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设麒麟阁,大夏王朝,再起祸端,边境屠村,举国之怒

作品:《 大夏文圣

       大夏书院。



       顾锦年离开了房内。



       在不远处见到了苏怀玉。



       还是一样的高冷。



       还是一样的生人勿扰模式。



       “苏兄。”



       走了过去,顾锦年拱了拱手。



       “恭贺世子殿下,凝聚九炼战车。”



       苏怀玉皮笑肉不笑道,完全没有一点恭喜的样子。



       “虚物罢了。”



       “苏兄,敢问有何要事?”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顾锦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询问苏怀玉有什么要事。



       “仙道江湖这几日不太平,有一个魔头,大开杀戒,世子要小心了。”



       苏怀玉出声,告知顾锦年这件事情。



       “此事与我何干?”



       顾锦年有些皱眉,魔头大开杀戒,那关我屁事?难不成让我出马?给人家送菜?



       “不。”



       “这个魔头自称是你的师父,所以大开杀戒。”



       苏怀玉出声,道出原因。



       顾锦年:“.......”



       “这不是摆明了栽赃吗?吾乃读书人,怎可能与魔头有牵扯?”



       “再说了,就算他是我师父,他大开杀戒做什么?”



       顾锦年有些麻了。



       自己师父?



       自己什么时候拜了个魔头师父?



       “他认为你有万古之才,未来必是魔道巨擘,怕有人抢先一步,成为你师父。”



       “所以大开杀戒,要将天下强者全部杀干净,然后再来让你拜师。”



       “因为那个时候,你也没得选。”



       苏怀玉解释。



       顾锦年愣住了,这脑回路跟苏怀玉有的一拼啊。



       怎么都是些神经病啊?



       “他杀了谁?”



       顾锦年问道。



       “八古魔宗和血魔门已经被他屠干净了,听说最近在匈奴国,打算把匈奴国师杀了。”



       “而且据说他本来是想将上魔宗给灭门,可路上碰到一个匈奴人,然后去匈奴国了。”



       苏怀玉出声道,这很奇怪,明明不会去匈奴国,可莫名其妙又去了。



       “屠干净了?”



       “好好的屠人家满门作甚?”



       顾锦年愈发不了解这家伙的想法了。



       “他做事干净利落,一般都是斩草除根。”



       “不过世子殿下也不需要太担心,他若是来找你,我教你一招保命法。”



       苏怀玉给予回答,同时也让顾锦年不要太担心。



       “怎么说?”



       顾锦年询问道。



       “拜他为师。”



       苏怀玉十分认真。



       顾锦年微微沉默,这还真是个好办法啊,虽然说了跟没说一样。



       “这人很厉害吗?”



       顾锦年继续问道。



       这话一说,苏怀玉不由沉默了,他皱了皱眉头,随后开口。



       “若是来京都,想要强行把你带走,可能有些困难。”



       “但自由出入京都,问题不会很大,只要低调一点,太高调也不行。”



       “据说他已经踏入第六境,冲击武道第七境。”



       “不过顾老爷子的实力,我一直不知道到底有多强,老爷子应该是藏了一手。”



       “应当没大问题。”



       苏怀玉如此说道。



       “第六境?冲击第七境?”



       顾锦年有点咂舌。



       那的确很强啊。



       不过万幸的是,对方是想要收自己为徒,而不是要杀自己,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惜,他要是能帮我解决那些家伙,那就好了。”



       顾锦年心中嘀咕一声。



       “苏兄还有其他什么事吗?”



       顾锦年问道。



       “没别的事情了。”



       “非要说的话,匈奴国国运被削,只怕这件事情要闹起来了。”



       “但与我等无关,世子早些休息,注意,不可太过于放肆,否则。”



       苏怀玉认真提醒。



       “明白了。”



       “苏兄早些歇息。”



