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7章∶李世民决心,安排一切,与世家决裂!

作品:《 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可又有什么办法。



       陛下都已经是决定了,必须要实行科举。



       自己劝说无果。



       那么……身为臣子,也就只能是顺着陛下的思路去考虑,看看怎么实行科举,受到天下读书人的热捧会多些,同时也要防备来自五姓七望的反扑。



       前朝第一次实行科举,一开始前朝世家们都不在意,毕竟是新的东西,说不到实施一段时间没效果就搁置了。



       可前朝皇帝对科举极为热捧。



       随着科举摄入深远,许多朝廷官员都是寒门士子上任,这时前朝世家们才反应过来,虽然科举可以让有能之人上任,但是这科举……对他们世家危害极大,许多原本举荐的世家族人,都没发上任官职,是在变相削弱他们世家力量!



       怒斥!



       反扑!



       前朝朝廷,因此便迎来各大世家的敌对。



       那是第一次世家发现科举的可怕之处。

m.quanzhifashi.com

       而现在,陛下要实行自古以来第二次科举,这一次世家们有经验了,定是要比前朝反对来的更加勐烈,更甚至……会通过各方力量,逼迫李世民停止计划。



       让整个科举,都胎死腹中。



       所以,



       科举此事,真的是要好好计划。



       “陛下,臣知道了。”



       “等会便下去,和魏侍中、房司空等人商讨如何安排科举,更为妥当。”



       长孙无忌拱手行礼。



       魏征和房玄龄都是亲信,以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商量大事之后,李世民也会让长孙无忌去和房玄龄、魏征等人知会一声。



       此时长孙无忌自己说出来,李世民也就没必要提醒了。



       “好,那就麻烦辅机了。”



       “希望尔等,能给朕带来万全之策。”



       “不过……说是万全,其实也根本没办法两头兼顾,科举与世家是宿敌,一经出现,想来世家便会发疯。”



       “你们要考虑的,便是如何让这个【疯】,没那么勐烈。”



       李世民给出一个大概方向。



       此时他虽然急于招纳人才,但是也知道科举代表的事情太过重要,哪怕再急也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其实他心中已经有大概的主意。



       科举此事,宣发要快、狠、准!



       必须打五姓七望一个措手不及。



       而在这个条件下,选择的办法就有范围性了。



       只要长孙无忌他们给不出其他办法,那么李世民,就准备采取自己的办法。



       “陛下,臣明白。”



       再次行了一礼,见李世民没有其他要吩咐的事情,长孙无忌这才徐徐告退。



       他走后。



       李世民并没有处理政务,而是让人把中郎将李炎找来。



       “陛下,您找末将?!”



       李炎一身甲胃走了进来。



       “嗯。”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他道:“让你办的事情,如何了?!”



       在此次长安城诗会之后,身为大唐皇帝的他,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此次诗会。



       荥阳郑氏多番与晋阳居士起了摩擦,并且都是在反方,所以李世民就让人去私底下抹黑,今天许多说书先生科一抹黑世家,也都是他派人安排的。



       “陛下,一切顺利。”



       “只不过……途中遭遇陇西李氏的几名探风卫,被他们知道了行踪。”



       “可能,我们暴露了。”



       “陛下,这也是末将的不对,是末将太过于大意了,所以手下人,才被那探风卫给得知行踪,若要责罚,那便责罚末将一人之罪吧!



       ”



       李炎面有懊恼,很是后悔。



       李世民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李将军,此事你无需在意。”



       “他荥阳郑氏,是天下最有名的五姓七望之一,古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别提他家族还是位及前列。”



       “抹黑如此的世家,若是寻常的说书人,哪能有如此胆子?即便你和你手下人行踪不被知晓,他们只要多加揣测,最终还是会落在我李唐皇室身上。”



       “所以,无须在意,你已经做的很好,朕,甚是欣慰。”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炎才松了口气。



       随即。



       李炎又开始和李世民报告其他事情,大多都是此次出宫见闻。



       …………



       立政殿。



       “呜呜呜,母后,兕子太生气了!都怪你,都怪你!



