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章 燕州会盟,真气如火

作品:《 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

       冬去春来,转眼便是大半个月过去。



       之前轰动天京的拥雪关之战,已经尘埃落定。



       右相带领礼部众多大员,亲自前往燕州磋商谈判。



       最后敲定以拥雪关为界线,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另外,元蒙王朝要送回五皇子赵诚和恭顺侯的遗体。



       并且给予适当地赔偿,保全大周体面。



       盟约之上,都是诸如此类的承诺。



       “示敌以弱,迟早会再生大乱。”



       赵穆坐在案牍室,轻轻地叹息一声。



       囚于冷宫,消息也不大灵通。



       等到燕州会盟结束,他才从那些碎嘴的太监、宫女口中得知此事。

m.quanzhifashi.com

       大周疆土之辽阔,位居四国之首。



       天下四十九州,独占半数之多。



       每一座城,每一大州。



       那都是历代先皇,牺牲众多将士打下来的功业。



       割去一座拥雪关,可能不算什么。



       但没了它,燕云十六城便暴露于草原帝国的爪牙之下。



       如若这道天险失守,元蒙王朝的狼骑就可以长驱直入,扫荡中原。



       所以不管如何,拥雪关都应该重回大周之手。



       无奈形势比人强,战场上输掉的,谈判桌上也拿不回。



       “燕云十六城是一道天险,横卧于燕然山脉与北行山脉之间,更有十六座雄城要塞扼守,形成坚不可摧的边关防线。”



       赵穆看过许多地理志,自然明白拥雪关的重要性。



       “难怪,闻延太傅会气得破口大骂。”



       皇城大内里,几样人最多。



       阉人,闲人,女人。



       任何消息一经流出,便像插上翅膀一样,飞到内廷各处。



       连长乐宫这样的清冷地方,也有所听闻。



       昨日的朝堂之上,素来刚正,讲究礼法的闻延太傅。



       对着右相破口大骂,称燕州会盟,丧权辱国。



       签订此盟约的右相,简直万死难赎其罪。



       文臣,武将,也跟着吵成一团。



       周天子罕见地动怒,当场拂袖而去。



       “大周立国不过两百年,各州各县的百姓连温饱尚且不能满足,加上世家门阀兼并土地,各宗各派镇压一方,横行无忌。”



       赵穆闲暇时候,也会琢磨天下大势,朝堂争斗。



       倒不是他对九五宝座有什么兴趣,单纯打发时间,活动脑子罢了。



       就跟前世,无聊了就去网上冲浪一样。



       “想来天子也很无奈,空有雄心,却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



       站在那位父皇的立场上,赵穆其实也能理解,燕州盟约为何会签订。



       虽然大周境内,有天龙禅院,云中居,混元道,这三座正宗鼎立。



       但周天子又不能驱使那些江湖高手,平白给朝廷卖命。



       面对元蒙王朝,以及它背后的无量摩诃宫和帝师拔思巴,大周只能退避三舍。



       加上,这天下要如何运转,也不是听周天子一人的意见。



       琅琊王,清河崔,范阳卢,陈郡谢。



       这四座历经数朝,依然屹立不倒的大门阀。



       哪一个不是门生故吏遍布州县,底蕴深厚难以揣测?



       大周太祖立国之时,甚至还传出来过,“王与赵,共天下”的说法。



       可见门阀势力扎根之深,触及之广。



       “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从未出现过武道天子。”



       越想越深入,琢磨了半个时辰,赵穆忽然醒转。



       明明位居九五宝座,坐拥无穷资源,神功秘典。



       为何各个王朝之中,连凡境八重,神变高手的天子都少见。



       治大国如烹小鲜,所花的心思太多。



       武道讲究精诚所至,一旦分心过甚,便难以有所成就。



       “所以说,还是应当练武。”



       思维发散一会儿,赵穆努力收敛杂念。



       大周立国两百年,经历三代先皇。



       哪怕吃了一次败仗,可之前积累的底蕴摆在这儿,一时半会倒不了。



       纵然元蒙王朝整合草原各部,无量摩诃宫的拔思巴威压天下。



       可中原武林还有十大正宗,六座圣地,哪能任由外族逞凶。



       “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



       赵穆行气大周天,一身精纯内力流动于四肢百骸。



       经过各个窍穴,而后转化为一缕细丝般的真气。



       数个月过去,他每日勤奋修炼。



       打拳,吐息,温养躯体。



       练力,行气,蜕变内力。



       赵穆没有因为有神秘石钟烙印道痕,便懈怠懒散。



       枯坐冷宫十二载之久,他都快闲出病来了。



       好不容易找到奋斗目标,自然格外刻苦。



       “愁人啊,这内力怎么越来越多。”



       完成几个大周天的行气,赵穆脸色有些难看。



       数月以来,每每烙印道痕,签到打卡,都能得到增长功力的丹药。



       偶尔运气好,还有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的内力灌顶。



       赵穆叹息一声,凝神看去。



       神秘石钟微微震动,流淌出一行行文字。



       【赵穆】



       【两百年内力】



       【虎魔炼骨拳,藏形敛息诀,明神武典】



       “两百年内力,想要悉数转化为真气,这得花费多少时间?”



       赵穆发出无奈的感慨,别人练武,都是希望内力越来越深厚。



       可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却难免头疼。



       两百年的精纯内力,想要全部蜕变成元阳炁。



       按照他这个进度,怕是要数月之久。



       “积累太过深厚,也是一种烦恼。”



       赵穆用平淡的语气,说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凡学之语。



       他并起两指,微微一搓。



       唰!



       一条凌厉火线直接射出!



       摆放于桌案上的烛台倏然亮起。



       “这就是真气的威力么?用先天之精元,修炼属性各异的武学,然后凝练五行之力,操纵水火,驾驭风雷……大神通士也!”



       赵穆已经凝聚出几十缕如细丝般的元阳炁,其性质至阳至刚,犹如烈火一般。



       凡物触着便燃,挨着便烧。



       若是血肉之躯沾染一星半点,怕是要点成一支人形火炬。



       “这《明神武典》不愧是神功级武学,我才凡境三重,开窍阶段,炼成元阳炁后,却能像凡境六重的练气高手一样,真气外放,造成伤害。”



       赵穆满意地点头。



       区区一条火线,只能点蜡烧炭,没甚大用。



       但是等他把两百年内力,全部转化为元阳炁,那就大不一样了。



       《明神武典》之中,有火焰刀,火焰箭,神焰护体等招式。



       只要明白运使真气之法,就可以演化种种刀兵。



       再加上元阳炁霸道异常。



       品质稍微差点的真气触之既焚,灼烧脏腑,斗阵厮杀很占便宜。



       “十皇子殿下,高公公来了。”



       赵穆正在揣摩精义,体会真气运转之奥妙,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他立即默念“藏尽气息,和光同尘”的口诀,调息内力,收敛一身沸腾如火炉的旺盛气血。



       片刻后,一个老太监跑到面前,喘息着说道:



       “有圣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