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59 离了杨小涛不行啊

作品:《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车队启程,领头的仍旧是七机部的护卫人员。



       不过,这次林队跟冉父坐在车后,两人交流着。



       冉父虽然没多喝,却也有些醉意。



       “主任,往后咱们在这泉城算是有了落脚点。”



       林队说着,冉父放下揉着眉头的手问道,“什么意思?”



       “嘿,刚才喝酒的时候,对方的二把手不是在场嘛,他说了,以后咱们七机部的研究来了,可以直接到招待所住下。”



       “还有,一应招待规格都按照最优的来。”



       “还有,汽车厂那边会给咱们车队提供帮助,物资也会进行补充。”



       “我算了下,这躺下来,咱们的常规消耗都能补充完。”



       林队说着,脸上的兴奋再也抑制不住。



       说起来,还是七机部底子太薄了。

一秒记住m.quanzhifashi。com

       虽然明面上从各个机部里抽调了许多工厂补全架构,但真正到了地方,对于七机部来说,人们的认同感还是不高。



       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都不待见。



       这也是他们出门在外经常风餐露宿的原因。



       相比起来,一机部这些年在全国各地进行整顿,最近几年更是成果斐然。



       地方上的机械工厂都是当地的重要单位,甚至是骨干单位。



       这样算下来,一机部在地方的影响力远比其他地方要高。



       而机械厂虽然从一机部分离出来了,但谁不知道一机部里的几个大佬都当成亲闺女养啊,这要是回娘家告状,说一句‘受欺负’的话,估计上面的几个老家伙立马就能将电话打过来。



       甭管有理没理,这事被上面知道了,肯定没好。



       所以众人对机械厂的态度都是敬着的,哪怕不喜欢,也不会得罪。



       至于喜欢的,自然会爱屋及乌。



       而他们七机部的车队,就是那只幸运的乌鸦。



       这不是说不好,相反,有了地方上的支持,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这件事,回去跟首长说说。”



       冉父想了想,最后还是觉得回去报告一下。



       不过在心里却是好受许多。



       这一趟,总算是将损失弥补了大半,也算是交差了。



       车队后方。



       小波开着车子,杨小涛坐在副驾驶。



       至于郝平川跟王浩,则是坐在了后面。



       这辆泉城汽车厂刚生产出来的黄河重卡,本来也是准备给机械厂的。



       西北延州分厂建成后,需要一批卡车作为运输工具。



       这种好事自然落到了泉城汽车厂的头上。



       于是这次,他们几个先开了一辆。



       “杨总,这次是直接回了吧。”



       小波不确定的问着,一边开车,一边看着四周。



       车厢里,四个人也就他没喝酒。



       王浩喝的不多,郝平川没少喝,杨小涛嘛



       喝不少。



       “对,直接回家。”



       杨小涛认真的说着,“正好赶上过中秋。”



       这一路目的已经达到。



       而且,没有碰到意外。



       这就是好事。



       他相信,接下来的行程,也会是一帆风顺。



       接下来,就是回家了。



       想到家里的媳妇孩子,杨小涛伸手靠在椅子上,随后闭上眼睛,缓缓睡去。



       郝平川看了眼,却是无奈摇头,这本来几天就搞定的事,硬是延长了三四倍。



       原本可以回沪上过中秋的,现在倒好,只能看着几人过中秋了。



       什么事啊!



       算了,去老萝卜家里凑合凑合吧。



       四九城,机械厂。



       三车间里,主任马俊正在巡视着周围。



       作为一名老员工,虽然刚刚被提拔起来成为主任,但做了多年的副主任,管理经验还是有的。



       “主任,我们这边需要一台机床。”



       就在马俊走到一处生产机组的时候,正在负责生产的组长凑上前叫苦道,“您看看,这台启明星磨成啥样了,咱们修了用,用了修,做出来的部件好多都不合格。”



       “您看看,要不去二车间说一声,咱们车间确实需要新机床了。”



       “对啊,主任,咱们再这样干下去,其他机床也用不长久啊。”



       附近几个组长也凑了过来抱怨着。



       马俊清楚,并不是几个人过来给他找麻烦,毕竟都是老兄弟了,支持是肯定得支持,总比其他车间空降过来的好。



       但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最近这段时间,二车间做出来的机床,确实有点少。



       “这件事不仅咱们二车间有,其他两个车间也有这种情况。”



       “我们都反映了,只是二车间也有自己的苦衷啊。”



       马俊作为车间管理人员,也算是机械厂的高层,有些事情也有权知道。



       最近这段时间,钢铁厂那边的联合之星正在研究新的合金材料,这产出的合金自然就少了。



       二车间得到的合金材料少了,自然就没法增加产量。



       到现在为止,也只是维持原先产量。



       可现在各地需求的机床越来越多,尤其是延州分厂的建立,需要大批设备仪器,还有西北分厂,也要扩大规模产能,机床的需求是供不应求。



       送给他们的多了,留给自己的自然就少了。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任,是不是杨总不在,他们就欺负咱们机械厂啊。”



       突然有人开口说话。



       马俊听了一惊,就想要开口呵斥,不要乱说,可看到周围人的目光都是一样,嘴里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肯定是,杨总在的时候,谁敢欺负咱们车间。”



       “对对,就是这样,以前啥好的都是捡着咱们车间用,现在可好,咱们倒成了后娘养的了。”



       “可不是”



       随着众人议论声加大,周围的人越来越多,马俊赶紧开口呵斥住,“都别说了,要是杨总回来知道你们这样干活,有你们好看的。”



       周围人听了立马闭上嘴,然后有人回头开始工作。



       “行了,这件事不是工厂的事情,原因多种多样,你们别瞎想。”



       “赶紧回去干活。”



       马俊将眼前的几个组长打发走,这才往外走去。



       心里头有些感慨,杨小涛的威望在这车间里太高了。



       这还是三车间。



       要是去了其他几个车间,估计谁说句不好听的话,能不能站着走出来都不知道。



       只是感慨之余,又有些害怕。



       如果杨总再不回来,这车间该怎么管?



