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七二六 大旱三年,霜灾三年

作品:《 成为了道医之后

       那两个妖魔结了盟,各自心肠里全是坏水和轨迹。



       不知道在酝酿什么东西。



       而李郸道专心治疗这些百姓,将反常的秋日凋零之暮炁收纳起来。



       没想到又遇到了青女仙子,这位仙子是霜雪之神,应该只在深秋,冬日出现才是。



       “仙子来得正好,将这些霜炁收了,莫影响了苗稼。”



       青女仙子手持“雪瓶”,开口道:“唉,却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了。”



       李郸道疑惑问道:“仙子这是怎么了?”



       青女仙子开口道:“我奉了旨意,要连续三年降下霜灾。”



       “嘶!”李郸道惊了:“这是发了什么神经?”



       “三年霜灾,岂不是要灭绝粮收?”



       青女仙子道:“我这是八月霜,你却不知六月旱。”

m.quanzhifashi.com

       李郸道一惊:“要旱多久?”



       “也是三年。”青女仙子叹道:“四四月开始旱,一直旱到六月,七月,八月则开始降下霜雪。”



       “我听说还有蝗灾,蝗灾是瘟神管着的,五瘟大总管也下界来了……”



       青女仙子道:“当今天子上位,竟然不遵守政治规则,将赌注放在太上皇帝那里的那位大帝气坏了。”



       “只怕当今皇帝可能真要跟前隋一样,二世而亡了。”



       李郸道心中无语:“这是掀桌子了?这是想干嘛?紫微大帝不制衡制衡他?”



       不过一想,五方上帝不争天帝,对几位欲争天帝的大佬来说,只能拉拢,轻易打压不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青女仙子道:“当今皇帝抢着当这个皇帝,肯定要将这个位置当好才行。”



       “我是特意来给你传消息的,希望能有所准备,不然到时候便要现人间地狱了。”



       李郸道连忙道谢:“多谢仙子提前告知。”



       “不必客气。”青女仙子挥挥手:“我也不可抗旨,不过解决之策,还得你们来,或者是将那位帝君消了气,又或者是准备好粮食……”



       青女仙子说完便又消失不见了。



       李郸道眉头紧皱。



       这操蛋的帝君。



       如今朝廷要打仗,粮食本来就紧张,哪里来的粮救灾?



       这么大面积的干旱,肯定是龙族搞得鬼,估计是不满杀了泾河龙君。



       瘟神也来凑热闹。



       这一波接着一波,哪里给了活路啊!



       李郸道直接扯着脸进了宫里。



       而李世民却在那里摔碗,一脸暴虐:“那些突厥,一个关外蛮夷,也敢指责朕!”



       旁边尉迟敬德开口:“突厥的颉利可汗,并非成王之相,不过想着如今陛下上位了,国中不稳,想要来劫掠一笔。”



       “那檄文不过找个酸儒便可写下,陛下何必生气。”



       “他发兵十万,直奔长安,这可不是只想劫掠了事的情况。”



       “不过他说十万精锐兵马讨伐,他突厥连人带马也不可能有十万精锐,他又不占领城池,一路劫掠,裹挟百姓攻城而已。”



       李世民冷静下来:“吩咐长安戒严,敬德你带领骑兵三千,士卒两万,作行军总管,务必将其拦下。”



       谷李世民又见李郸道来了,却是问道:“你来得正好,可有什么能人异士,设下关卡,将这些突厥挡住。最好能咒杀了了事。”



       李郸道仔细看了看李世民,又上下打量一番:你确定不是在说玩笑话?



       李世民叹息一口气:“朕坐上这个位置,难道就这么多人不服吗?”



       李郸道开口道:“太上皇帝花了九年,想来陛下也需要再花九年。”



       “你嘴里的话,就没有我喜欢听的。”李世民心情十分不好,但也收敛了起来:“瘟疫如何了?”



       “瘟疫只是开头,陛下,大旱要来了。”



       “哪里?”李世民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整个北方,包括长安。”李郸道结合青女仙子所言:“陛下要早做打算。”



       “你这消息准不准?”李世民镇定下来:“前日长安不还下雨吗?”



       李郸道开口疑问:“陛下不信?”



       李世民恼火:“旱不旱,朕哪里知道?叫司农和上牧监来!”



       司农掌管农事,自周以来的古老官职,上牧监负责养马,李世民的养马之地,一直在陇西,兰州,乃至于青海一带。



       如果大旱,不光农业受到影响,战马的产出也会受到影响。



       和突厥作战,战马是十分重要的。



       很快两个官员就被唤来了,都是十分恭敬。



       “最近可有大旱的苗头?”



       上牧监直接道:“回禀陛下,微臣正要禀报此事,马场已经出现了大批蝗虫的幼虫。”



       “只是还未长成双翅……”



       司农也道:“长安乃天子脚下,倒是未发现大旱苗头,但是山东自三月开始,便已经滴雨落了,如今已经两月有余,若夏日之后,依然无雨,只怕……”



       李世民感到一阵心累:“马场不可有失,蝗灾可有办法解决?”



       李郸道开口:“可以养些鸭子,一个马场养上几百上千只,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或者召唤禽鸟治之,陛下可找些会“调禽”之术的能人。



       吃蝗虫不现实,没有重油重盐,李郸道这个厨仙都不好处理。



       “那些蝗虫不仅仅马场有,别处也有,包括庄稼地里。”司农道:“去年的雪下得薄……”



       李世民叹息问道:“蝗虫可以吃吗?”



       李郸道没想到李世民主动问这个问题。



       “民间孩童有用火烤着吃的,但是味道难说。”司农开口。



       历史上李世民就吃过蝗虫,还说:“人以谷为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



       但这明显是政治作秀,后面谏官阻止了他。



       李郸道想想:“陛下先吃蝗虫,百官跟着一起吃,百姓自然也就吃了,如此就不怕蝗虫了,找几个厨子,研究研究怎么做就是了,再推广出去,实在不行陛下用钱买蝗虫,晒干了,等大旱,还能研磨成粉末,跟着粮食,煮粥赈灾。”



       司农和上牧监都露出异样的眼神。



       “吃人都有,何况吃蝗虫。”李郸道看见这两人异样目光,直接哼了一声。



       “好办法!”李世民觉得不错:“那么旱灾呢?找楼观的法师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