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798 合作伙伴

作品:《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十分钟后,杨小涛正在十车间查看高压锅的生产状况,就被娄晓娥找到,匆匆赶到办公室里。



       屋子里,刘怀民、杨祐宁、陈宫和王国栋四人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杨小涛走进来找个空地坐下,刘怀民看了眼杨小涛,随后点头。



       “我这次来的突然,但你们不知道,这年后的两天,昨天今天,找我的电话是一个接一个,我现在都是有家不能回啊。”



       “这年过得,都给你们挡枪了。”



       杨祐宁和陈宫脑袋撇到一旁,忍俊不禁。



       随后,杨小涛也明白刘怀民为什么回来了。



       原来是过年前,就有人找到他想要轧钢厂的图纸。



       结果被他用什么革命工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要怕困难,困难都是纸老虎什么的给糊弄过去。



       可过了年,这些人再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轧钢厂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再不搞定,笑话就大了。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年刚过,沪上的姜厂长再也忍不住了,再次打电话找杨祐宁商量,可接电话的人说放假中,厂长没回来。



       于是姜厂长只能让老书记出面帮忙,起码先把眼前的困境度过再说。



       最后老书记找到了上面的人,上面的人又跟刘怀民打招呼。



       一级压一级,最后还是刘怀民承受了所有。



       而且,现在不止是沪上的人打消息,就是北边的解放,在听说轧钢厂对解放改装成功了,现在正咋接受委托,这帮人也坐不住了,于是又一批领导找到了刘怀民。



       其后,西边的长安也坐不住了。



       直到今天早上,还有还几个电话往办公室里打呢。



       他,已经顶不住了。



       “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刘怀民说完,便抱着膀子坐在凳子上。



       杨祐宁听了顿时笑起来,“还能怎么办,给他们呗。”



       刘怀民诧异,却是没多说。



       杨佑宁随后看向杨小涛,“小涛,这也过了大半个月了,算算时间,咱们算是履行了跟泉城的协议了啊。”



       “那边情况怎么样?”



       杨小涛不置可否,“那边已经正常开工,生产线也搞起来了,我没意见!”



       “不过,咱们跟泉城达成的协议,他们也要遵守,起码要做到一视同仁吧。”



       杨小涛说着,杨佑宁明白他的意思。



       图纸可以给,你们生产可以用,但不能用生产出来的改装现有的车辆。



       不能跟轧钢厂抢生意,起码明面上不能。



       至于全国这么多卡车,轧钢厂能不能改装过来,这个就不用操心了。



       杨小涛和杨佑宁几人已经商量好了,等这事过去,就选几个大城市,和当地的机修厂合作,到时候自己这便出人出设备,用他们的场地和人员帮忙改装。



       这种共同富裕,一起进步的法子,不相信对方会拒绝。



       即便拒绝了,轧钢厂也会找其他厂子,反正跟轧钢厂有合作关系的工厂多了去了。



       上次木材加工厂就因为拖拉机板子起死回生,过年时候厂长还特意去杨佑宁家拜访,妥妥的合作伙伴。



       杨佑宁说完,刘怀民点头,只要轧钢厂这边松口,对方不会有意见。



       何况先前生产的车子也不多,从未来上说,这些个汽车厂才是占了便宜。



       “这件事,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相信会同意的。”



       刘怀民说完,正事完成,也没急着走。



       正好过年,这回来一趟,杨佑宁就让食堂整了俩菜,几个人在会客室里吃了饭,说起今年的安排。



       轧钢厂的日常任务要完成,而且今年的任务量会加大,国家经济在好转,逐步走上正轨,需要的钢铁、机械也是越来越多。



       再就是其他产业,像拖拉机,高压锅还有压水井什么的,选择优势产业,增加轧钢厂的深度。



       几人说着,一直到了下午,刘怀民才坐车离开。



       上面还等着回信,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事就有眉目了。



       下午,杨小涛回到办公室就将机械液压辅助系统的图纸拿到研发科,让张冠宇复制几份,将来用得着。



       常春。



       金厂长坐在办公室里,手上的烟就没停过。



       身前,一众汽车厂的“元老”气愤填胸,都在等着他拿主意。



       只是,屋子里长久的沉默,他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



       轧钢厂那边已经开始对解放改装了,可他们连东西都做不好,怎么办?



       先上级干预已经很没面子了,这会还想着占便宜,他的脸皮很厚,但没厚道不要脸的地步。



       或者说,解放卡车的荣誉让他的脸皮稍稍薄了点。



       “厂长,您说句话啊。这要是传出去,我们汽车上的声誉就毁了!”



       见金厂长不开口,左边的老人急着开口,一副为工厂考虑的神情。



       闻言,金厂长头不抬眼不动的哼了一声。



       “咱们能阻止的了?多少人盯着这块肥肉,你们能让那些家伙放下?还是说你们有本事争的过?”



       “我…”



       开口说话的人一愣,想到这片黑土地上的竞争关系心里也没底,没了盛京,还有其他地方。



       他们常春汽车厂还做不到一手遮天。



       “再说了,现在,还有声誉嘛?”



