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9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9)

作品:《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从云山寨到百桂郡府城,马车走了整整两天。



       中途,除了在一个叫云磐的小镇休整一宿,添了些补给,就没再停顿过。



       连中午饭都是边赶路边吃,终于在天黑前抵达王府。



       婚典在五日后的吉日举行,燕恪瑾另外让人备了座宅子给徐茵出嫁。



       在认识到未来王妃有趣的一面之前,他压根没想过要给她另外设个地方出嫁。



       父皇命他来封地完婚,不就是担心他一介废太子的婚礼观礼人数盖过新太子么,索性连机会都不给他。



       这么一来,满朝文武死心了,觉得他不可能再东山复起,一个个重新站队支持新太子去了。



       他原本觉得娶谁无所谓,办不办婚礼也无所谓。



       可南下这一路,发现徐家这位名声被她自己给折腾得几乎快不复存在的庶出姑娘,并非查到的那般不堪,相反还是个聪明有趣之人。



       惊讶过后生出几分兴趣,才开始认真对待这桩婚事。



       着人快马加鞭先行一步来到百桂郡给未过门的王妃置办了一处三进宅子。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那宅子是上任郡守的府邸,汲取民脂民膏给自己弄了这么一处富丽堂皇的宅院。



       现任郡守一看这宅邸超规制,没敢搬进去,而是另外寻了处合规制的院子,这宅子就遗留了下来。



       宅子是好宅子,可惜时间太赶,没能彻底翻新,临时腾出一进出嫁用倒是没问题,住的话就嫌粗糙了。



       于是这几天让徐茵先住王府,成礼那天再去宅子里出嫁。



       另外,他还遣人去临海郡置办了一批聘礼,该有的排场,能给的他都会给。



       徐茵并不知道此事,以为只能住王府。



       冯嬷嬷也不知道宅子一事,但知道可以住外面,却不敢提出来。



       毕竟瑾南王的婚礼比较特殊,王爷既然这样安排,或许有他的道理。



       就这样,徐茵毫无抗拒地随车队入了瑾南王府。



       只是暂时还不能入住主院,一来婚房需要布置,二来毕竟还未完婚。



       她入住的是主院旁边的偏院。



       “嬷嬷,这些不常用的找个房间收起来吧。种子先放外头,你抽空找人打听一下,哪里能买地,我想尽快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看看北方的种子在这里能不能种成。”



       这里头,有一小撮可是系统出品的高产种子,花了她好几千能量点呢。



       “姑娘,王爷刚刚派人来说,这座院子今后就给您当库房,您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



       冯嬷嬷出去了一小会儿,回来时满脸堆笑。



       徐茵不知道她在高兴什么。



       她的行李物品着实不少,就算这座院子不适合做库房,总要给处别的屋子。



       冯嬷嬷却不这样想。



       待姑娘跟王爷完婚,就要搬去主院住,这里可不就空置下来了。



       往后府里进了新人,王爷随手把这座院子拨给新人,岂不是便宜了那狐媚子。



       如今成了库房,就杜绝了这个可能。可见王爷还是挺看重自家姑娘的。



       冯嬷嬷越想越高兴。



       这么晚了,还丝毫感觉不到累似的,持着火烛,风风火火地指挥下人归置物品、登记入库。



       生怕慢一步,王爷就后悔了。



       次日,徐茵睡到自然醒,底下的人在冯嬷嬷的带领下,已经将库房收拾好了。



       她前一天交代的种子,也已整整齐齐码在空着的偏房里,等田地一买好,就可以运过去播种。



       冯嬷嬷对徐茵买田置产的想法倒是万分赞同。



       原先府里的姑娘出嫁,哪个没田产、庄子作陪嫁?



       除了四姑娘,因为出门就跟着瑾南王来南蛮封地定居,田产、庄子不好带走这才换成了银子。



       可在嬷嬷看来,银子哪有田产、庄子重要?



       银子早晚会花光,况且四姑娘花钱还这么大手大脚。



       压箱底的一万两银票这一路被她挥霍的只剩一千两,与其花在别处,不如买几亩良田、置办个庄子。



       将来有了孩子,还能用田地的产出,给孩子攒份彩礼、陪嫁。



       是以,置办田产、庄子一事上,冯嬷嬷比徐茵本人还积极。



       徐茵刚用完早膳,冯嬷嬷就说要去打听本地的牙行在哪里。



       徐茵让她顺便问问这附近哪里有木匠,打算先把曲辕犁做出来。



       有了曲辕犁,相信耕田犁地的效率能提高不少,这样就算晚几天耕种,也不影响后续收成。



       冯嬷嬷的办事效率极高,徐茵才翻了两页库房账本,她就回来了。



       不仅打听到了牙行地址,还约了个行里最能干的牙郎,下午就能去看地。



       木匠也找来了。



       不是外头找的,是长驻府里、负责日常修缮的老木匠。



       嬷嬷以为自家姑娘是想给卧房添几件趁手家具,出门时碰到管家,就顺便提了这个事。



       因此,木匠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工具,还推来了一板车木料,什么型号的板材都有。



       徐茵:“……”



       这服务实在太周到了。



       有图纸有材料,饶是老木匠此前没接触过犁,也很容易做成功。



       嬷嬷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自家姑娘让木匠做的竟然是件农具,心里满腹疑惑。



       徐茵看了她一眼,厚脸皮地忽悠:



       “姑娘我蕙质兰心,沿途看到老百姓田间耕种劳累艰苦,遂琢磨出了这款农具,还不知实际效果如何,先找块地试试再说。”



       冯嬷嬷:“……”



       话都被您说了,老奴还能说什么?



       中午,徐茵让小厨房简单做了份鸡汤米线,吃完稍歇了歇,就带着嬷嬷和冬雪出门了。



       没等上马车,王爷那边派了个人过来说, 王府有个供应日常蔬菜的小农庄就在附近。



       “王爷说,您若感兴趣,自家庄子想种什么种什么。”



       徐茵愣了一下,扭头看嬷嬷:“王爷怎会知道我想买庄子?”



       冯嬷嬷想了想说:“老奴上午出门时遇到管家说了几句,当时王爷身边的燕七公子正好从外头回来,许是他听见后,汇报了王爷。”



       不管怎么说,人都把庄子送上门了,没道理不去看一眼。



       于是,马车改道,直奔王府小农庄。



       到了地头才发现:这哪里是她脑海里幻想的小农庄,根本是个再完善不过的村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