       顾锦年没有搭理苏怀玉,不过也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来到往圣堂好好念书。



       天知道瑶池仙子还在不在自己住处,要是在的话,顾锦年还真怕自己把持不住。



       一直到午时,顾锦年这才回去看了一眼,发现瑶池仙子不在后,心中叹了口气,但面上却露出笑容。



       或许这就是苦笑吧。



       如此。



       时间一天天过去。



       这一日。



       大夏诗会再度开启,依旧如昨日般盛烈,可能是因为没有顾锦年的原因,文心殿热闹了不少,最起码人人都敢开口作诗了。



       连王富贵也跟着作了一首诗,江叶舟看完之后,倒也给了一个中肯的回答。



       诗做的虽然不行,但看得出来王兄用心了。



       没有了顾锦年,所有人也逐渐放开了心,的的确确,如果今天顾锦年还来参赛,大家集体退赛。



       倒不是摆脸色给大夏王朝看,主要是顾锦年太优秀了,他要是来就如同一颗太阳,这些人根本不敢说话。



       第二日的头筹,是由大金王朝才子夺下,但大家其实心照不宣,都觉得没有任何含金量。



       原因无他,木得异象。



       要说难受,还是文殿之外的读书人和京都富商,他们花了大价钱可以在文殿外站着。



       等了一天希望来点异象,亲眼目睹一番千古佳作。



       可没想到的是,等到结束,都没有半点异象,得知大金王朝才子拿到第一之后,一时之间,这些文人墨客,以及富商纷纷直呼上当了,大喊着退钱。



       而拿了今日头筹的大金才子,也没啥脸面见人,大家都没夸什么,懂得都懂。



       礼部看到这一切,也没啥好说的。



       谁让顾锦年这么优秀,四首千古诗摆在那里,谁敢作诗?



       不过盛会还是照常举行,没有出什么问题。



       第三日也就是盛会结束之日,顾锦年一直在书院安心读书。



       而昨日发生的事情,也让大家逐渐失去味道,相比起第二日的盛况,今日稍微冷清一些。



       顾锦年没来参加诗会,总感觉少了一点味道,自然而然冷清一些是常态。



       不过好在的是,今日盛会结束,抱着这个念头,大家选择性愉悦,总不可能真板着一张脸过去吧?



       如此,盛会结束,由礼部尚书和苏文景共同颁布排名,顾锦年连缺两日,但依旧是公认的第一。



       孔家人早就不见踪影。



       而这场浩大的大夏诗会,也最终闭幕。



       这三天时间内,顾锦年四首千古诗词,名扬四海,尤其是顾家与孔家之间的事情,更是成了无数人口中的谈资。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顾锦年在大夏诗会所作所为,会被天下读书人抨击。



       但这三天来,一切都显得很安静。



       孔家对此事没有过多言论,哪怕是传圣公给予外界的回答,也仅仅只是一场晚辈斗争罢了,没有过多解释。



       此时。



       京都孔家。



       孔宇正跪在祖像下,脸色难看,一旁的孔平也跪着,虽然身为孔宇的叔叔,但传圣公开口了,两人不得不跪。



       从大夏诗会第一日结束后,两人跪到现在,好在两人底子不薄,跪几天没啥大问题。



       只要不是其他责罚就好。



       也就在此时。



       一道身影走进堂内,是传圣公的身影。



       他走进堂内,面色平静。



       “知道错在何处吗?”



       声音响起,没有斥责之意,但语气不太好,令两人沉默。



       “爹,是孩儿争强好斗,此事与五叔无关,还望爹恕罪。”



       孔宇倒是聪明,没有把锅甩给别人,反而自己承担,得了人情也显了个好。



       “哼。”



       传圣公冷哼一声,他看得出孔宇想做什么。



       “你们错就错在,自己出头。”



       “争强好斗不算什么,孔家人从来不怕争斗,而是这种事情,应当让扶罗王朝的人去做。”



       “我们孔家再来周旋,为父说了无数遍,做任何事情,你都要置之身外,进可攻,退可守,方可无灾。”



       “对比你弟弟来说,你不如他十之一二。”



       传圣公斥责。



       他不怪孔宇争斗,年轻人争强好胜很正常,可自己去争强好斗,不是留下话柄?



       倘若让扶罗王朝的才子做这些事情,顾锦年即便是咄咄逼人,他们孔家也能处于不败之地。



       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即便真的闹起来斗起来,孔家斗的越凶,得到的人情就越大。



       怎么也不会亏。



       现在虽然已经将损失挽回最大,可没有半点好处,这就是错的地方。



       听着父亲所言,孔宇明悟。



       “孩儿知错了。”



       他开口道,而一旁的孔平不由出声。



       “兄长,不管如何,纵使宇儿有些不对,顾锦年也不能辱圣。”



       “此事,我不服。”



       孔平出声,他没别的意思,顾锦年辱圣之事,绝对没完。



       “此事,先不能碰。”



       “等回孔家,再行商议。”