       ”



       “昨天要不是你让兕子参加那什么长安诗会,兕子才不会被骂哭呢!



       ”



       “哼~不理母后半个时辰,没有火锅哄不好的那种!



       ”



       小兕子一大早就跑来诉苦,委屈巴巴。



       这让长孙皇后颇为头疼。



       这事要说,还真是她的不对。



       毕竟让小兕子参加长安诗会,是她确保不会出问题的,没想到……还是出了差池。



       也幸好有让长乐陪着小家伙,不然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长孙皇后脑海里都有画面。



       倘若昨夜长乐不在,只有小兕子一人面对万人指责,那……那画面……



       长孙皇后得埋怨死自己,给自己小女儿挖了个坑跳下去。



       “咳咳,小兕子啊,此事是母后不对。”



       抱起小兕子,小兕子没有拒绝。



       不过却是双手抱着,小脸很倔强的别过一头,根本不看她。



       “小兕子,母后早早知道错误,所以早上的时候啊,就让人去准备火锅,而且还是特别让人去买楚河酒楼第六层客人的待遇火锅。”



       长孙皇后一边帮小家伙整理头发,一边侃侃而谈。



       “哇!



       ”



       听到是第六层待遇火锅,小兕子小眼眸顿时亮了,口水直流,连忙转过身道:“母后,是不是真的呀,不要骗兕子噢,兕子可聪明呢,才不会被母后骗!



       ”



       长孙皇后捂嘴一笑。



       自家小女儿就是好啊,不管生什么气,只要有吃的哄哄就可以了,好养活。



       “是,当然是!母后怎么会骗咱们兕子呢?!”



       小兕子擦去口水,小嘴哼哼道:“哼哼,不骗的话,那兕子浅浅原谅一下母后叭!暂时不追究母后的过错,等吃了火锅之后,就原谅母后!



       ”



       “是吗?那母后还得谢谢咱们小兕子原谅,不过…….话说回来,小兕子,你二哥他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变成晋阳居士了?!”



       长孙皇后极为诧异。



       都生活在皇宫,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到底是怎么不声不响变成晋阳居士的。



       她十分好奇。



       而小兕子,日常都跟在李宽身边,问她肯定最合适。



       “啊?晋阳居士,晋阳居士是什么?怎么和二哥扯上关系?!”



       “对噢,说起来这个,兕子想起来啦,母后母后,昨夜阿姐也说晋阳居士是二哥,那晋阳居士是什么呀?怎么和二哥扯上关系了捏?!”



       小兕子满眼都是好奇。



       分的此言,长孙皇后嘴角一抽,你还问你母后?我还问你呢!



       心里直吐槽!



       半晌,吐出口气。



       好吧。



       问错人了。



       问笨蛋女儿,是她自己的错。



       略显无奈。



       看来此事,还得问问小兕子的侍女、太监等人才是。



       她心里有了主意。



       也在此时。



       太监走了进来。



       见小公主在场,支支吾吾,有些犹豫。



       直到长孙皇后开口但说无妨,太监这才道明事情。



       是东宫的李百药过来了。



       要见皇后。



       “李百药?噢,他来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



       她记起昨天自己把一本数学书,差人交给李白药,让李白药前去研究,算算时间,这会的确是一天了。



       “快,让他进来!”



       “是!



       ”



       很快。



       一身正装的李百药走了进来,在他旁边还有长乐公主。



       “母后,孩儿过来给您请安了。”



       “路上遇到李先生,便和他一起过来。”



       长乐公主朝长孙皇后行礼。



       长孙皇后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小兕子已经如飞一样窜到长乐公主怀里。



       “阿姐,兕子想死你啦!



       ”



       小兕子喜笑颜开。



       自从昨夜长乐公主为二哥正名之后,她可喜欢长乐公主了。



       “小兕子,你看看你,母后还在呢。”



       长乐公主抱起小兕子,满脸无奈。



       “无妨!



