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8章 欲擒故纵,山有扶苏(为星辰天玄加更!)

作品:《 诸天一道

       嬴政朝着叶千秋看来,叶千秋笑着点头。



       三人说话间的工夫便已经来到兰池最南岸的一片庭院,三丈石坊前迎面一座白玉大碑,中央镶嵌着三个斗大的铜字——天斟堂。



       进得石坊之中,遥遥便听闻喧哗之声从柳林深处的庭院传来,三人加快脚步循声寻去。



       在一座木楼前的天然谷地中看见了五色斑斓的人群。



       王绾要往前走,嬴政一拉王绾,三人便走到了边缘山坡的一片柳林下。



       王绾遥指谷地笑道:“两百余人,各馆名士都到了。”



       嬴政和叶千秋望去,但见林下士子们人各一方草席,中央的吕不韦与蔡泽面前也只有两张石案而已。



       叶千秋不禁点头赞叹:“学宫宏大而行止简朴,文信侯的确是理财有道!”



       嬴政笑道:“仲父的确是理财的一把好手。”



       王绾立即接道:“这宏大学宫其实是巴蜀的琴清夫人助金,否则文信侯如何造得起?”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蹙眉,道:“这琴清是何人?”

m.quanzhifashi.com

       只听得王绾笑道:“这位琴清可不是一般人,她昔年曾拜在阴阳家大师邹衍门下,其夫死后,她凭借高明的手腕,打下了一大片家业,在巴蜀一带,甚有薄名。”



       “哦?”



       “阴阳家邹衍?”



       叶千秋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琴清的背后定然有些什么东西,是和阴阳家有关系。



       这都又不少时间过去,阴阳家的那两个小姑娘还在白云斋呆着。



       东君、月神。



       那这琴清又是阴阳家的哪一位呢?



       “先生在说什么?”



       嬴政听到叶千秋的话声,开口问道。



       “哦,没什么……”



       叶千秋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



       嬴政目光一闪,遥指谷地,笑道:“看,纲成君说话了!”



       叶千秋抬眼望去,只见纲成君蔡泽手中摇着一卷竹简,高声道:“诸位,已经修正的秦法早已发到各馆议论多日,为使未来之秦法臻于完美,在座学子可各抒己见,无需顾忌。”



       “若有见解被采纳为法令者,文信侯如约重赏!”



       林中众人闻言,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时,只听得一人高声道:“我有一言,修正之秦法虽增补了赈灾、兴文、重商、孝义诸节,并将所有刑罚一律宽缓三分,使商君开创的秦法成宏大完美之势。”



       “然则,商君之秦法已行百年有余,秦人似未觉不便,朝野亦无修法之呼声。”



       “我之所虑者,惟恐文信侯新法无推行之根基,望文信侯三思而行。”



       这人话音刚刚落下,便立马有人出声反驳。



       “畏首畏尾,成何大事也!”



       只见草地前排站起一位黑衣竹冠士子昂首高声道:“在下曾在廷尉府做执法郎,深知秦法之弊端!”



       “昔年秦法之威,正在应时顺势而生。”



       “百年以来,天下大势与庶民生计皆已大变,秦法若不及时修正,势必成秦国继续强盛之桎梏!”



       “文信侯修正秦法,正为秦国统一天下预做铺垫,并未改变既往国策,何惧之有!”



       这时,又有一人起身高声道。



       “我有一问!”



       “春秋战国以来,但凡变法先得明其宗旨。”



       “譬如商君变法,宗旨便是富国强兵。”



       “今日修正秦法,开首却并未阐明宗旨,而只是做律条之增补。”



       “敢问文信侯,修法宗旨究竟何在?为何不能公诸于秦法篇首?”



       此话一出,场间一时间没有了任何人出声。



       蔡泽巡视一周,见无人说话,便一挥手中卷宗朗声道:“修正秦法之宗旨,便是屏弃对内之严刑峻法,对外之锐士暴兵,使秦国以宽刑明法立天下,以富国义兵雄天下!”



       “此间分野,便是霸道与王道之别,便是商君法与文信侯法之区别。”



       “其所以不在篇首彰明,便是不欲朝野徒然议论纷争。”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这时,林中又一士子激昂开口道。



       “纲成君差矣!”



