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452 新项目

作品:《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杨小涛走进门,顺便关上。



       看着杨祐宁坐在桌前,看他一眼后,脸上露出笑容,杨小涛立马上前,“厂长,我回来报到了。”



       “你小子,快坐。这趟出去,吃的不错啊。”



       “嘿嘿,一机厂的汪厂长请了好几次东道,吃的不差。”



       杨祐宁端起水杯,看着杨小涛,“可不是不差,你都把人家喝倒了。”



       “呃!就是,喝了一点。”



       “得了吧,汪大海这名号咋来的?你不清楚我还不知道?没想到,你这小子,这么能喝。”



       “不过能喝也不错,以后遇到什么事,需要你的时候,你可得给我顶上。”



       杨祐宁说着,杨小涛听得糊涂。



       啥情况还需这个?需要喝酒解决?



       杨祐宁没理会杨小涛的疑惑,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嘉奖文书,“上级周六的时候就打过来电话,将你好一阵表扬。”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这是昨天送到我手上的,自己拿着看看。”



       杨小涛赶紧上前接过。



       “三等功?”



       杨小涛看了一眼,惊讶只是一瞬间,便立马恢复正常。



       “你小子,知足吧,这三等功可是刘德辉给你请的,他们跟部队关系密切,看来你这次解决了不小的问题啊。”



       杨小涛将文书卷起来收好,心理没啥感觉,这东西在后世网上经常见,谁谁谁家老爷子一堆,谁谁摆在炕上一片。



       有啥用?



       他又不是部队的。



       起码这几年没啥用处。



       “也没啥,就是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见杨小涛这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杨祐宁没好笑的摇头。



       虽然是三等功,但这东西不是部队里的人,想要获得还真不容易。



       这家伙还是不清楚这里面的分量啊。



       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香烟扔过去,“没事别打扰我办公。”



       杨小涛快速接着,随后笑起来。



       “那个,厂长,还真有点事跟您商量下。”



       “有话快说。”



       “我想搞一个蒸汽动力机,就是想用在打水机上,这样就能快速打井,配合这压水井,可以浇灌更多的土地。具体的方案我正在.”



       “什么?你说什么?”



       杨小涛还没说完,杨祐宁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我说我想搞一个蒸汽机…”



       “蒸汽机?新项目?”



       杨小涛还没说完,杨佑宁就急切的确定着。



       “那个,也不是新项目,毕竟蒸汽机这东西出来两百多年了,现在国内也又不少用着,算不上新项目。”



       “我就是拿来研究下,看看能不能用在打井机上.”



       杨小涛还是很谨慎的,尤其现在国内蒸汽机用的也不少,就是后来内燃机大行其道的时候,蒸汽机仍在发挥着作用。



       而且经过他打听,前几年已经有工厂制造出蒸汽机火车头,甚至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也有了。



       他没想着搞什么创新发明,只是想解决压水井的动力问题。



       “这事你先等等,我叫人来一起商量商量。”



       杨佑宁听了不仅没失望,反而兴致更高。



       甚至听到蒸汽机这东西,就兴致勃勃,让杨小涛很是不解。



       “小李,小李!”



       门被推开,小李跑进来。



       “去把徐远山,陈宫叫来。”



       “是。”



       小李跑出去,要不是刘书记出差了,估计也会叫来。



       没一会儿,徐远山跟陈宫都过来,两人坐在一旁。



       “行了,赶紧说说,什么好东西?”



       陈宫听说杨小涛有新项目,就让杨小涛自己先说说。



       这一阵轧钢厂取的的成绩那是瞩目共睹。



       就是上级也是隔几天一通电话,除了表扬就是加任务,尤其是暖气炉,南边驻防的人反应回来,海拔高温度低的地方,反应最为强烈。



       不少地方都在等着,南方的几个厂子已经满负荷了,可仍旧生产不出来。



       南边的解决了,可西北那么大片地方,这块市场可就大了。



       而且为了保证质量,不少订单都发到他们轧钢厂了,年后这段时间,暖气炉的生产车间一直都是满负荷运行。



       暖气炉这样,压水井同样火爆。



       农科院开始推动下,上级已经将图纸分发到各地机械厂,为的就是尽快推行。



       现在,他们轧钢厂隐隐成为新型产业的龙头,这也是刘书记隔三差五就被叫出去的原因。



       没办法,经济要发展,就得有路子。



       靠原来的老本行,迟早要啃光。



       杨祐宁看着杨小涛,跃跃欲试。



       随后,杨小涛在纸上写下打井机三个字,然后开始说起自己的构思。



       三人在一旁静静听着,不时点头,听到杨小涛说起来蒸汽机时,眼中都是一亮。



       不过他们没有打断杨小涛的讲述,只是对视一眼,也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



       等杨小涛说完,三人对视一眼,最后陈宫率先开口。



       “这东西听着就不错,打水井,然后配合咱们生产的压水井,简直就是绝配啊。”



       “我觉得可以搞。”



       徐远山点头,“我也同意。不过需要先搞出来样品,成本要是太大,就不方便推广了。”



       杨佑宁点头,他看出来了,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可不是简单玩意,他们轧钢厂弄点技术简单的暖气炉还可以,搞蒸汽机,可就有些吃力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的将蒸汽机做到简单实用,那这用处可就大了。