       传圣公开口,脑海当中不由回想起前几日永盛大帝说的每一句话。



       紧接着,他起身让两人再跪几个时辰。



       而后消失。



       这件事情,肯定没完。



       顾家与孔家之间的斗争,已经不是势力之争了。



       更是攀升到学术之争,他必须要打压顾锦年,让他道心崩坏。



       只不过现在盯着孔家的人太多,需要冷静几天。



       走出大堂内。



       传圣公心中滋生了许多想法。



       不过,不管如何,大夏诗会结束了。



       彻底落幕。



       只要回去,很多事情就可以实行。



       匈奴国国运被削,这不是一件小事。



       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



       他不急。



       有的是办法。



       想到这里,传圣公也不再多想什么。



       如此,一直到了翌日。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卯时。



       大夏皇宫。



       大殿内。



       文武百官一脸平静地站在大殿当中,如往日一般开着朝会。



       前半段的国家大事讨论完毕后。



       此时此刻,兵部左侍郎的身影出现了。



       “臣,兵部左侍郎,有本启奏。”



       随着兵部左侍郎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大殿众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对方。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要来了。



       “准奏。”



       龙椅上,永盛大帝开口,语气平淡。



       “陛下。”



       “北方边境探子来报,最近半月,边境屡屡发生抢掠事件,截止昨日,已有七个村庄被抢掠钱财,其中有两个村庄被屠村,共计人口四百五十七人。”



       “边境镇守将军发来奏报,望陛下准予其率军三千,剿杀入侵贼子。”



       左侍郎开口,同时递上一份奏折。



       魏闲接过,递给永盛大帝。



       后者翻开奏折,阅读之后,面容直接冷下来了。



       “匈奴如何作答?”



       边境之地,时常发生这种事情,只是一般来说,都是劫掠牛羊钱财,屠村这种事情,有些恶劣。



       “回陛下,匈奴国回应,此事并非他们所为,而是一些匪寇所做。”



       “但边境将军回报,是匈奴人穿我大夏衣袍,乔装打扮。”



       兵部左侍郎给予回答。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没有任何反应,往年发生这种事情,都是一样的理由。



       找不到证据,的确难以进攻。



       “诸位爱卿何意?”



       永盛大帝没有回答,而是望着满朝文武,出声询问。



       此话一说。



       众大臣没有说话,稍稍思量后,礼部左侍郎出言了。



       “陛下。”



       “臣认为,边境骚乱,常年皆有,不过屠村之事,令人发指,可以让大营派出三千人,日夜巡逻,看看能否抓住这些匈奴人。”



       “若能抓住,也可以此交涉,若不能抓住,也可有效防范屠村抢掠之事。”



       礼部左侍郎开口,这是他的提议。



       然而兵部左侍郎立刻开口。



       “陛下,臣认为不妥,边境抢掠之事,的确时常发生,但抢掠银两牛羊,朝廷会补偿一些,百姓没有什么怨言,可发生屠村之事,若是还坐视不管。”



       “只怕会失边境民心。”



       “故而臣认为,应当遣派大军,暗中巡逻,若有发现,格杀勿论,边境之地,寸步不让,一来可彰显我大夏国威,二来可警告匈奴之人,若此事当真与匈奴国无关,也可有效威慑,若与匈奴国有关,我大夏也不惧。”



       兵部左侍郎出声。



       人家都欺负到脸上了,还在这里防备?



       “不可。”



       “虽此事可恨,但若是这般猛烈出击,势必会引起匈奴国强烈反击。”



       “到时候会有更多百姓遭到屠戮。”



       “应当以怀柔手段,否则一但弄不好,极有可能开战。”



       礼部左侍郎直接拒绝。



       他倒不是说怂,而是考虑边境百姓的感受,人家本身就是骑兵出名,来去自由,大夏王朝即便是派三千精锐,也不见得能做什么事情。



       你追我赶,浪费时间无所谓。



       但要真杀,到时候惹来麻烦,极有可能就是两国开战。



       “刀子都摆在脸上了,有什么怕的?”