       “在下乃申不害传人,敢问纲成君!”



       “秦乃法家圣土,摒弃王道仁义、推行耕战国策、以实力雄视天下,其来有自也!”



       “文信侯修法之宗旨,若果然是回复王道仁义之老路,缄口不言岂非欲盖弥彰?”



       “与其如此,怎能与商君一般强力变法相提并论!”



       这话一出,顿时又是一阵沉默。



       这时,忽然一人站起身来,朝着吕不韦蔡泽一拱手,又向林下士子们环礼一周,清脆的音色随风回荡起来。



       “在下李斯,以为诸公所论都未切中要害!”



       “据实而论,秦法当有所变。”



       “然则,昌明宗旨,强力变法,天下时势不容!”



       “孝公商君之时,列强并立,相互制约,妥善斡旋便能争得变法时日,即或对内使用强力,亦可避得他国干预。”



       “今日时势大非当时,秦国一强独大,已成为众矢之的!”



       “强力变法一旦生乱,苟延残喘之六国必然全力扑来,其时秦国百年富强便将毁于一旦!”



       “惟其如此,只有迂回渐变,从律条增补与修正入手,做长远变法之图谋。”



       “此等务实之艰难,非徒然高论所能理解。”



       “惟体察时势,方见文信侯之苦心!”



       “虽则如此,据今日秦国之势,李斯敢请延缓修法之举,请文信侯三思!”



       李斯这一番话说的朗朗有声,众人不反驳。



       但那边的纲成君蔡泽却是愤然拍案,怒:“李斯,修法乃是秦国第一等大事,怎能延缓!”



       听着那边的吵嚷,嬴政笑道:“纲成君人虽然老迈,但是这嗓门可真是不小啊。”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纲成君倒是为秦国计。”



       嬴政却是看向还站在那里的李斯,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可知,这李斯和韩非是师兄弟?”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有所耳闻。”



       “这两人皆是荀子高徒。”



       “不过,这二人的似乎都是法家的执行者。”



       嬴政笑道:“荀子外儒内法,教出两个法家的执行者来,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叶千秋微微颔首。



       嬴政却是在一旁问道:“先生以为,文信侯此举如何?”



       叶千秋道:“此事,我倒是赞同李斯的看法,眼下,的确不是合适修法的时机。”



       “眼下,文信学宫不宜大乱,自然当先修书,后修法。”



       “立法先立学嘛。”



       嬴政挑了挑眉,道:“立法先立学,先生此言大赞。”



       “不过,先生也是觉得乱象越来越近了吗?”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确实是有这个感觉。”



       嬴政长呼一口气,道:“寡人也希望这乱象来的更快一些呢。”



       这时,只听得那边吕不韦站了起来,平稳亲切的说道:“诸位,今日之论,诸位为我谋,亦为国谋,老夫受益匪浅,深感欣慰。”



       “不过,眼下学宫事务,还是先修书,后修法,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学子闻言,不少人出声道。



       “立法先立学,文信侯英明!”



       “吕子万岁!”



       “稷下之风万岁!”



       王绾听到这什么吕子万岁,顿时变了脸色。



       嬴政却是脸上带着笑意,似乎好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叶千秋一动不动,看着那二百余名学子,再看了看吕不韦,不禁摇头。



       吕不韦的声望终究是太高了。



       嬴政亲政,吕不韦必然要下台。



       不然,秦国外客,只知有吕子,不知有秦王。



       这可是大大的不妙。



       ……



       据在那边林子里还一片喧嚷的时候。



       嬴政三人已经绕过柳林,从后门进了那边的木楼。



       王绾做事周密,先请嬴政和叶千秋进书房里等候,自己站在门厅下等候。



       吕不韦远远看见王绾立在门厅,便对身边蔡泽与李斯等一班门客名士吩咐了几句,待蔡泽等走向相邻庭院。



       吕不韦才匆匆走来低声问:“王上来了?”



       王绾也低声回了一句:“在内书房。”



       吕不韦笑道:“你也进去,门厅有人。”



       待王绾入内,吕不韦唤过一老仆吩咐几句,这才随后进了木楼。



       “见过仲父。”嬴政见吕不韦进来,迎面便是肃然一躬。



       “老臣参见秦王。”吕不韦也是大礼一躬,直起腰身便是一叹。



       “我王已成人了!自今日始,老臣请免仲父称谓,乞王允准,以使老臣心安。”



       “仲父何出此言?”



