九宫格。
不是吗?一楼三个并排的口,二楼也是,三楼照样如此。
从一楼到三楼,形成的这三个并排的口,叠起来,不就是一个立体的九宫格吗?
天巫传承有言:九宫格内驱邪祟,盈盈生机何必摧。安然稳坐九宫内,何来虫蚁扰心烦?
九宫格的风水局,不但有驱邪避祟的作用,而且还能驱赶虫蚁,聚气纳元。
显然,胡庆堂还嫌门口的养生局不够力量,依旧在店堂内布置了一个更强大的九宫格,以补这里的气运。
而且,有了这九宫格,估计胡庆堂药店里,也绝不会有一只虫蚁,更是保证了这里药材的品质。
“哈哈,胡总啊!”
张横满是感慨:“下面养生局,整体九宫格,你这地方,就算是不想发达也不行啊,佩服,佩服!”
“张少高明!”
胡博渊现在也对张横刮目相看了,不由竖了竖大拇指。
“张少,这前面三层是我们的店面,后面五层,下面三层是我们药店的仓库以及自己熬炼药物的作坊。”
胡博渊笑着道:“最后的两层,才是我们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张少,那就请到老朽的办公室坐坐吧!”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后顾之忧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后顾之忧
胡博渊的办公室就在后面五层楼的顶楼上,一间百多米米的大房间,宽敞明亮,高雅而不失大气。【无弹窗..】
办公桌旁边还摆放着一只老虎的标本,半人多高,惟妙惟肖,隐隐的透出一股摄人的气势。
这当然也是一件风水道具。
象大多数人喜欢在家中堂上挂一幅猛虎下山图一样,这只老虎的标本,也是为了增强胡博渊做为胡庆堂老总气势和掌控能力的。
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老虎的装饰画,其实挂在普通人家,并不合适。
虎为百兽之王,虽然具有镇宅安家的作用,但是,虎为凶星,暗含煞气。
如果家庭只是普通人家,家主并不是什么官员或是一个企业的掌权者,挂了老虎的装饰画。反尔会受其煞气冲煞,对家主不利。
当然,以胡博渊的身份,在这里放一只老虎的标本,却是非常符合他的地位。
不仅如此,胡博渊办公室里的灯具也非常有特色。
百多平米的吊顶,上面只有一种灯具,那就是莲花灯。
中间是一盏方圆足足有四五米的巨大红莲灯,四周星罗棋布地以这盏灯为中心,全部是一盏盏状如莲花的小灯。
看起来就象是满天的莲花,绽放在头顶。
这些灯正是一个风水局,称为九九莲花格。
它是由大小九十九盏莲花灯组成,能镇压气运。
以张横的估计,下面四层楼里,肯定会有相应的布置,以呼应这九九莲花格。
不然,光是这莲花局,还真配不上前面店面的九宫格。
要知道,风水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平衡。如果前面店面的风水格局力量强大,后面的布置与之不相配,就会造成头重脚轻。
那么,整个太师格就不是四平八稳,而是前翘后仰,重心不稳了。
以当年能为胡庆堂布置出如此巧妙风水局的那位高人来说,他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此,张横判断,后面五层应该有其他的风水局相配套。
只是,胡博渊没有带自己去参观,张横也无法窥探到其中的奥妙。
三人在一边的待客沙发上坐下,一旁漂亮的秘书小姐,端来了龙井茶,然后悄悄地退了出去,并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胡总,在下有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张横喝了口茶,目光转向了胡博渊。
“哈哈,张少,有什么尽管问,老朽我是知无不言。”
胡博渊很是爽快。
“嗯,在下刚才观摩了胡庆堂的布置,心中甚是佩服,不知这里的布局,当年是那位高人的手笔?”
张横心中确实是对布置胡庆堂风水局的那位高人非常的感兴趣。
“哈哈,说来张少一定不陌生。”
胡博渊倒是并没有隐瞒:“我们胡庆堂的这些布局,都是百多年前,冯家的先人为我们所布置。”
“虽然胡庆堂已经过几次翻建。”
胡博渊神情中现出了回忆的神色:“当年的胡庆堂,前面的店面是一层,后面的作坊也只是三层。规模比现在小多了。”
“但是,因为当初为我们规划的那位冯家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详细的图纸。”
胡博渊继续道:“所以,以后无论如何翻新,我们都是严格按那时的图纸来建,所以仍保持着最初的风格。”
“原来如此!”
张横点头,心中却是恍然。
南冯北宋,冯家能在风水界屹立数百年不倒,确实是人材辈出。
只不过,如今的冯家,比起他们的先人来,却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
张横想起了当日的那位冯大少,想到他那嚣张的气焰,心里就不禁暗暗摇头。
“唉,只是不瞒张少,我们胡庆堂的风水布置虽然奇妙,但是,其中的消耗,却也是实在是辣手。”
胡博渊微微叹了口气:“尤其是现代社会,那些奇花异草的灵药是越来越难找,即使是有,也是天价,如果再照这样下去,估计我们胡庆堂要维持这些风水局,也是捉襟见肘啊!”