       ”



       长孙皇后开口,见她们姐妹二人如此和睦,她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还会怪罪礼节。



       “嘻嘻,阿姐,你看母后都说没事啦,快让兕子贴贴,对了,您咳嗽好了一些没有,兕子昨夜回去之后,没有睡觉噢,偷偷学了一手按摩法,很厉害的!等会给阿姐试试!还有……”



       “咦!



       ”



       话说一半,小兕子眼眸一亮。



       “李先生,你手里怎么有兕子的数学书呀。”



       说起这本数学书。



       长乐公主侧目而望。



       在路上,她就见李百药手持此书,满脸藏不住高兴。



       从那书的隐约一角,长乐公主能看出来很不简单,却没想到……这竟然是小家伙的书。



       而小家伙哪有那么稀奇古怪的书啊,说来说去,还是自家二弟的!



       此书出自自家二弟,长乐公主顿时极为好奇,说不准……是和昨夜那唐诗三百首,是同类型书籍呢。



       “小公主殿下,您…….您您您,您是说,这本书是您的!



       ”



       李百药瞪大眼睛。



       他来之前,还愁着怎么找到这本书作者,毕竟此书描绘之宏大,意图之深远,说是神书也不为过,结果有关人士就近在眼前!



       激动!



       狂喜!



       此时李百药的眼神,充满渴望,仿佛要把小兕子抢过来一样。



       小兕子顿时怂了,两只小手死死抓住长乐公主衣裳,这才有了许多安全感。



       “是……是呀,是兕子的。”



       李百药闻言。



       更加激动。



       “这……那小公主殿下,若是您的,您能告诉在下,是哪位先生着作?!”



       “此书描绘极为宏大,以及纸张、文字,是我大唐所没有!此书……此书!



       ”



       李百药激动的难以言喻,说话都不太利索。



       长孙皇后连忙打断道:“停停停,李先生,你还是先说说,你从书里找到了什么,至于作者的事情,之后再议。”



       有她这一番话。



       李百药只好停止追问,面露惭愧道:“皇后娘娘,惭愧,在下什么也没找到。”



       “什么都没找到!?”



       长孙皇后愣住了。



       李百药脸色发红,不好意思道:“是的,此书已是超过在下所学知识,是在下以前从未见过的知识,虽是生涩,但是处处都是道理,可以说,此书知识极多,但是在下知识却是极少,无法融会贯通。”



       嘶……



       连李百药都不懂……



       他可是太子之师!是全天下最博学的那一类人啊!



       这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就连太子之师都不懂!



       此时长乐也是大吃一惊。



       李百药的学识,她是知道的,不止是他,父皇能把他安排给太子殿下当老师,这便是连父皇都承认他的学识。



       结果,他竟然也看不懂二弟的书籍。



       这……



       长乐有些凌乱了,自己这个二弟,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啊!



       而小兕子则是很骄傲的昂起小脑袋,奶声奶气道:“哼哼!李先生,二哥他的书你当然看不懂啦,便是连超聪明的兕子也看不懂,所以李先生不要自责啦,不是你太弱,是二哥他太强。”



       话音落下。



       李百药瞪大眼睛。



       “什么,此书作者是楚王殿下?是……是真的为楚王殿下?!”



       错愕!



       震惊!



       不敢置信!



       李百药万万没想到作者是楚王。



       昨天,他虽然一整天都在研究数学书,但也对长安城诗会有所了解,知道楚王就是晋阳居士。



       楚王不是诗才吗?怎么特么的……还跑来搞数学了?



       这,全能奇才?也太离谱了!



       此时。



       长孙皇后满脸黑线。



       揉着额头。



       无奈至极。



       小家伙话还是太多了。



       昨夜与陛下交谈之后,她也认为大儿子与二儿子应该区分开,不要让他们感受到彼此威胁,势成水火。



       这李百药是太子的人,她还想着把宽儿之名藏起来,结果小家伙直接说了出来。



       “长乐,别让小兕子说话了。”



       长孙皇后满是无奈。



       小兕子瞪大小眼眸,娇气道:“母后,你不能这样,兕子还想问问你,二哥的书他那么厉害,兕子能不能不用去国子监读……呜呜呜……”