       洛阳拖拉机厂前些年还想着制造烧煤的拖拉机,后来就是因为蒸汽机个头太大,不适合才不了了之。



       杨小涛若是真的搞出来这种蒸汽机,别说打井机了,他就是跑断腿,也要给他搞一个单独车间,专门生产蒸汽机。



       “放心大胆的做,搞出来再说。”



       杨佑宁忍住心理的激动,坚定的拍板统一。



       随后,杨小涛转身离开,回到办公室。



       他需要赶紧将蒸汽机搞出来,虽然差了一些资料,但他需要的是小型简单的蒸汽机,太复杂不适合轧钢厂生产,太大了不适合推广。



       杨小涛想的很多,在办公室里拿出本子开始计算。



       娄晓娥在杨小涛进来后,只是跟她说了两句话,就坐在桌前翻看着书籍,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她也看不懂,只好在自己位子上那些书本看书。



       这样的日子看起来很无聊,但在娄晓娥的心中,这样的日子挺好的,至少比待在家里强。



       另一边,杨小涛走后杨佑宁三人并没有散会。



       “老杨,这次给我们吧。”



       陈宫依旧是先说话,话里的意思三人都明白。



       无非就是将加工打造打水井的任务要过来,至于会不会成功。陈宫相信杨小涛的能力。



       “这还没成呢,你就开始下手了?”



       徐远山说了一句,陈宫不以为意,“我相信他。”



       徐远山冷哼一声,“轮也轮不到你们。”



       杨佑宁听着两人絮叨,却是点起烟,“我觉得研发组就俩人还是太少了。”



       “我打算再加几个人。”



       徐远山跟陈宫听了,顿时明白杨佑宁的意思,这是要给杨小涛加担子啊。



       虽然未必会有多沉,但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杨小涛的重视,这就行了。



       “加几个?要加什么人?”



       徐远山开口询问。



       先前他们没把研发组当回事,可暖气炉压水井的出现,就证明这研发组的价值。



       只是当初他们将杨小涛放在研发组组长上,纯粹是看农科院给的办事员的份上,给他用来增加荣誉的。



       后面娄晓娥的安排,也是如此,纯粹当成一个闲置部门。



       可没想到竟然还让杨小涛做出成绩来了。



       可就是如此,杨小涛这个组长的地位,在工厂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就是上级来了,仍旧是一个,组长。



       “人员就从工厂里挑选,要勤快的,肯学习的,最好是年轻有活力的,能跟得上杨小涛思路的。”



       “不能拖后腿。”



       “具体人数,我跟老刘到时候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



       两人听了点头,只是心里清楚,这次人数增加了,一个组长肯定不顶事了,就是不知道刘怀民和杨佑宁能给出什么地位。



       会议结束,两人离开。



       杨祐宁仍旧坐在椅子上,脸上并没有变化。



       其实给杨小涛加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随着杨小涛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想要留住越来越困难,他不得不为后面考虑。



       若是杨小涛被调离,或者出差什么的,他们轧钢厂总得有人顶上吧。



       现在让人跟在杨小涛身边,怎么也能学点本事。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只是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底。



       中午时候,杨小涛仍旧翻看着书本,娄晓娥却是站起来。



       “杨工,吃饭了。到点了!”



       杨小涛抬头看到娄晓娥自信的脸庞,抬手看看时间,“差点忘了吃饭。”



       随即把本子夹在书里面,跟娄晓娥一起往外走。



       走廊里,宣传科的人也开始出门吃饭。



       许大茂跟在于海棠后面,两人有说有笑,刚出门就看到并肩走过来的杨小涛两人。



       许大茂脸色一变,尤其是看到娄晓娥眼里时长看向杨小涛,心里就不是滋味。



       于海棠见了杨小涛脸上露出笑容,率先开口,“杨工,您回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两人之间关系并不和谐。



       杨小涛点头回了句,“嗯,周六回来的。”



       “挺快的,这趟出去听说泉城那边都表扬了,我这广播稿还没写完呢,下午有空找您谈谈?”



       于海棠眼睛眯起,神情很是崇拜的样子。



       “这几天挺忙的,没时间!”



       杨小涛走下楼梯,缓缓开口。



       身后娄晓娥笑着跟上,虽然不清楚杨小涛在泉城干了什么,但肯定是大事。



       于海棠见此,脸上笑容隐去,一旁的许大茂见杨小涛走远了才呸了一声。



       “海棠,吃饭了,听说二食堂主厨做的锅包肉是一绝,今个我请你!”



       于海棠一听,立马热情转身,“那可不少钱呢。”



       “什么钱不钱的,给你买,我乐意。”



       “那谢谢大茂哥了!”



       二食堂,杨小涛跟娄晓娥径直走来,门口还有人在排队,杨小涛看到王法几人,过去打招呼。



       随后走到后面排队。



       “没想到,换了个主厨,二食堂竟然起死回生了!”



       杨小涛知道张庆军的本事,心里也是佩服。



       娄晓娥听了点头,“这张师傅的手艺比傻柱不差,主要是油水足,打饭也没那么多讲究,大家伙吃了几次,都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