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658 农科院之行

作品:《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另一边,随着冉父跟卡车离开机械厂,杨小涛则是开车前往农科院。



       空间里这段时间存储的鸡蛋猪肉什么的,被杨小涛分成两份。



       正好给老院长和高主任送去。



       车子停在农科院大门口,执勤的保卫科看到是杨小涛,立马给里面打个电话,随后放行。



       杨小涛停好车后,就拎着两个兜子往里面办公室走去。



       “伯父,还忙呢!”



       一进门,杨小涛就笑着说着。



       “小涛,来来来,快坐快坐!”



       老院长起身迎接,让杨小涛赶紧坐下。



       “您这也太敬业了,都马上过年了,还坚守岗位,真是吾辈楷模啊!”



       “臭小子,你这嘴啊!”

http://m.quanzhifashi.com首发

       老院长笑着,“大棚那边用人,这院里的事,总得找人打理吧,没法子,我这把老骨头,就用的上了!”



       “不是有高主任嘛,让他多跑跑,肩上加加压力啊!”



       “他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都一个月没回来了,就等着大棚出成绩呢!”



       “这段时间跟我说草药的生长慢了不少,还以为哪出了问题,急得嘴上长泡…”



       杨小涛在一旁听了默默低下头,啥问题还用说嘛。



       肯定是小薇没在啊!



       而且这次杨小涛带走了旺财,所以分身就留在冉秋叶呢,没了小薇的操控,生长速度能快才怪呢。



       好在,他们回来了。



       大棚又能正常了!



       “有可能是天冷的事,这温度忽高忽低的,不太好保持。”



       杨小涛想了下,说出个没法验证的原因。



       老院长听了点点头,“这个还真可能。”



       “毕竟这大冷天里不好弄啊!”



       杨小涛跟着点头。



       “没事,过了年天气转暖了,说不定就长的快了呢!”



       “再说了,只要有叶子就能用,大不了采嫩叶就是了!”



       杨小涛无所谓的说着,老院长也是点头,现在大棚里咩咩蒿虽然长的慢一点,却也是有叶子的,四五片里摘一个,应该还是可以的。



       这玩意可不是娇贵的花卉,现在用的着了,就是救命的药草。



       可说白了就是杂草,生命力顽强着呢。



       “制药厂的存货还能撑到多久?”



       老院长关心产量问题,这大棚的作用就是维持药品的生产,坚持到西北那边野外生长种植。



       “这段时间需求量比较大。”



       “就跟知道咱们过节似的,听说订单的任务量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接到的需求比起小年前都提高了三分之一,就这还催着呢。”



       “制药厂那边已经是火力全开,库房中草药消耗挺快的!”



       杨小涛想起从制药厂那里得到的消息,也不知道国外的那些人咋想的。



       说不来,一天没几个,说来,他娘的报团呼啦啦的都过来了。



       真是,邪门。



       杨小涛却是不清楚,这事国外也是闹腾的激烈。



       早先因为小日子那里的安排,让不少准备前往濠境的病人犹豫着。



       毕竟华夏在国外的印象里,可是落后破败迷信的代表。



       这种观念可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哪怕是有了蘑菇蛋,那也只是某个方面的进步。



       在医学领域上,他们更愿意相信以科学药水片子为主的治疗。



       这也是为何国际上要派考察团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我们国家的东西,用不着你们来考察确定。



       你们不懂怪谁?



       所以考察团想要去半岛医院考察的请求,到现在还没得到准许呢。



       于是消息传回去,可让不少玻璃心、虚荣心觉得被冒犯,一个个叫嚣着不需要华夏也能研究出特效药。



       总之就是民众的不信任,再加上国家的宣传,还有放出的消息,说什么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很快就能控制疫病。



       这让国外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可后来…



       不说小日子那死了多少个万才找出来的万分之一没了,就是负责研究的人都成了爆炸的飞灰,更是连资料都没留下。



       这消息传出来,登时让病床上等待的人懵逼了。



       而随着从濠境治愈好的病人回到国内,据说身体还有了抗性,生命安全更是得到了保障。



       消息传来,瞬间将那些滞留的人悔青了肠子。



       那些本就在外海吊着一口气的立马跑向濠境。



       而且还是以冲刺的速度进入濠境。



       至于国内那些有能力的,立马联系船只,飞机等等,就往濠境跑去。



       而那些没有能力前往濠境的,就只能走上街头,让国家帮忙。



       至于那些忽悠人的宣传,他们早就当成厕纸扔进马桶里了。



       现在谁在阻止他们前往华夏,那就是动机不纯了!



       据说,濠境的半岛医院都有扩建的趋势,所以对药品的需求自然更多了!



       这些杨小涛自然不清楚。



       当然,需求越多证明挣的越多,为国内发展输送的血液就越多。



       这是好事。



       “按照计划,十五之后大棚就要提供了,满打满算也就半个月了。”



       老院长说着,神情里面有些担忧。



       “这西北那边天气多变,想要野外生长的话最少要到五月份。”



       “这期间两个多月,就靠大棚来支撑了!”



       老院长有些担忧的说着,然后看向杨小涛,见对方一副平淡模样,随后又笑起来,“看你这样,很有信心啊!”



       杨小涛立马点头,“信心总得有的,不然跟咸鱼有啥区别?”