       “打就打,陛下,臣恳请陛下,宣旨开战,我大夏王朝如今兵强马壮,此番匈奴国国运被削,更是千载难逢,借此机会,出军匈奴。”



       “到时必然举国欢呼,得此民心,一战平乱,收复失地。”



       兵部左侍郎开口,主动请求永盛大帝开战。



       此言一出,当下武将齐齐开口。



       “臣等同意。”



       今日朝会,他们本身目的就是这个,屠村之事,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看到武将集团齐齐开口。



       文官集团坐不住了。



       “陛下,决不可开战,如今国库银两不多,修缮永盛大典资金尚缺,江宁郡之难还未彻底稳定,辽州又发生干旱,西南三郡连日暴雨,毁了不少庄稼,来年收成必然锐减。”



       “还有隆中一代,发生山洪,东川平府更是发生天灾,各处都需要银两拨救,一但开战,若无绝对胜算,大夏王朝无法承受。”



       “还请陛下三思。”



       礼部左侍郎开口,将一桩桩事情说出来。



       “请陛下三思。”



       其余文官纷纷开口,除了李善沉默不语,其余文官都开口制止。



       龙椅上。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他扫了一眼满朝文武,过了片刻,这才缓缓出声。



       “着兵部预备战争,倘若事态严重,做好战争准备。”



       “户部严收粮草,控制全国粮价,不可发生哄抢之事。”



       “工部清点军需物,运输部分前往北方。”



       永盛大帝开口,他没有直接答应作战,但这个预备战争,却瞬间惹来一片哗然。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万万不可。”



       “此战不可打,否则大夏将被拖垮。”



       几个尚书急了,直接跪了下来,求着皇帝改变主意,尤其是何言,更是哭丧着脸道。



       “一但开战,粮草军需便是天文数字,三军犒赏之后,国库直接空虚,永盛大典十年内都不能完工,各地天灾人祸,就无银拨款,请陛下三思啊。”



       何言开始算账,他是户部尚书,只能拿这个来说事了。



       “朕没有同意开战。”



       “但备战不可阻,少在这里给朕哭穷。”



       “匈奴人都欺在朕头上了,倘若永盛大典不完工,可以换回十二城,朕未尝不答应。”



       “此事就这样定了。”



       “至于是否开战,三日后再议。”



       “退朝。”



       永盛大帝冷笑不已。



       提起打仗就哭天喊地,银子不够银子不够。



       这下面的官员,那个不是背地里吃的满嘴是油?虽然大方向没有错,何言所说的也是事实,可说千道万,不打仗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是一但战争开始,国内会有动荡,会影响钱财流通等等一系列问题。



       如此一来,这帮人也会受到影响。



       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不打仗是一件好事,国内太平,风调雨顺,大家都赚钱,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那些百姓呢?



       边境的百姓就可以忍辱负重?



       至于打仗会影响境内百姓,这更是天大的笑话,这些官员想要贪赃枉法不就是靠着安稳年代吗?



       真打仗了,反而不敢乱来,攘外必先安内,上上下下都是眼睛盯着你。



       永盛大帝也在考虑中。



       只是看到这帮人如此嘴脸,这才有气,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跟自己那个外甥比,都是废物,一个个都是趴在大夏王朝的吸血蛆。



       永盛大帝走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文官,武将们则一个个大喜过望,虽然他们知道,皇帝没有完全答应,可最起码有这个想法就是好事啊。



       真要开战,他们的权力可以得到提升,在朝堂之上就更有说话权力了。



       未来一定是文官吃香,这一点他们知道。



       可乘着自己现在还有权利,完全可以把自己后代安排的妥妥当当。



       对他们来说,利益很大。



       最终,百官退朝,离开皇宫后。



       杨开立刻拉着何言以及胡庸二人,前去太子府。



       让太子去劝说陛下。



       不过,朝堂内的消息,也逐渐传了出去。



       大夏意图开战,剑指匈奴,理论上这种大事,应当是传不出去的,谁传谁得死,如此大的事情,要是提前传出去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百官也不蠢,纷纷谨言慎行。



       京都内有不少悬灯司和镇府司的探子,没有人找死。



       但这消息就是传开了,不知道是谁带的头。



       消息传出后,百姓一片叫好,对京都百姓来说,打仗不是一件坏事,反正再怎么打,京都百姓还是一样过日子。



       能在京都混上一口饭的,也绝对不会因为战争苦巴巴。



       天子脚下的优势就是这个。



       一时之间,京都各处都在讨论此事,对他们而言,打是好事,打出国威。



       甚至一些戏台立刻换了曲子,都改成了关于战争的曲子。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次日。



       京都邸报发行,边境屠村之事十分惹眼。



       百姓得知此事,一时之间,可谓是民怒四起。



       屠村之事,违背天理,当初大夏内乱就发生了不少次屠村事件,那个时候环境问题,还可以忍让。



       如今大夏王朝蒸蒸日上,可谓是国泰民安,盛世来临,还发生这种事情,百姓如何不怒?



