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 50 章(殷闻&廖秋娘...)

作品:《 重生之贵妇

       夜幕降临,  街上行人渐少,廖秋娘看看铺子外面还排着的三个食客,准备等会儿就打烊收工。



       就在这时,  一个十七八岁丫鬟打扮的圆脸姑娘笑盈盈地朝铺子走来。



       廖秋娘好奇地看着对方,买馍就买馍,  此人怎么笑得这么灿烂?



       “廖掌柜,我三月里在您这里买过馍,  您还记得我吗?”圆脸姑娘语气亲昵地问。



       廖秋娘微微尴尬,铺子生意好,每日来买馍的食客那么多,  就是今早来的人她未必都记得住,  更何况两个多月前的。



       “有什么事吗?”廖秋娘笑着问。



       圆脸姑娘解释道:“是这样的,  三月里我陪我们家老太太出来闲逛,经过您这铺子,  老太太叫我买了两个馍尝尝,然后老太太一吃就喜欢上了,  后来每隔几日就打发家里小厮过来排队,可我们老太太嘴刁,总觉得带回去的馍不如现做的好吃,偏她犯了腿病不好出门亲自来买。这不,  老太太忍了两个多月,今日终于忍不住了,闹着要吃现烤的,打发我过来,问问您接不接上门烤馍的生意。”



       廖秋娘为难起来。



       圆脸姑娘想起什么,  补充道:“对了,老太太说了,  知道您生意忙,说按照您的方便来,您什么时段比较空就什么时候去,不一定非要在饭点。老太太还说,不能劳烦您白跑一趟,除了馍钱,还会给您十两银子辛苦钱。我们老爷在外面经商,老太太手头阔绰,花十两银子解馋,她高兴着呢。”



       十两银子!



       铺子生意再好,跑一趟就能赚十两银子,谁能不心动?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廖秋娘拿围裙擦擦手,询问道:“不知老太太住在何处?”



       圆脸姑娘笑道:“我们老爷姓王,住在桂花巷,到了那边您随便找个人打听,他们都知道做玉器生意的王家。”



       廖秋娘知道桂花巷,离得不算太远,她走快点,来回来去半个时辰足够了,不耽误晌午的生意。



       “明早巳时我过去,你们府上可方便?”



       “方便方便,肉啊面啊我们会预备好,您空手过去就行,哦,这是五两银子的订金,您收好!”



       廖秋娘还想拒绝,圆脸姑娘已经跑了。



       有个刚刚拿到馍的食客羡慕地看着她:“廖掌柜东西做得好吃,就是有福气,多接几个大户生意,都不用日日开张受累了。”



       廖秋娘笑道:“这都是碰运气的事,一年撞上一次都知足了,哪能天天盼着。”



       等食客们都离开了,廖秋娘也关上铺门,她与梨花、梅花在里面收拾打扫。



       “掌柜,您去那边,这里怎么办?”梨花不放心地问。



       廖秋娘:“你们俩看着啊,我提前多做一些馍,食客来了你们帮烤,又不是烤不来。”



       梨花:“那不行,我得跟着您去,夫人安排我们过来时就交待过了,说您长得好看,年纪又小,可能被人欺负,叫我们保护好您。”



       廖秋娘想到三夫人美丽的脸庞,感动道:“好吧,那明早你跟我一块儿去。”



       用晚饭时,廖秋娘还对爹娘提了此事。



       她娘也有一点担心。



       廖十三却道:“王家我听说过,王老爷做玉器生意,跟老爷有些交情,他常年不在家,家里确实有位老太太。”



       廖秋娘一喜,对母亲道:“您看,爹爹都说没事。”



       廖十三嚼着饭菜,想到王家的小少爷好像才十来岁,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次日一早,廖秋娘照旧带着梨花、梅花早早忙碌起来,过了早上生意最红火的时段,廖秋娘、梨花解下围裙,洗洗手脸,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桂花巷的巷子口种了一棵亭亭如盖的桂花树,有几个老太太坐在树下纳凉,廖秋娘上前打听王家住在哪里,老太太们热情地指明了方向,就在里面第五家。



       王家宅门上方挂着题有“王宅”的黑色匾额,梨花上前敲门。



       门房显然提前得了吩咐,喊来小丫鬟,要小丫鬟直接带她们去老太太的院子。



       通常老太太都住在比较安静的院落,廖秋娘二女跟着小丫鬟往后走,一直来到内宅深处,也没有觉得奇怪。



       到了一处名为“寿春堂”的院子,昨晚去付订金的圆脸丫鬟出现了,打发门房丫鬟离去,她直接将二女带到厨房,笑盈盈地道:“刚刚我家少爷爬树摔了一跟头,老太太过去照看,你们先做吧,做好了老太太差不多也回来了。”



       见梨花疑惑地看着厨房里面,圆脸丫鬟又解释道:“老太太说了,你们吃的是手艺饭,提前叫厨娘们回下人房休息了,不给她们偷师的机会。”