“哦!”
张横的眉毛微微一凝,稍一沉思,便也立刻明白了胡博渊的意思。
想来,他所指的消耗,应该就是指门口喷水池那个养生局里的蛤蟆吞天格。
不是吗?用消耗黄精珠来消蚀蛤蟆吞天格中的业障,这个确实是大手笔。
就算胡庆堂最是财
大气粗,但要寻找象黄精珠这样的天材地宝,却也并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他才会有如此的感慨。
“张少,说实话,这次请你过来,我和刘总确实事想请你帮忙。”
见识了张横刚才的水平,现在的胡博渊对张横已是非常的信任。
所以,此刻他也不再迟疑,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我们胡庆堂风水局的消耗太大,我在想,张少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修改一下,以减少这种消耗。至少是不用那些天材地宝级的灵药为引。不知张少可有替代的办法?”
胡庆堂也许不缺钱,但是对于象黄精珠这样的天材地宝做为消耗,却也感觉吃不消。
说来,甚至这简直就是个败家的行为。
尤其是如今,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百多年前那些还算是容易得到的灵药,现在已完全就是稀罕之物。
要是再不想办法替代这个风水局中的消耗品,胡庆堂确实是有维持不了这些布置的隐患。
胡博渊说着,目光灼灼地望向了张横,满脸的迫切。
说实话,为了要修改这个风水局的消耗,他已请过不少的风水界人士前来看过,甚至冯家当年的那位冯老先生,也曾被前一代胡庆堂的主事者请来过。
只是,冯老先生却是不敢动手修改冯家先人布下的风水局,在明白了他的意图后,便摇头而去,一言不发。
这次听说张横在龙翔酒业的事上,压过了南冯北宋,这顿时让胡博渊似乎看到了希望。
正好刘高磊有事,他就借机把张横邀请了过来,此刻更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胡总!”
张横微微沉吟了起来,神情变得有些异样。
说实话,现在的张横,自然不是以前的那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也已知道了许多江湖规矩。
这样插手别人布置的风水局,确实是有与人为敌之嫌。
不过,想到当日在白马山村中,自己与那位冯家大少已是结下了仇隙,张横心中却也坦然了。
一次仇也是仇,两次过节也是过节。更何况,自己在龙翔酒业的事上,其实已是与冯家有了间隙。
不仅如此,对于胡博渊,张横也还记得他当日为自己解围的好处。
那天张横从元富康那里意外买得黄精珠,后来被元富康带人围住,想要强夺硬抢。
以当时张横只是个普通人的身份,他是绝对保不住黄精珠。
正是因为胡博渊的仗义,以药材市场的规矩阻止了元富康。估计张横那天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还会被元富康的人痛奏一顿。
虽然胡博渊当时出手也是怀有目的,是想从张横手中低价购得一枚黄精珠。
但是,他的这份援手之情,张横还是非常感激他的。
心中想着,张横的眉毛陡地一凝:“胡总,其实要改变这个风水局,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啊,张少!”
胡博渊浑身一震,神情顿时变得兴奋无比:“那还请张少指点,老朽多谢张少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八只蛤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八只蛤蟆
张横竟然说有办法改变风水局,这顿时让胡博渊大喜。【..】
一边的刘高磊也是身形微微一震,目光望向了张横,满脸的迫切。
两人都想知道,张横会用什么办法?
“胡总,其实要改变这个风水局的消耗,并不是件难事。”
张横微微沉吟:“想来胡总应该知道古代的地震仪吧?”
“哦,你是说东汉时期张衡制造的那种地震仪?”
胡博渊脸上现出了狐疑的神色,他一时不明白张横的意思。
“嗯,不错。”
张横微笑:“当年张衡所制造的地震仪,形如一只酒樽,四周有八条龙,每一条龙嘴里都含着一粒铜珠。”
“当那一个方向发生地震,那么,这条龙的嘴里,它所含的铜珠就会掉到地上。”
张横继续解释道:“我的想法与此类似。你们胡庆堂用一只铜蛤蟆布置了一个蛤蟆吞天局,用以吸取四周的元气,并以蛤蟆嘴里的黄精珠来消蚀业障。”
“这一只蛤蟆形成的风水局,力量是大,但是消耗也大。”
张横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意:“我的想法就是让它减负,按当年地震仪的方法,中间的鼎壶中构造一个八卦,在八卦的八个方位上,各放一只铜蛤蟆,这样,八只蛤蟆替代原先的那一只,自然是减轻了它的负担。”
“啊,我明白了!”
胡博渊脸上陡地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经张横一点破,他已清楚了张横所修改的风水局的原理。
不是吗?用八只蛤蟆替代一只蛤蟆形成的蛤蟆吞天局,八只蛤蟆所承受的力量,自然要小的多,相当于是原先的八分之一,甚至因为有中间那个八卦镇的辅助,还能再少些。
这也就是说,这是把原先的风水局给分担了。
“那么,张少,如果换成是八只蛤蟆的吞天局,该用什么东西来替代它嘴中的黄精珠?”