       一些文人墨客,更是写诗怒骂匈奴。



       起战之心,如同燎原星火一般,逐渐烧起来了。



       但消息传的太快,明显是有人在推波助澜,企图让百姓愤怒起来,从而逼迫朝廷开战。



       在酝酿情绪。



       大夏书院。



       往圣堂内。



       当京都邸报传来后,这些学子也纷纷开始咒骂不已。



       “这群匈奴,当真是畜生,我大夏盛世之时,竟然还敢屠村?当真是活腻了?”



       “恨未成将,否则我必马踏匈奴。”



       “这些匈奴崽种,若有朝一日,我为将军,直破王庭,斩王灭国。”



       愤怒之声接二连三响起。



       往圣堂内。



       顾锦年看着这份京都邸报,不由皱起眉头。



       因为这有些不同寻常。



       匈奴人应当不会这么蠢,抢掠银两钱财这是常态之事,可屠村之事,有些没必要。



       抢牛羊银两,大夏有心无力,只能多加防范,也惹不起什么是非。



       可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国屠村,这就是赤果果的挑衅大夏。



       完全没有必要啊。



       更主要的是,匈奴国的国运被削,按理说更应该夹着尾巴做人?



       搞这出做什么?



       真就不怕大夏发兵?



       大夏国库虽然银子是不多,可真要放下手头上所有事情跟你打,直取王庭有些夸张,但借此机会,夺回十二城还是问题不大的啊。



       无非是付出一定的代价罢了。



       “这群狗东西,若我皇爷爷不把他们杀光,等有朝一日,我登基后,必然亲自率兵,御驾亲征,王庭留名。”



       一旁的李基开口。



       他前几天一直在太子府,因为孔家的事情,被喊回去教育了一顿,用李基的话来说,他爹没吃饱饭,打的不算特别狠。



       昨日才重新回到学府的。



       毕竟第一次去孔家,结下梁子以后,谁都知道大夏诗会自己要与孔家争斗。



       太子喊他回去也是为了不惹麻烦,倒也是合情合理。



       此时此刻,李基坐在一旁,满脸凶狠。



       啪。



       给李基脑袋打了一巴掌,顾锦年有些轻蔑。



       “就你这个脑袋瓜,还想直取王庭?”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别净想些有的没的,御驾亲征?万一出了事,你被匈奴国活捉,大夏王朝就得完。”



       顾锦年十分认真道。



       李基这娃吧,虎头虎脑的,说聪明吧也挺聪明,但都是小聪明,真要让他指挥三军,御驾亲征,很有可能就是白给。



       运气不好被抓了,那就麻烦了,千古笑话就不说,大夏王朝就真要吐血。



       某战神就是例子。



       “锦年叔,你别看我读书不咋地,我骑马射箭绝对没问题,武道也没落下,而且我自幼跟皇爷爷学习兵法,假以时日,必然直取王庭。”



       李基有些不服气了。



       说他读书不行,他认。



       可你要说他兵法上不行,他真不认。



       “行,那我问你,你率领十万大军,面对敌方十万大军对战,摆在你面前有一条河,将士们连夜渡河后,士气低弱,你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抱着必死之心出战?”



       顾锦年看着李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此话一说,众人的目光不由纷纷投了过来,一个个都很好奇。



       “我会许诺,此番胜后,犒赏三军,骁勇者,加官进爵。”



       李基开口,没有丝毫犹豫。



       众人听后,也点了点头,很常规的手段,但作用性很大。



       “那你还是洗洗睡吧。”



       “加官进爵固然好,可一旦战败,军心溃散,不是靠加官进爵就能解决的。”



       顾锦年继续看邸报。



       就这种水平?



       还搁这里直取王庭?虚空王庭?



       “锦年叔,那你说,你会怎么做?”



       李基有些不服了。



       其余人也很好奇,不知道顾锦年会怎么做。



       “很简单啊,把锅全部砸了,把船全部沉了,再许诺各种好处就行。”



       顾锦年很随意。



       此话一说,众人皱眉。



       砸锅作甚?