       说到一半,长乐便用玉手捂住小家伙嘴巴。



       小家伙疯狂挣扎,但毕竟捂住她小嘴的是长乐公主,所以都只是象征性挣扎。



       “小兕子,对不住,母后要求如此。”



       长乐饱含歉意。



       而后,



       她与长孙皇后四目相对,下一刻似乎读懂了什么,便抱着在疯狂挣扎的小兕子离开。



       很快。



       立政殿里,只剩下李百药和长孙皇后。



       李百药从方才她们母女三人态度,已然知道楚王是数学书作者,八九不离十。



       真是恐怖啊。



       楚王殿下。



       不仅诗文无双,做到成为全天下心目中的第一,便是连生涩难懂的数学,也是由您提出。



       李百药无比感慨。



       自古以来。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哪怕李百药处于太子之师这个位置,也不敢藐视天下文人。



       但现在……他感觉楚王殿下,好像有这个能力。



       “李先生,此数学书,作者是为宽儿的事情,烦请你保密。”



       长孙皇后率先开口。



       李百药看了眼四周,寂静无人,顿时明白长孙皇后对这件事很重视,深吸口气道:“皇后娘娘,在下明白。”



       “嗯。”



       长孙皇后随意点点头,这只是口头约定,私底下可制止不了李百药告诉太子。



       即便如此,还是要说,这表明了她对此事的态度。



       就希望李百药投鼠忌器吧。



       长孙皇后如此想着。



       “那么,李先生,对于此书你就毫无一点收获?要知道,今日你可是要返书了,小兕子那边催得紧。”



       长孙皇后极为看重誓言。



       “此事还请皇后娘娘放心!”



       “在下虽说看不太懂,但自小有过目不忘能力,脑海里已记得七七八八,并且昨夜彻夜未眠,也是抄录一部分数学书知识。”



       李百药拱手回道。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放心许多。



       “李先生真是智慧双绝,那看来是本宫多虑了。”



       “皇后娘娘,在下可当不起如此美言,恐怕唯有楚王,方能配如此美誉。”



       宽儿……



       这倒的确。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朱唇轻扬。



       毕竟李百药夸的是她儿子,她能不高兴吗?



       “既然能抄录,那么李先生,可知此知识对我大唐,有何用处?”



       有没有用,这是关键。



       李百药想了想,开口道:“数学主要锻炼一个人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如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对我们认识整个世界有推进作用。”



       “而在数学书中,在下还看到有其他国家,叫什么yin度、mei国,这书,好像还有地理作用。”



       什么?



       其他国家?



       长孙皇后瞪大眼睛。



       那什么帮人认识世界,太虚无缥缈,她可以忽视,但是此书中还提及其他国家,这就让人无法忽视。



       再三交谈。



       长孙皇后确定了,李百药口中的国家,与目前的吐谷浑、突厥毫无关系,是其他之国。



       “此书真是不可思议啊。”



       长孙皇后看着手中数学书,目色复杂,旋即继续说道:“李先生,烦请你继续研究数学。”



       “此书本宫昨日交给你前,匆匆看过内容,知道这并非我大唐常规学识。”



       “所以等你能融会贯通,那么大唐为此,特别设置一门知识供读书人读书,也是可以的。”



       “届时,你身为数学开拓者之一,必将载入史册!



       ”



       她昨夜和陛下聊过,知道陛下有重新开设科举的想法。



       现在大多书籍和知识,都是被五姓七望世家掌控,而宽儿的这门数学学科,或许可以成为他们李唐皇室特有招牌。



       此时。



       李百药瞪大眼睛,是被长孙皇后的话给吓到。



       “皇后娘娘,这……这这这,如果是将数学列入天下人读书之选择,但那些世家没有掌握啊,他们定会竭力阻止的!



       ”



       李百药身为太子之师,自然知道世家对知识的掌控欲。



       可以说,但凡能被他们掌握的才叫知识,而不能掌握的,世家都会千方百计去阻止或者摧毁。



       长孙皇后饶有深意看了李百药一眼,悠悠道:“李先生,有些事情你知道,本宫也会知道。”



       “而本宫知道后,却再次提起,你可知道,此为何意?”



