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二八八 里应外合

作品:《 成为了道医之后

       “把那三个人给我带上来,再把幻姑也叫过来。”李郸道对着崔主簿道。



       很快三个鬼被带了上来。



       李郸道直接问向幻姑:“你正是姻缘神,你来看看这个案子如何判?”



       “虽然有个先来后到之说。”幻姑琢磨着。“但是也看事实情况,明显后者才是正媒正娶的,前者象征意义大过事实意义。”



       “我是觉得,这女子应该是属于第二个丈夫的。”



       李郸道又问崔主簿:“你怎么看呢?”



       “第一份姻缘具有效益,是合了阴律的。”



       第一个是他娶妻时候,通过了阴聘,问了阴媒,男方同意,女方也同意的。”



       “第二个也是到庙里请了鬼神见证的,不然也不会拜堂成亲。”



       “而这女子,既然已经嫁与人家,却隐瞒了事实,继续在阳间和第二任丈夫结亲。”



       “而阳间的法是鼓励女子适龄出嫁的,因此,这个妇人的本身行为却又是合乎阳间的法的。”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虽然她说这第一份姻缘是她父母为了钱,但不找来她父母作证词,就不能确定是不是属于强迫,如果不属于强迫,那么就还请县君如实斟酌案情进行决案。”



       这就相当于双方律师了辩护了。



       李郸道又审问此妇人,这妇人一口咬定,是家里有个哥哥要娶媳妇,家里人才跟她商量,和那个死人结亲的,她本身是不知道后果的,如果知道,死活不会同意的。



       李郸道又问那夭折的男子,那男子说,女的是在自己坟前发过誓言的,结果转头就去跟别的男的好上了,这媳妇他也不要,要的是争一口气。



       第二个男子则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跟别人结过亲了,如果知道,肯定是按照二婚标准来娶的,就不用花这么多钱了。



       李郸道又招来了其他可以作证的证人。



       如果按照阳间律法,肯定是和第一任结亲是不合法的,毕竟生娃娃比较重要。



       但是三个人都死了,就没有必要按照阳间法了,他们也生不出娃娃来了。



       还是比较考验主观判断的。



       本质上就是这个妇人隐瞒事实,但由于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无自主决定能力,且有追逐自身婚姻幸福的权利,便不处罚其本身犯重婚罪,也不必一分为二。



       但是两段姻缘一个不合阳间法,一个不合阴间法。



       因此撤销三人之间既定的婚姻事实。



       这个女的现在想跟哪个跟哪个,但是要对另一方做出相印的补偿,同时活罪难逃。



       比如下辈子到他家做牛做马,来换债。



       那三人虽然还有些不服,但李郸道一叩令牌,也就老实下来了。



       崔主簿道:“还是有些欠妥,但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李郸道想起王熙凤弄权水月庵,强拆了一对鸳鸯,得了三千两,闹出了人命来,不信阴司报应,结果后面凄惨。



       李郸道也要查清给这户人家做媒的媒婆,好像是同一个,也要削去她的福寿。



       其父母,兄弟,有牵连的,也要算定责任。



       这桩案子定完,没有问心无愧,偏袒哪一方,就看他们自己自己做什么决定了,但任何决定都要承担相应后果的。



       体内的正气好像有那么一丝丝的滋长。



       李郸道又开始审下一个案子,田巫当时留下的案子很多。



       许多都是这种案子,跟上次那个猪拱祖坟差不多。



       但民生无小事,这种事情也要一一解决。



       每判一件案子,李郸道也不独断独决,问左右的意见,却不被影响主观判断。



       泾阳县城的怨煞之气,渐渐被化解,若是达到了河清海晏的程度,那么泾阳县城将不会再有鬼祸,从而达到无可为而得上治的效果。



       只是李郸道处理事情的速度终究有限。



       判了三个案子之后,就已经时日不早了。



       李郸道也该阴神归窍了,吩咐崔主簿和汤秋儿,提前整理好案子,该提供的材料提供来,还能提高提高效率。



       又去了阴狱,看看牛头菩萨教那个鱼头人中原官话进度如何了。



       “啊啊啊!”就听到了那牛头菩萨已经得了疯牛病一般在那里哀嚎。



       “俺是上辈子杀了人,还是屠了城,叫俺在这里教你这个脑子只有黄豆大小的臭鱼头中原官话!”



       “俺宁愿一口气,每天去耕五十亩地,把俺累死,都不愿意教你这个榆木疙瘩!”



       李郸道暗中观察,心里道:“妙啊,这个牛头菩萨,成为坐骑的日子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个鱼头如果真的不可沟通,拿来炖鱼头汤也不错。”



       归了窍,李郸道再去看那个董俊三郎。



       那个董俊三郎此时在布置法坛,重新聚拢猖兵。



       李郸道问道:“当时这个攻打泾阳,肯定是有人传你消息的,不然你怎么做了这个出头鸟。”



       “你不如说说,倒底是听谁说的,我比较好欺负来的?”



       董俊还要犹豫,茱萸就道:“李师弟,不用问也知道是哪些了,师父之前也不是泾阳县城独大的,被赶跑的要来找回场子,加上李师弟你之前不也得罪了丐门的人吗?”



       董俊斟酌一会道:“我本是泉州来的,一路走水路进京城,本来为的是不死药的事情,”



       “到了京城发现事情已经结束了。”



       “那是,你都晚来了好久了。”



       李郸道说道:“现在汤汤水水都被喝完了,强行插一手的,已经被调查了,你五公山那么远,又不是什么大法脉,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董俊苦闷道:“确实,不然也不会被禁于此,身不由己。”



       又道:“消息是派猖兵打探的,我只是得了结果。”



       李郸道又道:“你之前派出一路拿人魂魄猖兵,是要去拿谁的魂魄?”



       “猖兵也进不了京城,并不是用来拿人魂魄的,只是来试探试探泾阳县城有没有能人。”董俊道。



       不过好像又突然想起什么:“好像是有一些鬼魂说奉了什么什么大王之命,要在某座山上汇合。”



       李郸道点点头:“原来如此,只是为何如今迟迟还没有动手,就是因为你这个投石问路的石头,噗通一声沉到底了,没有了回声。”



       李郸道眼珠子一转:“我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若是你配合,我们就不计前嫌,相当于是不打不相识,还你个自由之身。”



       “如果不配合呢?”董俊道:“你就杀了我么?”



       李郸道已经知道是幻姑乱点了鸳鸯谱,自然明白董俊现在估计也急于求死。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但是对敌人又要不留情面,所以李郸道装作不知道:“自然也不会,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才,我很欣赏你,不会杀了你的。”



       董俊直接道:“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需要你跟我做一个里应外合之计。”



       “里应外合?”



       “对,你看如何?”李郸道答应给董俊的自由无疑是很具有诱惑力的。



       “好!”董俊思考片刻就答应了。



       李郸道立马露出了微笑:“果然吃软不吃硬,早知道你性情没有那么刚烈,一开始也不会把你捆起来了。”



       董俊脸色铁青,也没有强颜欢笑。



       李郸道也不生气,跟董俊说了自己的想法。



       打算来一个空城之计,再引君入瓮,最后内外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