       出了车间大门,迎面就碰到从四车间出来的娄晓娥。



       “娄秘书,您这是去哪了?”



       “马主任!”



       娄晓娥停下脚步,拢了下耳边头发,这种最近流行起来的整齐、垂直的头发,刚好盖住双耳,看上去显得充满力量。



       再搭配上一套草绿色的布军装,成了当下的主流。



       “我刚去了趟一车间,那边出了点事故,需要处理。”



       娄晓娥没有隐瞒,这种事作为车间主任自然要知道。



       “出事故了?”



       “嗯,一名工人操作机床时候,手指受伤,正在医护站治疗”



       “哎,这种事怎么不小心点啊。”



       马俊清楚,如果手指受伤严重的话,就只能做点其他的活,工资待遇什么的,自然会减少。



       “对了,娄秘书,杨总什么时候回来?”



       娄晓娥听了摇头,“我也不清楚。”



       闻言马俊叹息一声。



       娄晓娥见了便问道,“马主任,您找杨总有急事?”



       “没有,就是,就是最近车间里反映一些情况.”



       随后马俊将车间刚才的事情说了下,娄晓娥听了也是无奈摇头。



       “钢铁厂那边的联合之星研究所,说起来跟咱们机械厂是合作关系,只不过杨总兼任了所长,所以才会好事都想着咱们。”



       “这次他们要研究新合金,也是杨总说的任务!”



       马俊听了点点头,这事他们都清楚。



       “那他们研究出来了吗?”



       马俊好奇对方到底研究啥,还搭上这么多的资源。



       “没有。”



       娄晓娥干脆利落的回答,因为关心这个的人太多了,陈副厂长跟王副厂长整天询问。



       “那得多久做出来?”



       “不知道!”



       好吧,马俊觉得自己不该问的,毕竟研究合金这东西,有时候一两年都未必做出来一个。



       还是考虑如何维护好机床吧。



       联合之星研究所。



       张冠宇在一旁盯着不远处正在实验的现场。



       旁边技术组副组长王满山正拿着烟,神情严肃。



       在他身边的徐宁几人也是瞪大眼睛,期待着这次实验的结果。



       几人都将心神放在不远处,但心里却没有底。



       当初张冠宇他们发现可以用更好的合金材料来取代眼下的钛合金,以此来保证飞机发动机的顺利研发。



       那时候,跟杨小涛提出的,既然耐高温的材料可以在钛合金的基础上改良出来,那改良现有的钛合金,以此来增加强度,完成发动机涡轮的生产也应该可以。



       当时杨小涛在考虑一番后,也同意了这个计划。



       而且在离开前,还来到研究中心给大家加油鼓劲,希望尽快完成研究,不要耽误研发进度。



       当时联合之星的研究人员可是信心倍增。



       不就是调整下材料配方嘛,不就是多做一些实验验证嘛,他们以前又不是没做过。



       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只要按部就班的来,总能做出来。



       可.



       大半个月过去了,实验耗费了大量材料,但效果嘛,并没有任何进展。



       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没有进展。



       “出来了。”



       就在几人期待中,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几人连忙冲过去准备查看。



       “出来了,都小心点。”



       安仲生作为现场指挥员,对着周围涌过来的人挥手,这时候可不能出现意外。



       老道从一旁的椅子上站起来。



       作为研发组的副组长,在杨小涛不在的时候,自然要撑起研发组的担子。



       再加上研究所的副所长,老道的身上可谓是压力重重。



       此刻,看着前方出来的成品,老道不自觉的捏着手指头开始算起来。



       负责行动的臧伟几人将成品按照流程一步步来,等到了傍晚时候,整个合金材料的测量才开始。



       众人也顾不得吃饭,继续等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渐渐来到了半夜。



       而随着测量数据的出现,一道道声音落下后,周围人的心也在紧张着。



       老道的手势都掐的快粘住了。



       等最后一组数据得出来后,众人立马看向安仲生。



       在他那里,所有的数据汇总起来,代表着这次实验的成果。



       张冠宇就在一旁看着,对于这上面的数据他闭着眼都能明白。



       前面的数据跟钛合金TiG01基本符合,接下来就是新型合金的硬度了。



       如果硬度合格,这次就算是成功了。



       可当安仲生将实验数据报出来后,张冠宇脸色陡然失落。



       不用最后的结果他也知道,实验再次失败了。



       默默的走到一旁,张冠宇拿起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一组组数据都是经过严格计算后的产物。



       可后面都打上了错号。



       翻到最后一页,也是所有实验中最后的一项。



       看着面前的数据,张冠宇颤抖着双手,将钢笔拿出来,在后面停住。



       最后,终于用了,画了个大大的错号。



       而此时,前方传来了众人失望的声音。



       老道更是将手放进袖子里,隐藏着颤抖的手臂喃喃自语,“果然,离开杨小涛,就是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