       明知故犯。



       难道说……



       李百药想到一个可能性,瞪大眼睛。



       是皇后娘娘,不,不对。



       是陛下要对读书动手了!



       若真的如此,那真是太好了!



       现在天下寒门,皆投效无门,主要因为现在朝廷官员是举荐制,比如你这个官员退位,那么就会由你这个人举荐下一任官员。



       没有任何寒门学子投效渠道!



       李百药早就对此深恶痛疾,他知道陛下也厌恶此举,但是也没办法,陛下要推行唯贤制,遭受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几乎会受到全天下非李家阵营的士族反对,前朝更是因为此事亡国。



       而现在……



       他揣摩出长孙皇后意思,陛下是要再次推行啊!



       激动!激动的同时也有担忧!



       但他相信,陛下深谋远虑,既然都这么决定了,绝对有自己解决办法。



       “皇后娘娘,在下知道了。”



       “在下!必将刻苦钻研数学知识,争取早日功成身就,为陛下开设学堂教学!



       ”



       李百药立下军令状。



       “哎~李先生这是何意,怎么扯到陛下了,本宫可没有说这些。”



       长孙皇后故作嗔怒。



       李百药愣了一下,旋即心领神会。



       “哈哈,皇后娘娘说的是,此事和陛下无关,和陛下无关啊!



       ”



       他会心一笑,长孙皇后也是笑颜逐开。



       没有任何提及科举的事情。



       但两人在暗地里。



       却早已知悉一切,并且交接彼此对此事的想法。



       ………………



       下午。



       李世民召集魏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要做最后一次关于科举的商量!



       “陛下,此事臣认为不妥。”



       “目前,天灾尚且才刚刚过去,灾民有一部分种植红薯,但是也有一部分还没有活计可做。”



       “整个大唐,百废俱兴,处处都需要朝廷用人。”



       “而此时若是开设科举,那些世家定会百般阻挠,到时候我们朝廷,不仅要面对灾民和天灾,又要面对世家,这……实在分不开人手啊。”



       魏征苦口婆心。



       也很有道理。



       是从各个方面分析此时开设科举的弊端。



       但奈何,李世民心意已决。



       他翻了翻白眼,巡视着魏征三人。



       “辅机,你们三人讨论了一下午,结果还是如此?!”



       长孙无忌老脸一红,拱手道:“陛下,那是魏侍中想法,整个下午他一直都不赞同。”



       “一直都是臣和房司空在思考对策,而想了一下午,我们二人,毫无办法,唯一的办法,恐怕……只能是采取快、狠、准!



       ”



       李世民点点头。



       这办法,倒和他心中想法不谋而合。



       “陛下,不可啊,此事真的……”



       “来人,把魏侍中赶出去。”



       两名禁卫走进来,一左一右架着魏征离开。



       “陛下,真的……真的不可!



       !”



       直到彻底消失眼前,魏征那质疑声还在回荡。



       李世民头疼的揉揉脑袋,没好气道:“辅机,我是不是给魏征脸了?”



       “呃,陛下,魏侍中也是一片苦心。”



       长孙无忌很难得的为魏征说话。



       这主要是因为若是科举开设之后,世家阻挠,那么朝廷、具体点李唐皇室用人的地方将会大大增加。



       本来人就不够,这下人手会更缺,魏征要是被贬了,那他相应工作量也会增加许多,得不偿失。



       “好了,朕也只是随便说说,辅机你们都下去吧。”



       “是。”



       长孙无忌徐徐告退。



       而房玄龄,却是依旧在原地站着。



       愣神。



       仿佛神游天外。



       “玄龄,玄龄……”



       喊了几声,房玄龄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啊,陛下。”



       李世民看着他,认真道:“有心事?”



       “没……”



       “是吗,那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但说无妨,毕竟只有解决后顾之忧,接下来我等方才能大干一场。”



       “也没,还请陛下放心,微臣会处理好一切琐事。”



       见房玄龄再三确定,李世民没在多问,便让房玄龄也退下。



       不过,他走之后没多久,李世民让外面的禁卫进来。



       “陛下,您找属下何事?!”