       梨花疑惑顿消,怪不得厨房里一个人影也没有,这王家老太太真是讲究。



       圆脸丫鬟指指院子里修剪花草的两个小丫鬟,笑道:“那我先去盯着她们做事,你们自去忙,需要什么喊我就是。”



       廖秋娘点点头,扫视一眼这幽静雅致的院子,带着梨花进去了。



       不愧是大户人家,厨房里面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几口锅也刷得干干净净。



       廖秋娘放下食盒,里面是她自制的酱料,然后从王家准备的五花肉里挑出一条最好的交给梨花切馅儿,她去揉面。



       烤肉馍的馅儿要香,面皮也得好吃,馅儿有酱料提味,面皮考究的是厨子的手上功夫。



       厨房里比较闷,两人渐渐地都出了汗。



       圆脸丫鬟又来了,手里的托盘上摆着两碗茶:“看我,差点忘了给你们上茶水,已经凉下来了,你们快喝点吧。”



       廖秋娘专心地揉面,表示不用。



       梨花也在剁馅儿,不想喝,架不住圆脸丫鬟热情,端起茶碗送到她面前,梨花只好来喝,本想抿下就松嘴的,圆脸丫鬟竟将茶碗举得更高,怕茶水洒了,梨花不得不喝了一大口。



       圆脸丫鬟将茶水放到一旁,又去忙了。



       廖秋娘揉好了面,拿袖口擦额头的汗时,旁边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她回头一看,竟是梨花倒在了地上。



       “梨花!”廖秋娘奔过去,顾不得手上还沾了面,蹲下去扶梨花。



       梨花身子沉沉的,闭着眼睛,好像陷入了熟睡。



       忽然,厨房的门被人关上,里面也暗了下来。



       廖秋娘探头去看,待看清站在门口的人是谁,只觉得一股冷气猛地从脚底窜起,直奔心口。



       殷闻扫眼里面,朝见了鬼似的廖秋娘笑笑,一边慢条斯理地解开外袍,一边道:“有阵子没见了,秋娘可还记得我?”



       廖秋娘看看他身后紧闭的门,终于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



       殷闻:“不然呢,你真以为有人愿意花十两银子光买你的馍?”



       廖秋娘抿紧嘴唇,一边警惕地盯着殷闻,一边伸手去探梨花的鼻息,还好,茶水里应该只放了迷药。



       确定梨花生命无忧,廖秋娘轻轻放下梨花,趁殷闻还在找地方放外袍,廖秋娘越过梨花的身体,飞快抓起案板上的菜刀,以防守的姿态警告殷闻道:“你别过来,不然我跟你拼命。”



       她脸色苍白如纸,眼睛却亮得惊人,如果殷闻真要逼她,她宁可拼得鱼死网破。



       殷闻放好外袍,见她这样,笑道:“这是何必?只要你从了我,待我成亲,马上就会纳你做姨娘,我们殷家的富贵你应该很清楚,跟着我,我保你一辈子穿金戴银。”



       廖秋娘:“我呸!我宁可穷得吃糠咽菜,也不会给你做妾!我劝你最好离开,否则就算你得了手,我也会告到三夫人面前!”



       殷闻朝她走来,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三夫人是我的妹妹,她会帮谁?况且以她现在的身份,最怕娘家闹事连累她在王府的好日子,你跑去找她,就是恩将仇报,不如乖乖从了我。”



       廖秋娘不从,当殷闻步步逼近,逼得她退无可退,廖秋娘一狠心,真的挥刀朝他劈去!



       锋利的菜刀确实唬人,殷闻却面不改色,身体敏捷避开,同时伸手攥住廖秋娘的手腕,下狠力气一捏,廖秋娘顿时因为剧痛失力,殷闻趁机夺走菜刀扔到旁边,再把瘦小的廖秋娘转过去往后面的米缸上一压,一手捂着廖秋娘的嘴,一手去扯她的裙子。



       廖秋娘奋力挣扎,然而殷闻就像一座大山,仅凭腰腿便禁锢得她挣脱不得。



       在殷闻眼里,廖秋娘已是一只被绑了手脚的兔子,怎么扑腾也只有被他吃掉的命。



       当他的手毫无阻隔地贴上来,廖秋娘突然不动了,失声哭泣,眼泪流到殷闻的手上。



       殷闻毕竟不是街头混混,见她哭得伤心,身体却乖了,应该已经认了命,殷闻便起了一丝怜香惜玉的心思,松开廖秋娘的嘴,俯身去亲她的侧脸:“傻姑娘,不用哭,跟了我,以后有你的好日子。”



       廖秋娘只是哭,他来亲,她也不躲。



       就在殷闻捧过她的脸碰上她的嘴唇时,廖秋娘突然抓紧藏在袖中的梨花的铜簪,猛地朝殷闻刺去。



       殷闻察觉有变,及时避开,廖秋娘却也紧追不舍,便是兔子也会殊死一搏。



       追赶躲闪间,铜簪锋利的簪尾划中了殷闻的脸,可惜马上就被殷闻打落。



       “不知好赖!”



