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75章 参观造船厂

作品:《 重回1982小渔村

       一路上,叶父都恨不得拿擦鼻涕的手帕把两个人的嘴都堵上,也不知道什么话讲不完,能一路啰嗦到目的地,也不觉得口渴。



       什么废话那么多,也不知道!



       阿光一停下自行车后,就连忙拿竹筒喝了一大口水,然后咕噜咕噜呸掉,紧接着他才又灌了一大口。



       “我还以为你们不渴呢。”



       “他太气人了,爹啊,还好你没跟他住一块。”



       “行了,你们不要说话了,省点口水吧,听你们说话,我就脑袋疼。”



       “那我还得再说一句”,阿光瞪向叶耀东,“等会回城的时候你来骑。”



       叶耀东瞥了他一眼,“知道了,知道你腿软。”



       “草,你等会试试看,蹬两个小时自行车,看你腿软不软?”



       叶父头疼的直接抛下两个,自己先往造船厂走。



       身后的俩人也不啰嗦了,赶紧跟上去。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这个造船厂看着有些破烂,门口铁门看着锈迹斑斑,墙体还好,就是简单的石头堆砌起来的,铁门单边开在那里,并没有限制人进出,不过一般人也不会跑到这里来,而且厂房日夜都有人在那里干活。



       这是他们县城周边唯一的一个造船厂。



       可以说,大半个县城的大船都是从这个厂里头出来的,另外一半,可能是其他地方的,也有可能是市里出来的。



       毕竟渔业大队解散后,原有的渔船除了归还原来的渔民外,还有后来大队建造的,解散后就都低价流通出去了。



       也有一些有门路的,也去别的地方买过来。



       而目前镇上有的那些二三十米的大船,也有一部分是委托市里面的造船厂建造的。



       叶耀东刚跟着他爹踏进铁门,就看到前方的空地上,零零散散的堆了好几条半成品的船,跟各种器材机器,还有工人来来去去。



       他目测跟前的空地差不多有一亩大小,空地两侧边缘都还搭着棚,里头也是零散的堆了几条造了一半的船。



       三人刚走进造船厂就感觉眼睛有些不够用,他们都是第一次来,以前都是只听说。



       所以阿光才这么感兴趣,一听他们要来造船厂,就屁颠屁颠的跟过来了。



       厂里头的工人都在那里忙忙碌碌,三三两两的围着一条船,有人在那里电焊,有的在那里敲敲打打,有的在那里搬搬抬抬。



       还没走几步,只是在那里感叹了几句,就有个老头过来询问他们是干嘛的?



       叶耀东说明了来意后,老头就让他们先随便看看,或者去里头喝茶坐会儿,他去叫厂长。



       “我们先随便看看,一定不乱摸乱碰。”



       “行,那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叫吴厂长。”



       厂里那么多工人在那里忙活着,也没啥不放心的。



       叶耀东三人这里看看,那里逛逛,虽然有工人疑惑他们是谁,但是也没人管他们,毕竟他们厂也经常有人过来看进度。



       阿光摸着下巴感叹,“啧啧啧~这么多船同时建造呢?这个厂一年得挣多少钱啊?”



       叶父却摇摇头,“这造一条船可费时间,你没看到这些船都没有低于十米以下的?说明人家只接十几米以上的机动船。”



       “本来啊,小木船自己请个师傅就能造了,着急的话,直接去一些老师傅那也能买现成的,来船厂排队能排死。”叶耀东也说道。



       “是的,他们盖的这种船可是得大半年才能造一条,虽然他们这里看着干活的人还挺多的,但是一年还真出不了几条,费工夫的很。”



       “像这边这条大一点的船,有些设备可能需要去大地方订购,得等时间,或许还得调配。”叶父指着跟前的船,说的头头是道。



       这时,门卫老头带着一个国字脸,体格有些健硕的中年男人过来了。



       “老同志应该是老渔民吧,懂得挺多的。”



       “呵呵,是吴厂长同志啊,这么年轻啊,真有本事!”