胡博渊立刻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因为是八只蛤蟆分担了力量,所以,消蚀业障的根本不用黄精珠这样的天材地宝,一般普通的玉石就行了。”
张横道:“玉石也具有过虑和驱煞的作用。”
张横的这个方法,虽然并不是天巫传承中所记载,但是,却正是他在修为跨入了真巫二品中阶后,从风水阵中感悟而获得的一丝灵感。
当然,因为东汉时期的张衡与他名字同音,他对地震仪的记忆特别深刻,这才会在此时拿出来做为原形。
事实上,东汉时期的那个张衡也不是普通人,据玄门秘闻中记载,那位张衡也是个玄门中人。
他制造的地震仪,也是一件风水道具,这才能测定地动。
张横当日在玄门秘闻中看到过这翻记载后,就一直记在心上。此刻就拿那只地震仪做模型,为胡博渊设计了另一件风水道具。
“哈哈,张少,太感谢你了。这回总算是解决了我们胡庆堂的后顾之忧啊!”
胡博渊大喜。
有张横提出的这个方案,以胡庆堂的实力,模拟古代的那只地震仪,制造出一只新的风水道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有张横在,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找他。
所以,张横一说,胡博渊已是完全看到了改变自家风水局的希望。
玉石虽然珍贵,但比起天材地宝级的灵药来说,那自然算不了什么了。
别说是以胡庆堂的实力,就算是一般普通的企业,也是能用得起玉石的消耗。
这确实是解决了胡庆堂的燃眉之急。
“张少,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一边的刘高磊此刻也插上了话:“胡总的问题解决了,我那边的问题也得拜托张少你了。”
“刘总客气!”
张横眉毛微微一凝:“不知刘总遇到了什么问题?”
“张少,你应该也听说过,最近我们精磊集团,正在之江大学附近,建设一个高档别墅楼盘。”
刘高磊也不隐瞒,把事情的原由都说了出来。
“哦!”
张横的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刘高磊所说的那个楼盘,张横确实是知道,而且,他还去过那里。
因为,刘高磊所说的那处建筑工地,就是小黑妞的哥哥郑虎在做泥水匠的地方。
张横可没忘了,自己去过两次,都感应到了那个工地上有浓重的煞气。
只是因为自己与工地没任何一丝关系,所以才没有细纠其中的原因。
只是,张横还真没想到,刘高磊这次竟然会主动找上自己。
“我们那个楼盘,是与韩国金元集团合作开发的。”
刘高磊继续介绍着:“光是地皮,我们双方就投资了十多个亿,准备开发成一处集餐饮,学校以及医院和商场商铺为一体的高档小区。”
“只是,自这工地开工以来,事故不断。”
刘高磊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最初还是一些小事故,工地那边的负责人也并不在意。”
“但是,最近,事故越来越多,而且,前几天还出了一个大事故,搭好的塔钓竟然倒了下来。不但压垮了正在建筑中的一幢楼房,而且,五名工人当场死亡,八名工人受伤,如今还在急救中。”
刘高磊叹了口气:“这样的重大事故,还是我们集团自创立以来,从所未曾发生过的。现在,整个工地已被政府部门勒令整顿,正在进行自我调查。”
“是吗?”
张横的心陡地一震,他有些担心黑妞和郑虎了。
貌似他们兄妹就是住在工地上的,而且,这段时间因为实在是太忙,还真没有关心过他们。
“我们了解了情况,对工地也进行了自查。”
刘高磊喝了口茶:“可是,并没有发现什么违反操作程序的地方,甚至以前发生的那些事故,也都是有些莫名其妙。”
“因此,我们怀疑,是不是这工地上出现了什么风水破败,导至了事故频发。”
刘高磊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嗯!”
张横点头,脸上却是现出了疑惑之色:“刘总,在下冒昧地问一句。以精磊集团的实力,你们又是搞建筑和房产的,难道就没有集团专署的风水师?”
“怎么会没有!”
刘高磊无奈地摇头:“在建设之初,无论是测量还是堪舆,我们都是由集团的风水师负责进行的,甚至因为这次是与韩方合作,还有韩方的阴阳师参与。”
“难道他们没发现问题?”
张横这回是更加的奇怪了。
貌似当日自己随便去了一趟工地,就感应到了工地上那浓重的煞气。
以精磊集团的实力,所聘请的风水师,自然也是有一定实力之人。
那么,对方怎么可能没有发现问题呢?
“不是没有发现,而是找不到问题。”
刘高磊苦笑:“所以,这次听到张少在龙翔酒业的事,这才会请胡总帮忙,约张少过来。想让张少看看,我们那边的工地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发现了问题,却找不到原因?”
张横的眉头陡地凝成了一个角度,心中又惊又疑。
刘高磊的话确实是有些不合常理。
照说,风水冲煞,只要感应到了煞气,那么,探寻到源头是很容易的。
为什么对方的风水师感应到了煞气,却会找不到源头呢?
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
张横现在也是对那个工地产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