       殷闻一手捂脸,目光阴狠地看向廖秋娘。



       廖秋娘已经跑到了门前,她试着开门,门却从外面锁上了,透过门缝,能看到不远处守着殷闻的两个护卫。



       廖秋娘惊恐地回头,看到殷闻半边脸都是血,再次朝她逼来。



       心跳从来没有这么快过,廖秋娘慌乱地看向厨房各处,然后朝一个方向跑去。



       殷闻并不认为廖秋娘能逃脱自己的手掌,追得也不紧不慢。



       “你别过来!”



       廖秋娘跑到放酒的地方,抓起一坛酒朝殷闻抛去!



       酒坛飞到一半便咣当落地,坛子碎了,酒水洒落满地。



       殷闻只是笑,脸上血迹狰狞。



       廖秋娘又抓起一坛,拔掉盖子,这次却是砸向厨房西北角的柴垛。



       殷闻脸色大变,意识到什么,疾步扑向廖秋娘。



       廖秋娘回他一笑,燃起刚刚看似慌乱逃跑其实趁机藏起的火折子,丢向柴垛。



       殷闻将廖秋娘扑倒的瞬间,轰隆一声,柴垛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贱/人!”殷闻狠狠地甩了廖秋娘一个耳光。



       廖秋娘嘴角流血,耳朵里嗡嗡的,等她恢复意识,殷闻又一个耳光打了下来。



       廖秋娘终于失去了眼中的神采,丢了魂般躺在那里。



       厨房里有水,殷闻试着舀水灭火,然而炎炎夏日助长了火势,眼看火舌蔓延到地上的酒水,又一条火龙跳了起来,殷闻恨恨地踹向廖秋娘,转身跑了。



       两个护卫察觉不对,立刻打开门。



       “快去收拾好里面,装成她们笨手笨脚意外走水。”殷闻没好气地道。



       两个护卫赶紧冲了进去。



       殷闻再吩咐圆脸丫鬟:“等会儿我们先从后门离开,你告诉你们少爷,让他将走水推到廖秋娘头上,再说看在她与燕王府三夫人的关系上不予追究,别把事情闹大。”



       王韫石这小子虽然才十岁,其实很上道,配合他哄着王家老太太完成了今日的计划,但王老太太只知道吃馍,并不知道他早已潜了进来。



       事后他贴补王韫石一笔银子,这事也就过去了,廖秋娘那死丫头保住了清白,为了名誉,肯定也不敢声张。



       圆脸丫鬟连连点头。



       两个护卫将廖秋娘、梨花拖到厨房门口。



       殷闻扫眼廖秋娘露在外面的腿,让圆脸丫鬟帮她穿好衣裳,沉着脸带人走了。



       圆脸丫鬟跨进来,见廖秋娘人是清醒的,只是没了求生之心,一边帮她收拾衣裳一边叹息地说了殷闻的安排:“廖掌柜,您想开点,这次殷少爷吃了大亏,以后肯定也不会再惦记您,您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忘了吧。”



       廖秋娘木然地看了她一眼。



       厨房上面冒起滚滚浓烟,王家与周围街坊家的下人都提着水赶了过来。



       等着吃馍的王家老太太气得直跺脚,指着被丫鬟们救出来的廖秋娘骂个不停:“我好心照顾你的生意,你竟然烧了我家的厨房,你,你怎么不笨死!”



       这时,昏过去的梨花终于被杂乱的脚步声唤醒,她坐起来,看看披头散发的廖秋娘,再看看厨房,一脸迷茫。



       “掌柜,这是怎么回事?”



       问完了,梨花站起来,直到此时,她才看清廖秋娘长发掩饰下的红肿的脸。



       对上梨花心疼震怒的眼神,廖秋娘苦笑一声,落下泪来。



       梨花抱住她,红着眼睛道:“您别哭,无论您受了什么委屈,三夫人都会替您做主!”



       王家老太太就站在一旁,闻言气道:“替你们做主?你们烧了我的房子,我还要报官呢!”



       十岁的少爷王韫石连忙抱着她的胳膊劝道:“祖母祖母,您别急,不看僧面看佛面,她爹在殷家做事,她又是三夫人的人,反正这火已经控制住了,您就别报官了,闹大了两家还怎么走动。”



       王家老太太听了这话,再去看廖秋娘,见廖秋娘后悔得都自己把脸打肿了,老太太重重哼了一声,默认了孙子的话。



       在街坊们的数落声中,廖秋娘被梨花扶着走出了桂花巷。



       “掌柜,您跟我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喝的茶是不是有问题?”拐进一条偏僻的巷子,梨花焦急地问。



       廖秋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



       她需要梨花帮忙在爹娘那里遮掩,为了不露出马脚,只能提前跟梨花串通好。



       梨花咬牙切齿:“走,咱们去找三夫人!”



       廖秋娘摇头:“别给三夫人添麻烦了,等老爷回来,我直接去找老爷。”



       老爷当年救了爹爹的命,三夫人也帮了她们一家,所以她不报官,不让整个殷家名声落地,可殷闻休想她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