       几人听了心气一顿。



       “都回去吧,这件事就这样了。”



       “与其想些没用的,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把实力提上去。”



       几人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离开。



       等众人离去,金厂长这才将烟头捏碎。



       “小孙,把技术部的李主任叫来。”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汉子走进来,看上去文质彬彬。



       “厂长!”



       “先坐!”



       金厂长沉思片刻,“咱们能不能做出来柴油机?”



       “这个,我们正在抓紧时间设计,只不过仿制的,还有些困难没有攻克。”



       技术主任有些心气不足,说话都不敢抬头。



       “这样,我这有个想法,咱们跟哈大搞个联合,你觉得怎么样?”



       虽是询问,但口吻已经是不容拒绝。



       显然,金厂长对当下的情况很不满意。



       “我,我没意见。”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你去学校走一趟。”



       “好,好!”



       沪上。



       “老书记,情况就是这样。”



       姜厂长对着生闷气的老人说着。



       “也不错了,起码,能够做出来不是。”



       老人话语中带着浓浓的自嘲。



       姜厂长听了,低下头,心中的骄傲渐渐变成愤怒。



       “告诉同志们,知耻而后勇,想要打个翻身仗,就把咱的发动机搞出来,让他们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老书记说着,姜厂长抬起头。



       “您放心,下面技术部的人已经有了想法。”



       “现在柴油机是个难题,所以就想在现有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放大后可以过的更大的动力。”



       姜厂长说出技术部给出的想法,老书记听后只是皱眉,在他眼里还是柴油机更重要。



       当然,现实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先搞一下试试。”



       姜厂长同意。



       “对了,关于三轮车的生产。上面征求我们的意见。”



       姜厂长再次开口,老书记听了冷哼一声。



       “这件事,不用说了。”



       “咱们是汽车厂,不是农具厂!这次丢的脸还没找回来…”



       不等老书记说完,姜厂长赶紧点头,“我知道了,这就是回绝。”



       “嗯!”



       等姜厂长离开,老书记想了会拿起电话。



       “喂,余校长嘛,我是汽车厂的……”



       随着上面下发通知,各个汽车厂纷纷同意。



       两天后,刘怀民再次传来消息,南边的沪上,北边的常春,还有其他几个厂子,都同意了下轧钢厂的要求。



       随后,杨佑宁也代表轧钢厂同意了。



       然后将复印下来的图纸交给刘怀民,这事就算结束。



       轧钢厂便将目光放在选择合作对象上。



       办公室里。



       杨佑宁陈宫杨小涛和王国栋聚在一起,面前桌子上放着几个纸片,上面写着几家机修厂。



       陈宫年前年后找了不少人,电话也没少打,尤其是机械液压辅助系统开始上线,名气打出去后,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陈宫搜集了不少信息,



       “这是通过了解后几个地方的机修厂情况。”



       “这几个厂子本身规模不小,而且位置也不错。都是在大都市中,城里面工业发展较快,汽车卡车不少,这市场需求是有的。”



       陈宫指着桌上的纸片,都是他搜集到的信息。



       “我想问一下,咱们要几个合作伙伴?”



       杨小涛首先发问,杨佑宁看了眼陈宫,他们也清楚,摊子不能铺大了,否则容易垮。



       “三个怎么样?”



       杨佑宁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



       “南、北、西边各一个,咱们先试试水,再加上咱们的汽修中心,应该能行。”



       杨小涛听了点头,“三个的话倒是可以,覆盖面比较广了,实在不行以后也可以再加。”



       想到这年头卡车的数量,杨小涛觉得已经可以了。



       “运输呢?”



       王国栋询问。



       因为这次轧钢厂负责生产辅助系统,根据各车型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同,这就涉及到运输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让当地的机械厂负责加工,这事杨小涛提起过,却被杨佑宁和陈宫一口否决了。



       理由是对方做不好,容易败坏轧钢厂的名声。



       而实际上,他们想要给轧钢厂留住这只下金蛋的母鸡。



       对此,杨小涛没说的。



       “基本上大城市都有铁路,到站后当地工厂可以自己拉回去。”



       陈宫早就考虑好了。



       “我觉得,泉城那边可以增加一个,我们和一机厂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到时候事半功倍,还可以覆盖江浙区域,为将来打下基础。”



       杨小涛沉思片刻,再次开口。



       他可是知道,未来沿海区域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这里提前做好准备,确定好合作关系,将来也能少点麻烦。



       “这个可以。”



       杨佑宁也觉得泉城一机厂不错,尤其是厂长老汪,是个痛快人。



       先前合作的挺好,这次应该不会太难。



       “那就四个!”



       “那其他三个,我们确定一下。”



       家下来,几人在办公室里商量着,不时还出来让秘书找资料,一副焦急模样。



       等半下午的时候,四个名额基本确定。



       北边的盛京,南边的金陵,西边的武江,再加上泉城。



       四个地方,其中泉城是一机厂,相信应该没问题。



       其他三个地方都是选择当地的机修厂。



       最主要的是,他们周围都有汽车厂啊。



       想到这里,杨小涛看了眼还在商量的两个老狐狸,这绝对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