       “哪里哪里,要不要先去里头坐会儿聊聊,然后喝点茶水,暖暖身体?”



       叶父看向叶耀东,想看他怎么说?



       “是要先逛一圈看看,还是坐下聊?”



       叶耀东笑着道:“咱们边看边聊咋样?”



       吴厂长这时才意识到,可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才是眼前三人的主导,他还以为这是父子三人。



       其实也没猜错。



       只是有些难得,他们三人现在是儿子女婿比老子有本事,老子在给儿子打工。



       “可以,我带你们逛逛,边看边聊,哪里不懂的,顺便解惑。”



       “那吴厂长,你们现在交期排到啥时候?”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年半之后吧,说不准,看船体大小,也看个别配件机器到货情况,可能提前,也可能推后,说不准。我们有好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万一哪个小组提前完工,那就可以提前安排了。早安排,那肯定完成的进度能快一点。”



       叶父听着这个交期也松了口气,这么慢,东子就不至于立马下血本整一条回去了。



       “要这么久啊!”



       他还以为交期最多一年,这效率也太差了。



       不过,想想这年头交通不便,买大件更不方便,尤其是机械器材之类的。



       叶父连忙道:“慢工出细活,这船可是得开几十年的超大件产业,可不是那些电器能比的,肯定得好好造。”



       吴厂长也点头道:“这个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今年过来订船的客人挺多的,我们都还扩大了一点规模,招了十几个学徒,不然交期都能排到两年后。”



       阿光插嘴道:“可能是这几年大家手头宽松了,有点条件了,所以都有点想法,想换大一点的船,能多挣一点。”



       “对,这几年咱们沿海一代生活水平都高了,三转一响渐渐的都已经走进各家各户,连乡下都慢慢变多了。”



       “何止啊,我听说城里人现在都买起了冰箱!”



       “有的,个别干部家都已经配备了电视机,电冰箱啥的新三件。”



       “大家手里有点钱了,那肯定得把生活水平提高,渔民当然也一样,手头有钱了,那肯定得换大一点的船,去远一点的海域捞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吴厂长附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今年接到的单比去年都多了一倍,我们人手增加了,交期都还得排到一年半后。”



       “我估计等年后可能还会增加,很多渔民这几年都赚些钱,都已经不满足就在沿岸捕捞了。”



       “听到了没有爹,咱们眼光得放长远一点!”



       叶父笑笑,“别让人笑话,你还嫩的很,经验还没有很足。”



       “原来还真的是父子三个啊。”



       “不,他只能算半个!”叶耀东指了指一旁的阿光。



       “对,我只是女婿,他是亲儿子。吴厂长,咱们现在要是预订一条20多米的船,大概要多少钱啊?”



       “这个可不好说,你得确定好是20几米,然后还得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机器配置,然后对船体的要求。”



       “有人要两层楼,有的人只要船舱大一点,而有的人对鱼仓要求大,而绞网机、卷网机、动力滑车、起网吊杆和导向滑轮等捕捞设备,就看你船体大小要如何配置了。当然了,手头不宽裕就自己看着办了。”



       “还有,最好确认是拖网渔船,还是兼作渔船,兼作渔船看看是兼作那些渔网,需要配备的东西就会多一点。”



       兼作渔船是以拖网捕捞为主,兼作围网、流刺网、钓捕等捕捞作业的渔船。



       叶耀东点点头,“这个我懂。”



       “你俩很年轻,但是看着都青出于蓝了,你爹以后有福了。”



       “哪里哪里,吴厂长客气了。”



       “我看人很准的,你们两个小同志以后肯定很有本事。”



       叶耀东心里在那乐呵,好想回他一句,算你眼光毒辣!



       “走这边,我带你介绍看一下目前做的几条船,都有哪些配备,构造怎样,你们先了解一下。”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