       “什么混账话。”



       老院长无奈摇头,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进步了,还面前的家伙太跳脱。



       “对了,西北那边的种植,你要不要…”



       老院长刚开口,杨小涛立马摇头,“您不是不知道,我们这机械厂升了一级,也就年前年后轻松点,等过了这会儿,得忙成狗。”



       说着给老院长倒了杯水,“再说了,您也不能老盯着我跟老高啊,得给年轻人机会。”



       “我看小王和小侯就不错,锻炼锻炼,准能独当一面。”



       “你啊!”



       老院长摇头笑着,然后又想到什么。



       “昨天袁组长打来电话汇报情况。”



       “袁组长?他说什么了?”



       杨小涛想起南边的杂交水稻研究,心里有些放心不下。



       虽然上次解决了问题,找到了遗漏下来的粮种,但杨小涛可是清楚,前世的杂交研究道路可是坎坷不断。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对比起来,自己当初搞出来的杂交玉米,简直就是走了大运了。



       当然,也跟用的幸运符有关。



       但袁组长他们没有幸运符啊。



       “没说啥,就是说了明年顺利的话,可以一季拿出粮种!”



       “这样在二季的时候,可以检测良种的产量,从而确定成功与否。”



       “这次可是关键时期啊。”



       老院长欣慰的说着,这好消息是不断传来。



       从杂交玉米到杂交水稻,还有杂交小麦,这一系列的动作,让他们农科院成为上级眼中的‘红人’。



       每次开会的时候,那是必须坐在第一排啊。



       因为这研究的背后带来的好处,可是肉眼可见的,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上次去跟上面参加会议,他们做了下统计。”



       老院长放下杯子,然后看着杨小涛露出笑容,“去年一年,我们的农业生产中,粮食为3.11亿吨,对比去年增长了40%。”



       “这40%的环比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就占了90%,这算下来,相当于增加了1.12亿吨啊。”



       杨小涛张大嘴巴,很是不可思议。



       这年头国内可没有那么多化肥,而且工作大部分都是靠人工,机械化虽然在某些地方出现,但以现在国内的情况,根本做不到普及。



       如此情况下,能够一年增长这么多,足见高产玉米的产能。



       对了,还有抗盐碱玉米的存在。



       “你知道吗?当时我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屁股都做不下来。”



       “做回报的首长更是牙都笑歪了。”



       “咱们困难时期,粮食都没超过2亿,现在好了,短短一年,直接超过3亿了。”



       “今年要是继续推广的话,这产量还会增加。再加上杂交水稻的话,可以想一下,来年突破4亿也不是不可能啊。”



       老院长握着拳头激动的说着,杨小涛赶紧将水杯递上前,生怕他一个激动出点啥事。



       接过水杯,老院长再次感慨着。



       “民以食为天啊!”



       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永远不知道粮食的可贵。



       那是一粒米掉地上都被舍得吹,宁愿将米连土一起吃的年代啊,那是吃地瓜都不舍得剥皮的年代,舍不得浪费一点粮食。



       粮食的珍贵,刻骨铭心。



       “这么多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啊,你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您可别这么说,我这只是运气,运气好。”



       杨小涛连忙谦虚着,却也是说的实话。



       老院长也知道他的性子,“你这家伙,要是来农科院,这粮食还能再提升。”



       “嘿,我这不也是农科院的嘛。”



       “你还记得啊。”



       “当然了,我这一个月二十块钱的津贴可不是白拿的。”



       老院长放下水杯,“那好,明年你去一趟吧?”



       “啥?”



       “去南边啊,你可是技术组的组长,去一趟指点下,咋了。”



       “不是,院长,合着你在这等着我呢。”



       “哈哈!”



       杨小涛无奈摇头,不过想到小薇的能力提升了,而且杂交水稻越早研究出来对国家越有利。



       哪怕做出来的水稻有着各种缺陷,但只要高产就行。



       这年头麸子都能吃,口味差点咋了?



       有的吃就行了。



       “好,回头我跟老袁拜年的时候问下,什么时候去一趟。”



       “当然,他要是不需要我的话更好。”



       听到杨小涛这样说,老院长才放下心来。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杨小涛在,心里就安心似的。



       随后两人又说了下来年农科院的几项研究课题,还有准备招生,扩大农业研究队伍,重点研究杂交种子。



       坐了一会儿,杨小涛准备起身离开。



       “对了,给您带点礼物,说好了,这可不是贿赂啊,您别拒绝…”



       两人在办公室里说了一会儿,杨小涛便起身告辞。



       他还要回趟杨家庄,将太爷接上来过年。



       顺便,给村里送点东西回去。



       “这么多好东西我才不会拒绝呢。”



       “赶紧走吧,我年前就不去看了,等过了年再去。”



       老院长也不客气,他是知道机械厂的好东西多。



       不像他们农科院,除了上级分拨下来的福利没别的门路。



       “您老注意点身体啊,都过年了,赶紧回家休着啊。”



       杨小涛出门前劝说着,老院长点点头,随后摆摆手。



       等杨小涛离开乘车离去后,老院长再次走回办公室。



       看着送来的礼品,暗自摇头,随后想到什么。



       从桌上拿起电话,想了片刻才打出去。



       “老哥,我啊。”



       “上次你说的,我们这边过了十五就能供应。”



       “嗯,杨小涛说的,应该没问题。”



       “好,有空再联系。”



       挂断电话,这才长舒一口气。



       那位本家的兄长,说话越来越急了,没了往日的稳重。



       都说这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莫不是遇到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