       嬴政又是深深一躬,“仲父为顾命大臣,受先王遗命,坦荡摄政,公心督课,何得于心不安?若是嬴政荒疏不肖,愿受仲父责罚!”



       吕不韦虚手一扶嬴政,喟然长叹道:“老臣让君上蒙羞,愧对先王!”



       这时,吕不韦的眼圈泛红,眼中有了泪水。



       叶千秋见状,不禁笑道:“文信侯还是重感情的。”



       “不过,文信侯着实不必如此。”



       “天下的事,总归是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道理。”



       “既然已经发生了,自责亦是无济于事。”



       吕不韦朝着叶千秋微微拱手,道:“太玄先生也到了,让先生见笑了。”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相邦哪里的话。”



       “相邦如此,亦是为王上着想,一片丹心可见天地。”



       吕不韦听了,只得不再抹眼泪。



       “请君上和太玄先生入座用茶。”



       吕不韦坐在了对面书案前。



       叶千秋和嬴政也分别坐下。



       这时,只见吕不韦掀开案头铜匣,拿出一卷朝着嬴政递了过去。



       嬴政展开竹简,只见上面盖着太后大印的诏书上有几行大字。



       “摄政太后诏:长信侯嫪毐忠勤国事,增太原郡十三万户为其封地。”



       “另查,文信侯吕不韦荒疏国政,着长信侯嫪毐以假父之身接掌国事,丞相府一应公事,皆报长信侯裁处。”



       “几支竹片而已,老秦人就能听他的了?”



       嬴政见状,轻蔑一笑。



       “秦人亦是人,君上莫要大意。”



       吕不韦从旁说道。



       嬴政见状,将诏书朝着叶千秋递去。



       叶千秋看了一眼,看到这诏书上的内容,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神色,而是开口道:“相邦有心了。”



       “不过,一切应该尚且都在相邦的掌控之中才是。”



       吕不韦却是摇头道:“太玄先生太高看我了。”



       “我吕不韦面对太后昭令,也亦是难以抗衡啊。”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嫪毐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



       “自从嫪毐借了太后的威风,便有一众得其厚赏的吏员内侍大肆替其奔走,打着太后的旗号为嫪毐笼络势力。”



       “听说,嫪毐在封地山阳修建起了一座占地千亩的“名士院”,而且大言不惭道,今日为我门客,他日为秦公卿!”



       “咸阳官署多有吏员去职投奔,虽说并无要员显臣,但是执掌各署实权的大吏却是不少,若连同山东六国投靠的士子一起算,嫪毐门客也已经有两千余人了。”



       “太后还下了一道特诏,凡秦国宫室、苑囿、府库,长信侯可以任意享用并可凭调拨财货!”



       “嫪毐借此恩宠,又在太原郡修建了一座“武贤馆”,大肆收纳胡人武士与中原游侠,目下已有三千余人,终日狩猎习战汹汹扰民,动辄便对太原郡征发车马劳役,滋扰甚多。”



       “这嫪毐的确已经是到了疯狂的边缘。”



       “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相邦该节制的时候,还是该出手节制才是。”



       叶千秋朝着吕不韦提点道。



       但是吕不韦依旧说道:“我吕不韦何德何能,敢与太后抗衡。”



       叶千秋闻言,知晓吕不韦这是退意已深,但是,眼下他如此不当事,恐怕嬴政往后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不过叶千秋转念一想,以吕不韦的老辣,既然已经决定了交出相权,全力助嬴政。



       这时,又为何出工不出力?



       这其中恐怕另有蹊跷。



       吕不韦是怎么想的,叶千秋是一点都管不了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本来他和嬴政定计,欲利用嫪毐之祸乱,牵扯到吕不韦的身上,将吕不韦给拖下相位。



       但是,现在,吕不韦主动不作为。



       让赵太后罢免了他宰相的职权。



       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这一切,怎么看都像是吕不韦故意所为,莫非吕不韦也在对嫪毐欲擒故纵?