       禁卫声音中充满阳刚之气。



       李世民想了想,开口道:“派人跟着房司空,有难事便帮,其他事情,便视而不见。”



       “是!陛下!



       ”



       禁卫领命,徐徐退下。



       竖日。



       早朝。



       今日早朝和以往看似没什么不同,都井然有序进行着,然后报告一些无关大雅的天下琐事。



       之所以是看起来,是因为朝廷官员,感受到一股压抑在空气中的沉闷。



       是来自于李唐皇室亲臣!



       以长孙无忌等人为首,他们今天早朝实在是太过安静了,安静到连吱声都没有。



       这在以往。



       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多世家官员,都感觉这似乎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终于。



       在又一位世家官员报完一件琐事之后,长孙无忌走了出来。



       来了!



       他来了!



       他要说什么?是什么大事情?!



       大部分世家官员,心中一凛,死死的盯着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彻底成为焦点,所有今天禀报天下琐事的官员,都没有他们看向长孙无忌目光多。



       此时此刻。



       长孙无忌手持笏板,轻轻的朝李世民鞠躬。



       “陛下,如今红薯已是完全种下。”



       “凭陛下给出时间,将会在三个月内结出可食用之粮,此为神物!同时也为我朝廷之幸,天下之幸!



       ”



       “而有了粮食,那自然也就到了该开科举的时候!



       ”



       “微臣斗胆提建,朝廷此时理应开科举,迎天下大才尽归朝廷,我大唐国运,也将彻底连绵不绝,传承万世之基业!



       ”



       长孙无忌说的有些亢奋。



       到了!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



       杜如晦闻言,直接出列。



       “是啊,陛下,微臣认为,长孙仆射说得极对!



       ”



       “我大唐现在已是安灾民,除天灾,此时若是在举办开科举,定然能让天下百姓彻底归心!



       ”



       “臣,和长孙仆射一样,恳请陛下,开科举!



       ”



       他的声音无比坚决,而且更是洪亮万分。



       随即。



       萧瑀也是手持笏板出列,声音高昂:“陛下,臣,也认为该到开科举的时候,天下学子,胸中满腔热血,却无处投效朝廷。”



       “朝廷,该给他们,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地方,科举!最是巧妙!也最是合适!



       !”



       三人声音落下,原本还因为今天过于平静的大殿,刹那间,安静无比,犹如……死寂!



       !



       裴寂,王珪,高士廉,陈叔达等人,皆是瞪大了眼睛。



       不论是国公还是官吏,呼吸,似乎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



       炸裂!



       恐怖!



       懵逼!



       呆滞!



       开科举,真的假的?!



       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此时此刻。



       谁都没有想到,在今天的早朝上,竟然出了这件破天荒的大事!



       早在觉得早朝气氛沉闷的时候,世家官员们,他们就有猜测是有大事发生,可这……未免也太大了吧??



       大……已是大过于天!



       科举??



       这可是科举,李世民竟然要开科举??



       这李世民,要疯了啊!



       !



       在场世家官员们,能够在这朝堂之上,可没有傻的。



       他们很清楚。



       要不是有李世民的点头,长孙无忌他们三个人,绝对不会同一时间出来,没有一点点犹豫,哪怕懂了对方意思,也不会这么直接说出来。



       一切,绝对是李世民指示的!



       该死!



       李世民,到底哪来的勇气的!



       前朝,才覆灭了多长时间?!



       这天下,你李世民、你李唐皇室还要不要了?



       谁尼玛给你的勇气啊!



       但就在百官呆愣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直接起身。



       “好!



       ”



       “此国策,甚是绝妙,朕准了!长孙无忌,杜如晦,还有魏征,朕、命你三人携手共办这件事。”



       “退朝!



       ”



       说罢,李世民转身就熘。



       做到了真正的,快刀斩乱麻,快!狠!准!



       衮衮诸公:??



       衮衮诸公:!



       整个早朝大殿,雅雀无声,百官僵硬的目光落在李世民离开的背影上,大脑一片空白。



       ……………………