       可马上,江叶舟的声音响起。



       “好一个破釜沉舟,我明白了,把锅砸了,船沉了,让将士们抱着不胜则死的心态去征战,再给予各种赏赐,士气必然高昂,高,高,锦年兄,未曾想到你对兵法有这般理解。”



       江叶舟的父亲,乃是夜衣侯,也是武将出身。



       对兵法也有所了解,自然而然对顾锦年所言深感震撼。



       其余人也逐渐回味过来,一个个露出惊叹之色。



       “嘶,世子,没想到你居然连兵法都懂?厉害了。”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世子殿下,佩服佩服。”



       “你们忘了吗?世子殿下可是镇国公的孙儿,自然懂兵法啊。”



       “对对对,忘了这事。”



       众人围了过来,对顾锦年百般吹捧。



       不得不说,顾锦年早已经用实力征服了这批人,只要做点事,这帮人就会过来吹捧。



       “诸位兄台言重了。”



       顾锦年笑了笑,随后轻轻咳嗽一声,看着众人道。



       “诸位,其实顾某有个想法,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听?”



       顾锦年出声。



       看着大家如此热情,不由把昨天想的事情提出来。



       “世子殿下您说。”



       “对对对,世子殿下您说。”



       “什么想法啊?”



       众人纷纷好奇。



       而顾锦年也不废话,直接开口。



       “是这样的,其实自从大夏诗会之后,顾某便发现,读书还是需要互相探讨才有进步,可是碍于身份,难免会有些难言之隐。”



       “所以,顾某想了一夜,我等可以成立一个学会,若是进会,大家互相帮助,无论身份如何,世子也好,皇子也罢,入了会便是一家人,为兄弟也。”



       “富济穷也。”



       “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顾锦年开口,如此说道。



       此言一出,学堂内几乎所有人都露出喜色,甚至连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存在感的修仙四人组,也不由走了过来。



       不过徐长歌一直没有出现,不知道去了何处,反正自从凝聚仙灵根后,就没有看到他了。



       “这个好啊。”



       “世子殿下,这个提议好啊。”



       “未曾想到,世子竟然有如此想法,某愿意。”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开心啊。



       毕竟顾锦年是世子,对他们来说肯定是有好处。



       不过顾锦年也压住众人的热情,而是神色认真道。



       “诸位,若成立此会,顾某有三个要求,也算是视为规矩。”



       “大家听完再议。”



       压住众人热情后,顾锦年更加严肃。



       “其一,入会者,不可持强凌弱,对内互相帮助,尊上爱下,对外也要仁义而行,低调谦虚。”



       “其二,入会者,不可借助家族任何势力,依靠自身实力,为官为将,否则还依靠族人,有结党之嫌。”



       “其三,入会者,为一家人,倘若有人犯错,应当及时劝阻,决不可互相包庇,若当真有不良者,受严罚逐出,但若有人蒙受冤屈,会中上下,一并而出,不可贪生怕死,也不可畏惧强权。”



       “如此,诸位愿否?”



       顾锦年提出三个要求。



       第一条很简单,别高调,该咋滴咋滴,君子风范要维持好,别招黑。



       第二条更简单,不准借助家族背景,原因无他,顾锦年是大夏第一权贵,其实完全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势力,他这样做,就是想要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才华的人。



       否则来一批权贵进来有啥用?指不定那天被坑死,大家都有本事,才能坐稳位置,家里背景再大,不如自己厉害。



       就好比富家子弟,别看他出门锦衣玉食,可真要让他拿出一万两银子,还真拿不出,毕竟有钱的又不是他。



       最后一条则是捆绑,以后有事大家一起上,利益捆绑以后,那么主观情绪就直接变了。



       “世子殿下,若无这三条规矩,其实某还不觉得什么,有这三条规矩,某当真佩服世子殿下,某愿意参加。”



       “对,不借助家族关系,此言甚好,我等也不想借助家族背景,靠自己成为人物,这才有面。”



       “确实,世子殿下,不知道为何,我挺兴奋的,以后互相帮助,凭借我们的实力,一定会让族人刮目相看。”



       顾锦年提出的三个要求,所有人听完之后,更加兴奋喜悦。



       说实话,他们这些权贵,其实有时候挺难受的,不管做啥,别人都会来一句,不是这个出身他能做到?



