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9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19)

作品:《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御厨带着深深的疑惑,按王妃的意思,调了两款咸口的糯米馅料——咸蛋黄鲜肉和栗子鲜肉出来。



       他负责调馅,包有的是人打下手,很快就能上锅蒸。



       蒸到一半,闻到了香味——与甜口的粽子截然不同的霸道香味,萦绕口鼻间。



       熄火后焖了一晚上,到端午当天早上才起锅。



       御厨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好吃!



       太好吃了!



       原来咸口的粽子这么好吃啊!



       御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对王妃言听必从,再也没怀疑过。



       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哪怕颠覆了传统做法,也一定有她的道理。

m.quanzhifashi.com

       王府上上下下几十号人,全都迷上了口味新颖的咸口粽,瑾南王也不例外。



       他原本就对甜口点心无感。



       过端午、元宵最多应个景尝个一两口,没想到粽子还能做成咸口的。



       这天早上,他一口气吃了三个粽子,还嫌厨房包的粽子小里小气。



       徐茵:“……”



       大哥,这还小?那要是见了后世的粽子你打算叫什么?迷你粽么?



       瑾南王边吃边问:“王妃可知元宵能否做成咸口的?”



       徐茵:端午还没过完,就惦记起元宵节了?



       不过,咸口元宵?



       有的是啊!鲜肉的、鸡汁鲍鱼的、韭菜鸡蛋的,还有超级鲜美的腌笃鲜。



       凡是能包饺子的馅儿,同样能做元宵。



       燕恪瑾边听边点头:“本王很期待明年的元宵节。”



       徐茵:ning是个隐形吃货吧!



       五月的南蛮,在中原人看来完全到夏天了,徐茵已经扇不离手好几天了,一个字:热!



       所以早上蒸的粽子,放到傍晚都有可能馊。



       徐茵让厨房把余下的粽子打包好,王爷要去矿山巡视,带去给矿里的工人分一分。



       尽管挖矿的大部分是流放犯,但过节嘛,发个粽子应应景。



       要是有冰就好了,冻一些起来,想吃了随时拿来蒸。



       徐茵忍不住叹了口气。



       硝石没着落,还是尽快把电动机搞出来吧,她想念冰箱、电风扇了。



       “主子,山娃看您来了。”嬷嬷笑眯眯地进来说,“这孩子挺懂礼貌,说是感谢您对他家的照顾,特地做了粽子、采了山货送过来。”



       山娃就是发现赤铁矿的那个孩子。



       徐茵信守承诺,发现赤铁矿值得开发以后,就奖励了他一百两银子,完了还给他爹娘安排了岗位。



       他爹此前摔断了腿,治是治好了,但还不便行走,就安排他在矿场看大门。



       她娘厨艺不错,正好矿场需要招几个烧火做饭的厨娘,其中一个就推荐了她。



       矿上的工钱算不上高,但胜在稳定,逢年过节还有假期和红封赏银,比地里刨食、山里采药强多了。



       何况还有笔一百两的额外奖励,山娃家一下子脱贫了。



       徐茵一出来,山娃就激动地给她跪下磕头。



       徐茵抽了抽嘴,来都古代的小世界,最不适应的就是跪拜磕头。



       再一次庆幸,穿来时已经在南下路上了,若是在京中,遇到品级比自己高的,动不动就得给人行跪礼,真心吃不消。



       “你家里人都好吧?”



       “回王妃的话,都好。”山娃一脸喜色,“我爹的腿好多了,我娘给矿上做饭,一天有30文,而且和两个婶子轮着做,一点都不累,得空还能接点绣活。”



       说着,他呈上娘亲做的绣花鞋。



       徐茵高兴地收下了,没有丝毫嫌弃,她是真心觉得山娃娘的手艺不错。



       “回去问问你娘,要不要来王府接绣活。”



       等蚕茧成批,肯定要开间织丝坊,并雇一批绣娘,用丝线在丝绸锦缎上刺绣,会双面绣更好,还能试试大型的屏风、摆件,到时候运去中原、京中,赚富贵闲人的钱。



       “嗯嗯。”山娃用力点头,“我娘肯定乐意。”



       “不急,回家问过你娘的意见再说。”



       山娃送来了粽子、绣鞋并两只拴着绳子还在扑棱的山鸡。



       徐茵回了他两斤红糖、一刀肉、一筐庄子上的蔬菜,以及十二卷不同颜色的绣线。



       番茄等外来蔬菜,她附赠了个简单的食谱,免得山娃带回家不会做,浪费了。



       山娃走后,徐茵吩咐大厨房:“今儿中午煲个山鸡汤就行了,不用做的太复杂。”



       煲汤御厨最在行,正好,越境外洲管流放犯的官员,得知瑾南王来了封地,上贡了一批当地的水果过来,其中有个叫椰瓢的,汁水鲜洁可口,用来炖鸡汤再鲜美不过。



       于是,中午呈到徐茵面前的膳食便是——



       鲜淮山椰子鸡汤和蒜油淋白切鸡。



       地道的山鸡二吃。



       徐茵吃得口齿生香,吩咐另外一只山鸡暂时养着,等王爷在家时照今儿的做法炖给他吃。



       美食要分享嘛。



       ……



       就在徐茵劳逸结合享受着南蛮的生活时,那厢,押送着刘成、王志海的队伍,经过一个来月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抵达了京中。



       这两人的罪名一公开,全朝哗然。



       南蛮多穷的地方啊,居然也有官吏贪污,并且还打着瑾南王的旗号,难怪会被王爷绑着送来京中。



       这是把皇室的颜面扔脚下踩还是怎么滴,太欺负人了!



       要不是封地之主不得干涉朝政,瑾南王直接将人砍了脑袋,也无人敢置喙。



       而他只是将人绑了过来,由皇帝发落。



       新郡守人选,也仍由皇帝钦点。



       谁敢说瑾南王坏了规矩?不都在规矩内么!



       至于奏折上说的,查抄了俩货的府邸,查抄所得抵两郡百姓赋税,直到抵完为止。



       这没错啊,取之于民自然要还之于民么,不然这世道还公允么?百姓群起造反了怎么办?



       这时候不当着皇帝面表态,皇帝怀疑他们是同道中人怎么办?



       于是, 文武百官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臣附议瑾南王上奏提议。”



       “臣亦附议。”



       其实,瑾南王的做法,放在京中附近的郡县,是不太行得通的。



       因为这一片相对富庶啊,贪官一年下来搜刮的民脂民膏,没准比皇帝的小私库还丰厚。



       谁舍得白花花的纹银给百姓抵税?



       说到底,南蛮那地方太穷,穷得不让皇帝免税就不错了,能有多少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