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八十章 愿意

作品:《 交手

       郭青平对溶洞的环境,倒还是满意。



       正如张晓儒所说,这里冬暖夏凉,已经进入冬季,里面都不用烤火。



       对他来的说,只要不吹风、不淋雨就够了,况且里面还有条地下河,用水也很方便。



       第二天,张达尧带了几个人,送来了两百张硝好的狗皮和一批布料。



       还有一些粮食、蔬菜、酱菜、食盐、火柴、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



       另外还有两盏汽灯、四桶煤油、以及一个打气桶。



       汽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



       汽灯在装上煤油以后,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



       汽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石棉做的纱罩。



       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是汽化燃烧的原因,照射出来的灯光是白晃晃的,亮度非常高,一盏汽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



       溶洞里什么都好,就是光线不足,白天只有洞口那一块有光亮,里面需要点灯。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相比煤油灯,汽灯很先进。



       郭青平问:“张晓儒呢?”



       张达尧答:“以后他不会来了。”



       郭青平急道:“他是不是把我卖了?等这些背心做完,我的事就做完了。而且,我只给淘沙村自卫团做军服。”



       张达尧安慰着说:“放心,没人会卖你。当初你答应,只要是军服就免费做,我们现在也给工钱,安心做就是。”



       郭青平摇了摇头:“那也不行。”



       张达尧无奈地说:“晚上,会有一位李先生跟你谈。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向他提。”



       他不擅长做思想工作,这是李国新的专长。



       李国新的态度很诚恳,晚上到溶洞后,看到郭青平还在做皮背心,走到旁边陪他聊天。



       李国新微笑着说:“郭师傅,我叫李国新,你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都可以向我提。”



       郭青平叹息着说:“这次来淘沙村,上大当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当初在镇上,就不能答应张晓儒做军服。



       还说什么,只要是做军服就免费。



       做了棉衣做单衣,做了单衣做衬衣,做了衬衣还要做皮背心。



       李国新安慰着说:“你再给我们做一批军服,到时候如果还想走,绝对不拦。”



       郭青平眼睛一亮:“真的?”



       李国新笃定地说:“当然。”



       “张晓儒能答应?”



       “你的事情,我可以作主。”



       郭青平叹息着说:“我知道了,张晓儒把我转卖给你了。”



       李国新笑了笑,没再说话。



       自卫团的军服,用的是黄绿色,款式也是独一无二。



       搬到溶洞后,除了狗皮背心,主要为双棠县游击大队和独立营生产军服,要按照军区部队的样式和颜色。



       一九三八年之前的夏装,八路军的军服颜色为土灰色,行动时较明显,吃了不少亏。



       一九三八年后,八路军统一规定,夏装为草绿色,冬装为土黄色。



       全军的服装,除军区机关、直属部队、正规兵团由军区统一供给外,凡有条件的分区,对某些被装品种,如棉被、军鞋、部分军衣与全部便衣,大都由分区自筹解决。



       对服装样式,也统一规定:营以上干部的军装为细布、西式,(下衣两个吊兜),连以下干部,战士为土布,下身为中式(上衣两个平兜)。



       至于随武器、弹药配发的装具,由于式别各异,一般都由军分区、部队自筹。



       在被服材料筹措上,主要采取内征外购的办法解决。



       像土布、棉花,按政府核批数,由政府从征购中拨给,供给实物。



       不足部分,由政府贸易部门,或军队采购单位,甚至是被服厂自购一部分。



       此次县委看到自卫团的军装后,决定由他们生产一批,供游击大队和独立营使用。



       但像细布、颜料、缝纫机零件、机线等,则由张晓儒购运。



       另外像扣子、刁色、硫化青、硫化碱等,暂时也只能由张晓儒想办法解决。



       狗皮背心做好后,郭青平看到十一匹骡马拉着布匹和棉花到溶洞后,很不高兴。



       为了省自己这点工钱,宁愿花买这么多布匹和棉花?



       当初还说,开春后就能走,现在看来遥遥无期。



       郭青平找到李国新,不满地说:“这么多布,可以做几百套军服,不会给淘沙村每人做一套吧?咦,怎么是土黄色的?”



       李国新拿出一套正规部队的军服,微笑着说:“这有套军服,辛苦你做点改良,或者照着做也行。要求很简单:穿着方便,便于行动,看上去得有精神。”



       郭青平仔细看着这套军服,当他看到臂章上的字,瞪大眼睛:“八路?”



       李国新微笑着说:“对,做八路军的军服,敢不敢?”



       “老李,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中国人。”



       郭青平低声说:“我知道了,你是八路军,张晓儒那个狗汉奸,已经被你们打倒了吧?”



       这段时间,张晓儒再没出现过,他相信,张晓儒这个汉奸,不会有好下场。



       “郭师傅,你愿意给我们做军装吗?”



       郭青平很乐意为八路军做军装,他这也算为抗日出了力:“愿意,愿意。”



       张晓儒这段时间没再去溶洞,特别是收到狗皮背心后,就好像忘了郭青平这个人似的。



       此时的张晓儒,又接到了新的任务。



       日军在根据地扫荡,见人就杀,见东西就你,像牛、羊这类的牲口,除了当场宰杀外,吃不完的,会带回来,交给维持会代养。



       三塘镇就接收了五百多只羊,三十多头牛,全部寄羊在镇上,由蒋思源负责。



       张晓儒的任务,是解救这些牛羊,交还给被抢的群众。



       这个任务很艰巨,但不管如何,张晓儒都要想办法完成。



       为此,张晓儒这几天,每天都要跑趟镇上,表面上是去酱菜馆,实则为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