       不可否认的是,出身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好处了,可若是无用之人,也不可能来大夏书院。



       只是人们不认可他们,总喜欢喊他们是谁谁谁家的权贵。



       顾锦年这三条规矩,正中下怀。



       故而,众人更加热情。



       看着众人如此热情,顾锦年也有些惊讶,不过回头一想也合情合理,毕竟这帮人终究是少年心性,都迫切想要得到认可。



       “那行,既然如此,那就由王富贵,王兄来登记名册,顾某再设计玉形,做成我们的配物,以后互相勤勉。”



       “诸位也可以去另外两个学堂宣传一二,但无论如何,得君子才行,无视身份地位才华,只要正心即可。”



       “顾某不才,这首领之责暂时领下,倘若有后来贤者,主动退让。”



       “不过还是提前说一句,加入之后,若选择主动退出,永不再录,所以要谨慎思考。”



       顾锦年开口。



       大家兴致这么高,也就不怕没人了,但还得加一条约束,进来了要是主动退出,这辈子就别想进来了。



       不然搞的想进就进,想退就退,那还玩个毛。



       “好。”



       “对,就是要有这种规矩。”



       “锦年哥,那咱们这个会叫什么会啊?”



       “是啊,是啊,叫什么啊?”



       众人纷纷点头,完全赞同,只不过更好奇的,这个会叫什么?



       “青龙会,大家觉得如何?”



       顾锦年是个取名废。



       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众人:“.......”



       尼玛,大家都是权贵,不是尚书之子,就是侍郎之子,亦或者是世家之子。



       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吧?



       青龙会?怎么像江湖帮派啊?



       “锦年兄,能换个吗?这名字实在是有些........”



       “是啊,锦年兄,换个吧。”



       “锦年哥,你写诗如此厉害,怎么取个名字,这么......”



       众人不好多说,只能强笑开口。



       看着大家的反应,顾锦年心里也有数了。



       思索一番后。



       顾锦年有了想法。



       “麒麟阁如何?”



       “其他我想不出来,不行你们来。”



       顾锦年想到了一个,麒麟阁。



       “这个可以。”



       “雅俗共赏,没啥大问题。”



       “麒麟阁,很霸气,我喜欢。”



       “对对对,挺霸气的。”



       众人纷纷点头答应,其实麒麟阁吧,也不是那么文雅,但对比青龙会来说,就好很多了。



       自然而然都答应下来了。



       “好。”



       “王兄,那就麻烦你登记一二。”



       顾锦年拍了拍王富贵的肩膀。



       后者麻利答应下来。



       不过顾锦年继续开口。



       “对了,也不是随便可以入阁,做两件事情,才算是正式入阁。”



       “其一,所谓师出有名,我等并非是结党,而是互相帮助,效仿圣贤,造福百姓,积善十次,为民出头亦或者帮助有难之人,皆算积善,满十个才能入阁,而且必须要有来龙去脉,不可舞弊,一但发现,直接逐出。”



       “其二,不得借助族内帮助,赚取一百两白银,缴纳阁费,全部由王兄统计,往后我等采风游玩,插花弄玉,都由阁费出,自强不息。”



       顾锦年再提出两个要求,也算是两个小考验。



       此话一说,众人倒也不觉得有问题,反而觉得挺好玩的,很有干劲。



       “锦年叔,我也参加。”



       此时,李基开口,一脸兴奋。



       “行。”



       “算你一个,不过也得按规矩来。”



       “做得好,让你当副阁主。”



       李基要参加,顾锦年求之不得,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永盛皇帝不管,下一代皇帝呢?



       要是李基参与了,怎么说也是保护伞。



       而听着李基也入,大家更加求之不得。



       李基也兴奋不已,副阁主啊,他娘的,这感觉比皇帝还香啊?



       “行了,王兄,你细心处理,此等大任交给你,不可出错。”



       顾锦年望着王富贵如此说道。



       后者十分激动。



       他岂能不明白顾锦年这是在照顾自己?



       自己来登记,就算是有权利,属于麒麟阁高层。



       他内心十分感动,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要把这件事情搞好来,不仅仅是为了顾锦年,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



       也就在此时。



       一道咳嗽声响起。



       是苏文景的。



       随着苏文景的出现,众人纷纷回到座位,稍稍收敛了一番笑容。



       苏文景走了进来。



       方才的事情,他听的一清二楚,不过他没有多管,而是拿着一些卷宗,来到了主位上。



       “一人一日为师已经结束。”



       “此番大夏书院,学子排行也出来了。”



       “这是榜单,尔等自行观看,老夫就不说了。”



       苏文景开口,随后将一张宣纸丢出,悬浮在半空中,让众人观看。



       排名第一,赫然是顾锦年。



       这个不出所料。



       但排名第二,是苏怀玉就有些古怪了。



       学堂内,苏怀玉对这个排名似乎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方才的麒麟阁,他都没有半点兴趣,一直坐在那里,高冷至极。



       “夫子,这是根据授课排名的吗?”