       如果是这样的话,吕不韦倒也是为嬴政谋划了。



       据道家弟子的情报反馈。



       自从嫪毐包揽了秦国政务,从来不到咸阳理事,只在各处游乐狩猎的“行宫”任意批示公文发布诏令。



       嫪毐的书令几乎只做两件事。



       其一是擢升亲信,其二便是压迫六国向自己献金。



       除此之外,举凡涉及正经国事的批令皆与吕不韦打对台。



       秦国上下,已经积攒了不少公务。



       而山东六国也察觉到了秦国的内乱。



       已经有人开始暗中资助嫪毐,让其成势。



       和吕不韦商谈一番之后。



       嬴政和叶千秋便欣然离去。



       在回去的路上,嬴政朝着叶千秋问道:“依先生所见,仲父是否也在对嫪毐欲擒故纵,故意滋生其野心?”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王上也看出来这一点了。”



       嬴政道:“看来仲父还是心向寡人的。”



       叶千秋笑了笑,道:“文信侯可一直都是聪明人。”



       嬴政闻言,微微一笑,心情大好,他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针对罗网的调查,有没有进展了。”



       叶千秋道:“差不多了。”



       “除却文信侯手中的三把剑。”



       “越王八剑之中,华阳太后还掌握着两把剑。”



       “剩下的一把剑,则由王上母后掌管。”



       “不过,眼下手持那把断水剑的剑奴已然是听命于嫪毐了。”



       “这仅仅是罗网的越王八剑而已。”



       “罗网的势力遍布七国。”



       “还有两把剑下落不明。”



       “天杀地绝,魑魅魍魉,罗网这八个等级的杀手,组织严密。”



       “文信侯虽然给了我一些资料,让我基本了解清楚了罗网的架构,组织方式,行事方式。”



       “但,还有一些事情,可能连文信侯自己也不太清楚。”



       嬴政点了点头,道:“这样一张遍布七国的大网,一定要牢牢抓在寡人的手中。”



       “眼下,就只能先劳烦先生了。”



       “待寡人亲政之后。”



       “先生可以将这些事交给小高子去做,也省得耽误先生的清修。”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如此倒也是可以。”



       嬴政突然开口提到了,要将罗网交给赵高去管理,这让叶千秋敏锐的察觉到了嬴政这个秦王的确是有自己主见之人。



       赵高是他的贴身内侍,将罗网这等凶器交给赵高,也正常,但嬴政不会相信赵高将是大秦的掘墓人。



       叶千秋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拒绝嬴政。



       罗网他可以交给赵高,但在交给赵高之前,罗网定然已经受到了他的掌控。



       从兰池回到咸阳城之后。



       嬴政便带着叶千秋一起进了王城,前往章台宫而去。



       按理来说,叶千秋乃是庶民的身份,不能进出王宫。



       但是,有秦王带路,自然没有人敢阻拦。



       嬴政带着叶千秋到了章台宫。



       去叫人将他刚刚出生没几天的大胖儿子给抱来。



       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在进入章台宫的时候,还在哭个不停。



       但一见到叶千秋之后,便神奇的不再哭泣。



       嬴政见状,只觉奇异。



       “看来先生和寡人之子大有缘分啊,先生可是不知道,这小子一生下来,就天天哭个没完。”



       “寡人好几次去看他,他都一直在哭。”



       “今日见了先生,反倒是不哭了。”



       嬴政初为人父,脸上还是有几分兴奋的神采。



       叶千秋微微一笑,从那婢女手中接过孩子。



       襁褓之中的婴儿皮肤嫩白,两颗大大的眼珠子看着叶千秋,脸上居然有了笑意。



       嬴政从旁看着,啧啧称奇。



       叶千秋看着这襁褓之中的婴儿,一眼便看出了这小子的面相的确不是太好,鼻梁骨间,微微往下凹去,这是命运多舛,半道丧命之相。



       不过,叶千秋自然不会如实和嬴政说这话。



       他一手在婴儿的胸前抚了抚,然后朝着嬴政笑道:“恭贺王上,公子天庭饱满,乃是极贵之相。”



       “来日,定然有一番成就。”



       嬴政一听,自然大喜,然后便道:“请先生给小儿起名吧。”



       叶千秋笑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就叫扶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