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162章 风月女配民国种田(14)

作品:《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次日,徐茵借着青砖不够、出庵采购,早早进了城。



       城门口有好些背着枪支的警察,正挨个盘问。



       徐茵猜到原因,倒也不慌。



       轮到她时,警察先是查看了她的身份证,然后问:“进城干什么?”



       “我有营生在城里。”



       “昨天来过吗?”



       “来过。”



       “几点来的?几点走的?”



       “中午来的,傍晚走的。”



       “念过书吗?会写字吗?”



       “念过几年私塾,会写字。”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照着这上面的字写一遍。”



       徐茵接过毛笔写了一行“昧人心者天理不容”,就被放行了。



       来到药馆,吴老正在接诊,丰碌拿着鸡毛掸子一边清洁柜面灰尘,一边跟排队候诊的顾客聊得热火朝天。



       “聊啥呢?”徐茵走进去。



       “先生您来了!”看到她,丰碌两眼闪着八卦的光芒,迫不及待和她分享今早听说的大瓜,“先生,您昨天走得早,还不知道吧?昨晚城里出大事咧!”



       “啥事啊?难怪城门口有警察在盘问。”



       “何止城门口啊,挨家挨户都在盘查呢!”丰碌跟着她来到内堂,转述起听来的消息,“大毛卖报的时候,听说好几家药厂昨晚集体走水,现场留下了很多字条,都写着‘昧良心天理难容’什么的。我们猜啊,是不是那几家药厂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侠义之士看不下去就出手了。”



       徐茵心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猜得八九不离十。



       不止丰碌,全城百姓都在猜,且很多人都猜得跟真相无比接近,明面上不敢说,暗地里都在拍手叫好。



       徐茵觉得她这也算是为全城百姓做了件好事。



       但假药的出现,反应了一个现实问题——社会对西药的需求以及西药的稀缺。



       供求的极度不平衡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药厂恐怕永远不会收手。



       《资本论》里有段话很发人省醒:



       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它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而假药的利润,依她看300%都不止。



       所以,最好的杜绝办法,便是研制出社会需要的平价西药,让资本没有漏洞可钻。



       徐茵听丰碌唠了一通八卦,就上楼给吴安平施针了。



       连续几天的针灸治疗和中药调理,他的狂躁症没再发作过,相反,平和得跟正常人没有两样,徐茵上来的时候,他正捧着一本留洋读书时的课本在看,桌上一堆瓶瓶罐罐试剂瓶。



       “先生!”



       看到徐茵,吴安平感激地站了起来。



       “今天是疗程的最后一针,后续如果没别的症状,就不施针了,但药还得再吃几天。”



       “是,爷爷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往后,你有什么打算?还想进药厂当技术顾问或研发员吗?”



       吴安平躺下后,闭着眼享受徐茵的施针,以前他从未觉得,针灸是一件这么享受的事。



       但尽管如此,他心中对于西医、西药的寻梦之火,依然不灭。



       “我确实还想再试试新药的配方。不过我不想去药厂,我想自己搞。哪怕这条路前途未明、哪怕会撞得我头破血流,但是……我不想埋没了留洋期间学到的知识。我想替我的民族尽一份力!”



       这个想法和徐茵的盘算简直不谋而合呀!



       待针灸结束,徐茵拔掉他头上的针,笑眯眯地问道:“那跟我合作怎么样?我出钱、你出技术。咱俩合伙办一家西药厂。争取不久的将来,咱们国家不靠进口、不看那些大国眼色,也能用上西药,而且是平价的、老百姓用得起的西药!更甚至,还能像中药一样接到一份份出口订单!壮大我民族经济!”



       “……”



       吴安平被徐茵这番话激得血性上涌,激动地差点从床上摔下来:“真能盼来这么一天?”



       徐茵笑容笃定:“那必须能!”



       “好!我跟先生您一起干!”



       吴老得知这个计划,吃惊得下巴差点脱臼:“办厂?还是西药厂?是你们疯了还是老头子我疯了?”



       好几家药厂仓库莫名起火,药厂老板齐聚警察局,要求尽快抓出纵火犯,一天没抓到,一天不敢生产,担心再来一把火怎么办?



       现有药厂都半死不活、快开不下去了,这两人竟然还想投资办药厂,而且还是配方在脑子里还没研发出来的西药厂,该说他们无知者无畏呢,还是蠢?



       “爷爷,之前是我钻了牛角尖,这阵子没人给我压力,反而让我冷静下来,经过反复演算和小规模实验,我已经有眉目了,就差临床实验验证我这个方案。”



       “……”



       见孙子转头又和东家商谈起办厂方案,吴老抽了抽嘴角,这世道他是真看不懂咯!



       不过他担心孙子的冲动害了东家,晚上祖孙俩独处时,他语重心长地对孙子说:“阿平啊!不论做什么,都要记得,你的病是东家治好的,别害他进火坑啊!”



       吴安平哭笑不得:“爷爷,您怎么会这么想?我与东家如今是合伙人,我出技术、他出钱买地建药厂,我俩是合作关系,我比谁都希望我们的药厂能顺利开办。”



       “你能这么想就对咯!”



       “那肯定的。爷爷,您不知道,东家不仅精通中医,很多西医、西药知识他都懂,跟他交谈,我收获好大,您看,这是我下午与东家商讨时做的笔记,对了!聊到新药时,我当时有个灵感,好像记在这里了……对对对!就在这儿……爷爷我不跟您聊了,我突然有了个新思路,您先睡吧!不用等我!”



       吴老:“……”



       这不是睡前祖孙俩谈个心吗?怎么谈着谈着又起来去秉烛夜书、玩他的瓶瓶罐罐了?



       次日,徐茵拎着一个小皮箱来到药馆,里头是准备买地的大黄鱼。



       她打算今天带小吴去选址买地建厂房,一上楼就看到小吴顶着一双熊猫眼、眼底布满血丝、下巴冒着胡茬欣喜若狂。



       “你这是……”



       “东家!合成了!新药合成了!”



       “……”



       差点以为他疯病复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