       有人开口,询问苏文景。



       毕竟这排名不止第二,感觉整体有些古怪,有些人不应当排的这么高,而且还有其他人的名字,不是往圣堂的。



       “非也。”



       “尔等还记得上山第一日,有两名官差扣押犯人吗?”



       苏文景开口,提到了上山时的事情。



       “记得。”



       众人纷纷回答,这事他们都记得。



       “恩,根据尔等的回答,刑部让各地官员一一照做。”



       “顾锦年给予的回答,使得当地官差,将匪寇一网打尽。”



       “故而排名第一。”



       苏文景不咸不淡道。



       此话一说,满堂哗然。



       倒不是惊讶顾锦年第一,而是谁都没想到,大夏书院居然是玩真的?



       他们当时大部分的回答,就是杀头,不给机会。



       却没想到,会真的发生。



       不愧是大夏书院啊,还真是可怕。



       看着众人的反应,苏文景很满意。



       “有朝一日,尔等都会入朝为官,或一方父母官,或封疆大吏,或国之大将。”



       “可你们要记住,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当官之后,你们所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无法收回,出了差错,便要背负责任。”



       “这排名倒数第一者,已经被逐出大夏书院。”



       “他选择派人与匪寇同流合污,企图套取情报线索,可其结果便是,匪寇保持戒心,假意投好,与其逃离大牢,再将对方杀害,消失无影。”



       “虽官府再度抓捕归案,可那名衙役已经死了,这就是后果。”



       苏文景淡淡出声。



       道出最后一名的成绩,也让在场所有人动容。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动容。



       这还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行了。”



       “此事你们回去之后,好好思量。”



       “现在,老夫手中有五份刑部卷宗,这是第二个月的课题。”



       “这五份卷宗,已经定案,但老夫要你们一个月后,给予总结,卷宗是否有纰漏,亦或者是否罚重或罚轻,尔等必须严谨对待,有错则说,无错则结。”



       “尔等七人为一组,互相讨论,观点总结,老夫需要至少五人同意才可交卷,并且给予相应理由,最终由老夫审批。”



       “你们这两日各自选择审卷人,凑满七人即可。”



       苏文景开口。



       也道出第二个月是什么课题。



       这种课题,还真是与众不同啊,引得众人好奇。



       “凑好人来书房找我。”



       说完此话,苏文景起身,来的快走的也快。



       留下众人凑起队伍。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一道身影快速进入兵部。



       脸色无比难看。



       “边境来报。”



       “昨日深夜,边境十三村惨遭屠戮,无一活口。”



       “巡逻将士,大怒之下,带三百精锐,斩杀两百匈奴兵,后被匈奴生擒,枭首示众。”



       声音响起。



       兵部内堂中。



       几道身影瞬间怒目。



       “真他娘的反了天。”



       “这群畜生。”



       “真当我大夏无人吗?”



       “走,入京见圣。”



       “谁要是再敢阻拦老子,老子把他皮给拔下来。”



       兵部尚书的怒吼声响起。



       惊动堂内一切。



       如此。



       半个时辰后。



       一道道宦官走出,前往百官府中。



       陛下雷霆大怒。



       召集百官入朝。



       杨府当中。



       得知突然宣召,杨开不由皱眉,暗道不妙。



       询问官宦一番后,大致得知一些事情后,杨开不免深吸一口气。



       脸色难看无比。



       “又是他们?”



       杨开脸色难看,过了一会,他转身回到府内,立刻写了封信,而后交给管家。



       “火速送到镇国公府去。”



       “必须交给镇国公。”



       杨开出声,极其严肃。



       这回要出大事了。



       --



       --



       --



       今天的更新没了。



       ------题外话------



       推荐一本创意很不错的书。



       《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的辩护人》



       我还真看完了,虽然名字有点长。



       但写的真好看,情绪拉的很到位。



       很爽,喜欢爽文可以去看看,不是友情推荐。



       真不是,是好看才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